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教语文”:吸纳诗教品质,精准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2020-02-04 07:40郭剑波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诗教语言思维

郭剑波

诗教,是我国最早、最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最早倡导诗教的是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他认为“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等。两千多年来,诗教培养出了一批批有影响的“大家”和“普众”。诗教能使人修炼德行、明理学文、熏陶心志、启迪智慧。语文课程是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诗词是最具中华语言特色的文体,统编本教材中大量增加了传统诗词,在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吸收“诗教”的精髓。温儒敏教授曾说:“所谓‘诗教或者诗歌教学,扩大一点,则是文学教育,现在都是比较受重视的。”“要改变我们语文课的文学教育,特别是诗歌教学的沉闷局面,有必要从中国传统的‘诗教中汲取智慧。”其实,“语文”和“诗教”更好地融合,并荡漾开去,能创造出新时代语文学科育人风景的新天地。

一、崇尚传统文化,培育学生做有“根”的人

刘士林教授在《中国诗学精神》一书中提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国诗词”为文本形式、以“中国诗学”为理论系统,以“诗性智慧”为哲学基础的一种诗性文化形态。诗教启示着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母语教育,首要任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最大化发挥诗歌的母语教育作用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统编本教材有一个明显特点,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整个小学六年12册共选入古诗文132篇,平均每个年级20多篇,占课文总数的30%。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诗词,夯实学生积累运用母语的基本功,还要在此基础上继续拓展古诗词诵读的数量。温儒敏教授提醒,学习一篇课文,在课中或课后推荐阅读与之相关的诗,既是本课教学任务,又是丰富学生素养,更是亲近中华传统文化。因此,语文教师要在学生对古诗词理解运用的“量”和“质”上下大功夫。

2.最大化挖掘教材的传统元素

其实,统编本教材选文不仅增加了古诗文,而且整套教材都散发着传统味,教材中的一字一画、一题一练均在彰显着中国味。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每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诗教语文”正承擔着此重任,它强调语文教学更应像本味语文,培养具有中国味的人。应该说,“诗教语文”是文化的语文。

(1)放大小古文的传统味。

统编本教材中小古文数量明显增加,从一年级开始就安排了《姓氏歌》《人之初》等。小古文的教学主要目标有二:其一,帮助学生对古代语言建立感性认识:文字凝练、形象,行文流畅、严密。其二,为汉字文化传承的使命而教。教师研读小古文文本时,要主动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时要深入浅出地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此外,教材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也是由文言文改编的,如《曹冲称象》《田忌赛马》等,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引入原文进行对比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之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对传统文化逐渐产生熟悉感和认同感。

(2)夯实“语文园地”的传统味。

统编本教材每个单元后面均安排了“语文园地”板块。“语文园地”内有“日积月累”,其内容基本是经典传统词句。有古诗,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有俗语,如“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有名言警句,如《老子》《左传》等名著中的句子;还有成语、歇后语等。这些内容是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语言的典型代表,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十分有利。“日积月累”的教学,教师首先要创设“美读”的环境,让学生烂熟于心;其次创设“美用”的语境,推想词语的内涵,在比较、揣摩、体会中发觉文章的蕴蓄,体验优美语言带来的快感,培养学生对中华语言的情感。

(3)展现插图的传统味。

鲁迅先生特别强调插图在书籍中的装饰作用,他认为插图对“增加读者的兴趣”“不但有趣,而且有益”。统编本教材选择了大量富有中国元素的画,如写意画、白描画、泼墨画等,插图中的内容呈现中国节日、中国田园、中国建筑等赏心悦目的“中国式”场景。教学时图文结合,既易于实现教学目标,又能引导学生亲近中华传统文化。如三年级下册《小虾》的插图是国画形式,图中的小虾有的通体透明,有的稍带灰黑色,有的浓墨泼彩;有的闲游,有的搏斗,有的蹦跳……每一只虾都栩栩如生。教学前可以找来齐白石大师的“虾”图,让学生欣赏,感受国画的魅力。数次图文对照,学生便会把“中国式”小虾以及描述小虾的语言了然于心。

(4)开发“1+X”的传统味。

教学一篇课文仅就事论事,单读这篇课文是不够的,应以此篇课文为辐射,推荐学生阅读或相同题材、或相同结构、或相同写法、或相同作者的文章,形成一组阅读材料,优化整合课程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台湾学者李家同先生在《大量阅读的重要性》中说:“基础得靠阅读来奠定,大量阅读是基础教育的起点。”阅读教学应以“一课”为圆心,用无数的“阅读点”闭合成圆,高密度、高强度地诱导学生接触优美的具有传统文化味的语言,激发学生对母语产生浓浓的兴趣,奠定学生厚实的语文素养。如教学郭风的《搭船的鸟》时,可推荐学生读他的作品《生命的一抹》等名篇,走进他的内心,感受他质朴的语言,感受他对故乡真挚的爱。

