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成果推介·作为空间叙事文本的中国传统园林艺术

2020-01-25 20:16方晓风
艺术学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山水园林空间

方晓风

结项报告(部分)

中国园林历史文献多重经验,缺乏对设计逻辑和思维的解释与归纳,研究的偏颇导致今人对园林的理解存在误区,设计实践多不能得造园之精髓。项目立足设计学科实用性原则,将现有园林遗存视作一种整体文化现象,以逆向还原的逻辑进行解读;寻找传统园林空间叙事与古人营园时所追求的设计——立意的对应关系,从而揭示传统园林设计思维中普适性的原则,力求以实证研究指导设计实践,同时构建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叙事理论,推动本土设计理论的现代化。项目针对经典园林案例中30余个景点进行逆向还原,在对古代造园艺术和技术全面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绘制了160余张分析图,以求使得中国传统园林丰富的空间手法得以直观呈现。从理论到实例,再由实例归纳出理论模型,最终由应用实践来印证其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可行性。

成果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中国传统园林与文学的亲缘关系出发,引入“叙事”概念,以文化整体性为基础,通过对中国传统园林与文学叙事在宏观结构、纹理、修辞等方面相似性的挖掘,将目光投向叙事的空间转向。

第二部分首先通过与文学叙事的差异性比对,指明中国传统园林重在意境的营造,造园有明确的主题立意;随后引入西方现代空间叙事理论,认识以空间语言符号系统达成叙事的手段;接着观照分析中国传统园林自身的叙事符号体系;在此基础上认识到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叙事与西方现代空间叙事符号系统生成的路径存在极大差异;进而探究中国原生的、以山水为底层逻辑的空间叙事系统,初步建立起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叙事的理论框架。

第三部分从篇章和景点两个层级对留园、艺圃、沧浪亭、可园(东莞)等经典园林案例进行逆向还原,分析如何通过设计策略来塑造意境、表达立意。

第四部分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传统园林空间叙事进行观念和技巧层面的归纳,揭示了“对偶美学”和“以楼代山”现象的独特性,完成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叙事的理论构建。

第五部分列举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叙事理论的设计实践,作为以理论指导实践可行性的明证。

本项目成果提出要重新审视晚清园林的价值,并对晚清岭南园林现象作出了新的解释,在更新今人的园林认知、实现中国传统空间营造理论现代化、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和对中国传统美学認识、探索中国传统园林丰富的空间手法和文化隐喻兼容于当代语境、启发中国当下空间设计实践等方面具有参考价值。同时,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第一,秉持“超越形式”的设计思维。快餐式的网络传播使今人造景往往囿于形式,注重静态视觉效果的呈现,既缺乏整体的环境意识,也忽略主体在其中的参与和感受。中国传统园林提供了鲜活可学的优秀样本,“环境审美”的意识注意将形式置于具体的空间语境中,以形态和要素的丰富性营造出“可游”的体验,讲求人在其中的活动和体验,而非扁平的视觉效果。

第二,以山水观念来理解现存的园林遗存。中国传统园林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似与不似之间,“山水”不局限于目之所见的实体山水,而是以小见大,象征着天地万物各种具有张力的二元组合,以及其中的交合互动,时空概念和人的体验被纳入其中。空间格局、景观元素、装饰纹理等皆可以山水观念来经营,以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形成同构关系,促成完整的山水格局。

第三,端正对历史和传统的态度。园林是文化语境中人对理想环境的表达,是文化的综合载体,中国传统艺术和审美特征本身便具有一定抽象性。文化的表达不应流于符号表象,而是重在符号系统生成的情境与意义;尊重和延续历史不是对历史的重复,而是以抽象关系来实现一种更高级的传承,现代形式语言的使用也未尝不可。

鉴定意见(部分)

该项目以叙事学为切入点,从探究中国古典园林与文学的亲缘关系出发,总结园林叙事与文学叙事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提出中国传统园林以意境造园和山水关系为核心的叙事特征,建立起以山水作为底蕴逻辑的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叙事理论框架,丰富了空间叙事理论在传统园林中的应用,补充了中国传统园林在空间叙事层面的研究,有助于构建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叙事理论体系,实现中国传统空间营造理论现代化,对中国当下空间设计实践具有启发性。创新之处在于,以现有园林遗存为对象,以逆向还原的逻辑进行解读,寻找传统园林空间叙事和古人营园时所追求的设计立意的对应关系,揭示传统园林设计思维中的普适性原则,对构建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叙事理论,推动本土设计理论的现代化具有理论与应用价值。成果不足之处:对中国传统园林营造的色彩显现成因分析与色彩观的追究描述略显单薄;园林空间叙事理论在当代应用的论述与前面的论述不够紧密,对当代园林设计的指导作用略显不足。

责任编辑:王瑜瑜

猜你喜欢
山水园林空间
空蒙山水间
《园林》
《山水间》
空间是什么?
山水朋友
在园林里遇见自己
创享空间
中国园林“缀玉集”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