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

2020-01-25 16:17李琰芬
销售与管理 2020年16期
关键词:工科工匠精神职业技能

李琰芬

一、“工匠精神”的解读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了“工匠精神”,他鼓勵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李总理的这一指示,其中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方面是个人层面,要求从业人员不能单纯把工作作为赚钱的途径,要把工作职业化,塑造职业精神,对工作执着,对细节关注,追求技艺的极致,追求服务的完美,将“精益求精”四个字融入到每一个工作细节。另一方面是企业层面,要求企业更加专注于本领域的投入和发展,其实也就是对企业家的一种要求。企业家需要引导企业的创新,通过最新技术的融合发挥企业活力,促进企业创新。企业家需要引导敬业的企业文化,才能为人民提供更多的优质商品。

对于工科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也存在多个层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教师层面,要求广大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科研岗位上塑造教师的职业精神,最求自身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做到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传递“工匠精神”。另一方面是学校管理层面,要求学校管理人员以企业家精神来塑造学校的工匠文化,在学校管理和各项制度中彰显“工匠精神”的引导,在对内管理对外服务过程中,处处践行“工匠精神”。最后是学生培养方面,在技艺上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在职业素养上为学生把好方向,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这些“未来工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高职高专教育与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两个不同的类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也肩负着不同的使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所以为了更好地在高职院校中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雏形的优秀人才,必须要明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1.人才类型特点

有别于本科教育的“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和“职业型人才”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都非常注重实践环节,特别是“1+X”技能证书的普及和扩展,围绕资格认证教育,培训学生的职业技能,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培养定位特点

高职高专主要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需求,培养出具有一定理论知识,掌握某一门专业技能,能够从事某一职业工作的专门人才。对毕业学生的要求是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必要的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

3.专业及课程特点

高职高专不像本科院校按照学科设置专业,而是按照社会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有明显的职业性的特征,既要考虑专业理论知识,更要考虑职业技能训练等方面的要求,还要考虑职业发展的新变化,以知识应用为目的,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三、工匠精神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一个很综合的概念,包括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和职业作风四个方面,是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从不同维度而言,职业素养也有不同的具体要求。

首先,从职业而言,职业素养就是岗位的规范和要求。对于工科高职院校,其专业按照社会的职业岗位设置,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对应岗位的规范和要求融入教学,使学生在进入职业岗位时候符合相应岗位的要求。

其次,从用人单位而言,职业素养是人员的综合品质。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时,不能只关注于学生的技能技艺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对非技能型素养也需要系统培养,使学生更加符合企业的要求。

再次,从学生而言,职业素养是一种行为习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围绕岗位行为习惯的要求,从观念意识培养、情感态度培养、思维方式培养和行为习惯培养最终形成学生的个人职业素养。

“工匠精神”的本质是:别具“匠技”,即工匠的技术、手艺和本领;独居“匠心”即一种独到灵巧的心思,是工匠们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颇具“匠魂”,即是指工匠们对工作的敬畏、入魂,达到人与物的高度契合。工匠精神的职业素养要求可以总结为“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乐于奉献”。这些素养要求高于岗位素养,是放在工科院校各个门类职业中都适用的要求,是一种公共职业素养。

四、工科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

将“工匠精神”真正融入工科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通过前期的调查研究,结合工科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特点,围绕工匠精神建立了一套1个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6个三级指标,18个四级指标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如表1所示。

整个培养体系以塑造“匠技”“匠心”“匠魂”为目标,最终实现“工匠精神”的传递,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让他们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更好地担负时代所赋予的责任,更好地继承与发扬“工匠精神”。

1.职业技能素养

作为工科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必须练就一身过硬的技艺,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是前提,同时为了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变化,熟练掌握自主学习技能也非常重要,这就构成了最基本的职业技能,是学生踏上工匠之路的基本条件。

2.职业行为素养

职业技能代表的是“能做”,即代表学生能够完成某项岗位工作,但是不能代表学生“会做”,即做好某项岗位工作。基于现代社会的分工模式和生产制造的规模化、系统化,每个岗位都是生产体系中的一个环节,需要娴熟的团队协作技能,良好地沟通能力和优秀的计划执行能力,才能最终在岗位上发挥出真正的最大价值,才能体现出个人良好地职业行为素养,真正成为匠技娴熟的技术人员。

3.职业文化素养

匠技娴熟只是实现了“工匠精神”第一层次目标,第二层次是独居匠心,即要求学生能够对技艺方面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发挥出创造性,形成切实的成果。创造不是空想,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也需要广博的知识,所以要对职业文化素养进行培养,让工科院校的高职学生也掌握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并有良好的人文素养。

4.职业道德素养

学校培养的学生将来都是职业从业人员,也是社会人,首先必须要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这是形成职业道德的前提。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另一个是学生的职业精神,要将这些内容融入日常的课程教学中。

5.职业理想素养

坚定学生的职业理想,因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起点相对不高,岗位工作的层次比较低,有的学生可能因为这个原因而气馁,所以在校期间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职业远景教育,让学生知道职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历程,做好心理准备和明确认知。在校期间培训注重思想教育与价值引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建立家国情怀意识,将自己的岗位工作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崛起之中,培养出工匠之魂的雏形。

6.职业心理素养

工匠之魂也需要一个强大的心理素质来支持,特别是对于工科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加需要。从高考角度来说,高职学生是高考战役中的“失败者”,很多学生在先天就具有心理劣势,而且工匠之路不会一路坦途,必定充满荆棘,必然要经历各种失败挫折,建立学生正视挫折的积极心态,培养努力向上的进取精神,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心理素养特别重要。

(本文作者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基金项目:本文内容为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专题)项目(2018SJSZ617)和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项目(63090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工科工匠精神职业技能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