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塔尔效应”在破解学生问题行为中的应用

2020-01-25 16:21曹亮
教育界·中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期待问题行为尊重

曹亮

【摘要】“罗森塔尔效应”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尊重和期待,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本文剖析了日常工作中目睹的对学生“问题行为”教育案例,阐释了学生“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在实际工作中学会“避一避”“缓一缓”“赞一赞”,用“尊重”“期待”和“激励”来促进学生成长。

【关键词】罗森塔尔效应;问题行为;尊重;期待;激励

罗森塔尔效应是教育和教学中的重要理论依据,其理论来源于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的实验,其实质是对学生充满爱、尊重和期待。在教育引导学生“问题行为”时,充分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用“尊重”的方式、“期待”的眼光,引领、陪伴学生成长,可以有效纠正学生“问题行为”,优化日常德育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学习环境。

一、避—避,用“尊重”的方式引领学生成长

“早恋”,在“当事人”眼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那样让人心驰神往,欲罢不能;在“关怀者”的观念中,是洪水猛兽,如同泥潭深渊,若不及时大声棒喝,“早恋者”们就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贻害无穷。

班会课上,班主任老师严肃地点评行政值周的反馈。“本周,学校值班老师发现,我们班两个同学在校园里搂搂抱抱、不知羞耻,一点不顾及其他同学的感受。我们的校园不是情人谷,不是情人间约会的地方。况且,我们现在是高中生,学习是我们最重要的中心任务,这个时候谈恋爱,势必会影响学习。今天,我不点名,希望我们班两位同学到此为止,消除杂念,静心学习。如果再发现类似的事情,我将联系家长到学校,协同处理解决。”话音刚落,全班同学的目光全都投向了男生A和女生B……

如何看待学生的“早恋”问题,直接决定了我们对学生“早恋”问题的反应和解决思路、处理方式。案例中的班主任着力于“早恋”影响学习的说辞,加强教育的想法没有错,但是采用“公开点评”的方式,不值得称赞,教师必须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权。

学生“早恋”问题不是品行问题而是成长问题。很多老师—看到学生牵手、拥抱,就立即上升到品行道德的层面予以批判,是缺少对青少年性成熟引发对异性好奇、好感等心理变化规律的认知。有效解决“早恋”问题的方法,不是“围追堵截”,而是“合理引导”,应努力让学生认识到恋爱的条件、早恋可能带来的危害,引导学生保护自己,学会把握异性交往的程度,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传递正确的爱情观、审美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成长目标,努力提升自己,强化责任担任,智慧地把学生从“早恋”中解放出来,推动学生更好地成长,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成功解决“早恋”问题的前提,是学生对老师有足够的信任,这取决于老师能否走进学生的心里,学生能否感受到老师对他真正的爱和尊重。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时,老师的一切语言都是有道理的;当学生感受不到时,老师的一切付出,都是徒劳,甚至适得其反。

罗森塔尔效应,实际上就是—种“爱与尊重”的效应,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爱我们的学生,让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同学的理解和支持。实践证明,持续的爱与尊重,能够将老师外在的规范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觉需要,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二、缓一缓,用“期待”的眼光陪伴学生成长

在学校工作,我们都会目睹或经历师生冲突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师生冲突?遭遇师生冲突时,老師应该如何处理?

数学练习课上,张老师布置参考书《聚焦小题》中的作业,并告知下课时要交,老师当天要及时批改、评讲。有三位同学突然举手报告:“老师,我参考书放在家里,忘记带了!”张老师抓住教育契机,立即引导:“要带齐当天课程的书籍,不仅仅是教材,与之配套的练习也要记得带过来,每天整理书本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我马上会帮同学复印,不耽误批改,更不能影响讲评的质量。但是按照班级积分管理制度,每人要扣2分。”于是,张老师迅速回办公室,复印了3份作业给学生送去。学生练习过程中,老师巡查发现学生陈某拿着与数学作业封面一样的物理参考书慌张地做掩饰,欺骗老师。张老师非常生气,大发雷霆:“我在帮其他3位同学复印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提出来,还用其他资料掩饰,你怎么这么不诚实?”学生陈某听到老师的评价,与老师大吵起来,打破了安静的学习气氛……张老师无奈,强行把陈某拉到班主任身边:“这个问题学生,我处理不了,还是你教育吧。”……

