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非遗文化进社区”活动提升公民素质的研究

2020-02-04 07:45孙月坤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1期
关键词:进社区文化遗产物质

孙月坤

[摘           要]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融入民众日常生活,“非遗文化进社区”,以这样一种特别的形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使更多的群众了解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社区文化建设,并且得到居民的一致赞赏,对以“非遗文化进社区”活动提升公民素质的研究进行论述。

[关    键   词]  “非遗文化进社区”;公民;素质

[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1-0108-02

一、“非遗文化进社区”的重要性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迎来了伟大复兴时期,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在工作之余也越来越喜欢用传统文化滋养心灵。为文化进基层,让“非遗”留社区提供广阔的空间。

每个人都需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文化遗产不应该成为古董,“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应该以让它“活起来”为目标,让更多的普通人、年轻人,能看见“非遗”,喜爱上“非遗”,让“非遗”里的文化真正成为文化创新源泉,也让手艺人都能更好地生活。通过“非遗”文化走进社区活动的开设可以大力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区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认知,进一步推动“非遗”保护与百姓生活的融合。

通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当时的历史事件、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不同人群的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艺术创作方式、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非遗”是历史遗留下属于全人类的珍贵财产。但是由于经济收益低,现在中国愿意从事“非遗”传承工作的人越来越少,不少“非遗”项目已经名存实亡。“非遗”文化走进社区对传承我国的“非遗”文化具有较大的帮助。通过“非遗”进社区活动,增强了全社会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彰显了“非遗”的传统性、民俗性、民间性、艺术性、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同时,社区也通过活动加强了社区志愿服务支撑力量,推进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二、“非遗文化进社区”对年轻人的重要意义

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我国社区举行了较多种类的“非遗”文化的活动。如今,现代人的生活被忙碌且周而复始的工作所充斥,再也没有时间与精力去关注刺绣这种传统技艺,与此同时,在大众关注度锐减的情况下,远离城市的刺绣手艺人很难以此为生,于是学习这项“非遗”手艺的人越来越少,刺绣作品或者商品也逐渐变得稀有起来。因此对刺绣“非遗”文化的传承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开展“非遗文化进社区”的活动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提升自身修养,提高个人品位,感受我国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同时能够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社区文化,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我国国内有这样一群手艺人,用京绣、苗绣、鲁绣、瑶绣、彝绣等延续千年的“非遗”技艺精粹,将中国天南地北的年俗文化用针线的方式呈现出一幅长卷,展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完美融合。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潮流,在跨界与国潮流行的年代,大胆探索文化精神内核,溯源传统文化背后的创造力,将传统元素融入生活日常中。

深入传统,剪纸也能玩出新花样。对大部分人而言,剪纸是陌生又熟悉的儿时回忆。一张红彤彤的薄纸、一把剪刀,便能创作出年味十足的装饰品,如窗花。事实上,作为承载千年文化底蕴的“非遗”剪纸,其背后的故事远不止于此。中国剪纸自诞生以来,饱含了劳动人民对“艺术”探索与追求,也寄托着人们最美好的情感与寓意。久而久之,已然成为受大众喜爱的民间艺术符号。在进行社区的“非遗”活动中,其剪纸技艺不再是简单的对折纸张剪出窗花图案,在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之下给予了剪纸非同一般的意义。剪纸变成了有创作、有故事情节的系列民俗风情剧,唤起了现代人对传统年俗的珍贵记忆。

不管是刺绣还是剪纸,这些传统艺术都是深藏在我们记忆中的重要符号,而现在却被人们逐渐淡忘,使它们焕发新的生命力,这便是我国目前进行的“非遗”文化走进社区的重要意义所在。将“非遗”技艺带到大众的眼前,唤醒更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并且这一活动的展开与如今中国新一代年轻人越发注重向内的自我探索,从源远流长的民族发展和传统文化中寻找身份认同感有所关联,但更重要的是,“非遗”文化是中国千年文化的积淀,凝聚了中华民族丰富独特的原创力量。

