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潇
(渤海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宁远卫,即今天辽宁省兴城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地处山海关和锦州之间,“北扼雄边,南极渤海,地隘山环,天险所在”[1]361。因所在地区地理位置独特及边疆发展需要,明宣德五年(1430年)建立宁远卫,加强地方统治。明朝宁远卫的建立可谓扼边疆之要害,成辽西之重镇。作为辽西走廊上的交通要地,宁远卫及其军政管理体系在明代边防和区域统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学者深入探讨。关于宁远卫的行政建置问题,朱诚如、徐桂荣、刘正堃、张士尊、杨旸①等前辈学者均有论及,其中以张士尊论述最为充分。但因关注点不同,已有论著对宁远卫之建立过程,卫所建置基本情况及宁远卫设立之影响缺乏系统性专门性研究。因此,笔者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整理各种史料,论述宁远卫的设置过程、卫所的行政建置及设立之影响,以期加深对宁远地方历史和明朝东北地方军政体系的认识。
宁远卫,作为辽东二十五卫之一,其设置晚于其他二十四卫,是明朝政府在逐步稳定辽东局势后,依据辽西走廊上具体情况建立的,有政治、地理、交通等方面的因素,且宁远卫的建立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是统治者斟酌之后的结果。
明朝初年,辽东地区一直处于战乱和动荡之中,元朝的残余势力一直盘踞此地,与明王朝进行抗争。随着明朝对辽东地区的招抚与用兵,辽东残元势力于洪武四年(1371年)逐渐解体。朱元璋趁势设置辽东卫指挥使司,这是明朝在辽东地区设置权力机构的开始。随后设定辽都卫指挥使司,洪武八年(1375年)十一月,定辽都卫指挥使司又改为辽东都指挥使司。整个洪武年间,辽东都司依次设立“定辽中卫、定辽右卫、定辽前卫、定辽后卫、金州卫、定辽左卫、海州卫、盖州卫、复州卫、东宁卫、三万卫、铁岭卫、义州卫、辽海卫、广宁卫、广宁中屯卫、广宁左屯卫、广宁后屯卫、广宁右屯卫、广宁前屯卫、沈阳中卫、广宁中卫、广宁左卫、广宁右卫共24卫”[2]353,对辽东地区进行管理。其中处于辽西走廊上的共有三个卫,其一为广宁中屯卫,“洪武二十四年九月置”[3]3144,“辖左、右、中、前、后5千户所”[4]515;其二为广宁左屯卫,“洪武二十四年九月置”[3]3144,“辖左、右、中、前、后5千户所”[4]515。其三为广宁前屯卫,“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置”[3]3276,“辖左、右、中、前、后5千户所”[4]519。其中左屯卫与中屯卫皆在锦州城,管理辽西走廊东段地区,前屯卫处山海关外第一站,是辽西走廊最西端。中屯卫和前屯卫主要管理辽西走廊地区,但是由于管辖范围过大,行政建置不完善,且辽西走廊又是中原连接东北地区的主要交通路线,来往人员密集,又处在边疆地区,因此,无论是交通安全还是行政往来,亦或是边疆防御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广宁中屯卫军士冯述上言:“辽东驿路经由锦瑞二州,而二相去三百里,多荒山密林,虏寇出没,使命往来未便。若于二州之间,女河两岸,把饶之处,修城置卫,屯种防闲,则田野辟,道路通,永无外虞”[5]48。其中瑞州即广宁前屯卫,冯述所言之地就是狭长的辽西走廊。随着全国局势逐步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中外交流日益密切,尤其是和朝鲜的交流非常频繁,朝贡的燕行使者走的最多的路线便是辽西走廊,经由此地出山海关到京城。在这种情况下,辽西走廊的安全越发重要,两端的卫所已经无法护卫周全,二者之间建立行政建置已迫在眉睫。宣德四年(1429年)九月,巡按山东监察史包德怀言四事,其一便是:“辽东地临外境,虏寇之所窥伺,自高岭至凌河凡七站,往来每被寇扰,请于曹庄驿东汤池置一卫,七站各设千户所,置军,半以护送行者,半以屯种养赡,则可保无虞”[5]1387。宣德五年(1430年)正月,朝廷批准其请求,“置辽东宁远卫于汤池”[5]1472,其中“宁远”二字有“安宁远方”之意,寄托了明朝政府对边疆安宁的期望。关于宁远卫的设置时间,《大明一统志》和《宁远州志》中均记载宣德三年置卫,和明实录记载不同,可能在宣德三年时地方上已经提出,宣德四年才上书中央,因此,实录和地方志在记载宁远卫的建立时间时存在差别。宁远卫设立后,卫城逐步建立,城“周围五里一百九十六步,高三丈,池周围七里八步,深一丈五尺”[6]329。宁远城的建立,使宁远卫防御性显著提高,标志着宁远地区的管理更加体系化。
