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佳林 李志成
摘要:随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翻译已经成了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如何缩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使译本达到与源文本之间的对等,是翻译领域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在奈达等著名翻译家的努力下,翻译对等理论日趋完善,且逐步成为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本文通过介绍翻译对等理论的发展过程,以及分析该理论在翻译活动中的实践应用,进一步探讨如何在翻译的过程中实现对等。
关键词:对等 翻译对等理论 实践应用
引言
对等,实际上就是用不同的语言对同一事物及文化特征进行不同的描述。翻译作为一门工具,其主要作用就是将源语言描述的事物用目标语表达出来,它的目的就在于使译文读者能够产生和原文读者相同的阅读体验,这体现的就是一种翻译对等,所以说翻译问题其实就是如何达到对等的问题。
1.翻译对等理论的发展
从上个世纪中期开始,翻译对等理论就成了许多翻译理论家探讨的焦点,包括卡特福德(Cartford)、雅各布逊(Jacobson)、奈达(Nida)、纽马克(Newmark)和科勒(Koller)等学者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本文将举例介绍几个翻译家和他们的翻译对等理论。
1.1雅各布逊的语言意义和对等(linguistic meaning and equivalence)
雅各布逊曾在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中提出翻译的三种类型,即语际、语内和语符翻译。雅各布逊在文中对前两个部分进行了论述,他认为语内翻译可以和语码单位(code-unit)进行对等,但不是完全对等关系;语际翻译有时代替一个语码单位,有时代替一整段。雅各布逊没讲语符翻译,并不是它不重要,只是在他看来,这已经是根深蒂固、众人皆知的了,而且在他的其他理论中能够看出,雅各布逊的理论都是以符号作为基础的。
1.2奈达的“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理论和“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理论
在前期,奈达先将翻译中经常提到的“literal”、“free”和“faithful”用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两个概念来体现,并对这两个概念下了定义:形式对等要尽可能地使译文与原文本在形式、内容上相同,做到译入语在不同的语素上同源语言相似;而动态对等则基于奈达的“等效原则”上,他认为翻译应该讲求自然贴切,不能只顾及字对字的翻译。
之后,奈达改进了这个理论,提出“功能对等理论”,主张从语篇角度出发,用恰当和对等的语言,将原文本中的信息再次展现出来。奈达还认为,翻译还应该有四个重要的基本条件:通顺、传达出原文的主旨、通俗易懂的表达和同源语言相同的读者反映。
1.3纽马克的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纽马克著有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翻译问题研究》和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翻译教程》,他在奈达的基础上,将对等理论进一步总结得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前者要最大化的接近目的语言的句式结构,将原文的准确含义用目的语表达出来,而后者将读者效果放在第一位,让目的语读者和原文读者有相同的阅读体验。
至今为止,对等理论仍然处于翻译界讨论的中心,从上个世纪开始出现对等理论的概念,一直发展到今天,这个过程充满了成就和批评。但对等理论不是“万能理论”,不管是翻译理论研究者还是专注于翻译实践的人,都要辩证地看待它。
2.对等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在翻译过程中达到对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开始从小的方面着手,运用合适的翻译方法,逐步建立目的语文本和原文本之间的对等关系。本文将会从词、短语和句法层面来举例分析。
2.1词汇及翻译方法
词汇是语法中最小的单位,在这个层次上最容易实现翻译对等。像平常见到的水果,荔枝译为“lychee”,这些词语都是完全对等关系,而有些词却是部分对等,比如桌子可译为“table” 和“desk”两种。这些词并不是完全的和中文相对应,原因在于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习俗不同,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就必须考虑两种文化的差异,依靠语境来判断,避免错译。
再比如“秀才”,有人音译成“xiucai”,这个词汇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负载词,指的是古代通过了科举考试的人,若直译为“xiucai”,外国读者看不懂。考虑到中外文化差异,张培基将其译为“scholar”,这样一来,外国读者就能明白“秀才”的含义了。还比如“某某平价药店”,错误译法是“mou mou cheap pharmacy”,正确译法是“mou mou fair-price pharmacy”。不只是药店名称的翻译,其他涉及到特色词汇的翻译,都要尽量使其满足形式和功能上的对等,进而符合翻译的标准。
通常来讲,在解决词汇方面的对等问题,一般使用直译法。对于一些电影名,直译也是很好的方法,比如“Anna Karenina”译为“安娜·卡列尼娜”,这是因为遵循了基于语言共性的规则,用另一种语言实现了形式和功能上的对等。
2.2短语及翻译方法
英汉两种语言背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对于含有文化特征的习语的翻译,要基于相应的文化背景,从英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入手。理解汉语可以用顺向思维,理解英语则必须用逆向思维。举例来看。
例:An idea suddenly occurred me!
譯文: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
分析:将英汉做个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不能像翻译词汇那样采用直译的方法,而是要抓住两种语言结构上的差异,时刻注意不同文化下思维方式的特点,对顺译、逆译、直译和意译进行正确地选择。
例:Chinese dragon
译文:麒麟(不是中国龙)。
分析:“龙”在中西文化中是两个不同的象征,在中国,龙象征着权力、正义,在西方,龙往往是恶势力的象征,因此不能直译为“中国龙”。在这个例子中,体现的是形式对等中的译文与原文形式相同,但含义不同。
这种类型的短语并没有采取直译的方法,而是兼顾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将习语中的意象进行了替换。考虑到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和含义,这种翻译方法是最理想的。从整体上来看,译文就实现了功能对等。
2.3句子及翻译方法
下面来看一下句子的翻译方法。
例:这点小东西送给您,东西不算太好。
错误译文:Here is some little thing for you, but it is not very good.
用中文来解释,这个句子是指礼貌地送东西给别人,若是译成“but it is not very good”,外国人会理解成“为什么要送我不好的东西?”,那这反而成了不礼貌的行为。
所以,正确的译文应该是:“This is a special gift for you.”虽然没有达到形式上的对等,但是在功能上完整地将原文的意思表达了出来,况且在翻译中实现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是很困难的,通常情况下会舍弃形式对等。
例:Her beauty beggars all description.
错误译文:她的美丽超过了所有的描述。
这个例子若是直译,肯定不能实现功能上的对等,必须根据语境调整语序。因此,正确译文应该是“她美得無法形容”。从这几个例子来看,在翻译句子或者更大的篇章时,要充分考虑语境,从宏观篇章入手,在各个层次之间寻找对等关系,才能达到翻译的最大等值。
3.结论
经过多年的发展,翻译对等理论的分支越来越复杂,体系越来越完善,尤其是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商店的门牌翻译,旅游景点指示牌的翻译等,都能够体现翻译对等理论,因此翻译对等理论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包宝泉.翻译对等与读者反应论[D].西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5月第3页.
[2]仇战宏.浅析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文学翻译[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第11期.
[3]耿为峰.考量翻译“对等理论”[J].才智,2013年11期.
[4]黄礼怡.基于翻译对等理论浅析成都市店铺名翻译现存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八卷),2019(06).
[5]吴云平.论翻译过程中如何遵循对等理论[J].海外英语,2013年14期.
[6]赵晨.翻译中的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以《白鲸》汉译本为例[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