猪全价颗粒料的加工工艺

2020-02-14 03:42:08任海轮杜海涛徐治国张志强新民金泰扬翔农牧有限责任公司110000
今日畜牧兽医 2020年7期
关键词:环模制粒调质

任海轮,杜海涛,徐治国,张志强,吴 甜(新民金泰扬翔农牧有限责任公司 110000)

1 粉碎

原料粉碎是饲料加工的第一步, 也是必不可少的工艺,在整体饲料加工流程中占到50%~60%,粉碎即通过不同规格的粉碎机筛片将颗粒较大的饲料原料粉碎成颗粒较小的原料, 从而改变了饲料的物理形态,以便于后续过程的加工;同时粉碎后的饲料原料,其表面积增大,当猪采食时,增加了饲料与消化酶的接触几率,从而使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更高,为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奠定基础[1]。

大部分的饲料原料中所含的生淀粉不易被动物所消化吸收,且其粘合力较差,不利于后续制粒,但是淀粉糊化后更容易被消化吸收,而饲料原料中淀粉分子一般都被蛋白质、脂肪等所包裹, 使淀粉糊化增加一定难度。 经过粉碎后的原料外皮被破坏,颗粒变小,淀粉糊化变的容易,粉碎粒度越小,表面积越大,糊化度就越高,但粉碎粒度并不是越小越好,粒度太小可能导致营养物质不能被完全消化利用,粉碎粒度过大,也会降低饲料营养成分的稳定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粉碎颗粒的大小与生产的能耗成正比, 因此在综合考虑效益比的前提下,原料粉碎处理根据饲料品种及特性选择一定的尺寸范围, 不同饲料厂会根据自己的饲喂对象的及实际生产情况制定不同的粉碎验收标准[2]。 适宜的粉碎粒度不仅可以提高饲料营养品质, 同时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而且有利于缩短饲料的混合、调质、制粒及膨化时间,保证饲料的颗粒均匀度。 同时原料粉碎以后由于饲料颗粒变小,食糜流动性得以改善,从而提高消化酶对食糜的消化,进而提高饲料的消化率[3]。

2 配料混合

配料时,所有原料粉碎完成之后,全部投入待配料仓,之后技术人员按照配方标准设置技术参数, 分别将所需的原料投入到投料称中, 待所有原料到达设定值之后, 统一投入待混合仓中,进行混匀,同时边混匀边添加水和油脂。 在配料混合阶段,配料称的误差及变异系数均有要求,根据实际生产,需在规定误差范围之内。 生产人员需定期校准投料设备、投料称等,降低因设备所造成的的误差, 同时投料过程中也要经常检查投料是否准确或完全,称内是否有顶称现象等,确保配料准确。

3 膨化制粒

3.1 膨化

膨化即在膨化机的高温挤压腔内,通过连续的搅拌、加热、挤压出模孔后,被细化成一种疏松多孔的饲料,期间也会伴随淀粉糊化、酶和微生物的失活、蛋白质变性等物理或化学变化,不仅能增加饲料的水分含量,同时也能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增加了饲料的利用率[4]。 例如在生产仔猪饲料时,所需的玉米、大豆等需要先进行膨化处理, 谭千容的研究表明, 大豆中含有大量的脲酶、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血球凝集素等抗营养因子,导致其中的营养成分不易被仔猪吸收,而大豆经过膨化处理,破坏了抗营养分子,提高了仔猪对其营养的吸收利用[5]。 膨化是饲料加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技术手段,一般分为两种加工方式:干膨化法和湿膨化法,而目前一般是以挤出膨化为主。

3.2 制粒

3.2.1 调质

饲料的调质是颗粒饲料制粒工艺前的一道工序, 也是影响饲料营养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调质是通过加入饱和水蒸汽,在湿热和压力的作用下对混合后的饲料进行处理, 通过蒸汽对物料的浸润,有利于后续制粒,提高饲料颗粒的加工质量。

在调质过程中,由于温度较高,通常会发生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因此,温度的掌握对饲料品质十分关键,如果温度过高将会杀死饲料中益生菌等热敏物质,以及使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变性;如果温度过低,又会导致颗粒饲料中的细菌物质将会灭菌不彻底,从而导致颗粒饲料生产的质量不合格,因此调质质量十分关键[6]。 调质的蒸汽质量、调质温度、时间均会影响调质质量。

3.2.1.1 蒸汽质量:调质时会伴随加入蒸汽,一般加干饱和蒸汽,且所提供的蒸汽应保持稳定压力。 加入蒸汽的量也要适中,蒸汽量过多会导致物料糊化程度较高,物料过于松软,易堵塞模孔;蒸汽量不足会使物料糊化度不足,饲料最终难于成形,因此,一般按物料的5%来计算所需的蒸汽量(包括糖蜜或油脂加热所用的蒸汽),同时也与调质温度有关。

