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光先生关于陈诚西使系列研究刍议

2020-02-04 08:04朱婷婷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明朝版本生平

摘 要: 王继光发现陈诚的《竹山文集》后,开展了系列研究,笔者通过研究学习王先生相关文章及著作,得到了几点启发和认识:1.王先生为学界进一步廓清了陈诚西使的版本系统,厘清了陈诚西使著作的源流,纠正了传统史观对陈诚西使的误断;2. 《竹山文集》为研究陈诚生平事迹特别是仕途的坎坷提供了最为翔实可信的一手资料;3.对研究西域乃至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4.《竹山文集》的整理研究,对明初特别是洪武朝的外交政策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原始史料。

关键词:西域 版本 生平 外交 明朝

陈诚的《竹山文集》由王继光先生于1985年在甘肃省图书馆西北文献翻检发现,在此之前,陈诚西使最为著名的是《西域番国志》和《西域行程记》,20世纪初,向达、张星烺和谢国桢等前辈,对于二书的流布居功至伟。与此同时,国外学者特别是日本对陈诚西使以及明代中西文化交流作了详细的考证和论述。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关于陈诚及其西使的研究没有产生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一现象直到王继光先生发现《竹山文集》后才得以改变,陈诚及其西使的研究也开始重新进入众多学者的视线中。在此后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先后有数人进行了相关研究a,大多是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的相关论述。但王先生对《竹山文集》详细征引并围绕陈诚及其西使问题开展了专题性系列研究,于2002—2012年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了专著《陈诚西域资料校注》,可谓精意覃思,笔者通过对王先生关于陈诚西使系列研究的学习,同时以国内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作为比较和参考,有如下几点启发和认识:

一、《竹山文集》的重新发现,为学界廓清了进一步陈诚西使记的版本系统,理清了陈诚西使著作的源流,纠正了传统史观对陈诚西使的误断。

王先生在文章中提到他“多年读书治学,都是文献路子,尤其注重新资料的发掘和利用”b,他对《竹山文集》的文献考证,值得我们学习。《竹山文集》明刊本和清刊本两种,其中明刊本分为正统本和崇祯本,目前均已亡佚;清刊本分为雍正本和嘉庆本,其中嘉庆本实为雍正七年补刻,国内仅存的一本雍正本藏于江西图书馆,此外该馆还藏有一本嘉庆乙卯重镌本,另一嘉庆重镌本藏于甘肃省图书馆,便正是王先生于1985年所发现的本子。20世纪初30年代,在北平图书馆购进的私家藏书中发现了清光绪年间的《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的明钞本,前书版本无歧义,后书则繁、简版本不一,最早记录陈诚西使的《明实录》有关内容来自《西域行程记》的抄本节选,大约二千三百余字,历来被认为是最权威的官方材料,但在《竹山文集》中,《使西域记》一篇约有六千九百字,内容翔实、丰富。同时,相对于明抄本的《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使西域记》是陈诚上表朝廷的副本,因此更具权威性。无论是从记录的字数、内容、用途等多个方面来看,《竹山文集》的学术研究价值更高。

《四库全书》被历代历史学者奉为圭臬,但清代四库馆臣并未将《使西域记》录入《四库全书》,仅列入《四库全书总目》的“传记类存目”(《四库全书总目》卷64),四库馆臣依据编修程晋芳家藏本为之撰写的《提要》云:

《使西域记》一卷 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明陈诚撰

诚,吉水人,洪武甲戌进士,永乐中官吏部员外郎。诚尝副中使李达使西域诸国,所历哈烈、撒马儿罕等凡十七国,述其山川、风俗、物产,撰成此记。永乐十一年返命,上之。《明史·艺文志》载有《西域行程记》,即此书也。末有秀水沈德符跋,其所载音译既多舛,且所历之地不过涉嘉峪关外一二千里而止,见闻未广,大都传述失真,不足征信。

