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剑超
(天津理工大学 艺术学院,天津 300384)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艺术应运兴起且发展迅速,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展示语言。将新媒体艺术应用于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可以极大地提升和拓展历史文化街区的展示方式。依据街区的固有特质和保护需求,选择运用相应的传播媒介和形式语言,能够表现出其独特的多重感官效果和传播效应,从而在有效保护历史文物的基础上,大力提升游览者的体验和感受,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承,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新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以互动性为基本特征,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形式①。新媒体艺术在创作方式、传播载体、展示交流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②。一是艺术作品可任意复制,零成本复制,从而增加艺术作品的展出机会,提高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艺术媒介可自由组合,可以通过对不同媒介的选择和组建进行艺术观念的表达和传递,也可以利用自然媒介和人造媒介进行组合创作,实现现实景观与虚拟影像的交互,从而增强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三是受众可与作者及作品进行交流和互动,实现了受众与作者直接交流与作品实时互动,从而提升受众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体验和感受。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③。可见,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城市历史、人文景观特色的重要场所。由相关国家政府机构组织认定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旨在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我国优秀历史文化遗存。2015年4月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对外公布,北京市皇城历史文化街区、天津市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云南省石屏县古城区历史文化街区等30个街区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④。
随着新媒体艺术的兴起与发展,人们开始把新媒体艺术应用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展示中,以在保护街区的基础上提升和拓展其展示方式,本文以新媒体艺术应用于天津市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的创作实践来对其效果及特点进行探讨。
中国历史文化街区都有其各自的形成、演变和发展历程,蕴含着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3DMapping即3D投影,作为全球先进的投影技术,已经成为新媒体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展现手段。其原理是将定制动画通过3D投影机投射到载体上,打破物理空间限制,使物体表面转变成动画,实现物体与动画融合,从而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3DMapping可以作用在任何介质上,例如建筑投影、地面投影、水幕投影、异体投影、景观投影等,在不同介质上的影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将这些效果作为设计元素应用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展示中,会呈现出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例如3D建筑投影街区历史及概况,对于街区历史的呈现和历史文化的传播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和魅力。
天津从1860年大沽炮台失陷至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先后出现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俄罗斯、日本、比利时和美国九国租界,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就是九国租界中最大的英租界所遗留的高档住宅区。租界中的外来文化冲击着天津本土的传统文化,使天津在对外经济、教育、思想等不同层面都走向了超前的行列⑤。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包含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马场道五条半大道,存有200多幢不同风格的欧式洋楼,流传着百年的人文故事。我们根据这一历史背景,运用新媒体三维技术制作数字动画《百年沧桑五大道》,在街区内民园体育场的环形长廊上进行投影播放,该建筑长为50米,高为10米,影片全长9分钟,充分展现了五大道的历史建筑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观众不仅能看到现存的街道里弄和精致洋楼,还能看到已经消失的老城墙、赛马场、大营门以及在地震中损毁的欧洲中世纪都铎风格的宏伟建筑戈登堂;不仅能看到清室遗老遗少、退役军阀、下野政客的退隐生活,还能看到京剧名角们在这里粉墨登场;不仅能感受到富商名流的贵族气质,还能领略到爱国志士的民族气节。