3.2.1.2 调质温度: 物料调质温度的高低与淀粉糊化和蛋白质的变性程度有直接关系,因此,调质温度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消化利用有所影响。 通常情况下,淀粉的糊化度与调质温度呈正比,温度越高,糊化度越高,但温度过高易发生美拉德反应,导致酶制剂及维生素的失活, 且维生素在饲料加工过程中也损失较为严重,如调质温度、蒸汽压力、制粒温度及制粒压力对维生素的活性都有明显影响。

同时,饲料在高温、湿热的条件下处理,对不饱和脂肪酸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调质温度升高,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发生氧化分解,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 李凤梅等研究表明,在仔猪日粮中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略微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发育水平,降低料肉比,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7]。一般饲料厂的调质温度保持在65℃~90℃,具体温度根据不同饲料品种特性而定。

但目前,北方饲料厂遇到的普遍问题是,冬季温度较低,通常是零下,造成水蒸汽饱和度不够,导致达不到设定调质温度,因此会造成饲料中水分较高, 而水分会影响饲料成品中其他营养成分,造成最后饲料成品中某些营养指标不合格,因此,北方饲料厂尤其在冬季,如果饲料成品不合格率增加,在排查掉机械故障(称不准、漏料等)等情况后,需考虑是否为调质温度的影响。

3.2.1.3 调质时间: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调质时间越长,物料熟化度越好,淀粉糊化度越高,制粒效果好,成品质量也就越高。 因此,调质时间是影响颗粒质量的主要因素,一般调质时间在3~15 分钟左右,具体时间根据调质温度而定,温度越高,时间越少。

3.2.2 制粒冷却

饲料调质完成之后,随即进入制粒阶段,制粒过程是将调质后的粉料强制通过环模挤压制成颗粒饲料的过程。 饲料品种不同,环模规格要求不同,实际生产根据要求更换不同环模,制粒之后进入冷却塔冷却即可。

在制粒过程中,环模规格和制粒温度至关重要,环模长径比直接影响饲料营养品质及消化率,唐彦杰研究表明,选用较小的环模长径比可以较大程度提高玉米淀粉糊化度, 增加了饲料的适口性以及提高其生产效益[8]。 制粒温度是提高饲料营养品质的关键因素,在制粒机的摩擦挤压作用下,使得饲料的温度升高,导致饲料淀粉糊化度进一步提高, 蛋白质变性及脂肪酸充分氧化分解。 同时,制粒也会影响粗脂肪的消化率,挤压摩擦作用破坏了饲料中脂肪细胞壁,释放营养物质,提高脂肪吸收率[9]。

3.3 熟化

熟化并不是饲料加工中的必要流程, 一些饲料蛋白含量较高在20%以上,例如仔猪教槽料,所需乳制品含量较多,当按照常规流程,将所有配料混合调质时,如果调质温度过高,或者时间过长,会导致饲料粘度增加,互相粘连而无法成形,严重影响生产及饲料品质,因此为了保证成品品质,一般会选择先将所需大料(玉米、豆粕等)进行熟化,即首先将大料调质成颗粒之后,再与其他小料混合生产制粒。

熟化不仅针对于饲料蛋白含量较高的品种,冬季,北方饲料厂如果因为达不到调质温度而造成成品水分含量较高, 均选择先进行熟化,经过二次制粒后,会适当降低水分,减少水分对其他营养成分的影响。

4 成品包装

饲料冷却塔冷却之后,经过分级筛,筛去碎粒、粉料及大块的杂质,即为成品,不同饲料品种,对饲料硬度、水分等要求不同,每生产一批的成品都需要抽检各营养指标如水分、蛋白、纤维、灰分、粗脂肪含量是否符合标准,同时也要检测成品的物理特性如硬度、粉率、水溶性、颜色、质地等,符合生产标准之后,方可按照袋装标准进行打包即可。

5 小结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于养殖业的大力支持, 我国饲料行业管理法规体系也在逐步完善规范。2018 年8 月3 日,非洲猪瘟首次在沈阳暴发,生猪养殖损失惨重,生猪养殖关系民生大计,饲料行业的发展是生猪养殖行业持续发展的后续动力及保障,因此,针对饲料行业的研究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重新梳理猪全价颗粒料的整体生产流程,为中国饲料行业的发展研究提供基础。

猜你喜欢
环模制粒调质
制粒小球的行为对烧结制粒过程的影响
山东冶金(2023年4期)2023-08-31 04:09:18
配加生石灰的两段式圆筒铁矿制粒行为研究
CaO调质污泥自然失水特性及数学模型研究
生物质颗粒机环模固定螺栓断裂分析及改进
调质型管线钢关键工艺技术研究
山东冶金(2019年3期)2019-07-10 00:54:00
苜蓿草粉对9KWH-250颗粒压制机环模的磨损试验分析
新疆农机化(2019年1期)2019-05-09 06:44:24
青蒿鳖甲颗粒一步制粒工艺的优化
中成药(2018年4期)2018-04-26 07:13:08
水产膨化常见的几种调质器的结构特征与性能比较
饲料工业(2016年1期)2016-03-22 03:14:39
酸调质—氧化降解法提高含油污泥的沉降性能
Priority probability deceleration deadline-aware T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