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琼
摘要:“一带一路”视域下,不论是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出发还是从自身发展考虑,大学英语教师都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提升自身素养。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人才缺位和国际化发展趋势,结合教师素养内涵,指出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和提升五大素养:师德素养、英语教学专业素养、信息素养、多元文化素养和科研素养,为“一带一路”视野下大学英语教师素养提升提出一些适应时代发展的可行性策略和建议如深入学习超文化理论和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一带一路”;大学英语教师素养;素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383(2020)04-0094-05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LI Cuiqio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Min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gzhou 363000,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perspective,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must continue to improve personal qualities,either for the sake of national strategic development or for personal development. In view of the shortage of talents and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tre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ombined with the connotation of teacher quality, the five qualities that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possess and improv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was put forward, including: teachers ethics,language literacy for English teaching, information literacy,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y. Based on this, some feasible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that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were proposed, such as in-depth study of transcultural theory and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learning community, with the aim of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ie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perspective.
Keywords: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qualitie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 quality improvement
大學英语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成败,是国际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使得各国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伟大倡议,顺应了国际发展的潮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高校成为培养适应“一带一路”倡议需要的复合型国际人才的主要阵地。在此背景之下,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仅要满足大学生的职业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要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在“一带一路”视域下,为了培养国际型英语人才,本文将针对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何种素养,应怎样提升自身素养进行探讨。
1 大学英语教师素养内涵和要求
教师是教学中的重要角色,对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是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素养主要包括职业素养、专业素养和品德素养。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对于教师素养的评价标准始终如一,比如新时代教师应成为“四有好老师”。广大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结合实际,努力践行着“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面对特殊的受众——大学生,有着不一样的责任和使命。大学生是个极具活力和新思想的特殊社会群体,承载着国家的希望,代表着国家的发展未来。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以形成正确的三观,如何指导大学生利用和发挥自身的潜力,如何培养国家需求的人才,是大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大学英语教师除了应具备教师基本素养外,还应努力提升自身,以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求。
国内对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的最初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主要探讨教师专业技能。吴一安[1]在其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实证调查中,指出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应该包括以下4个方面:外语学科教学能力、外语教师职业观和职业道德、外语教学观、外语教学学习与发展观,四个维度间相互渗透,动态互动。学科教学能力受到职业观和教学发展观的影响,是教师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的成果,同时反过来又促进职业观和发展观的升华。在此之后,国内对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专业水平和技能,开始深入探讨综合素质,特别是针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国际化潮流”“智慧教育背景”和“网络与新媒体背景”等问题,思考和探讨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如何晓斓等[2]探讨了大学英语教研室如何践行教师基本素养,提出以下3点:研读语言教学学科基本文本包括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引导教师反思教学,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夏纪梅[3]长期致力于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强调教师要从传统走入现代,在观念、角色、行动、学习、研究、发展等方面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从而达到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起头并进。
基于教师基本素养内涵,通过分析和总结国内对大学英语教师素养的研究,本文尝试提出“一带一路”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以下素养:师德素养、英语教学专业素养、 信息素养、多元文化素养和科研素养。
2 “一带一路”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师素养要求
2.1 师德素养
教师是教育之根本,而师德是教师之本。习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多次强调师风师德建设,号召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4]。
2019年,教育部、中央组织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
中,明确指出了“师风师德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第一标准”[5]。作为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身临大数据信息时代的头脑风暴,经历着市场经济腾飞的各种诱惑,担着新时代人才培养重任,在此情境下师德素养建设显得尤为关键。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大学英语教师的受众为广大大学生,这是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思想活跃的年轻一代,是国家发展的人才储备。作为“传道授惑解业”的师者,首先要“传道”。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在潜心教书之时,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忠于祖国,忠于教育事业。在“一带一路”多元文化交流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更应该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优秀本土文化,以身作则,指引大学生健康成长,为新时代祖国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2.2 英语教学专业素养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专业素养是专业教师素质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没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师就无法担当学生的“路标”。《庄子》云:“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有过硬的语言基本功,熟练掌握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拥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这是对大学英语教师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潜心去反思教学,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反之,如果没有强大的知识储备,没有足够的语言水平,就不能算作合格的英语教师。