二、静守诗性思维,培育学生做能“新”的人

诗性思维,起源于18世纪意大利科学家维柯的《新科学》。维柯指出,原始人“因为能凭想象来创造,他们就叫作‘诗人,‘诗人在希腊文里就是‘创造者”。早期人类的文化内容都是“诗性的”,都是凭借在肉体感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创造性的想象力”而想象和推演出来的。诗性思维被人类学家称为原始思维。诗性思维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原始的创造性和内在的深刻性,是高品质思维的标志。“诗教语文”注重教给学生诗性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勤于从动态的角度、多维的角度、深层次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诗教语文”是思维的语文。

1.感知整体,助学生找到创新思维的触点

中国传统思维的特征之一 ——整體思维,它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整体功能,探讨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相互关系,以求得内心、天地和谐统一。只有抓住整体,才能思考到要害,才能提高思维的准确性与灵动性。从整体上认识事物,可以突破自我情感的束缚,对事物有全新的准确认识。如特级教师窦桂梅教学《游园不值》时,开篇就从整体入手,和学生一起读读诗,聊聊诗人叶绍翁游园不遇主人,遇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一起寻找春天的景物和体会诗人的心情。课堂收篇时再次回归整首诗,分享诗人遇到的美好的“春”,进一步探究哲理:诗人游园虽不值,但不遇中有“遇”,深化了教学主题。从整体赏析诗,能给学生一种通透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触摸到诗人的思维方式,然后创造性地重构、创造性地表达。对任何复杂的事物,我们越是从整体角度对各个部分做出精确理解和掌握,就越能正确地进行研究,思维就越容易创新。对于一篇作品(课文),还可将它放到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或放到同一题材的作品中,或放到同一流派的作品中去辨析,创设“作者作品合融”“作者读者合融”“读者作品合融”的三重境界,在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的合融中,品出“文我合一”的新思绪。“诗教语文”,从整体入手,让学生从思维定势、不完整的思维状态中走出来,品味语言,在全面洞察事物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火花。

2.倾听直觉,助学生捕到创新思维的灵感

大量的科学发现是靠直觉思维引发的,如欧几里得的几何学、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等。直觉思维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活动的关键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直觉可以培育,可以锻炼,可以强化。如统编本教材一年级的《小池》,这首诗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如何让一年级学生走进诗人心灵,感受诗人对小池之景的热爱?其实这个问题难度较大。陈国安教授教学时,在学生读通全诗的基础上,让学生直觉感知:“说说诗中的景物谁喜欢谁?你是怎么知道的?”问题一抛开,学生便迅速找到“树阴照水爱晴柔”的“爱”字,“树阴”爱“晴柔”。接着,他再次抛开问题:“猜猜还有哪些字也表示‘爱的意思?”学生顺次找到“惜”和“立”。一年级学生,从“立”字,看出蜻蜓爱小荷,这是高难度的奇异之想。直觉思维,能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直觉,虽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只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和猜想。但是,直觉思维也不是随意发生的,即使有偶然性,也绝不是无缘无故的凭空臆想,而是以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累积的经验为基础。教学中,在捕捉文本信息、辨别词意句意、理解文意主旨等学习活动时,教师有意倾听学生直觉思维的呼声,那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尊重悖常,助学生觅到创新思维的途径

诗性思维最明显的特点是悖常想象。这种想象特别夸张,特别离奇,特别跳跃,常常不受逻辑思维和定势思维的限制,但往往却是创新思维的火种。如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山寺之楼再高,也不至于人在楼上伸手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但诗人以极其夸张的想象,烘托出山寺高耸云霄、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诗人的诗性思维不仅表现在超常规的想象上,还表现在行文时超常规的表达上,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词中三句话九个词,诗人没用一个动词,却传神地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正因为诗人句法别致,行文跳脱常规的语法,才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诗性思维是一种求异思维、创新思维、情感思维。在其他文学体裁文章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同样重视此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如鼓励学生用比喻、拟人、通感、夸张等修辞手法来生动地表达,对字、词、句的理解,鼓励学生大胆生动地想,对文本意象的把握,鼓励学生抽象地想,对文本意境的理解,鼓励学生“天马行空”地想,使语文课堂成为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学习场,在点滴积累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力,推动学生养成用母语的丰富形式来思考的习惯。