作品主要的新媒体手段,一是制作中的三维动画技术,使用Maya软件制作三维建筑模型和三维角色模型共计三十多个,总面数达7000多万面,通过Arnold渲染器和Nuke后期特效软件的结合制作出逼真的动画效果。另一是播放中的边缘融合技术,民园体育场的建筑投影画面由9台20000流明的激光投影机的投射画面拼接组成,播放中通过软硬件的调试和结合处理,消除投影机之间的重叠画面、多余亮度和颜色差异,从而保证整个画面视觉效果的整体性。3D建筑投影《百年沧桑五大道》,利用立体化的真实建筑作为播放载体,通过三维动画技术,形象地再现了近代天津风云变幻的历史情境,更加丰富地展现出五大道寓公们的前世今生,使街区建筑不再冰冷,使那些符号化的历史人物变得更加鲜活。这种将三维动画影像投射到实体建筑长廊上,创造出超现实奇幻景象,充分融合了时间、空间、视听触觉和光影交织的多面艺术表现形式,会使观众对艺术的体验达到一种全新的感官高度,吸引更多的人们驻足观看。
以3DMapping的形式展示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应注重投影载体的选用与影片的主题内容相融合,上述3D建筑投影《百年沧桑五大道》其展示形式与主体内容搭配合理,以具有高度真实感、立体感、空间感的三维场景配以音乐与声音特效,产生出震撼的视听效果,通过观看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观赏体验,同时能够对街区的历史文化获得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中国历史文化街区,通常都在其内部设有各自特定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博物馆通常是以展示实物为主,将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融入其中,将会极大地丰富博物馆展品的呈现方式和表现手法,不仅能够突破因文化遗产自身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以及保护原则的限制,而且能够满足游客近距离亲密“接触”文物和“把玩”珍品的强烈需求,从而使游客对历史文化遗产形成更加直观和全面的认识。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曾经有太多的近代名人在此居住,他们给这里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不乏历代名家书画手卷、宋版明版古籍善本等等,如今它们大多数被收藏在天津博物馆、五大道历史博物馆以及五大道的名人故居中。在创作实践中,我们选择位于民园体育场二楼的五大道博物馆作为展示空间,将门口的环形隔间设为数字长卷和数字绘画展厅,利用其已有的一台长9米、高2米的巨幅高清屏幕,让观众通过高清影像近距离欣赏天津博物馆和五大道博物馆馆藏的传世名画,并与之互动。例如我们选用清代磁青绢地金碧山水人物画长卷《万笏朝天图》进行数字化制作和展示。《万笏朝天图》原是清宫旧藏,1922年溥仪以赏赐为名,通过其弟将这幅国宝带出皇宫,转运至他在五大道的寓所静园之中。这幅长17米的巨幅手卷描绘了乾隆皇帝南巡时苏州官员和百姓云集天平山下,争相瞻仰龙颜的热烈情景。观众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操作与画作进行交流与互动。我们在数字化制作期间不对原作进行二次创作,而是原汁原味地保留其所有细节,只将原作的数字形式以互动方式进行展示,从而将原作精准地传递给观众。设计时在整幅画卷中设置了20个场景热点,例如天平山的观音殿、高义园、笔架峰、白云泉等当地的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对观众所点选的场景会逐一进行详细解读,让观众更为深入地了解这幅名作及其背后的故事。在画卷从右至左徐徐展开时,画卷上所经过之场景都会响起相应的场景声效,三十里内彩灯高挂,旌旗招展,马蹄声清脆响亮;沿途店铺的门楼前吆喝声此起彼伏;地方文武官员列队迎接,大街小巷人山人海,喧闹声不绝于耳。观众仿佛置身于富饶的江南水乡,身临其境地感受清代苏州城的山川美景以及风土人情。
新媒体艺术在街区博物馆空间中的应用,是对其呈现方式的拓展,让博物馆在以往单一的展示方式上更加多样化。新媒体艺术与博物馆中特定主题展品的有机结合,能够表现出独特的视听感官效果,给观众带来视效声效同步的多重感官体验。同时,通过街区博物馆内不同时期的各类展品,从多角度展现出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底蕴,成为传播和传承街区文化的一张张历史文化名片。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中洋楼建筑数量丰富,风格多样,呈现出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建筑风格与城市文化。据调研五大道现存的2000多栋楼房中有200多处名人故居,每一幢建筑背后都有其独特而精彩的故事,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但由于其珍贵性、不可再生性以及产权负责等原因,众多名人故居尚未对外开放,游客只能通过在建筑前设立的铭牌了解一些简单信息。针对这种现状,我们运用新媒体技术,数字化全景名人故居,以展示历史建筑本身的价值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数字化全景名人故居的创作实践中,我们选择马连良先生的故居作为设计对象。马连良是“马派”艺术创始人,京剧“四大须生”之首,也是民国时期京剧三大家之一,自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盛行不衰。马先生在五大道的故居,是由意大利建筑师鲍乃弟设计的一座具有浓郁意大利风格的四层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本项目利用Maya软件制作出该楼房的高精度三维模型,高度仿真模拟楼内的三维空间和陈设装饰,在使用超短距高清投影系统搭建的左、中、右三面包裹的高沉浸感立体虚拟显示环境中进行投影。