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链视角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20-02-04 08:04张欣贾永飞宋艳敬赵滨
科学与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德尔菲法科技人才

张欣 贾永飞 宋艳敬 赵滨

摘要:为激发人才科技创新活力,构建精准科学、规范有序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能有效引导科技人才的职业发展,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基于创新链视角,借鉴科技人才在经济社会中所处的层次以及在科技活动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本文将科技人才具体划分为基础研究型、应用研究型、技术开发型、成果转化型四种类型,并分析不同类型科技人才的特征,以创新知识为基础,创新技能为核心,创新动力为导向、管理能力为依托,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查法和德尔菲法,对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不断优化,构建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维度的权重。

关键词:创新链;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德尔菲法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j.issn.1003-8256.2020.06.00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9CTQ028);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2019RZB02018;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2019RKC01003

0引言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指出:“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机制”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才评价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这对做好人才评价工作具有重要作用。2018年,我国颁布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这表明我国高度重视人才以及人才评价机制的改革工作。在当前国际竞争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科技创新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科技创新是维持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1],同时也是保持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发展情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3]。为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高水平发展,对科技人才进行分类评价就尤为重要。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人才主要从事于系统性科学技术知识的发现与探索,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体现[4],当前学者们主要基于科技人才评价方法、评价制度、评价指标体系等维度开展相关研究。首先,科技人才评价方法研究主要有定性的同行评议法、定量的科学计量分析法、经济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和心理测评方法,就实践而言,科技人才评价仍以同行评议法与科学计量法为主[5]。其次,关于科技人才评价制度研究,朱浩[6]分析了我国科技人才评价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构建以科技人才生态位为坐标的科技人才评价制度;萧鸣政和陈新明[7]认为应主要从人才評价法制化、社会化、可操作化、大数据化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制度,以更好地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第三,关于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刘亚静等[8]以冰山模型为基础,将高层次科技人才分为基础研究型、工程技术型、创新创业型三类,结合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素质特征,构建高层次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刘颖[5]基于个体与团队创新的有机结合,提出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多元化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现有研究主要围绕科技人才评价方法、评价制度、评价指标体系等维度开展,形成了具有较高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为后人继续从事科技人才评价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仍存在两方面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现有文献多是将科技人才进行分类,对具体不同类型的科技人才并未构建起有效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第二,当前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管理控制与激励开发脱节的现象,就科技人才的长远发展而言,强调人才管理控制的同时,需要注重涉及个人潜质,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评价指标,推出系统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针对现有研究不足,本文采用创新链视角探究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创新链的思想来源于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通过反馈环实现科技研发与市场营销间的耦合[9],创新链是一条主要包括创新理念产生、研究成果转化以及创新产品实现的完整链条[10],随着创新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创新链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但其本质是实现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在当前开放式创新的时代,创新链中各创新主体通过整合创新活动所需的要素资源实现协同创新,能够有效提升创新绩效,促进科技创新发展[11]。运用链路思想研究问题能够有效实现系统优化,然而当前基于创新链视角分析探讨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构建的研究较少,本文选择创新链视角,借鉴科技人才在经济社会中所处的层次以及在科技活动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科技人才进行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型科技人才的特征,以创新知识为基础,创新技能为核心,创新动力为导向、管理能力为依托,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查法和德尔菲法构建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针对不同类型的科技人才,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维度的权重。

1创新链视角下科技人才分类与特征

1.1评价对象分类

本研究基于创新链视角,借鉴科技人才在经济社会中所处的层次以及在科技活动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科技人才具体划分为基础研究型、应用研究型、技术开发型、成果转化型四种类型:(1)基础研究型科技人才。基础研究型科技人才能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发现物质移动规律,从而发现新规律、新知识等成果。(2)应用研究型科技人才。应用研究型科技人才是在科学技术研究基础上,将基础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应用于实践并发现未来可用的空间。实际上,其侧重于基础研究发现成果的应用性研究。(3)技术开发型研究人才。技术开发型研究人才是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新产品、新材料等活动,旨在实现基础研究的可行性成果应用性转化,从而实现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方面的突破,提高产业技术发展。(4)成果转化型科技人才。成果转化型科技人才能够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技术开发产生相关创新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科技知识的传播交流,发现自身与外部差异而对外部知识转化与吸收,增强自身知识,促进科技的再创新。