三、回归本真学法,培育学生做会“言”的人

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指出,语文学习的说法越多,花样越多,头绪也就越复杂,语文教育应该回归本身的使命: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听、说、读、写)服务。张庆先生也说:“学习语文无非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诗教方法讲究的就是读读、背背、写写,这种方法其实是学习语文最本真、最实用、最有效的方法。“诗教语文”传承诗教传统,回归语文教育的本质,从语言出发,在听、说、读、写语文实践活动和“字、词、句、篇、章”建构中,创造学生发展语言的时机,激发学生发展语言的欲望,丰富学生语言,培养学生自我创生语言的能力。

1.读背之法

心理学研究得出,13岁以前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记住的东西不容易遗忘。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学习的方法比较简单:一背,二背,三再背。明末学者顾炎武之所以成为一代大儒,与他熟读和背诵《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等史学典籍分不开。杨振宁、竺可桢、苏步青、华罗庚、茅以升等一大批名家,他们成材之由是诗词诵读数量超越常人。苏步青说:“深厚的文学、历史基础是辅助我登上数学殿堂的翅膀,文学、历史知识助我开拓思路,加深对数学的理解。”统编本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古诗文,但教学的方法却趋于简约化。温儒敏教授提出,古诗文的教学,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读几遍,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不用有过多的阐释,也不要太多的活动。语文学习的归宿点是“用”,“书到用时方恨少”,“用”的基础是有足够的积累,这是不容忽视的规律。语文学习需用大量的优美语言做引子,丰富学生的语言,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情趣,在量变中引起质变。选入教材的课文,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无论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均可称上乘之作,可以有选择地通过晨诵、课读、午诵、暮省等形式熟读成诵。“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交际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读背的聚变中自然提升。

2.读悟之法

“悟”顾名思义是明白、领会、理解、觉醒的意思。“悟”强调的是自得。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個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个人阅读”的感受,其要义是给予学生“悟”的时空。如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一文中有一句“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教学时,一教师对学生说:“‘赶紧‘结结实实要读得重一些,表示养羊人后悔了,不想再丢一只羊。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文中哪些字词重读,怎样重读,为什么重读,不应从教师嘴里道出。“进入学生头脑的语言,必须是真正构成可视可感的表象或概念外壳,而不是‘空壳,这样的语言才可以成为他们思维和表达的工具,供他们自由地驱遣、运用。”(胡克英《教学论研究》)教师强调的“读法”是知识的“空壳”,学生的“自悟”才是思考的真知。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教语文”讲究开展多读的活动,拓展学生“悟”的宽度;不使用花里胡哨的教学媒体破坏语言的意境,不用“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虚假讨论增加学生“悟”的长度;不随便打断学生阅读、思考的瞬间,加大学生“悟”的厚度。

3.读写之法

学习是“输入—输出—再输入—再输出”不断反复循环的过程,对于语文学习来说,“读”是输入存盘,“写”是输出表达。叶圣陶先生说:“善读必易于达到善写,善写亦有裨于善读。二者皆运用思考之事,皆有关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之事,故而相通。”学生习得读写的方法,养成读写的习惯,也就掌握了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诗教语文”重视写的活动,可以写感悟,在咀嚼语言时,写下疑问、感受、评价、猜想等,有助于学生深度阅读;可以写提纲,教学某课时让学生先写出本课的提纲,把握文本脉络,然后举一反三,在写作文时,也是先列提纲,后丰满情节和语言;可以记笔记,让学生准备专用本子,摘抄一学期中平时喜欢的字词句,或记下读完课文的“心语”,将笔记本作为“口袋书”,常翻阅读读;可以仿写,根据文本语言的特色仿写词、仿写句、仿写结构、仿写内容;可以续写,将课文中叙述的留白或故事情节戛然而止的环节,让学生续写掩藏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鼓励写日记,叶圣陶先生说:“我只觉得这样的习惯(写日记)假如能够养成,命题作文的办法似乎就可以废止,教师只要抽看学生的日记本或笔记本,给他们一些必要的指点就可以了。”

四、重拾审美能力,培育学生做善“美”的人

笔者曾对1960位语文教师做过问卷调查,平时教学中同步关注智育和德育的教师达90.8%,同步关注智育和美育的教师为47.44%,其中有2%的教师基本不关注美育。调查结果表明,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关注、重视美育程度明显不足。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诗教语文”重视在语言文字的接触中把美的种子播撒到学生心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用审美的方式把握世界。“诗教语文”是审美教育的语文。

