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安全吃水长效管水

2020-01-20 22:51:21董明锐肖静
中国水利 2020年1期
关键词:奉节县管护饮水

董明锐 肖静

坐拥三江过境,大小河流纵横,很难想象重庆却是中度缺水的地区。尤其是在渝东北、渝东南等典型山区,喀斯特地貌多,河流源短、流小,汇水急、退水快,水资源利用难度较大,提水成本高。

“人在山上走,水在山下流,人要喝水累死牛”,这是曾经重庆农村饮水状况的生动写照。没有青壮劳力的家庭只能吃屋檐水、田角水,居住在缺水地区的农户往往都是一水三用。与水量不足和取水不便相比,水质安全更无保障,饮用浑浊水、苦咸水、硬度及微生物超标水源人口较多,因水致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农村群众身体健康,事关乡村振兴,是重要的民生福祉。为了让农村居民喝上水、喝好水,近年重庆把解决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作为 “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任务来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

走进奉节:攻克“水贫困”点亮新希望

“雨来山水遍地流,雨停用水就发愁。”曾经的奉节,农村群众长期受困于饮水安全问题,每到干旱少雨的季节,来回穿梭的送水车是村民们最渴望看见的“风景线”。

如今,奉节县家家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农村群众四处找水吃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只要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就喷涌而出,不仅方便还很干净!”看着白花花的自来水从水龙头涌出,奉节县吐祥镇响水村村民钱永青乐得合不拢嘴,“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去挑水了,日子越来越好。”

变化来之不易,背后见证的是近年奉节县全力开展的水利扶贫攻坚。

落实责任,推进项目建设

“贫困地区水利发展是水利工作的优先方向,加快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是水利扶贫重点任务。”为此,奉节县委、县政府从高位推动,把加强贫困地区水利工作、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摆在全县水利发展的重要位置。

县脱贫攻坚指挥长会、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饮水安全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及时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推进措施。政府督察室对饮水安全工作实行 “日调度周通报”制度,强化工作统筹。通过定期召开脱贫攻坚饮水安全现场推进会,奉节将饮水安全工作纳入脱贫攻坚督查重点内容,县政府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在具体责任落实上,奉节县水务局紧抓建设促管理,采用“一天一汇总、一天一研究、一周一下达”的方式,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干部全下乡镇,机关只留一人”,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局领导带队,局机关干部参与,举全局之力共赴一线,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协调联动。

“重点实施‘三大工程’,全面出击让骨干水源工程与毛细血管协调配套,让民生水利浸润在贫困地区,流进千家万户。”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奉节按照“村村有活水、户户有净水、人人有水吃”的目标,以“骨干水源、户户通、水厂升级改造”等重点工程为抓手,开工建设了天赐湖水库、林政水库等一批骨干水源项目,全面实施安全饮水户户通工程,同时建设水厂改造升级工程,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为保障项目建设质量,在工程建设施工期,县级统一聘请了监理单位,把关验收项目建设关键工序。此外,当地不少农村居民也加入到了监督队伍中。通过村务公开栏、院坝会等方式,将项目投资投劳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工程进度等相关信息全方位进行公示;凡是交由村委会或施工单位实施的农村饮水工程项目,通常会集体推选2名以上受益户代表作为监督员,负责建材质量监督,以此避免了偷工减料等问题,群众做到了看得见、算得清、不疑虑。

精准施策,解决吃水困难

如果将“吃水难”看作是一种病症,其背后的病因不尽相同。只有真正找到病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作为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平安乡以喀斯特岩溶地质为主,存在严重的“季节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和“季节性洪涝”问题,是奉节县有名的缺水地区。2017年8月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驻村工作队员们跑遍了全乡各家各户,征集诉求意见,村民们反映得最多的就是饮水问题。

“几十户人共用一个水塘,先去先舀,晚了有时就没水了。遇到有人插队,吵架的事不少。”平安乡的贫困户廖中平告诉记者,如果遇上干旱,还必须到10 km外的梅溪河挑水,“一来一回,半天时间没了,哪还有精力发展生产?”

65岁的杨胜明是较早搬到平安乡场镇上居住的村民之一,虽然在10年前就依靠集镇供水用上了自来水,但他依然常常为吃水而犯愁。“自来水不稳定,有一茬没一茬的,一年里大概有半年都在停水,还是只能去排队打水。”老杨说道。

困难如何解决?平安乡的对策是:“天上接、河里抽、地下钻、专车送”,誓让群众用上放心水。

“现有条件下单一的方法肯定不能覆盖所有村民,我们把十八般武艺都使出来了,最终定下以建设集中供水工程为主、分散式供水工程为辅的思路。”平安乡副乡长朱清平说。

通过修建水池蓄水,近年来平安乡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70处、分散式供水工程34处,实现全乡饮水工程项目全覆盖和农户饮水管网“户户通”,解决了1.39万人口饮水问题。投资421万元,建设关门山应急提水工程,采取两级泵站提升,将关门山脚下梅溪河水抽至集镇水厂,让原本日供水量只有300 m3的硝洞水厂扩容到了1 000 m3,可稳定解决海拔900 m以下地区居民用水难题。此外,奉节县采取钻探地下水的方式,解决部分区域枯水期应急供水问题。对高海拔及偏远地区的“吊角”户,则在枯水期安排专车送水。

