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晚明士人士风变迁

2020-02-12 19:34杨芷郁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士子义利观士人

杨芷郁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秦皇岛 066004)

晚明士子的研究,十分重要。对这一问题的解读,有助于对明朝中后期社会变迁的理解。但以往的研究偏重于从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激化等角度,来探讨晚明社会变迁。本文拟就从社会变迁、封建体制本身与士子价值标准及人格精神流变的关系这一层面来解析,以求有裨于明代社会史的研究。

一、古代圣贤所范的“士”之理想标准

“士”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一个古老而又弥新的话题。古之圣贤就从士人的价值标准、义利关系、修身所课内容、社会职责和社会出路等方面规范了其理想形象。儒家推崇“有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倡导“谋道不谋食”,不以“势”屈“道”的人格精神,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定为士的理想,并积极遵循“学而优则仕”的终极目标。从而建构起了古代士人的理想标准或者说传统标准。

1、“士”之价值取向——“志于道”

“士”是文化和思想的传承和创新的载体,因此士人的精神面貌,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时代的世风。这就要求“士”要有一种理想的价值标准。“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①显然,“士”的价值取向是以“道”为最后的依据。

“志于道”是问题的一个层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便是如何守“道”。孔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②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③可见他们都认为“士”志于“道”后,还应该以身守“道”,天下太平安定之时,好学以守“道”;天下失序混乱之时,以身殉“道”。

2、传统的义利观——“舍生取义”、“安贫乐道”

传统的义利观是与“士”之理想价值标准密切相关,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所关注的是“义”与“利”、贫达与守道的关系。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④孟子也曾说过“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矣。”⑤从中不难看出,圣贤所认定“士”的义利观是以“道”自重、以“义”抗利、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可以说这种义利观和安贫乐道的精神深深根植于士子的心中,影响了其行为与思想,有其“士”之所以为“士”的特质的一面。

3、修身所课内容

“士”作为文化和道义的承担者,是通过修身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志向的。那么,如何修身?修身所学内容便是先贤所关注和注重的事情。“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也,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归是矣。……天下之道是矣。”⑥这里明确提出“士”修身所课的内容。西汉以后,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五经》便成为了士人修身笃道所应该精通的内容了,也是科举考试的重要考察对象和出题范围。所以士子要想“登龙门”就必须认真研习了。至少是到宋代或是明前期,士人都要钻研这些经典著作,以求进入仕途。

4、社会职责与社会出路

从“士农工商”的传统身份地位的划分来看,“士”虽处“四民之首”,但仍然属于民的范畴,与基层社会切合性更强。因此,对其社会职责及社会出路的设定,显得尤为必要。“学得经邦术,售于帝王家”、“学而优则仕”在封建社会中,是士子的理想的社会出路。而“士”这一特殊地位,又规定了其传业布道、“得志,泽加于民”的社会职责。

以上是先贤圣儒们界定的“士”之理想标准。写下这些,决不是简单罗列,而是寻找一个参照系,以便更好地透视明代,尤其是晚明士子士风的流变。

二、晚明士人士风之异变

明清处于中国传统社会晚期,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而且这种时代特征已烙印在士人的思想中。在这世风大变的背景下,士风也开始异变。“治生”、“利益”、“私”等与传统“士”之价值标准、人格精神相悖的思想观念泛生,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话——“名理层面”与“实存层面”士人的对话。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治生为本思想的泛生

古之士子是耻谈治生,“以治生为俗累”的。即便是治生,也不屑于谋利。但生计这一问题却始终捆扰着普通“士人”。从元代的许衡的“学者以治生为首务”到明中叶王阳明与其学生关于治生问题的对话,再到陈确的“生计”、“学者以治生为本论”无不说明了这一问题。实存层面的“士”,不再“安贫乐道”,而是积极治生。陈确“尝以读书治生为对,谓二者真学人之本事,而治生尤切于读书。”⑦可见,治生问题已经提到日程上来。虽为生计所迫,亦有与传统价值取向相抵触的意味。

2、“私”的观念兴起

圣贤强调“士”要“志于道”,不能苟于利,蔽于私。君子坦荡荡,心如止水。“私”与“士”是不相容的。但到了晚明“私”的观念却十分强烈。“有私所以为君子。惟君子而后能有私,彼小人者恶能有私乎哉!”⑧承认人必有私的同时,又认为“私心”是人的一切活动出发点和动力。“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为学者私进取之获,而后举业之治必力。”⑨

3、传统义利观之异变

长期以来,道学家们都把董仲舒“正其义不谋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奉为经典修身之语,而时至明中叶,世风大变,“士”(士大夫)牟利司空见惯。“宪,孝两朝以前,士大夫尚未积聚。……至正德间,诸公竟营产谋利。”⑩李贽的思想更显激进“天下何尝有不计之功谋利之人哉!若不是真实知其有利益于我,可以成为之大功,则乌用正义明道为耶?”11虽然,把物质利益看作是道德原则的基础,正义也只是牟利的手段,表达了一种极端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反映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士”的价值理念及心态。

4、“士”之行为、修身内容、社会职责等方面的流变

晚明士子受时代与观念的双重挤压,其行为有些乖张。从文化的传播与创造者,到“嚣讼逋顽以病有司者,比比而是”,“今天下之出入公门以扰官府之政者,生员也。倚势以武断于乡里者,生员也。与胥吏为缘,甚有身自为胥吏者,生员也……”12显然,这些行为是与传统“士”之行为,“士”之社会职责是不相符合的。古之传统士子修身所课内容为《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而后内容范围逐渐缩小,到“四书一经”,再到“场屋时文”。顾炎武曾经指出“今日科场之弊,莫甚于拟题。且以今文言之,初场试所习本经四道,而本经之中,场屋可出之题不过数十。富家巨族,延请名士,馆于家塾,将此数十题各撰一篇……十符八九”。13

综上所述,以上按照传统士子理想标准与晚明士子作了比较,可谓是相去甚远。名理层面的“士”与实存层面的“士”是有很大差别的。

注释:

①论语·里仁篇[M],中华书局,1980.

②论语·泰伯篇[M],中华书局,1980.

③孟子·尽心上[M],中华书局,1980.

④论语·里仁篇[M],中华书局,1980.

⑤孟子·尽心上[M],中华书局,1980.

⑥荀子·儒效[M],中华书局,1980.

⑦陈确.陈确集·卷4·学者以治生为本论[M],中华书局,1979.

⑧李贽.焚书·卷1·答邓石阳[M],岳麓书社,1990.

⑨李贽.藏书·卷32·德业儒臣后记[M],中华书局,1959.

⑩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34·正统一[M],中华书局,1997.

11李贽.焚书·卷5·贾谊[M],岳麓书社,1990.

12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1·生员论[M],中华书局,1983.

13顾炎武.日知录·卷16·拟题[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士子义利观士人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
赶考步履不停
“良知”的颜色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孔子义利观内涵探析——以《论语》为中心
论陶渊明对诸葛亮的接受——兼及士人仕隐之间的矛盾与彷徨
儒家义利观及其对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启示
五代时期士子入宋对宋初公文文风的影响
元代福建多族士人圈研究三题
湖湘士人的崇文尚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