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青 赵伟烨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泰安 271018)
进入21 世纪以来,时代进步与发展在高速进行,社会的发展步入正轨。我们国家的进步在全世界有目共睹。在科技、教育、人文发展方面,我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进展。九年义务教育使得国民文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改革开放使经济更加繁荣昌盛。人才的进步促使就业市场的饱和,就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创业新兴起来。国家也注意到这一发展趋势,社会人文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成为国家的新兴趋势,大力号召创新、创业。在政策引领下,学校团组织应出力谋划,吸引创新精神,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前进力量,共青团组织应从国家政策入手,积极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追随时代的发展。
共青团组织以先行军的身份领导学校思政教育,应发挥其领头羊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为学生做贡献。当然结合创新创业的国家政策,共青团组织应该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共青团组织可以从学生的生活方面入手,利用其组织作用,与大学生紧密结合,引导其创新创业。在学校生活中,共青团组织可以开展相应的创新创业比赛,采用适当的激励机制,吸引学生参与。在日常工作任务中,活跃于创新意识培育,以创新为根本,以创业为目标,争做创新创业先行军。共青团组织可以从学校教育平台入手,依托平台优势,为想创业的学生提供平台与技术的支撑。在团组织日常学习与工作中,牢记创新是第一本位。社会发展需要创新,人类进步需要创新。想要提升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就要从根本出发,在紧抓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要搞好创新工作。以创新推动学习工作进行,学习工作辅助创新的发展,使广大青年学生理解并认识到创新创业所带来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不完善,创新创业领域的具体详细的理论知识对大学生来说是比较匮乏的,而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又很难达到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创新创业需要具备扎实的科研实践水平,当代的大学生缺乏扎实的科研技能,加之实践机会不多,导致很多大学生对系列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不能落实在行动上。同时,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学生在择业观方面更加倾向于考研、考公等,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不高,在创新创业实践中也缺乏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一定的社会经验。
近几年,随着政策出新,创新创业俨然引领了社会风潮。然而许多高校在政策认知与领悟方面存在着误区,不能理解深层含义。高校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技能培训有待完善提高,拿各种各样的系列比赛来说,很多参赛团队只是为了奖励而参加比赛,参赛团队缺乏系统地课程学习,对创新体系尚未有完整的了解,同时缺乏专业的技术辅导。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的主体主要是广大学生,项目的指导是高校老师。然而,目前高校担任指导老师的教师能力不足,有的是专业教师,但是专业老师在指导创新创业训练中缺乏经验,有的教师对创新创业项目比较精通,但是在专业方面却有所欠缺,能将实践和理论结合运用的指导老师较少。
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引领,要注重技术的创新、产品的更新、服务理念和形式的变新,积极引导创新创业在校园内的推进,不仅仅需要有教育理论,更需要实践平台。但是目前,很多高校自身在平台建设方面有所欠缺,也缺乏系统完善的平台规划、平台培训,并没有较好的将校内校外资源进行有效结合。平台的建立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必不可少。良好的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有力的技术保障,鼓动学生的创业热情。
大学生创新创业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作为共青团组织应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一定的支持,因为大学生初入创新行业,对许多专业知识涉及还很薄弱。首先可以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大学生集思广益,可以参照不同的项目等级分为: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自我探索与开展创新项目。共青团组织提供相应资金支持,对不同等级的创新项目给予不同的经费支持。其次,创办大学生创新大赛,促进创新思维的发散性。在比赛进行环节,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在赛后要与学生保持紧密联系,时刻追踪创新创业项目进展,与学生建立良好沟通,主动帮助解决苦难。最后,学校团组织可以通过创新创业空间,为学生提供校内发展空间,例如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站等。给校内的具有创新创业爱好的同学提供空间与时间,能更好的发挥创新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自己创业有一定的思维基础,提前感受竞争的氛围,了解创业的艰辛与不易,为以后在社会上的就业与创新奠定基础。
以科技实践作为增强创新创业意识的基础,围绕创新创业这一新兴主题进行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创新的感知度。深入了解创新本质,从本质出发分析创新的内涵与外延,深入开展创新创业知识调研等主题的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学生主动了解当前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不断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情感交互,更能推动校园创新创业精神的发挥。
学校团组织应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技项目,根据科技项目的启示了解创新创业的突破点,将科技立项与创业创新联系起来,从科技的角度出发,采用专业的科学技术,将专业知识有效与实践训练联系起来,通过广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式,以“实验室开放日”、“本科生进实验室”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同时不断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兴趣爱好,燃起学生们的创业热情。通过科技立项调动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科研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乐在其中,了解其中的趣味,也能增加科研实践经历。
为进一步做好市级、国家级等创新创业系列比赛的选拔等工作,积极举办化学知识与实验技能操作大赛等专业竞赛。通过专业竞赛,在不断地竞争与拼搏中,了解到竞赛的含义,提升学生的素养。专业竞赛也会使大学生了解到团队的重要性。一个创业团队成立之初,各位同学总是处在磨合阶段。每位同学的任务与责任不同,要学会分工合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事情,更有利于培养责任感。学校团组织通过组织专业竞赛,不仅能提升广大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共同进步,相得益彰。
从科学实践入手,提升大学生的科研兴趣,将科研与创新结合,共同发展。推动科技立项的发展,鼓励大学生申请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其独立发展的素养,为将来的科研项目积累创新基础。积极组织专业竞赛,从专业的角度给予学生技术支持,引领校园创新创业风潮。
创新创业教育是目前国家发展的重点,学校团组织应追随经济发展的脚步,转变教学发展方向,向创新创业转型。从国家政策入手,深入仔细的研读政策,抓紧校园创新创业工作,以创新为本,深入发展,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创新创业技术指导,不断改善,不断总结。将创新融入课堂,全面开展创新活动,将创新元素植入校园生活。开展创业论坛,鼓励创新学子之间的交流,以创新推动进步,打造全方位的创新型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