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中音俱乐部

2020-02-03 09:37婧介
牡丹 2020年1期
关键词:男中音男高音酒杯

婧介,85后,古诗词创作获“诗词中国”及“西泠印社”奖项。著有个人随笔集。短篇小说散见于《鹿鸣》头条、《湛江文学》头条等。

白皑皑的奶油上插立着彩纷纷的蜡烛。五支蜡烛的排列,像天际如来佛祖的五指山。每支蜡烛是五,五五二十五。我二十五岁了。父亲是我的两倍,母亲也是我的两倍。我这才有意去想一想,父亲等于母亲等于五十岁。但父亲加母亲不等于夫妻。

她放他离婚,没放他离家,不离家才能离婚。

父亲翘起打火机,逐一点燃生日蛋糕的蜡烛,火苗受风于他的鼻息,微有闪跃。母亲还没从厨房过来。父亲借空问我要什么礼物,见我恹恹不答,他说他有一份关于心智的礼物送我,又说可以通俗讲是关于头脑的礼物。

心智?头脑?

“心和头是一回事吗?”我心不在焉,头也不在焉。

“心和头是几回事你还要问,真是没心智,”父亲接补一句,“没头脑。”

“我都二十五岁了,怎么没头脑?”

“爸爸都五十岁了,该知天命了,那也不敢保证时时有头脑。”

“那是因为您老人家不比孔子他老人家有心智。”

“好哇,在这里等爸爸呢。”

“我一直等呢。”

“那好,等爸爸带你去个地方。”

父亲走在前,我跟在后,是我故意慢两步,从他肩旁掉到他身后,脚步错开了一点,所看便错开了一些。平素总在家里看父亲,此刻却在街上看父亲,室外浓烈的阳光直射,温暖暖地夸大了他的老,抑或这并不是夸大,就是真相。再也许,是父亲的背脸比正脸更显老。我想从父亲的背脸,看看他有没有头脑,结果一想而知,仅能看见他有没有头发。

父亲当然有头发,只是后脑附近的头发,在以彼此来来往往的方式支援着一块谢了顶的头皮。纵然那些头发试图隐埋那块头皮,我还是能看见万黑丛中一点亮,黑丛不是绝对黑了,一点亮倒是绝對的亮。父亲这样体面的徒劳,仿佛出于一种因为所以的关系——因为岁月不饶他,所以他不服岁月,岁月愈是不饶他,他愈是不服岁月,到头来,他偏要把一项大规律,处理成一团小秘密。

没走多远,父亲戛然而停,示意已到达。我哪会想到,这个地方离家如此之近。

“这个地方无处不在,其实。”

“无处不在?那么玄乎?我听我妈说,佛是无形无相但无处不在的。这个地方也立地成佛了?”

“快别提你妈了。”

“喏。”

“快随你爸来吧。”

“嗻。”

喔唷,这个地方,我一进去就想出去,不为别的,似乎去换一袭旗袍再来更好。仿佛是谁家的公馆,人不老珠不黄的女人都在场面上,完成一种对男人的点缀。男人女人衔觞相对,将说说笑笑一饮而尽。“青春作伴好还乡”,还的是不是梦乡?

从天挂到地的红窗帘,明丽有神,刚好是一重背景颜色。背景音乐则是一盘唱片,转呀转呀转,晕开一圈一圈漆黑的涟漪,有一缕男声的唱腔随之漾开,像是男中音。

“爸爸,这里是什么地方?”

“男中音俱乐部。”

果然是男中音。我顺着旋梯的弧线看上去,楼上是一扇一扇的房门。

“楼上是男低音,”父亲解说,“楼下是……”

“还有楼下?那就是男高音喽。”

“孺子可教。”

“怎么越往上音越低?”

“上不去了呗。”

“倒也是。”

“这里的男人都在三十岁到五十岁之间,”父亲继续说他的,“楼上的男人都在五十岁以上,楼下的男人都在三十岁以下。”

“原来是年纪越大越上不去。”

父亲不说话。

“可是爸爸,为什么带我来男中音俱乐部?治愈我的话就免了,区区失恋,何足挂齿。”

“心智,头脑,爸爸送你的礼物,比治愈更重要。”

我不说话了。

“先不说那些,单说爸爸自己,这里是能让爸爸放轻松的地方。”

父亲像主人待客一般,请我入座。沙发背的金色勾边,是左右对称的线条,像两抹卷翘的胡须。我在沙发上坐下来,随手搂起一方抱枕。绸缎面的手感,总是阴丝丝的。

“爸爸在家里一点都不轻松吗?”

