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内容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做好与高中化学的衔接,熟悉高中化学课本,做好知识点内容的衔接,夯实初中基础知识,做好学习思想方法的指导。
【关键词】初中化学 高中化学 知识衔接
我是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有二十多年的教龄。别人都说教书时间长了教什么就什么水平,教初中就初中水平,教高中就高中水平,从我的切身体会来说这确实有一定道理。有一段时间考上高中的学生回来找我玩说高中化学很难和初中化学不接轨,还有些初中没讲高中却要用。对此,开始我是百思不得其解,反思自己考试说明中的内容都讲了并且中考成绩一直很好,怎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这个疑惑直到我孩子上高中,我又跟着学了一遍高中化学才得以解开。原来高中需要的知识点有一些在初中属于多识一点,考纲中不要求的,还有一些在初中要求比较低的。对此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进,后来考上高中的学生再回来反映都很好。
我就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做好与高中化学的衔接把我的一些做法和观点归纳如下:
一、熟悉高中化学课本,做好知识点内容的衔接
1.深入认识离子不共存,为离子方程式学习做准备
高中化学课本必修1第二章讲到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以化学方程式为依据,具体知识点是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在讲到这一部分时我先让学生书写下列方程式:
(1)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2)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3)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4)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
(5)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
(6)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
(7)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
(8)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
(9)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
(10)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
(11)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
问题1:以上反应属于反应类型。
问题2:该反应类型的反应实质。
问题3:说出每个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
学生分组讨论深入思考形成小组答案。
总结概括:所谓离子共存,实质上就是判断离子间是否发生反应的问题。若在溶液中能够发生反应,就不能大量共存。判断能否发生反应,就是判断有无沉淀、气体、水、难电离的物质产生。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初中常用的不共存的离子对。短线相连离子不能共存,让学生说出不共存的原因。
问题4:根据每组不共存离子举出与上述方程式不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通过以上正反两方面的练习让学生真正理解离子之间的反应为高中学习离子方程式做好准备。
2.以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为依托介绍氧化还原反应
初中化学学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当学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后,我习惯让学生分别写出下列方程式进行对比分析: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2)水电解;
(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4)碳酸分解;
(5)镁和盐酸反应;
(6)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7)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
设置问题:从物质种类和元素化合价两个方面进行对比:
(1)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2)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3)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4)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5)化合价改变的是?
信息:只要有化合价的改变就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总结概括:置换反应因为有单质参与,必然有化合价的升降,所以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氧化还原反应有时并没有单质的参与,所以氧化还原反应包括置换反应。而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则是部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部分不是,所以是交叉关系;复分解反应由于只是阴阳离子的相互交换,没有化合价的升降,所以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是相離关系。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绘制各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图示,加深反应类型的理解。通过以上学习既复习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又为高中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做了铺垫。
二、夯实初中基础知识,做好学习思想方法的指导
1.以酸碱化学性质为例,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核心化学思想
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时,设计下列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认识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
问题1:让学生写出盐酸HCl、硫酸H2SO4的化学式,让学生观察化学式说出它们结构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讲解:盐酸HCl、硫酸H2SO4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相同的结构H+,同时也解离出不相同的结构Cl-和SO42-。结构上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问题2:实验探究盐酸、硫酸的化学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活泼金属反应镁条与盐酸反应;镁条与硫酸反应。
(3)金属氧化物反应生锈铁钉与盐酸反应;生锈铁钉与硫酸反应。
(4)碱反应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
(5)与某些盐反应碳酸钠粉末与盐酸反应;碳酸钠粉末与硫酸反应。
(6)硝酸银溶液与盐酸反应;氯化钡溶液与盐酸反应。
通过实验探究可以看出盐酸HCl、硫酸H2SO4的化学性质中有一些是相似的(通性),例如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与活泼金属反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与碱反应、与碳酸盐反应。盐酸HCl、硫酸H2SO4的化学性质中有一些是不相似的(特性),例如盐酸可以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硫酸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却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问题3:酸为什么有通性?酸为什么有特性?
讲解:盐酸HCl、硫酸H2SO4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相同的结构H+,结构决定性质所以酸有通性。同时也解离出不相同的结构Cl-和SO42-。结构上有不同之处,所以酸有特性。
通过酸的化学性质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了结构决定性质,然后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再次按此方法学习再次让学生体会理解结构决定性质,从而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核心化学思想。
2.以学习海水制“碱”(鲁教版)为依托,建立元素守恒观念
“纯碱是以食盐、二氧化碳为原料,以氨为媒介,采用氨碱法制得的”。对这段内容,可以先引导学生写出纯碱Na2CO3、食盐NaCl、二氧化碳CO2、氨NH3的化学式,然后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说明食盐NaCl给纯碱Na2CO3提供钠元素,二氧化碳CO2给纯碱Na2CO3提供碳元素和氧元素。而纯碱Na2CO3中不含氮元素氢元素所以氨NH3不是原料。然后再结合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H2O+CO2↑
讲清氨NH3的媒介作用。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建立元素守恒观念,为高中学习关系式法计算做好铺垫。
三、用好考试指挥棒,引领学生正确学习方向
例如2016年泰安化学中考考试25题: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以下步骤:(以Na2SO4与BaCl2反应为例)(1)写出Na2SO4与B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把易溶于水、易电解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2Na++SO42﹣+Ba2++2Cl﹣═BaSO4↓+2Na++2Cl﹣;(3)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Ba2++SO42﹣═BaSO4↓;(4)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请回答:
(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在pH=3 的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Mg2+、Cl﹣、SO42﹣
B.Na+、K+、Cl﹣、OH﹣
C.Na+、Cu2+、Cl﹣、SO42﹣
D.Na+、K+、Cl﹣、CO32﹣
(2)写出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3)写出一个与离子方程式Mg+ 2H+═Mg2++H2↑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就是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只要具备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_____生成,反应就能发生。
本题以初中所学离子不共存知识点为支点,以信息题的形式出现引领学生学习完成高中的离子方程式。这樣既确保了学习的方向不偏离,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之,要想做好初中化学教学与高中化学的衔接,关键是教师要熟悉高中化学的课本,做到心中有数,对该拓展要求的进行拓展要求,并且在平时考试中也要适当出题考查,做到以考促学,在中考中出题者也要适当出题考查,做到以考促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做好初中化学教学与高中化学的衔接。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双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