1.2评价对象特征

构建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需要掌握各类科技人才的特征,本文借鉴赵伟等[13]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对基础研究型、应用研究型、技术开发型、成果转化型四种类型科技人才就共性与差异性研究其心理行为特征、知识技能特征、工作特征,对其总结如表1所示。

2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构建指标体系原则

构建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结合各类科技人才的特征,坚持遵循科学性、完备性、独立性、实用性、同一性原则。

2.1.1遵循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择情况将直接影响人才评价的效果,因此必须遵循科学性,从影响人才评价的诸多要素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同时应该对各项指标进行规范化,确保所构建指标的科学性。

2.1.2遵循完备性原则

构建的评价指标应该能涵盖科技人才的各个方面,尽可能代表科技人才的要义及特征,能够从多个维度、多个方面甄别和筛选符合的指标。

2.1.3遵循独立性原则

不同类型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成长周期不同,因此在选取评价指标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独立性,在遵循各类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2.1.4遵循实用性原则

构建的指标体系要运用到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部门,所以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便捷、实用,便于有关部门的理解,并且所采用的指标必须具有代表性及可操作性。

2.1.5遵循同一性原则

根据科技人才的实际工作情况,对于同一类型的科技人才,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类型的科技人才都采用同一尺度进行衡量,评价衡量标准不能有宽有松、前后不一,而应该始终保持一致,确保评价的同一性与公平性。

2.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权重的确定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科学的流程与方法,首先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确立评价初始指标;再通过问卷调查法,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确定关键指标;最后通过德尔菲法确定不同类型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及权重,构建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

2.2.1基于文献梳理确立初始指标

本研究主要依据科技人才的内涵以及特征,此外还参考之前学者构建的高层次人才多元评价指标体系[8]、新型科研机构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12]和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体系[13-14],以创新知识为基础,创新技能为核心,创新动力为导向、管理能力为依托,构建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初始指标。(1)创新知识重点针对科技人才产出的知识成果,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论文论著情况、代表性研究成果、承担或参与项目情况、知识产权情况、所获专利情况;(2)创新技能重点针对知识学习产出情况以及知识产权应用情况,主要包括学习情况、科研试验情况、设计开发情况、知识转化情况、成果实践情况、产学研合作情况;(3)创新动力主要与科技人才心理及倾向等方面有关,主要包括科研兴趣、科研责任、经济意识、价值观、求知好奇心、产业领域影响力、国际影响力;(4)管理能力与科技人才的社会能力有关,主要包括沟通协调能力、行业/市场分析能力、决策判断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实施能力、排除疑难能力、捕捉信息差异能力。基于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创新动力与管理能力四个维度总共确定26个科技人才初始评价指标。

2.2.2基于问卷调查法确定关键指标

(1)问卷发放与回收。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式,预調查回收问卷50份,对回收问卷进行审核得到有效问卷42份,借助数据统计工具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预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对初始问卷进行修改,以确立正式问卷。另外,还走访了此研究领域的专家,对问卷的内容效度进行判定。根据专家意见反馈,此问卷调查内容较为全面有效。通过线上推广和线下发放共计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1份。本问卷一共包括31个问题,其中5个基本问题,26个调研问题。

(2)问卷数据分析。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将问卷中的选项“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重要”“不重要”“非常不重要”依次赋值为“5、4、3、2、1”,然后将所有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软件对各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的平均得分做单样本K-S的正态分布检验,如表2所示。

