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迁渝高校“战时社会服务”研究

2020-02-10 13:43唐代虎
关键词:抗战服务

唐代虎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 400074)

根据相关著述, 抗战期间迁渝高校有14 所,占内迁61 所高校的22.95%; 若把分校计算在内有 21 所,占内迁 61 所高校的 34.43%。①内迁高校61 所包含了正规和非正规迁渝高校。 《抗战时期迁渝高校的考证》统计数据有误,在此纠正。 统计资料来源:张弓、牟之先:《国民政府重庆陪都史》,1993;李定开:《抗战时期重庆的教育》,1995;彭承福:《重庆人民对抗战的贡献》,1995;常云平:《试论抗战期间内迁重庆的高等院校》,1997;徐国利:《关于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的几个问题》,1998;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1895——1949》,2000;侯德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高校内迁史略》,2001;张成明、张国庸:《抗战时期迁渝高校的考证》,2005;等。所有迁渝高校秉承了高校的三大职能——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其中尤以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最为突出。在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余,开展众多的社会服务活动, 不仅为抗战救国大业和重庆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也给后来高校服务社会提供了榜样。 目前学界对此问题关注甚少,据笔者所了解,尚未有专门论著问世。因此,本文拟对抗战时期迁渝高校社会服务的开展情况做一考察,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以期对当今高校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一、迁渝高校“战时服务”溯源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现代高等教育理念中高校的三大职能。 三者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对而言,社会服务职能出现较晚,但这是检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这两个基本职能成效的最好标尺。受高校基本职能、当时中国时局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等因素的影响,抗战时期迁渝高校承担起了为“战时社会服务”的社会职能。

(一)社会服务职能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

西方高校最初是由基督教会兴办, 是为了培养宗教神学人才,为了保存和发展文化知识,其服务对象当然是“神”。 这一点在12 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期的西方高校中非常明显。 直到柏林大学的改革,教学和科研才成为高校的两大职能,其服务对象也由“神”转向了“人”。再到19 世纪后期和20 世纪初期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出现,社会服务才同教学、 科研并列为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 其中, 社会服务主要是指科技服务, 即通过大学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威斯康星大学主张:①大学须参与州的各项事务;②大学与州政府密切合作;③“学术自由”;④“学习自由”。[1](P284-286)教学和科研完全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服务社会成为重要的职能之一。

(二)社会服务职能在中国高校职能中的确立

由于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是在西方坚船利炮的轰击之下逐渐确立的,因此,无论从学科设置还是大学管理, 无不深深地打上了西方高校的烙印。1895 年甲午海战后,天津中西学堂改办为北洋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 1898 年戊戌变法后,京师大学堂成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和综合性大学。 当然,近代中国这些“新式学堂”还是有别于西方高校的,比如,大学中“神”位的“不稳”或“缺失”。因为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向来都是“以道自任”、“士志于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始终都是以“家”和“国”为报效对象、服务对象的。

此外,由于近现代中国的凄惨境遇,中国高校三大职能完美地契合起来, 特别凸显了社会服务的效用。 正如开“学术”与“自由”之风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所说,“力倡学校为社会开门, 教授为社会服务”[2](P200),“学校为社会之模范, 文化之中心。 无论对何种问题,直接间接,均能发生最大之影响。 ”[3](P439)

(三)民国政府的需求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面临的国家和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1911 年辛亥革命之后, 国民政府也无力改变这种局面。此外,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寻衅滋事, 危机加剧。 在国家民族遭受危难之际, 国民党执政的国民政府也面临着丧失政权的危机。 为挽救时局、巩固统治,动员全民力量以应对时局成为必然。 本身就具有丰富资源和社会服务职能的诸多高校自然不例外。 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的社会职能, 国民政府相继颁布了系列法律法规予以应对。

