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二首·其二

2020-01-20 02:14陶渊明
青年文摘(彩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衣食素心南村

(晋)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点评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根据各学段特点,设立劳动教育课程,并且是必修课,与语文、数学、外语平起平坐。劳动是人立世的根本,在古往今来的诗人、文豪里,真切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并亲身参与劳动实践的,陶渊明是第一人。他放弃了官场的利禄,回归田园,一边辛勤劳作,一边体悟人生。“田园诗”这一诗派就开创自他,是诗歌的重要门类。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的官职,返回柴桑上京老家务农为生。义熙四年(408)六月,他所住的旧宅失火,无家可归,只得暂住船上,以船为家。如此过了两年,义熙六年(410),陶渊明移居浔阳南里的南村村舍,移居后不久写下《移居二首》,这里所选的是其中的第二首。

在《移居二首·其一》里,他交代了自己搬家到南村的缘由:“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他想住在南村,不是因为占卜后说这里吉利,而是因为听说有很多朴素纯良的人住在这里,他很乐意与他们朝夕相处。这些“素心人”都是谁呢?有人指出是颜延之、殷景仁、庞通等人,都是德才兼备的文人隐士。陶渊明和他们相交甚欢,遇到好文章就共同欣赏,存疑之处就辩论分析。

在《移居》诗的第二首,他写的仍是与这些“素心人”之间的交往。在春秋晴好的天气里,他们会登高吟咏新赋之诗,路过彼此的家门,家里有酒,就招呼对方小酌一杯。农忙时,各自下地劳动;农闲思念对方时,就披衣相访,谈笑不息。在这样一种张弛有道、劳逸结合、并有知己陪伴的生活中,陶渊明觉得自己悟到了一种无上真理,获得了一种难以抛弃的人生信念,那就是:人的衣食都要靠双手来努力赚取,躬耕然后有收获的生活永远不会欺骗自己。

在劳动中感受生存的快乐,“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又何尝不適合你我?(文/常小仙,你有什么想要推荐的名句,请在新浪微博上@常小仙清华,小仙会尽量满足哒。)

猜你喜欢
衣食素心南村
南村谈艺录(视频)
侠气与素心
明清时期徽州与淮北衣食文化之比较
以修养为衣食
从衣食足中知荣辱
绿水青山间捧出“金饭碗”——探访芦南村的乡村振兴故事
侠气与素心
素心人陶渊明
莲花县南村水山洪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分析
帝女花妍:素心清欢染烟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