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霞
(衡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为了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不断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近日,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中指出: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作用……,深入推进思政课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材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1],并打造“高势位”的思政课程教学供给,展现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新气象新作为新担当。
高校思政课是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辩证思维方法的关键课程。那么如何发挥好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切实办好这个课程,让大学生能够有更多的获得感呢?重点要强化改革驱动、进行思路创优,必须在省域和高校层面进一步完善思政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系统梳理归纳各方面思政教育资源和协同育人元素,优化具体操作环节,加大精准施策力度,激活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铸魂育人的内生动力。
首先要明确价值导向,突出思政课程的育人本质。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相比有其独特的育人本质属性,思政课的对象是“人”,“是在人的头脑中搞建设、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搞建设”。[2]大学生通过思政课学习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相关理论知识,学到认识世界、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行、健康的人格修养和强烈的使命担当,以及由此带来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满足感。有人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头脑,思政课教学就是这样一件困难的事,再困难也要做好这件事。所有从事思政工作的教师对这个课程的思想性和政治性要有正确的认知,要明确思政课的育人方向,抓住思政课的本质属性,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校内校外,时时刻刻、处处突出立德树人这个根本,合力把思政课教学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地移入学生头脑中,变成他们的自觉行为,否则思政课教学就会迷失方向,教学效果也无从谈起。
其次要抓住问题关键,注重思政课程的思想感召。思政课的关键是这个“思”,课程要充满理论和思想魅力,用先进的理论征服人、感染人、引导人。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所谓的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指理论具有真理的魅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具有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的彻底理论,都是指引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具有深刻的思想魅力和时代张力。思政课教师要融会贯通、理直气壮地把这些充满思想魅力的理论变成充满鲜活感染力的教学话语体系,给力地指导社会实践,从而进一步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努力践行“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这样才能达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这一教学目标。
第三要突出施策重点,把握思政课程的政治引领。思政课的重点就在于“政”,政治性不可淡化也不容淡化。香港的通识教育就是在政治性方面出了问题,致使一部分香港青年对祖国缺少归属感,受西方势力蛊惑煽动进而出现暴力乱港行为的。我们党立志于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4]。思政课教学中要始终突出政治性这个重点,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在教育教学中抓住青年人生的这个“拔节孕穗期”,精心引导他们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4],思政课教师要通过播种信念、夯实信仰、提振心灵、建构人格、培根铸魂,把原理讲透彻深刻,把道理讲明白清楚,增强自身在思政课这一场域中的亲和力,使学生感到思政课教师可信、可敬、可靠,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入行。
首先要夯实信仰,成为学生成长的领航灯塔。思政课是具有科学性和鲜明意识形态特征的课程,承载着对青年进行思想和价值引领的重大责任。思政课教师一是站稳政治立场,坚定信仰。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要政治强、信念坚,始终保持政治定力,“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才能在青年中立得住、传得开、扎下根。二是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素养。悟原理,练好内功,对经典和知识能够信手拈来;求真理,心明眼亮,对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批驳入理;明事理,把握准确,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学识素养,展现了思政课教师的动人风采。三是突出爱国奋斗,强化实践。教师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革命英雄的光辉事迹、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都要亲自到现场去听去看,才会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经过这样知行合一的感悟,课堂上讲出来的理论才会有生气、有底气、富于感染力。
其次要升华人格,构建学生美好的精神家园。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进而信其道。教师必须不断修炼、提升自身境界。一是要提升家国情怀,担起责任。要“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4],将个人兴趣需求、自身发展和社会责任融为一体,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高尚的言行熏染学生,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二是要真心关爱学生,温暖心灵。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的交流探讨,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从学习、生活和思想等各方面对他们给予关怀进行疏导,使学生敞开心扉,用良好的道德操守,堂堂正正的人格魅力来感召和赢得学生。三是要坚持律己修身,清白做人。人前人后、网上网下、课上课下、教师说的做的要一致,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欣赏和认同,从而愿意亲近教师、聆听教育,教学承载的理念就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潜入学生心灵。
