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喜峰
京旗回屯也称京旗屯垦,是清朝统治者面对八旗制度造成的八旗子弟日益增多无以供养,而形成的一项为解决八旗生计问题的政策。这一政策从乾隆时期开始,历经嘉庆、道光,直到光绪年间。京旗回屯政策虽没有真正解决满洲的八旗生计问题,但却将大批北京、盛京等地的满洲旗人迁到黑龙江地区的阿拉楚喀、拉林和双城堡等地,促进了黑龙江地区经济的发展、民族关系的进一步融合,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京旗文化。
“八旗生计”问题,与清朝制订的“首崇满洲”、“恩养”八旗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朝入主中原后,将八旗主力驻防于北京地区,称为京师劲旅。为了保障京师八旗的战斗力,清政府禁止旗人从事士、农、工、商各业,大多数的普通旗人只有当兵一途。为了保障旗人及其家庭的生活,清政府赋予了旗人种种特权,实行“恩养”政策,保障优厚的生活待遇。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规定:“凡八旗壮丁,差徭、粮草、布匹,永停输纳。”不仅如此,八旗兵及其家属拥有政府分配的住房、旗地,按照五等领取粮铜,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康熙中期以后,随着国家的统一和战事的减少,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京师八旗人口迅速增长,到雍正、乾隆年间已达十万有余,而八旗兵数量又有定额,由此产生大量八旗闲散人员,满语称为京旗“苏拉”。京畿地区的满洲,“生齿日繁,生计拮据”,谋生无术,生活日益贫困。随着盛世的到来,侈靡之风在京师旗人内部日渐流行,大量的京旗“苏拉”无所事事,终日习于嬉,这导致本已拮据的京师旗人更加贫困,他们只能通过借贷来维持生活。
清朝历朝皇帝对“八旗生计”问题都极为重视,采取了汉军出旗、八旗非正身旗人出旗为民、设立井田、赏赐银两、赎回民典旗地、设立养育兵制度等措施,以维持八旗官兵的生计,缓解八旗的生计问题。但收效甚微,甚至滋长了八旗官兵的惰性、寄生性与奢侈性。在其他措施无济于事的情况下,清朝政府采取了“京旗回屯”的政策,即将京畿地区的贫困满洲旗人迁移到东北地区垦荒生产,改善生活。清朝中前期京旗满洲回屯主要有三次,即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十九年(1754年)和嘉道時期。
第一次京旗回屯是在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六年(1741年),清朝政府派人勘察东北地区,确定向阿勒楚喀(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拉林(今黑龙江五常县)等地移居京畿贫困满洲。为了迎接“京旗”满洲的到来,清朝政府先“派吉林乌拉兵八百,阿勒楚喀兵二百,驿站夫五百”,共计1500名,购入耕牛1600头,令其开垦。初年开垦田地1300顷,等到京旗移驻此地,即拨给开垦地及耕牛。京旗编入阿勒楚喀驻防八旗。经过充分准备,乾隆九年(1744年),第一批京旗满洲750人迁移拉林,这是清代京旗满洲迁入黑龙江屯垦居住的开始。第二年,又有京旗满洲250人迁入拉林屯垦。为了吸引更多的京旗“苏拉”移屯东北,清朝政府给予京旗回屯的满洲旗人以优厚的待遇和特权。移驻的京旗每户给地三十亩,外有闲荒听其招佃垦种。由京师出发时,京旗屯户可以领到由户部发给的治装费、食宿费。移屯户到达移驻垦区后,官府为他们准备好了房舍、井、牛具、籽种、口粮和一笔“立产银”。他们还可以买奴仆、雇工,享受免除赋税的待遇。
第二次京旗回屯是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十九年八月,吉林将军傅森上书朝廷,提议在阿勒楚喀地区及附近实行京旗回屯。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朝政府共迁移2000户京旗满洲到拉林,按乾隆九年例给予优厚的待遇和特权。
乾隆时期虽然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京旗回屯,但依然没能解决京畿地区的八旗生计问题,白莲教起义等又使清朝财政更加拮据,因此嘉庆皇帝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八旗生计”问题,只得再一次实行京旗回屯。嘉庆十七年(1812年)四月,嘉庆皇帝谕令赛冲阿、松宁在吉林将军所属地区内,调查土地情况,以备京旗回屯。嘉庆二十年(1815年),双城堡京旗回屯的筹备工作开始展开。为了保证这次京旗回屯的顺利进行,清朝政府采取先由吉林和盛京的八旗兵丁代为开垦荒地,待土地垦熟后,再拨京旗移驻的方式。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至二十五年(1820年),盛京旗丁一千名、吉林旗丁两千名及他们的家眷先后前往双城堡进行垦荒,在这里建立了中、左、右三屯。此后,便有大批的盛京满洲旗人前往双城堡屯垦。由于大量的满洲旗人移居双城堡,使这里的荒地得到大面积的开发,加之这里土地肥沃,农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双城堡屯垦的顺利进行,为这里的京旗回屯奠定了基础,但嘉庆皇帝在位期间,双城堡的京旗回屯并未能实现。道光元年(1821年),清政府制定了京旗移屯双城堡的规划。为了保证京旗移屯双城堡规划的实施,清政府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移居双城堡的京旗每户可获得官府配给的车马房屋和熟地,还可领取治装银三十两、补贴银十五两。即便如此,由于京旗贪恋北京的繁华,甘心情愿移屯东北者寥寥可数。从道光二年(1822年)到道光七年(1827年),共移驻双城堡京旗316户。
嘉庆道光时期的双城堡京旗回屯,尽管吉林将军富俊制定了周密的回屯计划,清朝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是并没有真正吸引安于享乐的京旗移驻,京旗回屯的数量远远少于当初的规划,即便是迁来的京旗满洲,逃回北京的也不少。道光十年(1830年)以后,肥沃的土地和良好的开垦条件,吸引了包括盛京、热河等地在内的满洲旗人前往双城堡地区屯垦,于是,这些人最终构成了双城堡满洲旗人的主体。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