王守仁[6]也曾指出复合型大学英语教师既要熟悉外语教学理论,又要具备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和有较好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大学英语教师除了要具备英语语言专业素养,也要有较高的教学素养。在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应该认真研习语言教育理论,熟悉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和合作式教学等多模态教学法,与时俱进,及时了解最新教育教学动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教学模式和手段。“一带一路”视域下,需要培养复合应用型的国际人才,这对大学英语教师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借此契机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同时需要不断反思教学,突破陈旧教学模式的禁锢,探索多模态教学模式。
2.3 信息素养
1974年,“信息素养”的概念首次被提出。1992年Christina Doyle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指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具有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7]。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技〔2012〕5号)中明确指出“推动信息技术化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8]。在这股“教育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大学英语教学也开始摸索如何实现网络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不断丰富和发展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教师始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要把握和顺应信息化教育发展趋势,转变角色和提高信息素养。2010年左右,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外语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比如戴炜栋等[9]提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外语教师应具备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网络教育叙事研究能力和网络元评价能力。此后,信息素养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确实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和交流方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覆盖的不仅是陆路和海路,还包括互联网之路。习总书记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提出,要“建设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深入发展,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因此适应“一带一路”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而对于作为师者的大学英語教师而言,信息素养更是标配,一方面能够敏感地捕捉前沿的教育教学动态,能够对信息进行合理的整合和筛选,能够将现代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教学中;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通过互联网平台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信息,鼓励学生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高效的学习,培养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把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2.4 多元文化素养
“一带一路”倡议横跨欧亚大陆,涉及60多个不同文化的国家和地区,国情不同、信仰不同、民情迥异、语言文字也不尽相同。语言互通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基础,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是国家和地区间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芭芭拉·赛德霍夫[10]指出不同本族语背景者之间的交流常以英语为媒介,而且英语往往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即英语通用语(ELF,English as Lingua Franca)。“一带一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培养懂文化、高层次、高水平的英语语言人才。在此背景下,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英语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版)[11]也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因此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体之一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树立多元文化教学理念,提高自身多元文化素养,实践新型跨文化教学模式和超文化教学模式。
这里的多元文化素养可以理解为狭义上的人文素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品质,是人文知识和技能的升华和内化。为了实践人文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具备足够的人文知识,以语言文化知识为主,包括本土文化和相关异域文化,对历史、政治、法律、哲学和宗教等方面的知识都要不断学习和有所涉猎,甚至深入研究,因为各个学科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侧重的是英语语言文化,“一带一路”经济带还涉及到泰国、菲律宾、老挝、瑞士等欧亚文化,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之下,传统的跨文化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多文化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满腹诗书才能为师,只有博学通识,教师在教学上才能融会贯通,才能成为学生求学做人路上的一盏明灯。其次,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人文精神”,以学生为主,因材施教,尊重和关爱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情怀。“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沿线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倡导“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此时我们更要弘扬优秀本土文化,教导大学生坚守我们的核心文化和主流文化,对异域文化科学地对待,不盲从不随波逐流。
2.5 科研素养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不断改革,对教师的评价不仅仅体现在教学技能上,还包括科研能力和服务社会等方面,这显然是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和挑战,目的在于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科研素养的提高是大学英语教师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国内一些学者,如杜晋红等[12]、程京艳等[13]在探究大学英语教师基本素质和职业发展过程中也关注了教师的科研素质问题,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现状和科研体制问题,他们都指出大学英语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科研水平不高,心有余力不足,理论知识欠缺,科研体制不合理,科研成果发表难等问题。这些内因和外因长期共同影响导致了科研成为大学英语教师的短板。
科研侧重理论的学习和方法的研究,而教学侧重的是实践,理论是长期实践的总结,而实践需要理论的科学指导和强有力支撑。科研素养的提高与否关系到大学英语教学能否适应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科研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当前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自身发展必须要提高科研意识,深入学习教学相关理论,攻克科研短板。只有全面提高科研素养,才能通过产学研的方式服务社会。
3 “一带一路”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师素养提升策略