第三要练好内功,提升传道解惑的素质能力。打铁还须自身硬,思政课要“因时而变、因时而进、因时而新”。一是教师要积极主动参加国家、省域和学校三级教育培训,如“学习专题研修班、周末理论大讲堂、骨干教师研修班”等,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二是继续学习深造,开展更高层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不断创新思维,以教研和科研带动教学水平的提升;三是积极参加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的教学研修,丰富教学素材,全面增强“四个自信”;四是建立思政课教师‘手拉手’集体备课机制,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教学重难点集体研讨。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培训,强化思政课教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汲取人生智慧,创新理念和教学方法;学会以马克思主义宽广视野观察、分析和研究整个现实问题,再通过发散性逻辑思维进行深入、生动、具体的纵横比对,进一步增强“人师”传道解惑的素质和能力。
众所周知,高校思政课教材与其他教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唯一需经中央政治局常委审定的统编教材,“思政课教材是所有教材中最具历史使命的,必须注重其思想含量、政治含量、学术含量”[2]。教师工作就是研究吃透教材,明确教材的目标和任务,把握住教材的重难点以及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深度开发加工,真正发挥出教材使命。
首先要加强教材内容建设,提升教育针对性。高校思政课教材言简意赅,提纲挈领,是教师授课的基本依据和遵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进一步丰富、充实、扩展和深化教材内容,使大学生感受到原本抽象、高大上的教材内容变得有高度、有宽度、有温度、有生命。具体来说,一是要将经典著作的精神融入进去。有经典,才有高度,才另人信服,才会充满理论魅力,实现理论性、思想性、生活性、针对性和时代感的有机统一;二是加强教学案例库的资源建设。要注意收集和储备具有时代感的教学案例,让这些具有时代感的经典案例成为教师备课的“小助手”,不断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和亲和力;三是将具有本地特色的思想文化融入教材。教师将这些熟悉的具有本地特色的教育资源融入其中,如湖南可将特色的湖湘文化、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其次要做好思政教材衔接,实现教育一体化。“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4]。目前,我国已拥有内容丰富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如目前高中与大学的思政教育内容存在内容重复、小学和中学的思政教育实践教学开展得不够、孩子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没有形成知情意行四个环节的有机统一,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抓好主体教材建设。一是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根据不同学龄学生的身心特点,设置符合他们认知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二是调整创新思政课课程体系,结合大中小学各学段特点开设相应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三是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研究生、本专科、初高中和小学都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内容,以充分体现不同学段特点;四是科学制定思政课课程教材建设规划,“注重提升思政课教材的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可读性。”
第三要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强化教育协同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4]。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抓好专业教材建设,提炼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2],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一方面,各高校可结合自身实际,加强校本教材建设,如根据专业特点自编系列专业伦理教材,通过开设专业伦理课程,强化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将高校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充分体现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改变专业教师“只教书不育德”、思政课教师单兵作战的尴尬局面,实现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有机结合的全员育人局面。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4]。这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目标,也是新时代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和期待。思政课教学在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的同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探索新办法,使思政课“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滋有味、有己有人”。
首先要改进授课方式,增强思政课的“颜值”。思政课在紧紧抓住“思”、“政”这两个关键和重点的同时,也是注重其如何的出场,思政课的授课形式犹如产品的包装和菜肴,是清汤寡水,还是“配方”先进、“包装”时尚、“工艺”精湛、“颜值”亮丽,色香味形俱佳的精神大餐,决定着同学们是否愿意吃。因此,思政课要更新“配方”、优化“工艺”、改进“包装”,寓教于思,启发心灵,激活思想,进行精准“配餐”,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期待和需求;同时,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这块阵地,擅长“网言网语”、“微言微语”,通过网络互动、翻转课堂等使教学工作活起来。课堂上,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展示要讲的道理情理和现实事实的同时,一幅幅具体生动的图片、一个个引人深思的故事、一段段另人感怀的视频,使思政课教学内容既有“意义”又生“趣味”,既“抓眼球”又“触灵魂”,在不知觉中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可和信服。
其次要转变话语体系,提升思政课的“言值”。常言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一要进行话语体系的转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语言家常化,话语要深入浅出,言之有情、言之有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这样才能激发大学生对思政课程的情感认同,让理论如春风化雨般入耳、入脑、入心。二要让理论脱下“高大上”的外衣。从教材的书面语言转变为日常的口头语言,“让马克思说中国话,让大专家讲平常化,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的道理”,概言之就是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场,做到理论讲解接地气。三要突出问题导向意识。着眼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新的实践和发展,着眼于国家发展进程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要重视当前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所期所待,为他们提供针对性、个性化、多样化的按需有效供给,为进一步优化思政课改革把脉指路、标定航道。
第三要强化实践环节,升华思政课的“信值”。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理论联系实践,知行合一,让大学生们在火热生动的社会课堂中感悟和体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的重要渠道。思政课教师要积极为大学生创设各种实践“情景情境”,课堂上可通过排演、饰演历史人物和故事,演绎时代楷模和英雄、思政课研究性学习等情景方式,使大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饰演的情感体验中自觉地感悟进而受到教育、感染和激励,弥补单向度的理论灌输的不足;课下可通过带领大学生开展红色之旅、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和行动了解世情、国情、社情、民情、教情等,这种“情境体悟”式教学,直观生动、具体现实,能直接引发学生思考、感悟,实现知情意行这个德育过程的完整衔接。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4]。