卫所制度是明朝重要的军政制度。每个卫下面都管辖一定数量的千户所和百户所,一卫下辖五千户所仅仅是一般性规定,随着防御形势的变化及地方具体需要,各个卫设的千户所和百户所的数量不同。宁远卫在建立以后共管辖七个千户所,两个百户所,并且设置了完整的职官体系进行管理。
宁远卫之下共管辖“左、右、中、前、后、中左、中右7千户所”[5]1472。其中左、右、中、前、后五所俱在卫治内,没有所城,由于史料缺失,位于城中何处已无法考证,不过城中五千户所确实一直存在,并未被取缔,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燕行使者的日记中还有明确记载:“城中又有左、右、中、前、后五所”[7]559,可见五所确实在卫城内。宁远卫的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军士皆由其他卫所调入,实录记载:“凡五千户所以定辽中卫右所,定辽前卫中所,定辽后卫后所,广宁中卫右后二所实之”[5]1472。又根据《全辽志》记载,定辽中卫,统“左、中、前、后四千户所”[4]501缺少右所;定辽前卫,统“左、右、前、后四千户所”[4]501缺少中所;定辽后卫,统“左、右、中、前四千户所”[4]502缺少后所;广宁中卫,统“左、右、前、中四所”[4]511缺少后所。只广宁中卫右所有些出入,可能其右所调走后,由于需要,再次设立。宁远卫调入之所和各卫所缺之所恰好相互印证,这种从附近卫所调入的军士更易快速适应环境,建设地方。
宁远卫还管辖中左千户所和中右千户所,此二所皆有所城。中左千户所,亦称塔山中左所,“宣德五年正月庚午置”[5]1472,设于卫城东五十里的塔山堡,辖“连山驿至杏山驿”[5]1472。宣德五年(1430年),“指挥李旺建筑所城,周围三里一百八十四步,高二丈五尺,城门三,楼三”[4]521。塔山所一直隶属于宁远卫辖区,直至清朝康熙二年(1663年),宁远州建立,“东割塔山所地入锦县”[1]365,至此,塔山所地区正式成为锦县辖区。中右千户所,亦称小沙河中右千户所,“宣德五年正月庚午置”[5]1472,设于宁远城西南三十里,即今兴城市西南之沙后所。中右所辖“东关驿至曹庄驿”[5]1472,“军士由盖州卫后所寻调”[2]354。宣德五年“指挥张敬建城,周围三里一百八十四步,高二丈五尺,城门二,楼二”[4]521。清初宁远州建立,沙河所沿袭明制,仍为宁远州管辖。
除七个千户所外,宁远卫还管辖盐场百户所和铁场百户所。盐场百户所设置于“城西南二十五里”[4]521,即在今兴城市西南近海之地,后由于城市改建,原来的盐场现已荡然无存。铁场百户所,位于“城西南十八里糜子峪”[6]330。根据已有史料已无法找出糜子峪确切位置,巧合的是广宁前屯卫的铁场百户所设在“城西七十里的糜子峪”[2]375。二者同名,地点不同,不过笔者更倾向于只有一个糜子峪,因为铁矿数量有限,辽东都指挥使司下很多卫的铁场百户所建在一处,宁远卫和前屯卫可能也是如此,因此都叫糜子峪。
宁远卫设立后开始设官,根据明制,都司以下每卫通常设卫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各一名;每个千户所设正、副千户各一人。但宁远卫稍有差别,宁远卫设“军政掌印指挥一员,军政佐贰管屯指挥一员,军政佐贰拘捕指挥一员”[8]845。除掌印指挥负总责外,其余二人分别负责屯政、社会治安。“经历一员”[8]845,负责管理文移档案等事务。“掌印镇抚一员”[8]845,负责治安、司法等事务。宁远卫下辖的七个千户所各设“管屯一员、掌印一员”[8]845,负责千户所境内各项事务。除此之外,还设“仓大使一员、副使一员,各库大使一员,各税课司大使一员,各预备仓推举千百户守掌”[8]845,协理宁远卫辖区具体事务。宁远卫没有独立的行政建制,以军事带行政进行管理,这是在辽东边疆防御下特有的管理方式,也体现辽东都司的特色。
由上我们可以清晰了解宁远卫下辖的千户所及百户所的建立时间、地点、军士来源、城池、最后归属等信息及卫所职官设置情况,这些千户所和百户所是宁远卫最基层的建置机构,对宁远地区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宁远卫是明朝在辽东设立的最后一个卫,具有重要意义。以卫所进行军事防御是明朝控制东北地区的重要举措,宁远卫的设立构成明朝经营辽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宁远乃至辽西地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宁远卫处于辽西驿路的咽喉要地,辽西驿路是连接中原和东北的重要交通廊道,此路南临渤海,北靠群山,中间一线之路蜿蜒逶迤。随着辽金时期的开发利用,到了明朝,已发展成为便捷的天然通道。中国自古与朝鲜山水相连,交流密切,有明一代中朝关系稳定,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更是相当频繁。前来朝贡的燕行使者基本上经由辽西地区进入山海关到达北京。永乐后期,南下的蒙古各部不断袭击辽西驿路。