“一带一路”视域下,需要培养通语言、懂多元文化、具备多学科综合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大学英语教师素养的提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高校要实现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需求的完美对接,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角色,强调教育的国际化、信息化和多元性等特征。国内一些学者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对大学英语教师素养提升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个案叙事研究和实证研究。他们的研究都表明了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素养不仅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而且是教学改革和社会发展所需。对此,我们应该明确素养内涵,分析主客观影响因素,发现问题所在,提出大学英语教师素养提升策略,使之更好地在“一带一路”视域下开展实践教学。
3.1 补习落下的专业理论,深入学习超文化理论
教与研是相辅相成的,教要上一个层次,理论学习和研究必不可少。虽然本着对英语学科的痴迷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教学上大学英语教师从来就不缺乏热情,但是由于外语学科的特殊性和时代性,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在很长一段时间呈现“年轻化、学历低、教学强、科研弱”等特征,他们在教学上创新点子不断,对于教学问题经常自我反思,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但是由于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本科毕业就开始执教,并未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因此未能将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相关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成果转化成科研成果的路上一直举步维艰。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和信息化、文化多元性日趋明显,传统的跨文化交际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和文化交流。我们的大学生将来面临的交际活动不再局限于英语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而是多元文化的交际环境中,比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交流和合作。因此,大学英语教师提高自身素养首先要补习落下的专业理论,深入学习新理论如超文化理论,摸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超文化交际能力。
3.2 学习新的教育信息技术和开展体验式的文化学习
“一带一路”视域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交流不再受时空的限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大学英语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潮流,关注信息新技术,增强对信息的敏感性,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并运用在教学中,同时也用于对沿线国家多元文化学习和积累。在文化学习方面,首先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坚守我们的核心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其次要開展体验式的多文化学习和对比,这是直接而有效的文化学习途径。大学英语教师可以从网络媒体、社交平台和影视作品等方面去了解和体验某种文化;在此基础上,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争取机会去沿线国家和地区学习和实践,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对比我们的本土文化,总结文化差异,最终再回归文化教学。
3.3 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根据霍德(Hord)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14],为了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有共同学习愿景和目标的学生组成专业学习共同体,有着共同目标和研究方向的教师组成教师学习共同体。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是“分享与合作”,成员间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资源,交流经验,达成目标。教师学习共同体在校内主要有备课组、教研室、科研团队等。大学英语教师面对庞大的受众,教学任务艰巨,同时学生多,呈现出来的问题必然也多而且复杂。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校内教师学习共同体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同时团队间的相互学习、合作和鼓励能让大学英语教师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保持教学热情,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也能让教师能够彼此对照团队其他成员的做法,反思自身的教学,不断成长进步。
此外,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可以跨出校门,在“云端”同国内外学科专家、优秀教师等与自身研究相关人员构建学习共同体。这种教师学习共同体对教师的成长有着重大意义,是互联网信息技术赋予我们的学习便利。跨校间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师跳出框框、拓宽视野、了解前沿信息和研究动向,只有走出校门,才知道自己是“一孔之见”还是“见多识广”。可见,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4 结语
要完成“一带一路”这一重大历史使命,关键在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这是时代赋予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国家,大学英语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和全面提高自身素养。本文中的五大素养相互联系,互相促进:师德素养是核心,唯有“敬业”才能“精业”;专业素养是基础;信息素养和多元文化素养是时代所需;科研素养是产出的必备条件。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素养不仅是顺应其职业发展的需求,也是顺应学校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个体、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各司其职,共同致力于大学英语教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5,37(3):199-205.
[2]何晓斓,唐文杰.教研室管理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师素养提升[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5,15(2):53-56.
[3]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挑战:教师发展问题与对策[J].中国外语,2007,4(2):4-6.
[4]朱景林.从“三个统一”着力,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EB/OL].(2017-02-13)[2019-12-12].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213/c40531-29075556.html.
[5]央视网.教育部等七部门: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EB/OL].(2019-12-16)[2020-01-12].http://news. cctv.com/2019/12/16/ARTIRwgeDJ9nYg0zxYJev4gZ191216.shtml.
[6]王守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J].外语界,2010,140(5):9-10.
[7]孟丽华,武书敬.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研究[M].北京:外語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16.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EB/OL].(2012-03-13)[2019-12-12].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xxgk_133322.html.
[9]戴炜栋,王雪梅.信息化环境中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路径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142):8-13.
[10]SEIDLHOFER B. Understanding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7.
[11]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版)[EB/OL].(2019-09-01)[2020-04-14].http://sfs.usts.edu.cn/info/1143/4132.htm.
[12]杜晋红,何芳,刘晓玲.应用型大学中青年公共英语教师科研能力个案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2):113-125.
[13]程京艳,任维平.大学英语教师整体素质和职业发展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7):95-96.
[14]高宏钰,霍力岩,黄爽.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专业学习共同体(PLC)研究述评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9(1):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