首先要建立党政齐抓共管机制下的工作格局,强化制度约束力的协同保障。高校党委要紧紧“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一要加强党的领导。学校党委要全面落实国家关于思政课建设的相关精神,要将思政课建设纳入党委工作总体布局,统筹推进服务;党委每年都要召开一次会议专门研究思政课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突出思政课建设在立校办学中的重要地位。二要强化制度保障。建立起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科研、学工、团委等相关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制度,将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学校党建工作考核、办学质量评估等体系中。同时,进一步落实书记校长带头讲授思政课的责任制。三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要从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规范供给和运行,着力配齐配强思政课专兼职教师队伍,努力“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4],为提升学生获得感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其次要建立多向教育主体有互通的机制框架,强化思政耦合链的同频共振。要系统梳理和归纳思政教育的各方面资源,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一是校内各种育人载体力量相耦合。通过建立实践教育教研室,由思政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同时担任大学生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统筹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思政课程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相融合的协力育人格局。二是社会、家庭、学校协同育人相耦合。社会要形成立德树人的良好风气,引领舆论导向;家庭要注重家风、重视家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潜移默化效应;学校辅导员和团总支等要与家长建立沟通机制,定期反馈大学生在校情况,切实形成社会与家校的联动格局。三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文化力量相耦合。高校要通过相应制度安排,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建立考核机制、明确育人职责,搭建起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二者互通有无的平台。
第三要建立以学生获得感为导向的测评体系,完善思政课程群的标准量化。教育部长陈宝生说:“机制创优的核心是创新评价体系,进而带动思政课建设各环节各方面机制创新。”[2]教育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中,增加了以学生获得感为评价导向的完善教师评价制度的新内容,要求“以学生获得感为评价导向,以“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为根本标准,在学生评教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师评教制度”[6]。但要把此规定落到实处,还需要进一步予以细化,制定具体的评价系统,包括高校学生思政课获得感评价的构建依据、观测范围、构建原则、设计方法、构建内容,建立这种侧重于学生获得感的教师评价制度,对思政课教师的评价就会更加公正、客观、合情、合理,也会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促使教师们自觉地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关注学生的真正需求,自觉优化供给,主动苦练内功,形成“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工作氛围,推进三全育人工作落实落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4]。让思政课教师能够心无旁鹜,潜心育人,不要陷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处境尴尬的境地,也不要让思政课在学校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往边靠的位置。
首先,社会形成重视立德树人的良好风气,引领舆论导向。要高质量地办好新时代的思政课,校内与校外要同发力,共担当。校外这一块阵地,社会风气和舆论力量对办好思政课的影响不容小觑。一是国家主流媒体和网站要宣传展示好优秀思政课教师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育人的典型事迹,宣传好各级各类高校特别是普通高校在立德树人和思政课建设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思政课、尊崇思政课教师的良好舆论氛围;二是建设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学术期刊,支持和拓展思政课教师发表研究成果的渠道,激发教师从事教研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并对自身的职业充满自信力,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育人能力;三是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主动与就近的高校对接,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真正接待大学生到基地开展实习实践活动,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实践供给,在与高校的相互交流中增强课程实践的氛围影响力。
其次,学校创建育人为本的工作氛围,强化责任担当。思政课的效果如何,高校内的大环境建设也很重要,毕竟师生每天都在这个既开放又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学习生活,这一环境对师生的思想认知、价值观念等都产生很重要的影响。一是要切实提高学校领导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学校的书记校长要率先垂范,做好表率,正如教育部长陈宝生说:“只有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对思政课的认识提高了,教师、学生才会重视思政课,……书记和校长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2]。二是学校的各职能部门如教学、科研、宣传、学工、团委等要按照学校加强思政课建设的方案要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为思政课教师做好服务,为学校立德树人工作履职尽责。三是校园的各类媒体要重视宣传思政教师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等方面的典型,加大评比各种“优秀”学生的力度,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的作用,营造重视育人的环境和氛围。
第三,学校要营造崇德弘毅的文化氛围,滋养学生心灵。高校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把健康向上、崇高美好的德行和情感植入学生的心田,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一是要充分发挥校风校训以及教风、学风对广大青年精神和心灵的塑造和影响作用,让大学的精神文化激励大学生勤奋进取、厚德向善,将拥有爱心的情感不断内化为大学生的品格;二是建设好校园的环境文化,让校园的山、水、亭、廊、墙以及教室、寝室、食堂“思想化、会说话、文化化人”,使自然与人文环境交相辉映,与学校的育人导向相呼应,以滋润心灵,陶冶学生情操;三是构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行为文化,鼓励学生阅读经典,践行德仪,使之成为学校独特的文化名片,并在学生们持之以恒的奋斗担当中内化为学生的信念和行为,努力营造文化育人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