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著名杂草科学家——马晓渊先生

2020-02-04 07:49
杂草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马先生除草剂杂草

马晓渊先生生于1927年11月1日,云南省建水县人,中国共产党员、离休干部、国内外著名的杂草科学家、杂草科学事业开拓者,曾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杂草研究室主任,2019年9月15日逝世于南京。在他的周年祭日,谨以此文沉痛缅怀马晓渊先生。

1944年马先生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农学院,1946年转至东吴大学生物系、金陵大学农学院。1949年5月起任南京军管会驻中央农业实验所军事联络员、南京建设局科员、南京孝陵卫农场军事联络员、南京农林水利处站长,1956—1960年先后任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生理室秘书、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原子能利用研究室组长。

1960年秋马先生奉调西藏军区生产农牧处任技师,4年后任西藏自治区农科所技师。他忍高原反应之苦、顶烈日披风霜开展杂草防除研究,明确藏区农田有杂草39科140属199种,致农作物年减产5万吨以上。1967年在西藏率先开展除草剂试验,攻克了野燕麦等防除难题,受藏民及领导高度肯定。15年后离藏疗养。为表彰他舍全家团聚,克艰难困苦,对援藏的开拓性重大贡献,1983年7月,国家民委、人事部和中国科协授予他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从事科技工作者荣誉证书。藏区成功推广他的研创成果,化除野燕麦研究与推广获1985年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20世纪80年代初,马先生与南京农业大学李扬汉先生等创建江苏杂草研究会,与陆志华等创办《江苏杂草科学》(现更名为《杂草学报》)。德国W. Koch教授在北京农业大学授杂草科学课之时,马先生作为翻译,以娴熟的英文杂草专业用语、流利精湛译释,获北京农业大学师生赞誉。1982年他随郭豫元、李孙荣带队赴德国考察农药科研,凭借其生化、生态、植物生理等基础知识沉淀,使中德科技人员顺畅交流。20世纪80年代上半叶,马先生秉承实事求是的作风,根据农业生产中应用杂草科学难题开展研究。与美国杂草科学家访宁时交流后认识到除草剂喷雾器喷嘴改圆锥形为扁扇形的重要性,并就此开展了研究。他先后主持了稻麦田杂草与栽培的关系、眼子菜生育特性及防除适期、避高温下扑草净与敌草隆混用药害、除草剂对水稻中小苗影响及丁草胺应用等研究。制定“稻田恶性杂草化除技术表”在江苏省推广,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他与蒋玲秀主持猪殃殃生物学特性和化除技术改进研究,研究成果获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三等奖。20世纪80年代后半叶,他研究的绿麦隆、百草敌、绿黄隆结合轮作控草技术成功推广。他在我国较早提出长残留除草剂滞留及预防后茬作物药害的对策和除草剂的推荐量应大于2的安全系数理论。农艺师陈为民受国家派遣赴非洲援助种稻,马先生从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文献中摘译了4000多字的稻田杂草野稻防除的相关资料交给援外组。

马先生离休后仍为杂草研究事业辛勤工作,参与了南京市科委“低产麦田改造配套技术研究”,推广了灭茬条播、播前保墒、巧施药剂、麦油轮作、油菜封行抑草、绿黄隆与麦草灵控草的杂草综防技术,获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世纪90年代,马先生将被实践证实可行的应用杂草科学理论,撰文留后人,他的论文有13篇为离休后所作。1988年,马先生大胆提出用盖度、相对高度与频度乘积优势度(MDR)替代日本专家提出的加法优势度法来评价杂草在群落中的重要性,經多年应用,被证实其对杂草群落变化监测及草害预测的作用(《江苏农业学报》,1992年)。他完成了西藏青稞小麦田杂草及防除研究(《杂草科学》,1999年)。21世纪后,他抱病撰写发表了《论可持续的农田杂草治理》(《杂草学报》,2000年)等6篇影响力较大的论文。

马晓渊先生不幸逝世,是中国杂草事业的重大损失,杂草界同事及后辈无不惋惜悲痛。李孙荣教授感慨:马老师是杂草科学界的优秀代表,他工作的态度和做人的品德都值得我们学习,马先生对中国杂草科学事业发展的贡献永载史册!唐洪元研究员发自内心的怀念:忆马老的真实、友善、认真、公正,令我们尊敬,永远值得学习和怀念!他为杂草事业奋斗一生,可敬可爱!得到马老帮助的援非专家感叹:马老品德高尚,治学严谨,为人正直,对杂草事业毕生追求的精神永远值得学习。

天若有灵,愿马晓渊先生天国安息!

猜你喜欢
马先生除草剂杂草
拔杂草
马叙伦与“三白汤”
杂草
拔掉心中的杂草
找路边“专业防水”上门服务,说好的3000元却变8000元?!
2015中国植保市场除草剂畅销品牌产品
玉米抗除草剂新种质创制项目通过验收
浅谈除草剂的混和使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