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文物保护怎能非专业化
近日,一段关于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和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石刻遭盗拓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视频内容是在江苏省丹阳三城巷的南朝石刻群中,一群年轻人在没有允许和批文的情况下就私自拓印碑文,在相关部门负责人赶到现场后被劝离。
文物石碑虽能侥幸经历长年的风吹雨打而存留至今,但并非“永垂不朽”,经不起这样的“摧残”。在盗拓的过程中,墨汁和拓纸很可能会对石刻内部造成损伤,流入的墨汁可能导致石刻图案无法辨识。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北朝时期的石刻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被盗拓的石刻属于“全国重点文物”。照理说,这样珍贵的文物应该得到最好的呵护。但是,这次盗拓事件再次表明一些野外文物并没有得到保护的事实。
[思与用]
A.保护文物,传承传统文化。文物是中华文明的见证,彰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保护文物,就是传承传统文化。在江苏省丹阳三城巷的南朝石刻群中,一群年轻人在没有允许和批文的情况下就私自拓印碑文,这是破坏文物的行为,应当加以制止。
B.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和教育。一群年轻人之所以在没有允许和批文的情况下私自拓印碑文,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文物保护的相关法规,还自以为是在保护文物。殊不知,他们的行为已经对文物造成了破坏。因此,国家和社会应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引导国民要学会正确保护文物。
C.文物保护需要专业人士。保护文物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是一门大有学问的学科,需要专业人士来进行。那些私自拓印碑文的年轻人,实际上只是一般的文物爱好者,他们缺乏文物保护的专业知识,无意中对文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二
残雪:一生太短,我只想创作
2019年10月8日晚,一则名为中国女作家残雪是谁的微博热搜悄然上榜。这位女作家因与村上春树并列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第四而走进大众视野。第二天,残雪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这些人太重视这个奖,我又没有真正获得,干嘛都来找我!”“我已经67岁了,我想赶快写作,哪里都不想去。”
在这些朴实的话语背后,是一个小学毕业即失学的传奇的女作家形象。
从2015年起,残雪的小说开始成为美国哈佛、康奈尔、哥伦比亚等大学及日本东京中央大学、国学院大学的文学教材。她的作品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多次被入选世界优秀小说选集。残雪是目前唯一获得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的中国作家,她还获得英国独立报外国小说奖提名,入围美国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名单。这对于一个连初中都没上过的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获得的荣誉。这一切的一切,都归功于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不放弃的毅力与恒心。
[思与用]
A.常怀纯粹之心。残雪三十年如一日,每天都安心写作,而且一直堅持手写,这是难能可贵的。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电脑手机已经普及,真正用手写作的人可以说是微乎甚微了。残雪对文学的纯粹和敬畏之心,令我们感动和敬佩。
B.淡泊名利,潜心事业。中国女作家残雪在自己登上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声名鹊起时,并没有被名利冲昏头脑,而是泰然处之,想着利用有限的生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她的这种淡泊名利、潜心事业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学习和效仿的。
C.奋力进取,永不言弃。67岁的中国女作家残雪,虽然只是小学毕业,但却能够在艰苦的条件下,成为一名享誉海外的大作家。这一切完全是凭借她对写作的执着和她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作为二十一世纪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何尝不需要这种精神呢?
三
被“顶包”的爱心还是善心吗
“6年前,棠城爱心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廖丹秋冒雨来到吴家镇玉峰村9队,第一次见到了身患佝偻病
的13岁女孩陈碧辉,从此便开启了救助陈碧辉的爱心路程,也彻底改变了这个困难无助的家庭……”这是重庆某媒体在2019年10月9日发布名为《六年爱心接力 缔造生命奇迹》文章中的一段话。
这原本是一个十分温暖的故事,然而故事的背后却令人愤慨。原因是被救助者陈碧辉的母亲倪女士阅读该文章后非常不解:“6年来,明明是一个名叫刘莉的爱心人士在帮助我们,为什么在这篇文章里她连名字都没有被提及?写的都是‘廖丹秋这三个字?”事实上,这六年来,倪女士只见过廖丹秋一次,这让倪女士觉得有点愧对刘莉。
刘莉告诉记者:六年来,一直是自己和身边的朋友在帮助陈碧辉一家,她不是一个人在奉献爱心。
[思与用]
A.真诚待人,不贪他人之功。6年来,刘莉一直默默无闻地救助身患佝偻病的陈碧辉,但记者报道时却丝毫没有提及她的名字,而廖丹秋的名字却屡屡出现,这里面固然有记者调查不实的原因,但也表明廖丹秋没有真诚待人,贪图别人的功劳。真诚待人,不贪人之功,不掠人之美,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坚守。
B.坚守良知,培植向善自律的精神。作为一个文明人,我们绝不可以轻易放弃自己的原则:一方面要乐施好善、不图回报,履行公民的基本道德义务;另一方面,也要果断坚决地谴责那些贪功的小人。敦促他们坚守良知底线,培植向善自律的精神。
C.爱心圣洁,善良不容亵渎。6年以来,刘莉一直救助身患重病的陈碧辉一家,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这是奉献爱心的具体表现。这种爱心是圣洁的,是高尚的。而廖丹秋的行为,实际上是对善良的亵渎,是为正直善良的人们所不能容忍的。
(作者:刘腾辉,安徽省界首市顾集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