“一点都不。你妈的这,你妈的那,你妈的这那这那……”

我也想认同父亲,毕竟母亲不在场,这当儿,一个持酒杯的男人惹走我的视线,黑衬衣,白领带。他看我,却向我父亲笑。

“您来了。”他举杯示意。

“来了,”我父亲也举杯回应,“这是小女,吴梦。”

介绍,该是双向的,然我父亲并无下文。他在我父亲另一侧坐下来。我用余光听着他对我父亲寒暄,也用耳朵看着唱片上的男中音。

寒暄过后,我父亲起身离开了。我和他之间,生出一个人的空当。我承认这空当,一如他不承认这空当,所以是他先开口,不相熟的嗓音越过了这空当。

“你好,吴梦。”

“您好。”

“第一次来?”

“第一次来。”

“喜欢这里吗?”

“请问您是?”我不想不置可否,只好答非所问。

“你父亲没说么?”

“我父亲说这里是男中音俱乐部,但没说您是谁。”

“我是会员,你父亲也是会员,我们都是男中音俱乐部的会员。”

“我父亲还说,楼上是男低音,楼下是男高音。”

“没错,楼上是老会员,楼下是新会员。”

“这里呢?”

“真会员,我和你父亲都是真会员。”

“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我像问我父亲那样问他。

“不是地方,只有不是地方的地方,才有实话,才没伤害。”他不像我父亲那样答我。

“实话未必不是伤害。”我头脑里忽地闪播了许多画面。

他不再说了,却一再笑着。我父亲端酒杯回来的时候,问他笑什么,他笑着摇头,与我父亲碰个杯。两只酒杯相聚而脆响,各自少许红酒圆成的红色镜面,在各自透明的杯身里晃了晃,然后顺杯壁流,流一些些到各自口中。

父亲将另一只酒杯递给我,又离开了。清芬划过,我想他也能闻见,酒杯内分明是茶,茶色像一盏老灯。他伸过酒杯来敬我,等于是以酒敬茶,我应了,使他的杯子抵着我的杯子。他故意放低一点,我也放低一点,他故意再放低一点,我也再放低一点,两只杯子一点一点低下去,我和他一起弯着腰笑起来。

“你是大学生?”干杯之后,他问我。

“毕业三年了。”

“那我比你大十三岁。”

“你三十八岁了?”我觉得不必要用敬语了。

“嗯。”

“嗯?上当了,你骗取我的年龄。”

“你也得到我的年齡了。”

“谁稀罕。”我抿了一口茶,想掩饰我的笑。

“是呢,谁稀罕三十八岁,想当年我二十五岁的时候……”

“怎么样?”

“一错再错……”

“错哪里?”

“结个婚还生个子……”

我说不准他的表情,是回望错误,还是展望错误。

“十三,是不吉利的数字。”我一抬头,望见父亲在那边。

“西方人才介意十三,”他偏举出东方人的例子,“你看那边,你父亲身边那个女人,她三十七岁。”

不消说,我正看着那边,用力看。那个女人越发的存在着,而我母亲越发的不存在了,而我父亲,那块谢了顶的头皮也像我母亲一样,越发的不存在了。

弯折成直角的镜子,退居墙角,似乎不具盲区,冷峭地照取众人的情态。关于整体的铺陈,关于局部的横陈,甚至关于细节的秘密,大抵是这些占据,使我没有在镜子里看到我。我担心我的长相不存在了,可他的长相存在得蛮好。

“五十减三十七等于?”我问。

“十三。”他答。

“三十八减二十五呢?”我问。

“十三。”他答。

“这里最小的男人是三十岁?”

“这里最小的女孩是十七岁。”

我不想问了,他不用答了。他把酒杯送到唇边,轻呷一口。透过玻璃,他的口唇变形了原样,像玻璃的俘虏。

“当然,楼下也有三十岁的男人,他们更愿意对应三十岁的女人,”他笑了笑,“总要有分界线的,三十岁不过是那道分界线,线上有两种选择,其实是某种开始。”

“开始到这里来吗?”

