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宇,胡亚男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瘟疫发源》[1]是一部运用运气学理论来论述温病的专著,由清代医家马印麟纂。本书主要分为正文和凡例两部分[2]。正文部分包括五运六气基本内容,五运六气天时民病的推演预测,瘟疫治法以及方药等;凡例部分为30 余载后作者对自己前期理论的完善以及方药的临床使用体会,并总结康熙年间发生的瘟疫与天时民病特点,列举2 则典型的瘟疫病案。“瘟疫则验”是马印麟为使后学诚信,在后期通过一些年份的实际情况对自身瘟疫理论的一个验证。则验中记载了康熙年间部分发生瘟疫及天时民病异常的年份。马印麟认为,瘟疫的发生乃五运六气的变化所致,刚柔失守、阴阳升降不前、客气流行变迁等都会导致气候失常发生瘟疫。通过对瘟疫则验部分的整理分析发现,瘟疫发生的气运条件主要分为运气相合、客气流行、五郁致疫、三年化疫等。以下针对这4 个方面因素具体分析。
中医运气学认为,由于气候变化因素是多元的,实际的气候变化应该是五运与六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气候变化时必须将五运与六气的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来分析,才能相对准确分析和推求出各年气候的总体变化情况和五运六气所主的各时间段可能出现的异常气候变化情况[3]。在《内经》运气七篇大论中详细论述了五运与六气之间的各种关系,将“运”与“气”五行属性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运气同化,一种是运气异化。
1.1 运气同化 运气同化是指某些年的岁运与客气五行属性相同的情况。运与气五行属性相同,就会构成天符年、同天符年、岁会、同岁会和太乙天符年。由于这些年份运与气的五行属性相同,易发生一气独盛的情况,打破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化规律,使气候变化剧烈,发生瘟疫。
《瘟疫发源》则验部分记载:“至十二年戊寅……其年大旱。”[1]戊寅年,岁运为火运太过,司天之气为少阳相火,在泉之气为厥阴风木,岁运与司天之气的五行属性相同,为天符年。“……岁次甲辰……朱夫子文庙火灾。此二年民多患瘟疫热症……”[1]。甲辰年,岁运为土运太过,司天之气为太阳寒水,在泉之气为太阴湿土。岁运与在泉之气五行属性相同,皆为土,为同天符之年。同天符年的气候特征类似于天符年。这两年皆一气独盛,对气候变化及人体疾病影响较大。则验中也验证了这一点,戊寅年大旱,甲辰年民患瘟疫热证。所以运气同化之年气候变化单一,对天时民病以及瘟疫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1.2 运气异化 在运气异化中,运与气五行属性不同,就会产生相生相克的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了五运与六气相互盛衰的情况。运盛气衰分为不和与小逆,气候变化较大;气盛运衰分为顺化与天刑,顺化之年气候平和,天刑之年气候变化剧烈。
《瘟疫发源》则验中多次记载了运气异化之年的天时民病现象,其中主要提及了运克天气不和之年。如“崇祯十一年,岁次丁丑,为运克天气不和之年。此年杀气乃行,自北直由山东,大兵荒乱,杀虏黎民无数”[1]。丁丑年,岁运为木运不及,司天之气太阴湿土,在泉之气太阳寒水,岁木克土,为不和之年。“康熙二十五年,岁次丙寅……民患大疫疠热症”[1]。丙寅年,岁运为水运太过,司天之气少阳相火,在泉之气厥阴风木,刚柔失守,为运克天气不和之年。“康熙三十四年,岁次乙亥……山西洪洞县,六月初四地震……饿死、病死者无数……”[1]。乙亥年,岁运为金运不及,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为运克天气不和之年。“雍正元年,岁次癸卯……天时孔府文庙火灾”[1]。癸卯年,岁运为火运不及,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岁火克金,为运克天气不和之年。通过对马印麟“瘟疫则验”中运克天气不和之年的分析,发现运克天气不和之年,阴阳升降不前,运与气五行相制,导致气候变化剧烈,则天有不测之象,社会动荡,人们易患疾病,甚至发生瘟疫。
六气是指风热火湿燥寒6 种气候变化,包括主气与客气。主气为六时正常的气候,年年不移;客气随年支不同而变化,用来预测异常的气候;客主加临,将主气与客气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具体的气候变化。《素问·五运行大论》云:“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4]若主客之气正化,主客同气,则气候平和,民舒无病。然而在一岁当中,全在客气的流行变化。若主客之气不和,也就是主客之气相克,尤以主气制胜客气时,阴阳升降失常,则气候异常,人民多患瘟疫之热证。
