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润春
摘要:自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刻影响着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而在中国,新时代学生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接班人,必须持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政理论教育,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不负国家和时代的重托做出贡献。因此本文基于当前新时代艺术类学生在社会中促进社会化建设较为明显,从而剖析当下艺术类学生思政理论培育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希望能够为高校德育建设添砖加瓦,促进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养等进行提升和完善。
关键词:艺术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政理论;问题;对策
俗话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栋梁,需要进一步提升相关观念和中华共同体意识的养成,使其可以肩负起我国旧时代的使命和新时代的责任,而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和输送的重要阵地,更应该加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和理论研究,探索出一条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有助于为我国今后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理论着手,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带来一些积极影响作用和基础支持作用。
一、新时代艺术类学生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理论所面临的问题
(一)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存在不足
目前,我国针对艺术类学生关于共同体意识的相关思想理论,培育问题缺乏关注,尤其是缺乏对培育机制的实践探索研究。因为一所高校所包含的专业多样化,而且艺术类课程本身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由于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新时代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教育需求的成熟机制。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格局下,无法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为培育艺术类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也无法提升其思想政治方面的实践。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问题
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比较呆板,属于被动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容易影响学生对其思政的主动性和好奇心,使学生无法规范行为,并且进行价值评价和选择,久而久之大部分的学生会厌烦或者是不愿意接受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并且在高校思政教育课只是为了获取相应学分的一种手段,高校工作教育工作主要以形式为主,而学生则逃避思想政治课不加以重视,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因此不仅是艺术类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无法取得成效,各专业的学生同样无法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能够在知识基础和思想根源上形成先入为主。
(三)价值思想受到影响和冲击
伴随着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整体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与之前发生改变,然而随着思想文化的多元化,有利便有弊,各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西方腐朽文化的传播蔓延,不可避免的会对我国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产生冲击,尤其是对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正确确立的大学生而言,再加上艺术类学生平日的开销和需求要比其他专业的学生大,所面临的迷惑和诱导也就更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对艺术类学生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给新时代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不小的阻碍。
二、对策分析
(一)课程思政理论提出及指导思想
在价值文化多元开放的背景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引导显得格外重要和突出,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坚决贯彻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思想理论和指导思想保持主导地位和战略主动,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和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艺术类课程都是以教授或实践艺术专业知识为内容,因此应该加大我国相关艺术的内容和思想理论比重,从思想上、实践上促使知识理论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行,让学生在从一开始的认识上给予充分的关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
强化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然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要求,因此需要满足艺术类学生对于理论知识诉求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教学模式,如通过讲案例、视频播放、小组互动讨论当前热点社会现象等教学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或者艺术专业逐步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艺术专业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跳出西方中心论思想理论的框架,理性借鉴。
(三)促进学生道德与思想的提高
由于目前艺术类学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所要承受的压力比较大,再加上大学生正处于经济尚未独立价值和思想尚未成熟的特殊阶段,在各方面特别是经济方面会使学生对于道德观念和思想方面容易走向歧途,使学生在进行树立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无法明确目标,使学生在今后步入社會之后成人成材受到阻碍,因此高校需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关于道德和思想方面的综合提高,对学生的异常行为保持敏感,并加以疏导和干预,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成人成才。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其含义就是表明当前的年轻人是国家和民族的下一代希望,肩负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前途命运。因此本文通过对高校艺术类学生共同体意识的思政思想进行研究,分析出当前现状,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希望有助于激发艺术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追求,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实践价值共生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于游, 张澍军. 以"中国梦"引领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意义及路径探析[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 031(003):97-100.
[2]俞念胜, 操国胜. 新形势下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 池州学院学报, 2017(1).
[3]徐秦法, 磨桂芳. 论社会热点在大学生政治信仰塑造中的价值[J]. 继续教育研究, 2016(10):109-112.
[4]严国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8, 000(003):163-169.
[5]周心欣. 运用红色资源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唯实(现代管理), 2017(3):38-39.
(课题项目名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政 项目号:31920200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