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晓 李昆 张明高
摘要:目的:交流和推广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技术,提高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手术操作规范性,降低麻醉、手术风险,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小儿腹股沟疝专用疝气针,腹腔镜下用带2-0单股涤纶线予疝气针带线后高位结扎内环口。结果: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術后恢复快,切口疤痕小,术后护理方便。结论:本手术操作过程简单,学习曲线短,易掌握,值得推广应用,但需要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和手术操作规范性。
关键词: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疝修补术
【中图分类号】R2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1-055-01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8年1月-2020年12月进行腹腔镜疝修术608例,男576例,女32例,年龄1-10岁。右侧斜疝401例,左侧斜疝176例,双侧斜疝31例。
1.2 术前准备:了解小儿全身情况,有无先心病、呼吸道感染等,了解咽部情况,做好术前准备,安抚小儿,做好心理护理,消除小儿对手术的恐惧,向家属宣讲小儿疝医学知识及手术治疗方法,介绍改手术方式的优缺点,让家属充分了解作出决定。腔镜手术器械的准备:5 mm30°腹腔镜;5mm无损伤肠钳;2-0单股涤纶线,20厘米长消毒备用钓鱼线;专用疝气补针,长约20cm,直径约2 mm,针前端呈弧形、略扁钝,距尖2mm处有一直径约1 mm小孔。
1.3手术方法:均采用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采用头低脚高位向健侧倾15°,根据病变情况及时更换体位。建立气腹,取脐上缘4mm切口,提起脐两旁皮肤,置入5mm trocar,入30°镜观察腹腔,连接气腹管,设置气腹压力,控制在6-10mmHg。在腔镜监视下于健侧中腹部脐外侧3cm作一3mm小切口,置入5mm trocar为操作孔,在患侧腹股沟内环口体表投影处作一1.5mm小切口,在腔镜监视下,用带2-0单股涤纶线和钓鱼线的疝气针从该切口刺入,无损伤肠钳提起内环口旁腹膜辅助下,于内环口内侧腹膜外潜行缝合半荷包,刺破腹膜,无损伤肠钳抓出2-0单股涤纶线后退出疝气针,用上述同样方法缝合内环口外侧,于原腹膜刺破处用钓鱼线带出2-0单股涤纶线,体外收紧,挤压疝囊内残余气体,将线打结后完成疝囊高位结扎,线结埋于腹膜外。检查内环口腹膜完整、无血肿形成后释放气腹,3-0可吸收线缝合各切口皮下及皮内。
2.结果
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发生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最短10分钟完成,最长30分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5分钟。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无复发、感染等。
3讨论
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病种之一。相比成人,小儿腹股沟疝为先天性,不仅会影响小儿活动及消化功能,还会出现嵌顿或绞窄风险。小儿腹股沟疝极少自愈,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既往的观点认为手术适合1周岁以上的小儿,但随着腹股沟疝认识不断深入,现已经提前到6个月小儿,如经常发生嵌顿,甚至新生儿期即可手术[1]。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换药、护理方便等,可同期发现并治疗对侧隐匿性疝,切口小,不影响美观等优势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手术操作简单,学习曲线短,容易掌握和推广。但小儿手术因其麻醉、器械、解剖和围手术期管理的特殊性,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独立的专业,对于大型三级医院因医院设备先进,人才充足,综合实力及专科实力均较强,开展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相对较为安全,而基层医院,综合实力及专科实力相对薄弱,开展腹腔镜下疝修补术需要倍加谨慎[2]。要加强围手术期管理,认真术前评估,规范手术操作,加强术后呼吸道的管理和护理。
参考文献:
[1]汤睿,吴卫东,周太成 主编. 《腹外疝手术学》P111.
[2]王卫涛,张志新,张有福 小儿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经验分享与体会,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24,176.
盘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贵州盘州 55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