1924 年,教育部颁布《国立大学校条例》,明确要求国立大学校需设各项专修科及学校推广部, 以教育法规的形式规定大学必须承担社会服务的职能。[4](P33-37)1936 年,教育部订立《专科以上学校特种教育纲要》,“使学生实行劳动服务,藉以养成青年刻苦,耐劳,互助,合作,与为公共服务之精神”。[5](P564)1937 年,《总动员时期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要求“各级学校之训练应力求切合国防需要”。 1938 年,《抗战建国纲领》,“训练各种专门技术人员以适当之分配,以应抗战需要”,“训练青年,俾能服务于战区与农村”,“训练妇女,俾能服务于社会事业,以增加抗战力量。 ”[6](P123)另外,还有 《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高中以上学校学生战时后方组织与训练方法大纲》和《大学理工学院与经济交通及军备工厂合作办法》等等,形成了一整套法律体系, 基本能够满足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政策需求。

此外,值得指出的是,近代以来,不少民间有识之士,特别是那些走出国门、留学海外的归来人员,更是抱着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强烈意图,通过自己的方式推动了高校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

二、迁渝高校“战时社会服务”概况

由于受当时中国时局、 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抗战大后方经济社会条件不能满足抗战需求等因素影响, 大量迁渝高校及其人才培养突出了“战时服务”社会职能的发挥,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调整教学目标,突出社会服务职能

迁渝高校根据抗战时局所需,调整教学目标,突出高校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职能。 1923 年,国立东南大学明确规定了服务社会的职责,“本大学以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业人才,指导社会事业为宗旨。 ”[7](P127)在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的 1938 年 3 月1 日,中央大学会议决议:1.正常课程不必改动;2.在正常课程中多开有关战时课程, 由院长系主任商定,得以此更换必修或选修课程;3.下学期现有训练班照开并筹备加开;4.设立战时问题讲座,下学期即开。[8](P642-2278)

(二)调整人才培养计划,直接应对战争所需

随着战争的发展, 迁渝高校结合战争所需人才,都积极地根据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了各类战争人才。比如,医卫、电信、军工和航空等专业性非常强的人才,以及各类综合性人才。1937 年10 月5 日起, 中央大学对医学院及各医专学校三、四年级学生实施三个月之轻伤救治、防毒技能训练,以便日后征调。[9]1943 年,交通大学与有关单位合作创办了电信研究所,在渝期间,电信研究所培养硕士生 24 名。[10](P42-60)中大工学院电机系内设电信特别训练班, 专门训练战时电信人员,以备政府日后征调之用。[11]中大接受国防设计委员会委托代训“艺徒”、“工头”[12](P475-480),培训结业后,学员被分派到兵工署、交通部资源委员会所属各国营工厂、 工矿调整处所属民营各工厂以及国立大学附设实习工厂服务。[13]

值得指出的是,1937 年抗战全面爆发前,中国空军只有9 个大队 (3 个轰炸大队、3 个驱逐大队、2 个侦察大队、1 个攻击大队)以及5 个直属中队、4 个运输机队。 当时全国计有机场262 个,各类飞机 600 余架,其中 305 架可用于升空作战。[14]随着战争的发展,航空人才相当缺乏。1938 年初,中大航空工程系代航空委员会举办了为期半年的航空训练班,[13]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1939年,本着“专修科以教授应用科学”“养成专门技术人才为目的”的主旨精神,中大等14 所高校举办有各自归属工、农、商、医四大类的专修科教育,其中包括电讯、汽车、机械、采矿、化验、卫生工程等17 个专业,共计20 个班,均定于二年毕业,以造就各种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应对战时前方军技和后方开发之需要。

(三)调整科学研究方向,强化军民所需

迁渝高校立足各自优势, 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服务国防军事和民用,并注重加强与生产部门及工厂的合作,协助军需民用的科研与生产。迁渝高校结合地方和国家实情,各类科研成果丰富。