“想去那里看看吗?”

“想。”我认真。

“我带你下楼。”他也认真。

我往我父亲的方向瞥了一眼,那个女人的姿色,在审美平均线之上,不打算对此承认的,会是我母亲,还有半个我。

他把我的酒杯要过去,并他的酒杯一起,搁置在桌上。我的视线随桌布的暗纹推到边缘,被绞碎成流苏。

楼梯阔直而漫长,一阶一阶绵延下去。他走在前,我跟在后,我和他之间保持一阶的距离。当我问他,唱片上的男中音在唱什么,他停住,转过身,逮到我手,摊开掌心,用他的手指一笔一笔写给我。只——要——爱——你。我没有拒绝这份痒,容他迟迟写完这四字。第三字他写得最迟,就算是“爱”的繁体字,不过比简体字多个“心”而已,他却写了许久许久。

“《只要爱你》——男中音的主题曲。”他把我的手还给我,转回身去,继续下楼。

楼下真是热闹得可以,仿佛我到了重金属排练室。那是一种似曾相识。迷迷离的光线照出昏昏乱的人影,却又是激情的节奏,一双双男女在舞步间相吻,一切的吻,皆被深葬到彼此的喉咙里。爱,不已。

不晓得是从哪里杀出的一条歌路,一尖男高音,悬在了所有人伸手够不到的半空。这应该是男高音的主题曲。

“半空中的男高音在唱什么?”我几乎听不见自己说话的声音,唯有凑近他耳朵去喊。

他也凑近我耳朵来喊,喊得过火,我听不真切。

“只是要你?”我带着疑问重复。他蹙眉听见。

“你狡黠了!”他带着醉笑得意。我蹙眉听见。

“才没有!”我急喊。

“不闹了!是我说错的!”他呐喊,“《只要是你》!”

周遭的分贝渐渐低下去,因为男男女女不再用嘴吻了,而是用嘴说了,他们定然想听见听清听懂彼此。而我重新搭理他,是在他赔了好几回不是之后。

“你猜他们在说什么?”

“海市蜃楼。”他说。

“不啊,我猜是海誓山盟。”

“海誓山盟不就是海市蜃楼,”他说,“我就是这样过来的过来人。”

一支雪茄连起他的嘴和手,他不断把新烟雾吹到旧烟雾里,越吹越大,像吹牛一样。烟雾的慢性与惯性,本身就是一种瘾。

“过来人,抽完这支雪茄就回去咯。”

“过来人是回不去的。”

“那你自己在这里吧,我要回去了,我还得找我父亲。”

“越来越理解你父亲,我也越来越像他,”他重重吸一口,迎着火星,雪茄继续枯萎,“因为我遇见了你。”

“可我父亲是自由身。”

“那又怎样呢?”

确实不怎样。现在,我关上眼睛看那个女人,我父亲看重那个女人,而我只能看见那个女人,而我母亲,不想看见那个女人。

“你不想回那里,我也不想在这里。”我直说。

“你看不住你父亲的。”他还是说破了,但也说错了。

“不是的……是我自己……我也许就是从这里离开的……我的二十四岁和他的二十四岁……所以……”

“所以让我带你再离开。”他灭了雪茄,捉我的手。

“去哪里?”我问。

“去未来!”他说。

我开始跟着他跑,不像奔跑那种跑,倒像逃跑那种跑。我不觉得我错了什么,也不觉得他对了什么。先是向上跑那一纵阔直而漫长的楼梯,原路返回跑到楼梯的尽头,跑穿男中音,跑完那一段通往楼上男低音的旋梯,终于,他放我停下来。没有人注意我和他这种跑,以及跑出来的这种喘。

如是一扇一扇的房门,便称之男低音了。之前在下面仰视男低音,此时转个身,也能从这里俯视下面的男中音。

我父亲和那个女人仍在原地,从我的角度看过去,如花盛开的吊灯仿佛是戴在她头上,枝枝蔓蔓的精细,像她的凤冠,欠一霞帔。

“我的未来在这里。”他像是郑重通知我。

“你的未来干我什么事?”

