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政治安全意识养成的影响因素探析

2020-01-28 03:37李治钧
锦绣·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影响因素

李治钧

摘要:世界急剧变化,我国面临的政治安全风险十分复杂,维护政治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大学生政治安全意识养成是国际、社会、地域、学校教育、学生自身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因素充满变数。

关键词:政治安全意识;影响因素;高职院校学生

增强大学生政治安全意识,确保政治安全,直接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基本要求。当前,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必须清醒看到我国面临的政治安全风险十分复杂,维护政治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高职院校学生政治安全意识养成的影响因素相互交织,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开展大学生政治安全意识养成的多因素研究是一项紧迫而重大的课题。

一、世界急剧变化,反华势力、分裂势力紧紧抓住学生实施西化、分化,发动意识形态网战

世界急剧变化,影响大学生政治安全意识养成的国际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增大了我国政治安全的不确定性,国家政治安全面临的挑战和考验前所未有,为反华势力、分裂势力紧紧抓住学生实施西化、分化,进行政治价值、意识形态渗透,实施分裂、破坏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这是影响大学生政治安全意识养成的国际要素。当前,我国政治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国际国内风险相互交织,风险波及范围从境外向境内传导,风险影响空间从网上向网下延伸,风险表现形式从单一向融合、风险诱发动力从利益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变,防境外渗透越来越成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任务,网上斗争越来越成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战场,协同联动越来越成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方式,回应新诉求越来越成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导向。[1]

1.反华势力一直把中国作为战略西化、分化、遏制和围堵的重点,通过多种手段输出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霸权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主导权还掌握在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手中,西方反华势力从战略格局、意识形态上,都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利用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优势,竭力输出其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还伙同盟友战略遏制和围堵中国,横加指责和干预我国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这是影响大学生政治安全意识养成的最根本的因素。

2.反华势力发动的意识形态网战动摇大学生政治安全的民意基础

西方反华势力发动意识形态网战,这是影响大学生政治安全意识养成的根本因素。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的泛在化、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使网络成为方式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及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场域。意识形态网战极大冲击和危害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动摇大学生政治安全的民意基础。当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主要来自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一方面,西方反华势力把中国视为对其意识形态、制度模式和文化霸权的最大威胁,打着双重标准的“新闻自由”、“互联网自由”的旗号加紧了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攻势和价值观输出,甚至结成反华联盟,通过多种渠道、载体、手段,诱惑、拉拢、争夺我国年轻一代,策划、纵容和支持“三股势力”对中国进行分裂、破坏活动。[2]另一方面,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问题和矛盾,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分裂势力恶意利用、夸大、扭曲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美化西方民主、人权,唱衰社会主义,“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至理名言在当今中国反复得到验证,其险恶用心就是妄图削弱“四个认同”、颠覆党的执政地位、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歪曲和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变中国的前进方向,给国家政治安全和发展利益造成严重危害。

3.自媒体的兴起与舆论监管的缺失、不规范、不到位,極大冲击大学生政治安全理念

大学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争夺的战略重点。飞速发展的融媒体深刻改变了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西方反华势力掌握了全球范围内信息资源的话语权,形成了新的文化霸权,其网络动员能力之强,几乎到了可以操控舆论和绑架民意的程度。[3]网络传播内容的海量性、包容性、多元化,网管的艰巨性、复杂性、滞后性,导致网络传播的主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核心和非核心价值观同时并存,为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自身优势发动以意识形态斗争为本质的网战提供了新手段和新渠道,极大冲击大学生政治安全理念,引发了一些思想混乱。一方面,西方反华势力、资本势力操控的主流媒体长期推出贬损、污化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文章以及新闻,极力丑化、妖魔化党和政府,不遗余力在互联网鼓动在中国各地进行集会示威、暴恐活动,企图发动颜色革命、颠覆国家政权。另一方面,由他们操控的反华文化产品却在中国高校学生中大行其道,不得不令人深思和高度警惕。维护和巩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增强大学生政治安全意识,争取和赢得党和政府依法执政的最大民意基础,成为加强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任务。

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矛盾凸显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完善、不足,给大学生政治安全意识养成带来巨大影响

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政治安全意识养成的重要因素。

1.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矛盾凸显期,不安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在一个矛盾凸显期,存在诸多不安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益凸显,诸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各种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出现。同时,境内外敌对势力、分裂势力相互支持和勾连,加剧了矛盾的易发、多发。务必密切关注不稳定、不安全、难预料的偶发因素、突发事件对大学生政治安全意识的影响,加强教育引导。

2.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完善、不足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带来的政治风险冲击大学生政治安全意识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政府、社会政治安全教育、引导不到位,理论宣传、政策引导的不力,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不到位等,对国家安全产生的政治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三股势力”在我国依然存在,反华势力与其相互勾结,甚至直接向“三股势力”提供信息、资金和政治支持,危害政治安全的内外部风险协同联动,千方百计地制造混乱、实施捣乱,严重威胁、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妄图破坏我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3.刚性稳定背后蕴含着一些政治安全隐患

我国政治稳定还带有一些刚性稳定,其背后蕴含着巨大的社会风险,严重损害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截断政府与社会的有机联系,加大维稳难度,甚至可能给反华势力、国内外分裂势力制造借口。[4]在处理有关大学生群体切身利益的事件时,一定要积极回应学生关切,做通思想政治工作,不留政治安全隐患。