1.科研课题

中大迁渝的8 年, 争取到近100 项科研合作项目,列各院校之首。 仅 1943 年,中大理、工、农三院还与有关部门合作进行了“考察贵州桐梓一带的矿产”、“高压电网”、“静电容器”、“绝缘材料” 等17 个项目的研究, 获资助经费119.35 万元。[10](P45-50)

1944 年12 月, 资源委员会与交大签订《研究实验合约》,“委托交通大学机械、 电机系研究实验有关机械、 电机技术专题, 补助交通大学研究实验经费国币叁拾万元。 ”合同期限为一年。[15](P395)交大机械系、电机系应社会急需与资源委员会合作就《灰铸铁件之硬模铸铁方法》《内燃机构造及装置之改良》和《模子铸铁》等等课题[16](P395-396),开展了协同研究,为抗战时期大后方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调研、咨询项目

通过科学调查, 为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中大梁希的《川西大渡河流域木材松脂采集》、李学清的《陕南矿产考察》、张可治的《川西公路考察》等[17](P183),对川北和陇南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在防空袭方面,中大工学院提交了咨询报告 《人在防空洞中呼吸困难之原因及防空洞中救济呼吸困难之办法》,[18]被重庆市政府采纳并令防空司令部加速办理。[19]在矿产资源调查方面,西南联大和中大等发现了大量的煤、铁、有色金属和磷、石油、天然气等矿藏,为抗战时期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20]在教育调查方面,中大艾伟教授于1942 年对沙磁文化区的小学进行了调查,主笔撰写了《重庆迁建区小学学生智力学力及体力调查报告》。[21](P361-362)在经济调查方面,复旦除了开展北碚附近区域的经济调查之外,还编写了四川经济资料索引;同时,“受‘西南经济调查合作委员会’之委托,担任四川经济资料方面之调查事务。 ”[22]

3.各类科研成果

在国防军需方面,1944 年, 中大物理系教授王恒守和研究生陈廷蕤 “直接镀镍于钢铁之上的方法”获得国防科学技术策进奖,各获奖2 万元。化学系方振声“汽油精”和梁守渠“耐酒精涂料”也获得该奖。 在军民医药方面, 中大开展了鸡骨常山、除虫菊、金鸡纳霜等驱虫治疟等药用植物的研究。[23](P59)1940 年,中大胡焕庸和孙光远等对沙磁文化区的痢疾、 伤寒、 疟疾原因进行调查, 认为“数万市民于田间沟渠取饮用水为主要原因,沙坪坝卫生工作主要应解决饮用水问题。 ”[22](P361-362)在交通建设方面, 中大和交大等工科院系的学生大量被抽调充当工程技术人员, 参加了各种工程的勘测、设计和施工。[24](P271-272)交大校庆时的《交大概况》称:“交通建设,为战后复兴要政之一……本校毕业校友,在抗日战争中,不避艰险,维持交通运输,其勋绩已不可磨灭。一旦抗战告终……交通建设,必居首要,本校使命将更重大,责任将更艰巨,亦可断言。”[15](P338)在民用方面,中大研发了“国光牌蓝黑墨水一种,品质较舶来品优良”[25];用土产原料松香炼制柴油;双季稻栽培、再生稻保育和美烟种植实验成绩最著[26](P171);开展水稻遗传和全国小麦的分类研究[27](P421),选育出适于四川盆地种植的小麦品种“矮立多”(原名中大“2509”)[28](P146)。这些科研成果,都反映了中央大学“乃以协助政府增加后方棉产为职志”[29]。 复旦 “梯形养鱼法”使“天府之国山区‘食无鱼’之状况开始改变为‘食有鱼’”。[30](P135)复旦还增设垦殖、茶叶、统计等专修科,[31](P26-27)其中茶叶专修科属国内首创。