原因是“其所载音译既多讹舛”和“且所历之地……大都传述失真,不足征信”。通过对《竹山文集》的详细考证会发现,《四库全书》中征集的《使西域记》为简本,是《西域番国志》原书的删节本,因而有明显的遗漏和讹误。一些细致的记录均被删去,仅“别集类存目”,因而造成了评判的失误。四库馆臣的评价有失公允,对后世影响极大,正如余嘉锡先生所言“愚则以为《提要》诚不能无误”,陈诚西使便是一误c。这其中除了四库修纂时过分原始片面以及当时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的影响,版本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版本学在历史研究中所起到的作用十分重要,在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可替代。

二、《竹山文集》的重新发现,为研究陈诚生平事迹特别是仕途的坎坷提供了最为翔实可信的一手资料。

笔者经过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多个学术数据库搜索陈诚的相关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研究都着眼于陈诚的西使经历和学术造诣,对其本人生平的研究较少。d但王先生对陈诚本人的相关研究论述中指出:其经学造诣颇高的原因除了师从经学大儒梁寅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周围的环境和交游。

他在《陈诚家世生平考述》一文中提到陈诚“世代业儒而又非风望显达的家庭环境”以及“明代江西有‘文献甲天下之名,宋元以降,讲学之风盛行,吉水所在的庐陵(吉安府)又号称‘文献之邦,士以经术贡者盛于他处”e。此外,关于陈诚生平,王先生梳理了一份简略又十分可靠的年表。f这样一份年表十分清晰了然,對于研究陈诚个人履历很具参考价值。王先生的研究中指出,通过了解便会发现,陈诚三十岁后被选拔任命为行人司行人,其政治生涯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在洪熙元年后基本退出了政治舞台,三年后正式“退休”。王先生认为,古时为乡贤立传,由于各种原因,对于人物记录时有曲笔,对人物经历、造诣的记录都十分简洁,难以对人物做出客观的评价。从陈诚的政治生涯来看,虽然经历了多个政局动荡的时期,但总体上来说还是较为平稳的,到最后的退休也不能说是“政治失意”。对陈诚政治经历的研究也是其他学者较少涉及的。经过考证,陈诚在政治舞台上的“失意”,与方孝孺和练子宁有一定关系,但由于其个人的才学和丰富的奉使经历非常符合明成祖的外交政策,因此又获得重用。另一方面,永乐朝政局相对稳定,中央集权统治也更加完善,当朝皇帝为稳定朝堂、收揽人心,对大量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昭雪,这也给陈诚的仕途带来了新的机会。

但王先生在他后来的文章《陈诚家世生平续考》中还有了更为深层的分析:他通过考究永乐皇帝即位后的文官班底,探索陈诚的生平交游,发现永乐内阁七人中,五人为江西籍官员,分别是解缙、胡广、杨士奇、金幼孜、胡俨。而且陈诚与首任内阁的“江西帮”大都有同寅经历,私交甚好。即便内阁中不是江西籍的杨荣、黄淮与陈诚也有文字之交。另一方面,“江西帮”官员皆除朝堂的重要部门。从《竹山文集》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每每陈诚回乡或者出使,江西籍的文员都会赠诗以欢送(迎)。虽然没有准确的记载或其他证据来印证王先生的判断,但以常理度之,陈诚重新被启用当与江西籍的官员和文员有关。g这使得我们今后在研究陈诚相关问题时,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三、《竹山文集》对研究西域乃至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竹山文集》另一个最主要的在于它保存了大量关于中亚史和15世纪中原汉王朝与西域少数民族王朝人民交往的原始资料,对西域诸地如哈密、哈烈、撒马尔罕、别失八里的自然和人文地理风貌做了详尽的描述,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帖木儿帝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陈诚奉使西域,历时九个月,从陕西行都司肃州卫(今甘肃酒泉)出发至哈烈(今阿富汗赫拉特)。陈诚对其奉使西域的经历作了较为翔实的记载,包括标明方位、行程道里、沿途风物、地貌、气候等,十分细致,最后编汇成著名的《西域行程记》上报给明成帝,这对新疆及中亚史地的研究,是一份可靠翔实的资料。

除陈诚对出使西域事件的详细记录外,他在出使西域期间还吟咏不辍,《陈竹山文集》收录“西域往回纪行诗”九十二首,这些记行诗也得到了时人的高度认可。陈诚行至嘉峪关,对其的描述为“孤城枕山曲,突兀霄汉间。戍卒夜振铎,鸡鸣角声残。朔风抢白草,严霜冽朱颜。流沙远漠漠,野水空潺潺。”

