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爱国主义对“四个自信”的路径指向研究*

2020-02-11 14:28白茂峰付慧芳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爱国主义中华民族

白茂峰,付慧芳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030100)

爱国主义精神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强大内生动力,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1]6“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2]5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大任务,为新的时代起点上继续坚定“四个自信”、写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指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时代内涵。

一、整体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爱国主义是20世纪初期首次传入中国的词汇,从普遍意义上分析,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它既包括人们对祖国河山、劳动人民的热爱,也包括人们对家园、民族、国家的尊严感、使命感,还包括人们对这个国家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制度的深度认可。但就其具体属性来说,爱国主义本质属于历史范畴,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性特征,就社会主义中国来说,爱国主义始终是贯穿民族五千多年发展历史的主线,但面对不同的统治阶级力量、社会发展水平、国内外的复杂局势、人民群众思想觉悟等,爱国主义往往有其不同的内涵,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爱国主义内涵历史性变化往往是建立在历史连贯性基础之上的,不能把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完全割裂开来。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

一方面,封建统治时期,统治阶级所强调的爱国主义具有浓厚的政治集团色彩,儒学作为官方学说占据统治思想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它主张“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家国一体”的发展趋向、“忠孝节义”和“仁义礼智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忠诚观念,向民众输送“忠君”是“爱国”的前提,爱国通常表现为对故土的热爱,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忠君爱国”思想,为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付诸一切行动的观念,这一时期爱国主义受到儒家正统思想的熏染,这与当时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相适应。1840年至1949年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最艰难的社会转型过渡期,这一时期的爱国主义核心主题在批判继承古代爱国主义思想精髓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如解除了爱国和忠君的必然关系,主张用大形势眼光看待爱国主义,如强调“救国兴国和民族大义”,注重引进西方的先进社会思想和国家治理经验等,并涌现出一大批爱国主义志士,如林则徐、关天培等。另一方面,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对爱国主义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但在他们关于民族、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等许多重要论述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马克思恩格斯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出发,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联系起来,深刻指出,工人阶级只有推翻资产阶级国家,“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逐步确立,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具有权威的执政党,爱国主义逐步发展为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及其制度。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使命任务,强调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系统阐述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价值内核、坚实根基,这是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对爱国主义内涵的系统阐述和创新表达,极大丰富了爱国主义的时代意蕴。可以说,爱国主义内涵不断充实的漫长历史时期,构成了新时代坚定“四个自信”最深厚的历史底气。“四个自信”与爱国主义二者相融、相依、相似,在价值取向、培育方式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坚定“四个自信”需要爱国主义精神作信念支撑,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须根植于“四个自信”的土壤,两者紧密联系、高度契合。

二、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必然要求

(一)道路指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条件

在当代中国,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于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逻辑中,高度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实践中,这是因为社会主义不仅是1840年以来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演变的必然趋势和应有之义,而且是中国人民饱受苦难、艰辛探索、自觉选择的必然结果,热爱社会主义就是热爱祖国的思想本质上是革命的、实践中发展着的。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真实的、鲜活的,这是当代爱国主义精神最集中的体现。

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忠诚弘扬者和最积极践行者,它正在逐步将爱国主义转化为推动中国发展的科学实践,证明这一论断,需要在立足近代中国发展的宏观视角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前50年和建党后50年的历史变化。19世纪中后期,硝烟弥漫的中华大地哀鸿遍野,腐朽无能的封建统治政府正使整个民族陷入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境地,资产阶级革命派试图效法西方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国家,正如日本学习西方那样,但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长期受到外国列强的压榨,使得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两面性日益显现——革命终将以不彻底而告终——资本主义国家那一套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十分狭隘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3]34-50,这样一来,“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工人,即无产者。”[3]34-50以苏联为代表的国际社会主义力量承接了消灭私有制的历史使命,“一步步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3]34-50,这就导致中国资本主义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同样是难以生存的,近代中国的前途必将是社会主义,并且这种前途已经在工人运动的促进下,逐步达到了客观化和现实化。

我国于1956年顺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广泛而深刻的历史变革,经历了繁荣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十年动乱,在改革开放初,人们对“社会主义”产生了困惑,即便1978年改革开放启动后的几年,我们仍然没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中共中央创造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代命题,那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启5年多,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面临一系列重大问题,如:如何逐步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应当朝着什么样的历史方向?应当坚持哪些重大原则?在重大历史关头,党中央确立了这一崭新命题,为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提供了指引,改革开放41年,“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彰显了中华民族最强烈最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怀。伟大的事业总是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如果没有全民族高扬的爱国主义旗帜,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4]10作为深深植根于民族发展爱国主义精神为新时代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丰厚滋养和精神动力。从主体活动的本质视角分析,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既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深度融合,又是规律性和目的性的高度统一,深刻体现了人的主体活动的基本特性,因此,爱社会主义也必将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的内在要求,更是爱国主义永恒的时代主题。

