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仁杰,王广军,唐上波,宋 超 ,莫国巍
(1.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北海 536000; 2.广西北海国家级滨海湿地公园,广西北海 536000;3.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保护区,广西防城港 538000)
广西位于我国南部,地跨北热带,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且处于东亚、东北亚至澳大利亚候鸟迁飞路线上,广西沿海的滨海湿地是沿太平洋西海岸迁飞候鸟的重要中途停歇地,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2019年以来,笔者在对广西沿海各地进行水鸟调查的过程中,观察记录到2种鸟类,分别是小凤头燕鸥Thalasseusbengalensis和长嘴半蹼鹬Limnodromusscolopaceus,经查阅相关文献[1,2],为广西鸟类新记录,现报道如下。
2019年9月22日,在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山心村沙岛108°30′55.66″E,21°35′20.00″N,记录到一只小凤头燕鸥T.bengalensis,与大凤头燕鸥T.bergii、红嘴鸥Larusridibundus等鸟类在海滩停歇(图1)。使用佳能1dx2单反相机与佳能800 mm F5.6镜头拍摄该鸟的图像,观察该鸟嘴较长且略下弯,呈明显的橙红色,前额至头顶白色,眼后至枕部黑色,背部及翅上覆羽浅灰色,初级飞羽末端为深灰色,下体整体白色,脚黑色。与混群的大凤头燕鸥相比较,该鸟体型明显偏小,且嘴部颜色有差异。
小凤头燕鸥为鸻形目Charadriiformes鸥科Laridae鸟类,繁殖于北非、红海、波斯湾、印度、中南半岛、菲律宾、马来西亚及澳大利亚北部,在中国为罕见迷鸟或繁殖鸟类,仅记录于浙江、福建、广东、香港、海南南沙等地[1],近年来还见于河北沿海[2]。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1,3],目前广西尚无小凤头燕鸥的分布报道,确认为广西鸟类新记录。初步推测小凤头燕鸥在广西为少见旅鸟。
图1 小凤头燕鸥(红框标注者,唐上波拍摄)
2019年11月24日,在广西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脚镇邓屋村海边养殖塘108°49′48.42″E,21°37′23.21″N,记录到1只长嘴半蹼鹬L.scolopaceus(图2)与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himantopus、林鹬Tringaglareola、白鹭Egrettagarzetta等一同觅食。在使用悦目8×42双筒及悦目(20—60)×85 mm口径单筒望远镜观察后,利用尼康D500单反相机与尼康200—500 mm镜头拍摄鸟类图像,观察到该鸟嘴长直,嘴基浅黄绿色,前端转为黑褐色,头部具有白色眉纹和黑色贯眼纹,背部羽色大部灰褐色,翅上覆羽棕褐色并具浅色边缘;胸部灰色,腹部污白色,两胁具有黑色横纹,脚黄绿色。
图2 长嘴半蹼鹬(莫国巍 拍摄)
长嘴半蹼鹬为鸻形目Charadriiformes鹬科Scolopacidae鸟类,在西伯利亚东北部和阿拉斯加繁殖,北美洲越冬,国内见于黑龙江、天津、河北、新疆、青海、四川、湖北、上海、浙江、广东、香港和台湾[1],近年来在江苏[4]、陕西[5]亦有记录。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目前广西尚无长嘴半蹼鹬的分布报道,确认为广西鸟类新记录。初步推测长嘴半蹼鹬在广西为旅鸟。
此次发现的广西2种新记录鸟均为水鸟,记录地点均在广西沿海的钦州、防城港一带。广西处于我国大陆架与中南半岛连接区域,也处于东亚、东北亚至澳大利亚鸟类重要迁徙通道之上,但广西的水鸟与相邻的广东、中南半岛等地区水鸟相比较,在种类总数上仍然有一定的差异,如在广东与中南半岛均有分布的小滨鹬Calidrisminuta、斑胸滨鹬Calidrismelanotos、小鸥L.minutus、渔鸥L.ichthyaetus、灰翅鸥L.glaucescens等鸻形目鸟类,在广西均未记录到[1,3,6],因此在今后的野外调查和工作过程中应多关注该地区的水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