三、对退休后老年人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天才的艺术创造,无与伦比的艺术技巧,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能深深打动人类心灵、触动人类情感。通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当时的历史事件、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不同人群的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艺术创作方式、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

民族文化进社区,让社区居民了解“非遗”项目,体验“非遗”知识,让原本显得“高冷”的“非遗”更接地气,从而培养居民保护传承“非遗”的意识。通过“非遗”文化进社区项目的开展,让退休后的老年人增添了新的乐趣。可以让更多的社区居民深入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让“非遗”记忆在社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时“非遗”活动的展开也包含我们对生活的期盼,如此能够沿袭传统文化的技艺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用心守护。对退休后的老年人可以展开类似剪紙、草编等动手能力较强的“非遗”活动。

这种活动的开展不仅锻炼了居民朋友的动手能力,更是一种对我国“非遗”文化、民族文化的发扬。中国“非遗”草编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成为符合大家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让居民亲身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贴近生活、融入生活,联结社区邻里情,为生活增添情趣,提高生活品质,促进和谐。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不同行当的脸谱,情况不一。它是中国戏曲独有的图案化的性格化妆,从戏剧的角度来讲,它是性格化的;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图案化的,所以脸谱的特征是将线、色、形按一定的章法组成装饰性的形式美感,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并且脸谱可以引起老年人的较大兴趣,从而可以起到推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社区老年人的退休生活。

社区的老年人在进行“非遗”脸谱文化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漂亮有趣的脸谱。居民可以通过活动了解中国戏曲脸谱艺术的形式美及其象征意义,学习如何欣赏戏曲脸谱,从而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这种“非遗”文化进入社区的活动可以在较大的程度上提高居民广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意识,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进一步推动社区的基础文化建设。

四、对未成年“非遗”文化走进社区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非遗”文化走进社区对从小培养孩子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非遗”文化及其种类内容丰富多样,一件件精美的“非遗”艺术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孩子对“非遗”文化的兴趣,“非遗”文化走进社区可以让孩子充分感受到“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让社区孩子对“非遗”文化的艺术品产生浓厚的兴趣。

加强未成年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弘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滋养童心。因此可以选取类似捏面人,较容易引起未成年人兴趣。捏面人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现已成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丰富社区文化内涵,为社区小孩子上了一场生动的捏面人专题活动。

由于面塑艺术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对孩子们是比较陌生的,通过面塑老师详细介绍面塑艺术的不同手法,面泥经过老师的巧手,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听完老师的讲解后,孩子们便跃跃欲试,和家长一起按照老师教授的手法,拿出材料开始制作。在进行社区活动中其课堂活动较为活跃,孩子们笑声不断,兴趣高昂,不久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完成了。这类“非遗”文化走进社区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锻炼了专注力和过程中的韧性。让孩子们在体验浓浓民俗文化的同时,感受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让孩子们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够让孩子们动手体验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捏面人不僅丰富了孩子的课余知识,也让孩子更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非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同时,社区也通过此类活动,加强了社区志愿服务的支撑力量,进一步推进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让社区内更多的家庭了解我国的传统“非遗”文化,并将这一文化发扬和传承下去。此次活动传承了“非遗”文化,让未成年人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以此营造社区的传统文化氛围,对未成年人树立初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观念起到了促进作用。

五、总结

“非遗”文化走进社区营造了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提高了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品质,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深入人心。增加了社区居民以及全社会对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族文化传承的发展意识,助力文明城市的创建,使大家在了解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的基础上,培养了大家多元化的文化情感。通过开展“非遗文化进社区”活动,让社区群众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对营造和谐文明的社区环境,促进中华传统技艺的传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赵琳琳.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管理、开发与利用[D].山东大学,2014.

[2]谭必勇,张颖.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J].档案管理,2015,23(12):99-100.

[3]陈春燕.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J].云南大学学报,2014,10(2):74-75.

[4]李珊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档案式管理的瓶颈与突破[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4,26(3):65-66.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进社区文化遗产物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ough Nut to Crack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党员进社区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嫩江县开展“双进社区”活动,增添城市基层党建新活力
“进社区”光伏终端消费商业模式分析
开展学雷锋进社区志愿服务行动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