(二)理论指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的胜利,俄国成功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给处于深度迷茫和困顿中的中国人民送来了理论的武器,“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中国无数欲致力于救国救民的先进知识分子秉持民族大义,怀揣浓厚的爱国主义热情,在中华大地上率先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大旗,彻底和以往一切就是改良运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等救国运动划清了界限,彻底冲破了一切救亡图存“实践”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开辟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新纪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进程的开端,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本质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不断成长、发展和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在爱国主义旗帜感召下,全国人民向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英勇奋斗的历史,正如列宁所说:“只有以先进理念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锋战士的作用。”[6]24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内在贯穿着爱国主义情怀。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报告,该报告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确切地讲,他是在这一报告的第七部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提出这一科学论题的,在论述这一问题的时候,他首先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讲起,指出:“……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我们又是爱国主义者,我们的口号是为保卫祖国反对侵略而战。”[7]519-536“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7]519-536正是有着这样深层的思索,他果断提出:“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7]并强调要按照中国的特点应用马克思主义。植根中国大地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5],中国的实际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强调按照中国的特性和实际理解它的认识路径的问题,也暗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指向问题,即在伟大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指导下为着民族得到解放,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得到解放。

(三)制度指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基石

制度是人类文明沉淀的精华,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也是制度日臻完善的过程,制度是国家中上层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在古代,儒家思想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地位,在封建治理下,构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等一整套涵盖等级关系的封建伦理制度,以满足封建统治利益集团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形成了以资本为核心的制度体系,社会一切关系都围绕资本利益展开。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社会主义是为全人类谋幸福的最好制度,邓小平同志曾经说:“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8]337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30余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发生了深刻革命,主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头20年(1982年至2000年),核心主线围绕改革开放激发社会活力,服务经济发展;第二阶段是2001年进入新世纪以后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核心主线是围绕和谐社会,转换发展方式;第三阶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到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主题是着眼民族复兴,实现制度现代化。四十年三个主题的转换,分别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理论依据,完整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变革的理论逻辑。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在新的时代征程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完备、更有效、更科学指明了方向。

人民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价值指向,家国情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丰富的深层滋养。高度的制度自信源于对制度的笃信与忠诚,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说,制度自信首先表现在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其他各方面制度的高度赞成和深度认同。早在十年内战时期,面对国民党当局制造的白色恐怖,中国共产党人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巩固革命力量,实施“打土豪,分田地”政策;抗日战争时期,为团结一切阶级共同抗击侵略者,提出了“三三制”并在大后方开展一系列改善民生的制度,包括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等重要历史时期,我们党都植根人民制定政策、完善制度,因而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由此可见,制度自信来源于人民对制度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便是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正如英国剑桥大学马丁·雅克曾经评论中国共产党的党组织在中国拥有深厚根基,因为中国共产党要摒弃很多固话的理念,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深入到群众中,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正是把制度创新和制度变革同人民群众强大的爱国情感结合起来,才取得最终根本性的胜利。

(四)文化指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担负文化复兴使命,紧密围绕“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重大时代之问提出了一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突出强调文化在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中的重要决定作用,全面反映我们党推进新时代文化发展的“中国逻辑”,进一步深化了对我国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文化自信”概念首次正式提出是在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这次会议将“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这是推进党的文化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贡献。

列宁曾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9]168-169没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做支撑,任何民族和文化都难以为继。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首次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我国文化领域的历史性变革。从全人类文明进步的大视野来看,人类自身的每一次进步,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发展,无不伴随的文化的进步,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写道:“这是一个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次最伟大、最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那是一些在思维能力、激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10]261-262正是有了对自身民族文化所禀赋和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忠诚热爱与深度认同,才有了建立在感性基础之上的文化创造,最终形成丰富灿烂的人类文明,古印度、古希腊、古中国等国家都创造了独特的文明成果,极大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从中华民族发展五千年的历史进程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涵养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根基与支撑。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史。在漫长的历史流变和斗争中,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历经沧桑巨变、战乱动荡却生生不息、延续至今?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明史?靠的不是穷兵黩武与对外扩张,更不是“欧洲中心论”或“西方中心论”者所持的“世界文化西方化、西方文化普世化”的偏激观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锻造了坚贞不屈的伟大民族精神,就在于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来自伟大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持久涵养。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入侵、清政府腐朽没落、军阀混战不断、国民党政治腐败等,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使一些人产生了“文化自卑”心理。但是,面对枪林弹雨、炮火冲天,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高举爱国主义大旗,铸就了璀若星汉的中华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三、结语

纵观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史,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在经济萧条、政治黑暗、制度腐朽、生产落后的艰难处境下,成功开创出一条顺应历史大势、符合人民利益的革命道路并取得完全胜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生发的强大精神动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强调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四个自信”并将其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恒守爱国主义精神的必然结果。历史反复证明,没有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就不会有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就不会有安定团结的局面,更不会有国家的繁荣昌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11]1坚定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不仅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更是推动历史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内在要义。新时代我们必须做爱国主义精神的自觉践行者,坚决同任何分裂祖国统一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使爱国主义精神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焕发出新的时代生机。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爱国主义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