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

2020-01-20 05:31顾晓梅
甘肃教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园本课程挖掘乡土资源

顾晓梅

【关键词】 幼儿园;乡土资源;区域活动;挖掘;园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10【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20)13—0088—01

充分利用本地乡土教育资源,创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环境是十分必要的。我园立足实际,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思想为指导,根据区域活动的新理念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本土資源,开展丰富多彩而又具有本土特色的区域环境,尝试走出一条特色化区域活动之路。

一、着眼本土资源,规划区域建设

我园是由政府投资在新城区新建的一所高起点、高标准的公办幼儿园。自落成开园以来,园领导在科学办园的理念指引下立足园情,抓实抓细课改教研,积极贯彻落实《甘肃省快乐与发展课程资源包》。但在具体的实施中发现,部分课程内容与地方教学实际不相符,与幼儿认知水平也存在一些差异,一部分内容难以实施。所以我园在教研中提出了“立足本土资源,开展有家乡特色的区域活动”的课程方向。我们的家乡玉门有“石油摇篮”“铁人故乡”的誉称,有闻名的“火烧沟遗产”,蕴藏着丰富的本土资源。因此我们根据本地特有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经过自下而上的多次研讨,创设了“爱家乡”“爱中国”“爱世界”三大特色主题区域。在每个主题框架下,又根据幼儿年龄特征以一条主线贯穿展开构建系列区域板块。“爱家乡”主题下设“大美玉门”“玉门新时代广场”“舌尖上的玉门美食”“玉门往事”等特色区域;“爱中国”主题下设“建构美丽中国”“群英荟萃”“青花瓷之美”等特色区域;“爱世界”主题下设“探索世界之秘”“世界音乐之旅”“绘声绘心绘本馆”等特色区域,每个班精心创设一个特色区域板块。这些区域集中体现了玉门特有的乡土文化、自然风光、人文风情、文化特产、传统美食等,使我园的区域创建具有了浓郁的本土气息,特色凸显。

二、挖掘本土资源,充实区域活动材料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幼儿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观察和交流,大家都反映区域活动的材料缺乏且单一。特别是作为新建园,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不可能花很多钱去购买材料。为了改变区域材料缺少且单一的现象,我们发动家长、幼儿、教师收集村镇随处可见的麦秆、树枝、石头、麻绳、布料、瓶子、蛋壳、泥巴等自然物件,进行制作与创新,并将其投放到各个区域内。创建了“创意陶艺工作坊”“麦秆坊”“花艺坊”“五谷丰登坊”“石头坊”等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区域,让乡土材料在区域中尽展风姿,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尽情玩耍,自得其乐。

对于投放到各个区域的乡土材料,我们倡导“一物多玩”。一种材料投放到不同的领域,可以实现多元利用。例如在创设的“五谷丰登坊”中,把豆类放进瓶子里制成“沙球”,投放进音乐区,幼儿就持着“乐器”敲起欢乐的节奏;把豆类投入数学区,幼儿就可以进行分类、数数、排序等;把豆类投入科学区,幼儿即刻沉迷在“沉与浮”的探索中;把豆类投入美工区,幼儿就能拼出一幅幅富有童趣的画。

三、 巧用本土资源,活化园本课程

我园以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为切入口,利用家乡本土资源设计了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活动,丰富了幼儿园课程。如以“麦秆”为主题,设计(大班)各科教学。在科学活动中,我们利用郊游带领幼儿一路观察农村的田野风景,让幼儿感受农村美丽的自然风光;来到田间,请农民伯伯给幼儿讲解麦子的种植、生长及收割麦草的整个过程,幼儿一起踩田埂、一起捡麦穗麦秆,体验劳动的乐趣。回来后,再边看录像边回忆所见所闻,让获得的知识经验得以提升和巩固。

在美工活动中,我们尝试制作麦秆子画,引导幼儿画边框线并制作麦秆墙饰《母鸡萝丝去散步》,还教幼儿扎麦秆人、编织草绳、草鞋、草帽等。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幼儿获得了知识,体验了生活,萌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感,而且领域兼顾,也有效地提高了幼儿观察、表达、探究及创造等各方面的能力。

家乡的本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为幼儿教师,就要用教育的智慧,让这些自然资源融入课程中,给幼儿以“活”的知识教育。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园本课程挖掘乡土资源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家园联手 实施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课程
家园联手实施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课程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