根据单样本K-S正态分布的检验结果,调查问卷涉及的26个评价指标重要程度均值为4.20,标准差为0.31,基准值为3.89,单个指标重要程度的平均分若小于基准值则予以剔除。其中国际影响力(3.63)、经济意识(3.51)、应变能力(3.72)低于基准值,删除指标;其他23个指标重要程度的平均分都大于3.89,说明其重要程度得到认可,予以保留,关键指标如表3所示。

2.2.3基于德尔菲法确定评价指标与各维度的权重

在初始问卷反馈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调查问卷,本环节运用德尔菲法。德尔菲法的使用需要根据某一问题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其进行预测,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的机构化方法[15]。采取“主观抽样”的方式选取10位专家参与问卷咨询工作,共5名男性和5位女性;在专家的年龄组成方面,30~40岁专家有4位、40~55岁专家有5位、56岁及以上有1位;在学历方面,本科生1位、研究生4位、博士生5位;在专家的工作年限方面,5年及以下的有2位、6~10年的有5位、11~20年的有2位、21年及以上的有1位;在专家工作单位方面,高校人员3位、科研院所3位、企业2位、政府以及事业单位2位。从总体来看,选取的专家群体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

第一阶段,主要是获得专家对科技人才的认知并确定评价指标,该阶段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四轮问卷展开的,第一轮发出《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调查问卷(一)》,通过问卷的整理分析,得出具体指标的相关统计量,主要有均值、标准差、差异系数三部分,本文选取均值大于等于4.00、专家的认同度在80%以上的指标,剔除知识产权情况、成果实践情况两个指标,得到21项指标。第二轮在此基础上设计《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调查问卷(二)》,将整合后的指标发给专家,其中创新知识中的代表性研究成果;管理能力中的行业/市场分析能力、捕捉信息差异能力与其他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予以删除。第三轮结合专家们的意见,基于前期对科技人才的分类,设计《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调查问卷(三)——基础研究型、应用研究型、技术开发型、成果转化型》,搜集整理专家意见,构建不同类型的科技人才评价指标(见表4)。第四轮根据专家意见的反馈结果,设计《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调查问卷(四)——基础研究型、应用研究型、技术开发型、成果转化型》,对于基础研究型而言,所有指标予以保留;对于应用研究型而言,求知好奇心被舍弃;对于技术开发型而言,产学研合作情况被舍弃;对于成果转化型而言,设计开发情况被舍弃。基于创新链视角,在结合专家的反馈意见以及综合分析不同类型科技人才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构建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见表5)。

第二阶段主要是确定不同类型科技人才评价指标维度的权重,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创新动力、管理能力虽然能从四个不同维度对科技人才进行刻画,但是这四个维度在对其进行分类评价上的重要性未必相同,因此这四种类型的权重就尤为重要,分析各维度的重要性就是对各维度权重进行分析。该过程再次邀请专家对四种不同类型的科技人才确定每项维度的权重,维度权重总分是100分,专家对各指标进行赋分,根据实际分数情况,进行权重分值的分配。其权重分配表如表6所示。

本文构建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的确定主要反映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对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可从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创新动力、管理能力四个维度进行;第二,这四个维度的权重各不相同;第三,每个维度都包含不同的指标。每个维度的评价得分均是维度内各项指标的平均值,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情况是由各维度的加权平均数获得。

3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创新链视角,围绕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这一主题进行分析,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查法和德尔菲法构建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针对不同类型的科技人才,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维度的权重,为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提供依据,本研究得到的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基于创新链视角,借鉴科技人才在经济社会中所处的层次以及在科技活动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科技人才具体分为:基础研究型、应用研究型、技术开发型、成果转化型。以创新知识为基础,创新技能为核心,创新动力为导向、管理能力为依托,通过对评价指标修订整理,最终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

(2)通过对四种不同类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发现,其评价存在共性指标,如创新知识中的承担或参与项目情况;创新技能中的学习情况;创新动力中的科研兴趣、科研责任、价值观;管理能力中的沟通协调能力、决策判断能力、排除疑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针对不同类型的科技人才,在对其进行评价时都应该注重对以上指标的评价。

