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欣荣
(中山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中山 510275)
公共精神作为国家治理能力中最为能动的要素,它的生成既有利于增强社会自主性,也有利于提升国家权威性和市场自律性,促进现代国家治理中政府主导和社会自治的协同共进,塑造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和谐共鸣和良性互动。可见,现代国家治理是一种内含“公共性”的公共治理。包含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民主、责任、和谐等价值理念的公共精神是架构起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桥梁。因此,基于国家治理视域探讨公共精神建设是当今中国一个重要问题域,本书正是作者陈富国教授回应此问题的理论自觉和责任担当。
陈富国教授一直潜心社会公共性问题研究,全书二十余万字,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公共性问题为研究主线,紧扣现实问题,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国家治理视域下公共精神建设的相关问题,读来令人掩卷深思。
本书从国家治理视角勾勒了公共精神培育的现实图景、理论基础以及实践路径。具体地说,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治理与公共精神的现代界说;第二部分主要包括国家治理视域下公共精神生成的逻辑考察;第三部分主要包括国家治理视域下公共精神建设的现状审视;第四部分主要包括国家治理视域下公共精神建设的中西比较;第五部分主要包括国家治理视域下公共精神建设的战略应对。
全书坚持了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学术研究的方法论原则,通过发掘当代中国公共精神建设的积极因素,辩证客观地进行国家治理视域下公共精神建设的中西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公共精神培育对策建议。字里行间体现出对当前我国公共精神现状的理性拷问以及从公共精神维度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沉情怀。
本书的突出特色和创新之处在于从“国家—市场—社会”的良性互动这种新的理论框架探讨公共精神建设问题。作者在书中从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等维度揭示国家治理与公共精神的时空共置;从市场建构的动力机制自洽、市民社会的空间结构自洽、协同合作的主体交往自洽等揭示国家治理与公共精神之间的内在自洽;从公共精神是国家治理的一种重要精神资源,国家治理塑造公共精神生长空间等揭示国家治理与公共精神之间的互动共鸣。
为加强当前我国公共精神建设提出对策建议是本书的落脚点。本书以宽广的视野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国家治理视域下公共精神建设的战略应对。首先,从党的领导是公共精神建设的领导力量、社会善治是公共精神建设的社会支持、民主法治是公共精神建设的政治支柱、价值正义是公共精神建设的文化引领,揭示了国家治理视域下公共精神建设的坐标向度;其次,发展民主政治制度,提供公共精神建设的政治保障;健全市场体系制度,夯实公共精神建设的物质基础;创新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壮大公共精神建设的组织力量;完善文化繁荣制度,提升公共精神建设的价值支撑;揭示国家治理视域下公共精神建设的制度安排;最后,从重塑治理结构,完善公共精神建设的运行机制;拓展公共领域,延伸公共精神建设的践行场域;发展社会组织,夯实公共精神建设的组织保障;培育公共人格,健全公共精神建设的主体要素;提升文化自信,强化公共精神建设的文化引领等多重维度提出国家治理视域下公共精神建设的具体措施。
中华民族是富有公共情怀的民族。无论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无不体现着中国古人的公共精神。今天,汇聚十三亿多中华儿女共同心愿的“中国梦”,就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公共性”。公共精神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精神支撑和内在价值尺度,培育公共精神有助于唤醒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促进公民积极参与到国家与社会治理中,有效避免“政治冷漠症”。不言而喻,公共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因为作为一种理念,它是人们对共同价值理念的依归和不懈追求;而作为一种行动,它是一种由内而外、潜移默化的现实力量。
总而言之,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这是一部具有鲜明问题意识和厚重学术含量的力作。全书逻辑清晰、论证严谨、视野宽广,用学术性与趣味性兼顾的表述来传播公共精神,一字一句无不凝聚着作者的心血。正如作者所说,书稿的写作是对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与考验。“天道酬勤”,陈富国教授十余年来致力于公共性问题研究,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期待他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精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