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阅读在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21 09:39潘凯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高中生高中语文教师

潘凯

“碎片化”阅读现象的出现源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人们碎片化阅读模式的形成,同时,浮躁的、追求快节奏的心理态度让人们的阅读时间变得支离破碎。在这种新时代背景下,碎片化阅读以移动性、娱乐性、简短性、多元性、自由性等特点,逐渐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学习活动。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探究了碎片化阅读的概念、应用原则与应用策略,旨在发挥碎片化阅读的优势,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碎片化阅读的概念分析

碎片化阅读一词最早源于传媒界,不少媒体、期刊、报社都对碎片化阅读给出了说明与解释,但是,在教育界中并未对碎片化阅读给出明确的定义。不同研究学者对碎片化阅读的概念解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2012年中国文明网发布的《警惕“碎片化”阅读》一文中认为碎片化阅读是以移动终端设备为媒介,在零碎的时间中进行零碎化阅读的一种阅读方法。又如,麦小迈认为碎片化阅读是互联网时代发展下的必然产物,人们借助微信、微博、QQ等平台获取的碎片化信息。由此可见,碎片化阅读模式的实现需要借助移动电子媒介,阅读时间呈现为零碎化特征,阅读活动具有不完整、片断化的特点。其与传统固定化阅读模式之间存在的最大不同在于碎片化的立体性,阅读场景不同,阅读感受不同,阅读场地更加自由,不再局限于纸质阅读,而是融合了音乐、视频等动态阅读资源,有助于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二、碎片化阅读在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遵循学生发展规律的原则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碎片化阅读模式,需要教师充分了解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抓住高中生学习心理中的不平衡性、前瞻性与自主性,从高中生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特点出发,引导高中生自主地进入碎片化阅读的学习状态,指导高中生掌握碎片化阅读的技巧,在碎片化阅读中满足学习心理需求,激发高中生的阅读热情。

(二)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碎片化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的目的是服务于学生,因此需要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碎片化阅读的方式培养高中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与学生的主动建构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此引领高中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走向多元化,启发学生在碎片化阅读中进行创造性的解读,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遵循阅读内容整体性的原则

碎片化阅读虽然在阅读时间上呈现出零散化的状态,但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学生的空余时间,这样学生可以利用一切的空闲时间阅读。但是高中语文教师需要认识到,碎片化阅读的时间可以零碎,内容却不能零碎。教师在碎片化阅读教学中应注重阅读内容的整体性,给学生提供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阅读素材,避免学生在碎片化阅读中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

(四)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碎片化阅读需要教师遵循学科规律,并根据学生的现有阅读能力采取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方式。在新时代网络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善于利用移动电子设备为媒介,对每一名学生都抱有足够的耐心,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循序渐进的碎片化阅读中攻克自己的语文学习薄弱点,在从具体到抽象的碎片化阅读中锻炼阅读思维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碎片化阅读的优势,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学习需求。

三、碎片化阅读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明确阅读目标

娱乐性与休闲性是碎片化阅读的主要特征之一。在高中生看来,碎片化阅读是学生课堂严肃性、拘谨性阅读之外的一片自由、欢乐的乐土,也是释放学习压力的调节剂,因此高中生更加倾向于娱乐性较强的阅读信息,如“水煮三国”“大话西游”等。但是若是仅仅将碎片化阅读视为消遣,则会曲解碎片化阅读的初衷,也难以发挥碎片化阅读的教学价值。因此,教师应指导高中生端正碎片化阅读的态度,以明确的阅读目标为导向,避免在碎片化阅读中受到无用信息、不健康信息的影响,从而提升高中生碎片化阅读的质量与效率。

(二)选取经典素材

很多教师认为碎片化阅读与传统课堂中的文本阅读是一种对立关系,其实不然。碎片化阅读是以移动电子设备为媒介,以娱乐休闲为特征,以启发教育为目的。优秀经典文化与文本素材阅读同样以启发教育为目的。那么教師可以找寻经典文学素材或课文阅读内容与碎片化阅读模式的融合方法,让学生在碎片化的经典阅读中丰富文学底蕴,了解到更多的中华文化。比如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红楼梦》这本书进行阅读,并鼓励学生制作阅读计划,每天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阅读两到三章内容,以此增加学生对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等人物以及封建社会的了解程度。在碎片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QQ群等方式搭建阅读平台,学生与教师可以在阅读平台中分享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视频资料、图片资源,积极讨论阅读中的理解与困惑,这样,学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学经典著作。将经典阅读与碎片化阅读有机地融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使自身的文学素养更上一层楼。

(三)开展比较阅读教学活动

比较阅读是指利用内容、结构或形式相近的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对照,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开拓眼界,活跃思维,发现两篇相近文章之间存在的差别,从而增加对文本的理解程度,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碎片化阅读模式下的比较阅读教学活动,并不是纸质的对比阅读,而是依托于数字终端的对比阅读。很多经典著作被演绎成电影或电视剧,如《雷雨》《悲惨世界》等等。教师可以在文本阅读中引入一段影视资源,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各自优点,找到影视剧与原著之间的差异点,以此激活高中生的阅读热情。又如,在鲁迅《祝福》的小说阅读中,教师可以截取影片中的片段,将祥林嫂的人物特点、性格与经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引领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继而引领学生对比祥林嫂所说的句子,深切地领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四)注重阅读中的积累与反馈

碎片化阅读在增加学生阅读量、拓展阅读视野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碎片化阅读的指导中应注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信息积累,并消化所获得的有价值信息,将阅读信息为我所用。在碎片化阅读过程中可以生生相互推荐,教师向学生推荐,设置阅读素材的分享与整理时间,以碎片化阅读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与语言素材,从而实现以碎片化阅读助力高中生语文写作能力提升的目的。除此之外,还要注重碎片化阅读的评价与反馈,实施多元主体评价机制,在生生评价、师生双向评价中,锻炼高中生的反思与质疑能力,学会正确地看待他人,审视自己,以此促进高中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树立自我认同感,有助于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良性发展。

总之,碎片化阅读是一把双刃剑,将其运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找到碎片化阅读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之路,发挥碎片化阅读的积极作用,规避碎片化阅读的消极影响,以此助力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三垛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高中生高中语文教师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