(四)积极开展抗战救国活动

迁渝高校师生在教、学和科研之余,关注国事民生,积极参与救国救亡运动,开展了一系列直接服务抗战的活动。

1.救亡宣传

私立武昌中华大学成立了暑假乡村宣传工作队、寒假兵役宣传团以及妇女工作队,组织各种抗日救国宣传活动,通过贴墙报、街头演讲、演街头剧等方式积极开展抗战救国宣传。[32](P442-443)1938年夏, 中共重庆市工委书记漆鲁渝到北碚建立北碚区委,复旦学生沈钧任书记,同时建立了复旦支部,由学生张元松任书记。在中共复旦支部的领导下, 复旦学生组织了抗日救亡宣传队, 到附近厂矿、农村进行抗日宣传,并举办民众夜校,吸收各阶层群众特别是青年人进校学习文化知识和抗日救国的道理。[33](P216)

2.成立抗日救亡团体

1937 年12 月,包括中大、复旦等迁渝院校在内的重庆学生界抗敌后援会在重庆市商会礼堂正式成立。 中大学生在中共领导的地下学联的组织下,与国民党的外围学生组织生路社、民锋社和自强社等经过协商,建立了学生自治会,以此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在校内,以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为宗旨的宣传队、话剧队、歌唱队次第成立。 1938 年,以学生为主体的抗日救亡运动达到高潮, 他们组织宣传队深入乡村演出,以标语、漫画、花鼓、金钱板和国术等方式对民众进行教育, 激励了群众的爱国热情。[34](P65-66)中大学生社团中最活跃最有影响的是中苏问题研究会、 文学会和女同学会。 1938年12 月,周恩来应中苏问题研究会之邀,来中大作了《第二期抗战形势》的演讲,告谕民众“中国的抗战是长期的, 不是短期的, 持久的方针是确实的。”郭沫若作了《二期抗战中国青年应有之努力》的讲演,使师生们认清了抗战形势,看到了前途,增强了毕生的信念。[10](P42)1939 年“三八”妇女节,女同学会邀请邓颖超作了“抗战形势与妇女解放”的报告,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17](P185-186)

3.参军抗战

中大1944 年毕业的学生中共计458 人入伍[23](P60),参军同学接受统一培训后分派到各军事机关,其中部分担任盟军随军翻译,大部分在前后方的军事机关从事相关工作。1944 年9-10 月间,复旦数十名师生参加了知识青年从军运动[35]。 交大机械系1940 级高材生杨大雄1944 年应征入伍, 在七十九军担任美军翻译官, 先后参加了衡阳、邵阳、独山等战役,最后于 1945 年6 月 21 日的柳州战役中壮烈殉国。[15](P431)

4.献金抗战

1939 年1 月,中大和中央工校等校学生举行义卖活动,并致电美国政府,请求给予中国抗战以同情和支持。 复旦师生将自己或亲友们收藏的古玩、字画、装饰纪念品等,标上比原物价格稍高的卖价,再作口头宣传,劝说人们踊跃购买,将售款全部捐献前方将士。[23](P60)中共复旦支部组织女同学参加慰问抗日军人家属的募捐活动, 联合各学校进步社团组织义卖。[33](P216)

因为上述事迹, 国民政府教育部说:“内迁各级学校,抗战期间,艰苦撑持,八年于兹,弦诵不辍,良可嘉慰。 ”[10](P42-60)

(五)关心民生疾苦,救济社会与服务农村和社区

迁渝高校师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 积极参与救助难民,并服务于社区和农村地区。

1.救济难民

日军大轰炸后,复旦师生主动接待难民,施发稀粥和食品,替难民写信等等,并开展捐款活动。 中大的青年团在敌军轰炸后立马奔赴灾区救火救人,中大自治会和学校发起重庆市扩大募捐运动。 为了筹措战时儿童保育院的基金, 该校文艺团体还举行义演,动员全校师生为扩大献金运动节食。[23](P60)