不难看出,案例是由学生欺骗老师和老师对待工作较真引发的师生冲突。青春期的学生具有情绪波动大、行为易冲动、关注自我、强调自尊、自我敏感的特点,面对教师涉及“诚信”的评价,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丢了面子,于是出现情绪激动、行为异常。同时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往往情绪激动,稍不留心,就会出现过火的言行,影响批评教育的效果。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和对待学生问题?案例中张老师把学生陈某定性为“问题学生”是否合理?但“问题学生”只是出现了“问题行为”,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中学生的问题行为类型很多,有学习问题、情绪问题、沟通问题、行为问题、性格问题、适应问题、品行问题等。因此,我们不能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完全等同于“品行问题”,更不能简单地把他们归纳为“问题学生”。学生的问题与成长如影随形,它是成长的伴侣,也是成长的向导。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只有了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解决学生成长的烦恼和问题。

此案例中,张老师的解决过于急促。张老师可以再复印1张练习,无给学生做,待下课之后,再跟学生陈某沟通。这样不但能够避免师生冲突,而且能够强化师生关系,在后期的教育引导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陈某的行为固然是错误的,但我们老师在面对学生错误时,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随意给学生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缓一缓、想一想,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用理性征服感性,用理智代替冲动,充分运用“学生错误行为”,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学生这样做,可能是因为担心扣分影响自己的量化考核,可能是因为数学学科学得不好,面对数学题目,有“恐惧”心理等,当然要鼓励学生自己说出原因,老师引导端正学生的态度,纠正学生错误行为。如果是“担心扣分”的问题,要引导学生理解班级制度的重要性,理解班级同学共同的决策,班级制度是为了同学能够更好地自我监督,自我发展,共同营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我们每个个体,都要遵守规定,支持班级发展;如果是“学科恐惧”问题,老师更应该指导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学科自信,用“期待”的眼光,陪同学生一起成长。

罗森塔尔效应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师应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寄予合理的期望,给他们以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三、赞—赞,用“激励”的方法促进学生成长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不断地给学生希望。”罗森塔尔效应提到,在育人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的方法,增强学生动机和行为的诱因,引导学生为获得成功而努力。近10年来,笔者一直担任学校“中日国际班”的班主任,该班的中考录取分数线远低于同批次录取的文化高考班分数线,学生基础薄弱,但是每一届学生都能获得“20名左右的学生被日本名校大学录取”的成绩。

面对学生“文化基础弱、学习动力弱、学科自信弱,且长期得不到肯定和表扬”的共性特点,在育人思路上,笔者充分尊重和理解每—位学生,帮助学生制定符合自身“最近发展区”的目标,努力帮助学生自我实现。在育人途径中,于班会课上讲述“身边学生励志的故事”,组织“我要成为名校生”的主题演讲活动,通过他人因素的外在肯定,激发学生的自我内在肯定;充分利用学校的各项活动,挖掘班级的优秀人才,培养学生自信,比如广播操比赛、黑板报大赛,选拔出优秀的领操员、策划设计员等,比赛结束后,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公开表达对学生付出辛苦努力的感謝,满足学生内心期待已久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更好地使得学生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提高独立处事自觉性,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在协同教育上,引导家长书面列出自己孩子的20个优点,并且在各种场合,有意无意地不断地表扬孩子,放大学生的积极行为和优点,让孩子得到肯定、充满自信,要求家长每天孩子离家前和回家后,创造—切机会“拥抱孩子8秒钟”,让孩子通过肢体接触,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在常规管理中,通过“小组合作捆绑”的方式,采用“积分管理制度”,即对学生能够做好的行为实行加分制,比如“一周内作业小组成员全部交齐”“一周内小组负责的卫生打扫工作,经学校检查考核通过”后,该小组所有成员加2分,用鼓励的方式,促进学生成长。特别指出的是,对学生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不扣分,以正面引导的方式,用团队的力量去约束、纠正学生的行为。

学生管理工作要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和发展,要热爱学生、赏识学生、激励学生,充分发挥教师期待对学生心理的积极效应,使他们正确地去理解生活、理解人生,在理解中接受幸福的教育。

猜你喜欢
期待问题行为尊重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例谈高中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矫正策略
注重课堂纪律,调控英语教学
“规则”先行,追求高效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