“康熙十二年,岁次癸丑,其年民舒无病。惟冬月五之气……霜乃早降。…… 终之气……杀令行也。此年一冬大雪大寒,冻死者亦数人。”[1]癸丑年,岁运为火运不及。《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火不及,寒乃大行。”司天之气为太阴湿土,在泉之气为太阳寒水,全年寒湿气候为主。五之气,主客之气皆为燥金,天气凉燥,终之气太阳寒水加临太阳寒水。文中验证此年为“此年一冬大雪大寒,冻死者亦有数人”[1]。所以客气流行变化,以测气候之变。此年下半年严寒大举、霜雪乃积等严寒之象,皆由于客气流行变迁,致使气候异常。“三年,岁次乙巳……天时春旱,夏秋多雨,……此冬天气大温不寒……”[1]。乙巳年,岁运为金运不及,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为运克天气不和之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终之气,畏火司令,阳乃大化……人乃舒,其病瘟历。”[4]此年冬天温而不寒,皆因在泉之气,也就是终之气客气为少阳相火,致使冬季出现蛰虫出见、流水不冰等异常的变化。此为天气不和、客气流行变迁一验。客气与主气不相得,则气候易发生异常改变,从而发生瘟疫。
五郁为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对五郁主要的论述集中在运气七篇与两个遗篇当中。主要论述了天地之气的郁发及其对人体的影响。五郁是《素问》两个遗篇的重要内容,遗篇中提出了六气升降失常而为郁的重要观点。气欲升而被郁,须待时而发;气欲降而被郁,降而不下则速郁。折其所胜,散而可得位,降而郁发,暴如天间之待时[5]。马印麟在《瘟疫发源》中提出五郁致疫,指出天地间有木火土金水五运之郁,应人体之五脏肝心脾肺肾。郁而不行,升降不前,郁于气血表里,或因病生郁,或因郁生病。并提出五郁为疫的治法与方药。
《瘟疫发源》则验部分记载:“康熙三十年,岁次辛未,乃天刑年,阴阳不得升降……民病暴热乃生,郁疠乃化,多生热症……。”[1]辛未年,岁运为水运不及,司天之气为太阴湿土,在泉之气为太阳寒水,岁土克运水,为天刑年。少阳相火当升司天右间,遇水运升之不前,则发为火郁。所以此年瘟疫流行,多为热证。
“三年化疫”首见于《内经》,是指发生五种疫病三年化疫的特殊年份。《素问·本病论》云:“失之迭位者,谓虽得岁正,未得正位之司,即四时不节,即生大疫。”[4]指出瘟疫的发生不一定在气候异常的当年,在气候失常后的 2~ 3 年容易发生瘟疫[6]。《素问·本病论》云“甲己失守,后三年化成土疫,晚至丁卯,早至丙寅,土疫至也”“丙辛失守其会,后三年化成水疫,晚至己巳,早至戊辰,甚即速,微即徐,水疫至也”“乙庚失守,其后三年化成金疫也,速至壬午,徐至癸未,金疫至也”[4]。根据年份及气候不同又分为木疫、火疫、土疫、金疫和水疫。崔洪涛等[7]根据《内经》三年化疫理论总结出三年化疫的根源之一在于太过之年的上一年的司天之气尚有存留之余气,与三年化疫密不可分;二是与“尤尚治天”之气的五行属性相同的相应五行之疫;三是与“尤尚治天”之六气五行属性相近之气,所胜之气之五行属性,即为三年化疫所成之疫五行属性。
《瘟疫发源》中也对三年化疫进行了论述。其中三年化疫的特殊年份与《内经》中论述三年化疫的年份相同,但所化之疫不同。《瘟疫发源》中壬午年化土疫,甲子年水疫,戊申年金疫,庚辰年木疫,丙寅年火疫。通过对其所论述三年化疫的规律整理发现,其化疫规律为上一年的在泉右间气被本年太过之运所抑制,本年太过之运克制上一年在泉右间气,使之不能上升为新岁的司天左间,使上年在泉右间升之不前,郁而为疫,三年后则化为与其五行属性相同的瘟疫。
《瘟疫发源》则验部分记载:“康熙七年,岁次戊申……至八年己酉、九年庚戌,此二年民患瘟疫热证,人多暴死……。”[1]戊申年,岁运为火运太过,司天之气为少阳相火,在泉之气为厥阴风木。上一年在泉右间阳明燥金当升新岁司天左间,被太过之火运克制,故升之不前。马印麟在《瘟疫发源》正文部分指出:“戊申年刚柔失守,如此天运失时,三年之中,金疫发也。速在庚戌,迟则辛亥……。”[1]戊申年刚柔失守,以致已酉、庚戌年瘟疫盛行,多以热证为主。
《瘟疫发源》中马印麟通过“瘟疫则验”对自己瘟疫发源于五运六气之变的理论进行分析验证,是对其自身的学术思想以及五运六气理论、瘟疫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也提示了我们要对已知的理论进行验证,这样更有利于理论体系的完整性。通过对“瘟疫则验”中瘟疫发病的气运特点的深入探讨,希望灵活运用五运六气变化规律来预测气候的异常及病的性质,从而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以期对提高中医临床疫病的防治能力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