1.引导学生欣赏字里行间的“形”美

一首优秀的诗歌,首先在视觉上呈示为字里行间彰显的匀称、流动的自然美和结构美。如《诗经》中《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全诗只有最后一句为五个字,其余均为四言句式,形成固定的音顿,和谐的形式如流水般自然流淌。“美”须借助于形式来表达,汉语的美不仅蕴藏在诗歌的语言里,一些特殊的语言结构形式里同样呈现着“美”。叠词、字和字、词和词连起来用,如冷冰冰、安安静静、无影无踪、绰绰有余等,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逼真,形象更丰满,音律更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王国维说:“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就美之自身言之,则一切优美,皆存在于形式之对称、变化之调和中。”词语中除了叠词这种美的语言形式,还有成语等,句子中有俗语、歇后语、谚语、对仗句式、排比句式等,文章结构中有总分结构、首尾呼应等特殊的语言现象。学生习读优美形式的文字,就是在美的建筑内壳里徜徉。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汉字丰富多彩的组合,给学生带来美的学习资源,让他们多读、多听、多说、多写,寓教于乐,在理解、探索和把握这些语言的形式规律中,增加学生的审美知识、审美情趣和审美底蕴。

2.引导学生感受韵律流动的“音”美

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美就是由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当作家将自己的情感付诸文学时,就会选择语言为载体,此时语言的外壳——声音,就赋予了表情达意的意义。德国作家席勒说:“诗是蕴藏于文字中的音乐,而音乐则是声音中的诗。”用声音的美增强表达效果,不仅仅反映在诗歌上,在其他文体中,这种现象也较为普遍,尤其是表示强烈感情的句段和散文。如六年级下册《匆匆》开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句中用了3个“了”,“了”是语气词,表示停顿,一个分句读好了,停一下。“了”读轻声,短而快,表示已有的事、已做过的动作在眨眼间就结束了,说明时间匆匆流失。短短的课文,用了19个“了”,慢慢读来,就能感到时间飞逝,感到作者在叹息:时间无情,生命短暂。作者何时去何处的无奈,在语言中流露出来,发人深思。好的作家(诗人)能发出好声音,好声音会带来审美愉悦。字即情,声即情,声音、意象、神韵三者的和谐,有突出和强调情感的作用,能产生强烈的审美效果。爱因斯坦说:“没有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哪个方面我都会一事无成。”声音的美,能打开一个人的思维空间,能给人一种理解与坚持的力量。用语言文字声音的美帮助学生怡情、益智、启德,这是“诗教语文”教师必备的功夫。

3.引导学生品味情景交融的“画”美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强调了“增强美育熏陶”“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作为人文性最大的学科——语文,固然应承担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任。一首诗,是情、景、理、形、神的统一体,是一幅完美的、意境深远的画。读诗的过程,是画中人与画外人不断转换角色,感受诗歌画面美的过程。除诗歌外,其他文体课文的教学,教师同样可效仿诗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一个抽象的文字,或一篇优美的文章想象成一幅画或几幅画,让学生在语言的触摸中提升其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和评价美的能力。如五年级上册《白鹭》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讴歌“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全文语言优美流畅,课文本身就是一首诗,读起来回味无穷。教学中组织学生读读、想想、写写、议议,把文字转换成画面,再把画面转换成文字,体会字里行间饱含的那份浓浓的诗意。如课文第6~8自然段,描写的是白鹭的动态美,三节文字就是三幅图,教学中,可设计让学生给每幅图取名的活动。学生可按时间、地点想画面:水田图、晴天图、黄昏图;可按动作情态想画面:钓鱼图、望哨图、低飞图;可按人鸟心境想画面:自在图、悠然图、恩惠图;可按美的内容想画面:图画美、悠然美、清晨美;可按白鹭和自然界的关系想画面:白鹭与鱼、白鹭与树、白鹭与人;还可取五个字的名:水田独钓图、清晨望哨图、黄昏低飞图等。“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韵在哪里?韵在画中,韵在语言中。画生美,美生情,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出版了三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籍:《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学习:内在的财富》《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三本书突出的主题是“五个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反思、学会做事、学会生存。“诗教语文”吸纳诗教品质,精准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它的儿童性、文化性、思维性、语言性、审美性更能为学生“五个学会”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诗教语言思维
诗教为何与何为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诗教传统与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关系探微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忧世要深,择术要慎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