四、《竹山文集》的整理研究,对明初特别是洪武朝的外交政策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原始史料。

在王先生《陈诚西使及洪永之际明与帖木儿帝国的关系》一文中对于明初年帖木儿帝国与明王朝之间睦邻友好的关系看作只是一种表象,“帖木儿的终身梦想是要征服世界,结束与明帝国的藩属关系”h,这与很多文章中提到的明与帖木儿一般意义上的和谐的外交关系略有不同,他认为帖木儿从始至终并没有臣服明王朝的打算。王先生另一文章《洪武三十年中越领土交涉的原始文件》中也指出,洪武三十年(1397),陈诚、吕让奉使安南后回国禀报交涉结果,当时朱元璋已七十岁高龄,朝廷上的政事以及其后事的安排已经消耗了其绝大部分的经历,对外的政策已不像其年轻时期的强势,因此其在安南问题上的容忍和退让也不难理解。i

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八年将十五周边国作为“不征之国”,写入《皇明祖训》,他自己也说过“蛮夷之争,自古有之,彼恃顽不服,终必取货,姑待之而已”,一般意义上认为,明代的外交政策都用“积极开放”来形容,以德睦邻外交政策与劝和息争都是后世普遍认同的外交策略。甚至有学者认为明代这种有效的外交范式可以为当前的国际关系处理提供一定参照,并将其与我国大力推行的睦邻友好外交政策联系起来。j

在这一点上,笔者认同王先生在《陈诚及其西使记研究述评》一文中的观点,即“但从实质上讲,这一外交政策的基石,既非骑马游牧民族的征伐进取精神,也非近代西方商人扩大海外贸易市场的经济意识,而是‘四夷众卑而承一尊的狂妄、偏执的帝王心态”k。明代的外交政策,不仅与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外交政策完全不同,与16、17世纪西方的以原始积累为目的的殖民掠夺也有根本的差别,更与少数民族以领土、物资财力的攫取为目的的疆域开拓截然不同,更多的是一种中原王朝作为尊主国的优越感。外交朝贡是国内政策的延续,在后期都是建立在一种不对等交换的基础上,这与现代外交政策和经济原则是相违背的,当然也是明朝政府经济的沉重负担。

“古之学者必有师”,拜读王继光先生以《竹山文集》发现而展开的关于他西使研究的一系列文章和著作,笔者得到的启发和认识十分深刻,王先生精于考证,推理严密,善于从小的视角入手发现问题,在同一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中脱颖而出,在今后治学、道路上值得我们学习。

a 1986年——1987年,杨富学根据《竹山文集》提供的新材料以及在江西发现的陈诚家谱,对陈诚及其西使记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前后发表论文四篇,此外1987年至2002年有数名学者围绕陈诚西使中关于西域问题以及明初外交政策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b 王继光:《〈陈诚及其西使记研究〉跋》,《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c 王继光:《〈四库全书总目〉“使西域记”提要辩证》,《西域研究》2008年第4期。

d 李江:《陈诚与〈陈竹山文集〉》,《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0卷第1期。

ef王繼光:《陈诚家世生平考述》,《西域研究》2005年第1期。

g 王继光:《陈诚家世生平续考》,《西域研究》2006年第1期。

h 王继光:《陈诚西使及洪永之际明与帖木儿帝国的关系》2004年第1期

i 王继光:《洪武三十年中越领土交涉的原始文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14卷第4期。

j 安艺舟:《十五“不征之国新论”——兼谈明太祖的地缘政治理念》,《东南亚研究》2015年第5期。

k 王继光:《陈诚及其西使记研究述评》,《西域研究》2009年第1期。

作 者: 朱婷婷,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文献学。

编 辑: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明朝版本生平
赠方瑶
曾巩生平
雪浪洪恩生平考略
浅谈北魏以来庄浪地区的石窟营建
《全宋文》所收陈师道《答张文潜书》校勘拾遗
古籍版本鉴定
试析播州之役对明朝的影响
明代海上力量缘何称雄东方海域
张谦宜生平及著述考证
毛凤枝《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