“我的未来请你来。”

“你的未来有点像單人病房。”我忍不住笑。

“是单人房,没有病。”他忍住不笑。

“人越老越病。”

“这样说也对。”

我走过一扇一扇的房门,从门上的圆形玻璃窗向房里看。每间房里都有一个男人,却不是每间房里都有一个比男人年轻的女人安守着男人,像护士料理病号那般。某些房里女人不止一个,某些房里女人却一个也无。我一直在某扇门外,看门内一位孤家寡人自吃自喝,房门的卡片上,注着此人的年龄。六十三岁。他一直在与我同看那位六十三岁的孤家寡人,最后他撇嘴说,真不希望他也是这般结局,哪怕有一个就好。我笑得蹲了下来。

直到蹲下来我才发觉,男低音的主题曲简直低太多,连走廊的喇叭都仿佛在下坠,像是要坐到地上去。

“喇叭里的男低音在唱什么?”

“《只要有你》。”

“只要是你——只要爱你——只要有你?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新会员——真会员——老会员?这究竟是什么呢?”

“什么也难不住你,你是有慧根的。”他假装正经。

“你干脆说我是尼姑得了。”

“你又没慧根了。”

我陪他并排坐在旋梯的一阶上。他之所以要坐在男中音与男低音的衔接处,大约就是想瞻前与顾后。从头铺到尾的红地毯,暗淡无神,似乎被各色鞋印踏陷到牢牢长在了旋梯表层,仿佛一张脸已然红里透黑,还在尽力微笑。

“男人的真情唱在中音,高音是力有余而智不足,低音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自上向下,他凝视整个男中音俱乐部。

“那么,现在是你最佳的时候?”

“最佳的时候往往是最烂的时候,男人唱到中音,妻啊子啊都在台下死瞪着你,顶难受。”

“你说是‘难受,我说至多是‘不好受。”

“有别吗?”

“夸张的程度。”

“不夸张的……”

“男人唱到中音,新毛病向老毛病靠拢,我父亲就这样。”

“看来,我在你眼里也全是毛病。”

“还好。其实,所谓小女生想听男中音,都是父亲的关系,得父爱太少要弥补,得父爱太多要延续。”我试着诌一诌。

“不少不多呢?”

“才找同龄人。”

“这个说法好哇,”他笑一笑,“反正凭我的经验,男女之间没有时差是不行的。”

“时差有了,代沟也有了。”

“代沟不妨。”

“用乳沟救。”

“这次真是你狡黠了。”

“才没有。”

“我……不老吧?”他靠近我。

“你老不老,由你找的下家说了算。”我躲开他。

“什么上家下家,怪难听的。”

“上家下家,不如四海为家。”我咯咯笑。

“你每嗔一回,我心就波一回,”他跺跺脚,“我只能说,爱这个东西,必须靠比较,没赏过屋里的盆景,哪懂赏屋外的风景。”

“盆景可是你自己买的。”

“不是我自己买的,是我自己栽的,我就栽在这上面了。”

“那就认栽。”

“心有不甘。”

“慢慢就甘了。”

“恨当初太过草草。”

“叹如今只好花花。”

“你看你,多厉害,”他笑得像冬天的树枝,“你呀,可不要轻易当了谁的盆景。”

“我不是盆景也不是风景,”我的眼泪非要在这一秒翻出来,“我是幻景……”

“你不是幻景,你是美景,是奇景,是险景,”他把手掌敷在我垂肩的头发上,“那些毛头小子,哪懂如何欣赏你珍惜你包容你。”

“我不在乎谁赏谁惜谁容。”

“别和真情较劲,好不好?”

我和他同时侧脸,对着对方。我父亲和那个女人就在这时消失了,似乎是一种注定,我一下子站起来要走。

“去哪里?”他拉住我。

“去未来!”我拨开他。

一路奔跑回家,仿佛是几秒钟的事情,我乍一推门,母亲和围成一桌麻将的姨妈舅妈姑姑婶婶,五人齐齐看向我,四多一,旁观麻将的母亲是个多余,就像她面对着五十岁的父亲和三十七岁的那个女人。

“妈妈,我陪你去认识一个六十三岁的孤家寡人,好不好?”

责任编辑   婧   婷

猜你喜欢
男中音男高音酒杯
可爱的红(为男高音而作)
轩辕柏之歌
黄河男中音独唱
阳光下的中国
全能的男高音——怀念尼科莱·盖达
马蹄岛(男中音独唱)
啤酒和酒杯的讲究
“斗卮”并非大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