2.服务社区及农村

迁渝高校师生纷纷利用假期深入农村, 在组织抗战宣传的同时,开展民众教育、卫生指导、农事指导等工作。中大在重庆沙坪坝创办了中大民校,招收两个识字班,一班是成人班,一班是儿童班。 1941 年,中央大学师生还应报考大、中学的考生需求,在松林坡和磁器口分别举办了暑期补习学校。[23](P59)另外,还增设了附属中学及小学暑期训练班。[11]复旦也举办了民众夜校。 “夜校由郑彦梅、刘丽群等几位同学负责,另有教员10 余人,夜校不但不收学费,学校还发给课本和笔墨纸张,学生报名者十分踊跃。”[35]夜校对于唤醒民众的爱国热情、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各高校师生向民众宣传 “关于屋里屋外的污垢龌龊,很和蔼的加以劝告,教他们注意清除”[36](P128),以传播疾病预防、治疗等知识,灌输民众爱护卫生的意识。中大、复旦等高校师生在暑期农村服务的过程中积极进行农事推广与指导, 向民众传播作物改良、 虫害防治等技术。 此外,1940 年 4 月 27日,中大电机系还应企业界的要求成立了“中大电机服务社”, 接受业界委托开展电机修护的工作,直接为社会服务。[11]

总之, 为了抗战救国, 迁渝高校调整教学目标, 修改人才培养计划, 为抗战培养了急需的人才。 此外,迁渝高校积极地开展抗战救国活动,关心民生疾苦,救济社会,服务农村和社区等,这些战时服务工作成绩斐然。

三、迁渝高校“战时服务”的价值

抗战期间,迁渝高校立足重庆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人才密集优势,在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且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迁渝高校的“战时服务”事迹来看,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抗战事业的顺利进行和最后的胜利。首先,处于“陪都”的迁渝高校的参与不仅起到了带头的示范作用, 更能激励四川民众和全国其他地区人民抗战的激情。其次,迁渝高校为抗战所需贡献了专业技术知识和人才。第三,迁渝高校师生在抗战时期积极参与抗战事业并作出了重要贡献。 因为地处“陪都”,迁渝高校师生的“宣传”、“捐献”、“护理”、“参战” 等方面活动直接给予官方以有利于抗战的影响。 这在国民政府的抗日举措中得到明证。

从迁渝高校社会服务工作对重庆地区的影响来看,不仅促进了重庆及周边地区的发展,还加速了重庆及周边地区的现代化进程。首先,大量的具有先进知识的各行业人才和资金等的涌入, 直接推动了重庆及周边地区总体生产力的飞跃式发展,加速了当地的现代化进程。 其次,迁渝高校为重庆及周边地区培养了大量的各类人才。第三,迁渝高校在传播新思想、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同时,开启了民智民风,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第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迁渝高校通过培养师资、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支持当地学校的教育教学, 促进了重庆及周边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加速了当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为其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智力和人才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 迁渝高校在危难时局中不仅保存了自身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在获得发展的同时也为抗战、为国家及地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危机、机遇和成功并存, 细究其成功原因及给予我们的启示就在于:

第一, 迁渝高校在日本全面侵略扩张的时局下不得不陆续向各个相对安全并存在可能发展的地方搬迁。当时搬迁所面临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但是,时局所迫,时不我待。 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得已而为之。第二,各个迁渝高校充分发挥自身长处,应对时局所需,主动调整办学方略,师生们共同努力,高校间通力合作,为共同目标而奋斗。 最终,不仅高校获得长足的发展,同时师生们也获得了成长, 特别是学生们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第三,迁渝高校在践行高校宗旨培养人才这一根本使命的同时,也为国家、社会和地方发展服务。特别应该指出的是,高校服务社会的行为是近现代中国史上 “学校” 功能发展的一个变化——“细化”。这种“细化”完善了高校的职能,同时,也成就了高校。

迁渝高校的发展、 学生的成才及师生共同取得的成就,都是与时局、与国家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代高校和师生必须明确这一启示,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充分发挥自身长处,服务国家和社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广大青年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高校要牢牢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 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37]

猜你喜欢
抗战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