得力于该系统中每个显示平面极高的有效像素,而且设备底部安装位置远低于水平视角,可完整覆盖游客的视线范围,因此具有较强的视觉包裹感和沉浸感,使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欣赏楼内各个房间的原状与室内陈设,感受一代国粹大师昔日的生活风貌。此外还设计了“试穿”和“表演”两个互动环节。在展室的右侧放置了一块高2米,宽1米的高清屏幕作为“试衣镜”,通过人体动作识别技术与光线追踪技术,游客可以虚拟试穿马先生曾经的京剧服饰。另外,游客通过佩戴3D立体眼镜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京剧剧目在虚拟戏台上进行虚拟表演,参与者需根据虚拟屏幕中给出的动作提示,利用手、眼、身、步这四种京剧里的基本艺术手段,通过不同组合进行模仿,如果模仿正确便会得分,当积累到一定分数后会赢得台下虚拟观众的叫好与喝彩。由于项目中使用跨世代的全新体感感应套件Kinect,游客无需使用任何体感手柄便可轻松获得满意的体感效果,而且Kinect同时使用激光及摄像头来获取人体影像信息,可准确捕捉游客的3D全身影像,具有更加精准的深度信息,且不受任何灯光环境限制,为游客带来更加逼真、便捷的体验感受。该创作充分发挥了新媒体虚拟现实技术的展示优势,带入感很强,一方面契合了游客乐于亲身一试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在不经意间将国粹京剧的意趣悄然传递给了观众,尤其是年轻游客。
数字化全景街区名人故居,不仅为未开放的名人故居提供可行的展示方式,而且能够对故居建筑群的建筑价值和故居内的陈设装饰及人文信息进行深度展示和传递,为游客带来一种时尚有趣的文化之旅。
新媒体艺术应用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创作有以下设计特点:
1.创作项目的设计和创作对象的选择,是基于街区的固有特性、文物的典型性和可展示性程度而进行。天津市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有着一条主线两大类别的固有特性,一条主线是街区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历史主线,两大类别是街区文物主要由博物馆典藏珍品和名人故居建筑群两类构成,因此在创作中设计了3D建筑投影《百年沧桑五大道》、数字化街区博物馆和数字化全景名人故居三大项目。对于典藏珍品和名人故居,主要是选择那些具有较高科学、人文和艺术价值的或者是由于诸多因素限制用传统方式难以展出的作为创作重点,从而极大地提升和拓展历史文化街区的展示方式,获得对历史文化更为广泛、更为深入、更为良好的传播和传承效应。
2.新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的设计,力求丰富多样、新颖时尚、互通交融。新媒体艺术扩大了艺术媒介的范畴,且媒介之间可自由组合,创作中依据展示对象与主题,选择运用与其相应的艺术媒介以及对不同媒介进行多种组合,从而展现出丰富多样、新颖时尚、互通交融的艺术表现形式。上述三大设计项目,都体现出新媒体艺术在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平面化应用、立体化应用以及空间化应用的多种表现形式,呈现出形态展示、动态展示与空间展示中丰富的视觉感官效果,显示出穿越时空、沉浸式、趣味性、直观感性、参与其中、美妙、震撼等新颖时尚的表现手法,彰显出视效与声效同步、影像与实体融合、现实与虚拟交互、观众与作品互动的多重互通交融的艺术表现形式,让观众对艺术的体验达到一种全新的认知与感官高度。
3.作品展示逻辑的设计,是遵循视听感受—参与体验—互动沟通—获得认知这一基本流程。新媒体艺术作为视听元素的设计首先要通过视听元素构成主题意义的统一体,让观众在观赏视听盛宴中对其整体本义获得感受。参与体验和互动沟通是新媒体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有观众的参与体验,新媒体艺术作品才算完整,观众参与作品结果创造⑥。例如上述数字化全景马连良故居这一作品,如果没有观众参与京剧表演,就没有虚拟观众的叫好喝彩,作品就处于未完成状态;在数字化《万笏朝天图》作品中,如果观众不点击画卷中的热点场景,其背后的丰富信息就无法显示,可见观众的参与创造了作品的结果。通过视听感受、参与体验和互动沟通,对作品获得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认知,从而较好地实现对历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新媒体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已经成为当今的主流艺术之一,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许多领域,相信随着人们对其在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应用研究,会有越来越丰富的新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中展现,为街区历史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带来新的活力。
注释:
① 朱轶灵.新媒体艺术的多种视觉感官设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6(01):201.
② 彭欣.新媒体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研究[J].艺术科技,2014(10):28.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Z].2008-04.
④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通知[Z].2015-04-23.
⑤ 金彭育,金朝.五大道[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5:3.
⑥ 马晓翔.新媒体艺术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转换[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0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