三、绵阳在实施创新驱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进程中,可能遭遇的国家安全风险冲击大学生的政治安全意识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是影响大学生政治安全意识养成的又一要素。研究表明,在我国掌握着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机密的工作人员,或者容易接触到此类信息的工作人员往往是外国间谍策反的重要对象。最近几年,互联网已成为境外谍报机关实施策反窃密的主要渠道,被策反的对象由国家公务人员转移到了大学生、企业工作人员、军事爱好者等人群。[5]不仅仅是国防军工单位的核心技术人员,任何外围人员、普通公民都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利用来刺探、窃取所在单位秘密,给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即使是同种因素,对不同学生政治安全意识养成的影响也不一样。高职院校学生经济条件不良家庭占比较大,境外谍报机关往往用高酬劳吸引学生勤工俭学,能经受住金钱诱惑实在不易。一些敌特分子长期潜伏于网络,政治安全意识不强,是非不分、善恶难辨,社会经验不够豐富,还需要寻找一些经济来源以支持学业的个别大学生,更容易沦为敌特分子的“猎物”。绵阳是我国军民融合特色鲜明、国防科技实力雄厚、战略科技力量集中,在全国科技创新和军民融合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地区之一,在实施创新驱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进程中,维护网络军事信息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经济安全理应成为常态。

四、高职院校对大学生政治安全教育普遍缺乏全面、深入专门研究,未能形成大学生政治安全的“三全”育人机制,难以消除现实中存在的政治安全问题疑惑、认知偏差

学校教育状况是影响大学生政治安全意识养成的重要因素。

1.高职院校普遍弱化、忽视学生政治安全教育,未能形成大学生政治安全的“三全”育人机制,学生缺少系统全面的政治安全教育和引导

当前,影响大学生政治安全意识养成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高校育人模式弱化、轻视政治安全教育较为普遍,大学生政治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缺乏全面、深入专门研究,政治安全教育体系不完善,学生接受政治安全教育渠道狭窄,主要集中在课堂,学习肤浅、缺少体验,未能形成大学生政治安全的“三全”育人机制,缺少系统全面的政治安全教育和引导,导致学生政治安全意识不强、问题凸显,难以有效消除现实中的许多政治安全疑惑、认知偏差。[6]

2.政治安全教育队伍人员严重不足,素质参差不齐,个别教工在道德引领、行为规范方面失范

高职院校政治安全教育队伍建设质量、数量跟不上扩招的速度,普遍距离不低于1:200 的师生比要求明显不足。为应付检查评比,一些院校不得已聘用部分社会人员和教学“剩余”人员担任学生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由于政治、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个别教师在道德引领和行为规范方面的错误示范,后勤服务人员中可能夹杂着个别身份不明人员,其言行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政治判断力。

五、立场不稳、易被鼓动、易受误导以及对政治安全教育的忽视和冷漠等自身特点,严重阻碍学生政治安全意识养成

学生自身特点是影响大学生政治安全意识养成的重要因素。

1.大学生对政治安全教育忽视和冷漠

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学生政治价值取向明确,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对党高度拥护、对党中央高度信任,“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同时,又要看到一些学生对政治安全教育忽视和冷漠、政治安全意识意识不强、政治立场不稳等问题突出,认为与学习、就业无关,易受各种社会思潮及现实中诸如学业、学费、生活费、就业等诸多压力的影响,存在着许多思想困惑与矛盾,尽管一些学生的愿望和出发点是美好的,但又难以识别、防范政治安全风险。这是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政治安全意识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2.网络是影响大学生政治安全意识养成、高校政治安全的重大变量

国际国内因素、社会因素、学生自身因素往往相互交织,对政治安全意识养成共同施加影响。互联网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环境”。大学生政治上积极、有热情,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其网络应用的广泛性、参与的积极性,网管的缺失、滞后、不规范、不到位,大学生的去个性化倾向、身心发展处在敏感时期,思想不成熟、易冲动、情绪化、立场不稳,经不起煽动、蛊惑,易受错误舆论误导等特点,容易被境内外反华势力利用和操控,他们打着各种幌子,借助各种所谓网络文化产品、一些偶发因素、突发事件,模糊大学生政治价值取向,淡化政治安全意识,降低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认同,放弃正确政治立场,从而做出一些反常行为,个别不明真相的大学生甚至做出严重危害学校和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事情。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政治安全意识养成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多变,相互交织,即使是同一种因素也充满变数,且对不同学生的影响也不一样。增强大学生政治安全意识,必须居安思危、知危图安,持续关注,长期研究,把准政治方向,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真正厘清大学生政治安全意识养成的复杂因素,落实党中央关于维护政治安全的各项要求,进而提高大学生政治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最大限度争取人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把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成确保政治安全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陈一新.积极防范应对国家政治安全风险挑战[J].法制日报——法制网,2018.06.27.

[2]黄冬兰,吴新业,王文华,童晓滨.加强高职学生政治安全稳定意识教育的思考[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9.

[3]戴旭.中国政治安全主要敌人是美国及其“第五纵队”[J].马克思主义文摘,2014.07.

[4]曹群勇.中国政治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及对策——以综合安全观为视角[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0.02.

[5]宋洋.大学生政治安全观教育研究[J].科教导刊,2015.12(上).

[6]张淑茜.总体国家安全视域下大学生政治安全教育研究[J].素质拓展,2018.10.

基金项目: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0年度校级科研项目(编号:20SHYB18)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学生影响因素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教育方式分析及阐释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探析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研究
韩国语能力等级考试新动态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