(3)在对不同类型的科技人才进行分类评价时,评价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对于基础研究型应注重对其专业知識掌握情况、论文论著情况、产学研合作情况、求知好奇心方面的评价;对于应用研究型应重视对其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论文论著情况、科研试验情况、知识转化情况、产学研合作情况、产业领域影响力方面的评价,尤其应注重创新技能维度的评定;对于技术开发型应重视对其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所获专利情况、设计开发情况、知识转化情况、求知好奇心、产业领域影响力指标的评价;对于成果转化型应注重对其所获专利情况、知识转化情况、产学研合作情况、求知好奇心、产业领域影响力方面的评价。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查法和德尔菲法,构建了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虽然已经达到本文最初的既定目标,但缺乏实证分析,在以后的研究中,通过实证研究将不同类型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和实际的科技人才评价工作相结合,进一步验证本研究所提出的不同类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的科学性,继续完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注释:

①习近平. 2018年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OL]. (2018-05-29). http://rencai.people.com.cn/n1/2018/0529/c244801-30019627.html

参考文献:

[1]ZHOU K, GAO G, ZHAO H.State Ownership and Firm Innovation in China: An Integrated View of Institutional and Efficiency Logic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17, 62(2): 375-404.

[2]ROBERT, E, LUCAS et al.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 Monet. Econ, 1988(22): 3-42.

[3]RONDINELLI D A .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 Richard Nelson,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and New York 1993[J].The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1993.

[4]FURMAN J L , HAYES R . Catching up or standing still?: National innovative productivity among follower countries, 1978—1999 [J]. Research Policy, 2004, 33(9):1329-1354.

[5]刘颖.构建多元化创新科技人才评价体系[J].中国行政管理, 2019(5): 90-95.

[6]朱浩.我国科技人才评价的问题与制度建设——以科技人才生态位为坐标[J].系统科学学报, 2019, 27(1): 77-81.

[7]萧鸣政,陈新明.中国人才评价制度发展70年分析[J].行政论坛, 2019, 26(4): 22-27.

[8]刘亚静,潘云涛,赵筱媛.高层次科技人才多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7, 37(24): 61-67.

[9]ROTHWELL R . Successful industrial innovation: critical factors for the 1990s[J]. R & D Management, 2010, 22(3):221-240.

[10] SEN N. Innovation Chain and CSIR [J]. Current Science, 2003, 85(5): 570-574.

[11]楊忠,李嘉,巫强.创新链研究:内涵、效应及方向[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9, 56(5): 62-70,159.

[12]张连和.基于科教融合的新型科研机构人才分类评价研究[J].科学与管理, 2018, 38(5): 75-78.

[13]赵伟,包献华,屈宝强,等.创新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6): 113-117.

[14]盛楠,孟凡祥,姜滨,等.创新驱动战略下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建设研究[J].科研管理, 2016, 37(增刊1): 602-606.

[15]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149.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lassifie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Chain

ZHANG Xin1,JIA Yongfei1,SONG Yanjing1,ZHAO Bin2(1.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 of Shandong, Qil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an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Jinan 250014, China;2.Heze Campus (Branch) of Qil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andong Academy of Sciences),Heze 274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timulate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vitality of tal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accurate, scientific, standardized and orderly classifie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can effectively guid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innovative country. Based on the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chain, drawing on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in the economic society and the role they play in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this paper divide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into four types: basic research type, applied research typ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ype and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type, as well as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Based on innovation knowledge, innovation skills as the core, innovation motivation as the guide, and management ability as the support,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Delphi method,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classification is continuously optimized,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classification is constructed and the weight of each dimension is determined.

Keywords: innovation chain;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classified evaluation;Delphi method

猜你喜欢
德尔菲法科技人才
十三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科技部等十三部门印发文件进一步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河南省科技人才引进政策比较及建议
发挥战略科技人才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沈阳市农业补贴改革现状评价及对策研究
延安时期党对科技人才的引进
基于德尔菲法的高校学生党员质量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