当时驿路上只有两端有卫所,面对中间狭长的区域,外敌入侵时鞭长莫及,来不及援助,燕行使在行进过程中危险频发,轻则拖延朝贡时间,重则丢物丧命,非常不利于中朝两国的友好交往。宁远卫的设立恰好弥补了这一方面的不足,在这段路上增加了一个卫,再加上先后设立的宁远中左所、中右所、广宁前屯卫中前所、中后所,这些卫所皆有城堡,在驿路上依次排开,东接锦州,西连山海关,军事防御能力显著加强,有利于保护过往行人的安全。宁远卫,作为山海关的前哨,辽东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使得辽东防御体系更加牢固,辽西地区防御更加完善,对明朝边疆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明朝内地建起一道重要的军事大门。其后明末与后金军队作战的实践就证明当年在宁远这一带建城设卫是很有战略眼光和前瞻性的举措。
宁远卫的重要意义还在于便利交通,古往今来,交通为空间发展之首要条件。宁远卫的存在为来往行人、商人带来了便利,尤其远道而来的燕行使者,宁远卫城及其所城为燕行使者提供了停留休息的重要场所。例如,《燕行录全集》中记载:
“十一日,过宁远卫,是日晴、大风,自曹庄驿至宁远卫城,臣等由城南门而入,过迎士、崇敬等门,至迎恩街,街中作二层楼,楼西怀远门、北请边门、东景阳门,又驰,至卫馆以歇”[7]558。“初十日壬戌,晴,自东关发行过沙河千户所,午晌于曹庄驿,宿于宁远卫民家”[9]305。“十七日早发过东关,夕投沙河所止宿。十八日早发过曹庄,夕过宁远到连山止宿”[10]386。
从上面燕行使者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燕行使在朝贡或返回时,途经辽西走廊路过宁远卫辖区,或住在卫城内,或驻留在各所城、堡城,或住在普通民家,宁远卫既是使者们路途中的补给站,又有效地庇护其安全。
宁远卫的设立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人口增加。明朝初年,宁远地方一片荒芜,人烟稀少,非常落后。宁远卫设置后,陆续迁来军户,且军户都有随军家属,充实卫城及各个千户所,人员持续增加,成为当地社会的重要构成要素,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大量卫所军士开垦屯田,宁远卫“额田一千二十顷二十亩”[6]334,是当时广宁前屯卫的两倍之多,“额粮一万七千九十九石三斗”[6]334,是广宁前屯卫的将近四倍,宁远卫农业迅速发展。宣德七年(1432年),行在兵部奏:“辽东宁远卫左千户所以一百户官军煎盐给军食,右千户所以一百户军炒铁供军器,请铸印颁给从之”[5]2004,盐铁业也提上日程。这些都对宁远地区的经济开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宁远地区人口聚集,一直未设学校,宁远卫儒学的设立,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宣德五年(1430年),都指挥刘斌始建庙学。景泰四年(1453年),都督焦礼与同事诸人捐赀重建”[1]433。后又多次重修,可见对其重视。宁远卫地处边疆,军事斗争的压力很大,经济方面较为薄弱,因此与中原相比教育水平相对落后。通过设立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促进了宁远地区文化发展。
综上所述,为防御虏寇及加强辽西边防,明统治者于宣德五年(1430年)建立宁远卫,下设七个千户所及两个百户所,加强地方统治。其行政建置正是明代卫所制度的一个缩影,体现明统治者对辽东边疆治理的重视。其建立的卫城及所城,是辽西驿路上的坚固堡垒,对于辽西走廊的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宁远卫之设置,对于宁远地区而言,是独立管理体制的开端,结束了宁远地区荒芜、虏寇常至的局面。有明一代,宁远卫都稳定发展,人员繁茂,在山海关及锦州之间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宁远卫的建立也为今天兴城县级市的设置和延续奠定了最深厚的历史根基。因此,宁远地区是渤海沿岸的一颗明珠,在明朝历史上发出熠熠光辉。
[注 释]
①朱诚如:《明辽东都司二十五卫建置考辩》,《辽宁地方史研究》,1980年第6期;徐桂荣,刘正堃:《明代辽东都司诸卫辖所考》,《辽宁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张士尊:《明初辽东二十五卫建置考释》,《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杨旸,李治亭,傅朗云:《明代辽东都司及其卫的研究》,《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