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灵铃
四、太极拳宗主地位之争的迷雾
今天,许多人对杨吴两家否定陈式太极拳大惑不解,特别是吴式太极拳否定得最为激烈。本来,杨禄禅三下陈家沟,用了16年向陈长兴学习武功这事,在历史上是没有争议的,并且杨吴两家至今也都没有否认。可问题的复杂就在于杨禄禅当时向陈长兴学的究竟是什么拳。不过即便是这样,不管出于什么动机,也不管学什么拳,有什么力量可以让一个人几进几出、用16年的时间专心致志地学一种拳,而学成之后出了名,又反过来说我的拳不是师父教的?这种不通情理的话,恐怕连三岁小孩听了都不会相信。但现实往往总是很意外,徒弟的东西,可能真的与师父的不一样。
在杨式太极拳的拳架中,没有了陈式太极拳如金刚捣碓、懒扎衣、掩手肱捶、炮捶等激烈刚猛的招式和拳架风格,而是改造成了与张三丰太极拳和三世七太极拳风格和技术相近的柔式太极拳,这从杨式太极拳与张三丰太极拳和三世七太极拳在拳谱的对比中就可以体现出来。三者之间的高度相似以及在拳理上的高度融合,说明了杨式太极拳确实已脱离了陈式太极拳,成为倾向于张三丰太极拳与三世七太极拳的传承派系。但是杨式太极拳毕竟还是直接源于陈式太极拳,不仅表现在基本套路运行路线和架构思路的高度一致,在适应激烈拼斗的实战场景条件下,仍然还保留了小架刚猛发劲的路数。吴式太极拳基本也是这样,吴鉴泉在其父所传杨班侯拳架的基础上,融入宋氏太极功,改造了杨式太极拳,形成新的风格,其拳理也基本传承宋氏太极功的《心会论》《十六要论》《周身大用论》《八字歌》等等。尽管如此,但在吴式太极拳的核心弟子中,仍然还在秘传源于杨式小架的快拳,重点训练丹田发劲,这是真正用于实战的。
这样就使杨吴两家的挑战处于自相矛盾的困境中,也使他们的拳法体系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按照他们的理论,他们认为,所谓太极拳“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就是要“缓慢、柔软、不用力”,而陈式太极拳行拳“震足跺脚、抖擞发力、哼哈发声”,接手过招以“搂抱搬摔、跪绊绕膝、擒拿推顶”为制胜手段,不符合王宗岳《太极拳论》的要求,因此不是太极拳。他们用一种完美的理论来框定某一种他们认为不完美的现实,然后再否定这个现实,却不明白理论是要用实践来检验的。根据实践,他们不得不秘传“冷、脆、快、猛”的杨氏小架,在强调“用意不用力”的同时,仍然在琢磨着实战中如何发劲。他们痛批“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的同时,全面否定陈式太极拳的作法并不可取,也让人感到担忧:杨吴等太极拳是否正走在一条“正确”的迷路上?
首先,应搞清楚太极拳和《太极拳论》不是一回事。太极拳是几千年前就有的,在几千年中国武术的历史上,用《易经》《道德经》思想指导武术的实践活动,一直是中国武术探索发展的方向。有“手战之道”“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的实践真知,也有“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的武术总结。产生于近代的《太极拳论》虽然在古人武术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但它所阐释的也仅仅是太极拳的主要原理,不可能涵盖所有内容。二是真正的太极拳,要经受实践的挑战和洗礼,才能在生存和发展的斗争中站稳脚跟。理论是指导,也是服务。从本质上说,理论在实践中产生,服务于实践的要求,从而使实践丰富起来。实践丰富了,总结多了,理论就发展了。当今各种太极拳理论的深度发展就是这样的。三是實际生动的太极拳是内外家功夫的综合体。欲学好太极拳,首先得练好功夫,有如自然门的软硬轻,这是基本功。并且要懂得和学会怎么进,怎么退,如何应用步法和身法进攻和防守,如何走位才能占据主动,我顺人背是什么,怎么破中门,如何抢边门,这些东西很多都是基本的,是不分内家外家的,不但要有师父传授,还要有苦练和悟性。一句话:“你得有功夫!”
五、内外家之分与太极拳正途
中国武术内外家之分,始于明末清初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搏于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其子黄百家在《王征南先生传》中更进一步说:“张三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得其一二者,已足胜少林。”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的一种,根据黄氏父子对内家拳的描述,其基本特征有二:一是太极拳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二是太极拳是在少林功夫的基础上“复从而翻之”的。但是,今天的某些太极拳武者只论其一,不认其二,有意而为之,津津乐道于“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的神功,美其名曰“高术莫用”。许多人醉心于宋书铭式的神奇功夫的展示,并真的以为那种“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武功的获得,是可以不用流汗和用力的,殊不知真正太极功夫的取得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和艰辛。这就是内外家之分给中国武术带来的深远的负面影响。而传自于刘德宽先祖的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在百年历史进程中,不妄作,不虚美,始终坚持着自己天然质朴的本色。它在杨禄禅进京授拳以及杨式太极拳的发展定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可以说没有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就没有杨式太极拳的今天。
遗憾的是,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在传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受到我们自己的忽视,并且传承范围也多限于自然本门内部,缺乏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发展。在自然门功夫界,受自然门功夫每战必胜的影响,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太极拳无用的认识,其根据就是万籁声先生对太极拳“滞于矫捷,软于冲陷”的评价,却不知我们作为平庸之辈,是没有资格跟着老师这样说的。想万师当年随赵师学习张三丰太极拳,不像我们今天大多数人这样只学学一二个套路就完事,而是经过了“打四手”“劈太极”等大量刻苦扎实的训练的。虽然于实战中所遵循的“不丢不顶,软脱灵活”的自然门“粘闪”之法与太极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功理相同,但无疑掌握了张三丰太极拳,对他的功夫更加全面深厚是大有裨益的。总之,功夫不同于套路,是要在身体与身体的对抗与过劲中才能完成的,就像没有人可以在岸上学会游泳一样。想洪正福(洪正福,安徽祁门人,抗战时期入闽追随万籁声先生,全面系统继承了万籁声六合门、自然门武功体系,生前任福建体院(现集美大学体育学院)教授,中国武术协会“荣誉委员”)恩师当年所叹:自徐师祖于杜心五于万籁声,其所传都是打出来的。刘德宽于赵鑫洲于万籁声,大抵也是如此。所谓“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全文完)(编辑/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