平安乡的经验,正是近年来奉节在解决群众饮水问题中所采取的对策。据了解,对照农村安全饮水“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四个国家标准指标,奉节县逐村逐户开展了拉网式大排查,精准开展问题识别,全面归纳问题种类,分类施策制定解决方案,分村建立饮水问题台账,做到问题清、情况明。

找准“病根”开“药方”,在全面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奉节县按照“一户一策,一村一方案”的要求,分门别类推进建设。种种措施让奉节县广大农村群众的“吃水难”问题得以解决。如今,水龙头一拧,自来水“哗哗”直流,一天都不间断,而且水量大、水质好,村民们喜上眉梢。

“唯有这样把握实际环节,才能真正做到药到病除,提升水利扶贫措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奉节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总结。

强化管护,建立长效机制

自来水有了,但如何管起来,在农村尤其是偏远的山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通水入户以后,单独户好办,水管坏自己买,水池漏自己修,但集中水池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奉节县汾河镇分管水利的负责人介绍,“通过召开群众院坝会,镇上确定龙洞榜2口供水池受益户按照0.8元/m3收取电费,沙梁子供水池受益户每户每月收取6元电费。有了经费保障,管理人员每两个月对饮水设施进行清理,及时对损坏管道进行维修,保障工程运行良好。”

在平安乡,具体操作则是在每个集中和分散供水的水池受益户中,让群众公开推选出一名“池长”,让“池长”们来落实管护问题。

天台村72岁的张兴广就是被42户村民选出来的“池长”,负责监督管理库容量1 000 m3的龙洞水池。“每个礼拜至少要去查看4次。”张兴广说:“不下雨的时候要去,一般是清理树叶之类的漂浮物,下雨的时候更要去,确保水池能蓄满水。每隔3个月要把水全放了,把淤泥清理干净,有时还要消毒。”因为工作多,张兴广还请了两个帮手负责维修水管之类的事务,自己则挨家挨户收水费,用于水管维修等材料支出。

类似的经验模式还有很多。在“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管护思路下,奉节县牢固树立“三分建、七分管”意识,落实“三项保障”,强化制度、资金、督查保障力度。通过制定出台《奉节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护指导意见》,厘清县、乡、村三级管护责任,实行建、管、护分离。采取“政府奖补一点、镇村筹集一点、受益户承担一点”多点集合方式,2018年县财政筹集到位经费100万元,作为当年人饮工程管护资金。与此同时,强化督查保障,将饮水安全建后管护纳入脱贫督查重要内容,列为乡镇“双月排名”重要依据。

截至目前,全县已通过饮水管护协会管理工程1 850处,聘请管水员管理450处,通过竞争承包方式管理85处,受益户自行轮流管理3 390处,全县所有农村供水工程实现管护全覆盖,充分发挥了项目实效。

放眼重庆:破解“管水难”安全保长远

窥一斑而知全豹。透过奉节放眼全市,能够清楚地感知重庆农村饮水的变迁。

2005年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加快推进解决农村人口饮水问题,截至2015年全市累计完成投资110亿元,解决了1 828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居民基本实现“有水喝”。

随着脱贫攻坚战打响,重庆把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部门牵头落实,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资金安排方面,重庆持续加大贫困区县支持力度,2016—2018年全市累计下达市级以上资金11.3亿元,其中下达贫困区县农村饮水项目市级以上资金10.2亿元,占全市资金总额的90%。2019年,联合下达农村饮水投资计划4.1亿元,分配14个国贫县市级以上资金2.7亿元,占资金总额的65%,并将中央补助重庆市小型水源工程建设资金的全部6 000万元,补助重庆市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4 016万元中的73%安排到贫困区县。

在此基础上,重庆各级水利部门还采取暗访、专项调查、随机检查、电话抽查等多种形式,对贫困人口饮水保障情况展开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一批批建立起来,清澈的自来水流入千家万户。当前,重庆已基本消除了饮用苦咸水、铁锰超标、硫酸盐超标和屋檐水、田角水、坑凼死水等情况,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农村群众正在从“有水喝”向“喝好水”加速转变。

“吃水难”问题逐步解决,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建轻管”的问题仍有待解决。“2005年以来全市共建成31万余处农村供水工程,除主城9区外,平均每个区县790处。”市水利局农村水利水电处副处长田勇感慨:“这么多供水工程,管护是个大难题。如果管不好,就不能充分发挥效益,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就会降低。”

据了解,目前重庆已形成场镇以集中式供水为主,农村以小型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为主的村镇供水格局。其中,集中式供水工程主要由供水企业进行专业化管理,分散式供水工程多为蓄水池、水窖等形式,由受益村民自行管理。

相对来说,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的管护更加困难。田勇介绍,此类工程多分布在村(组),供水人口在20人以上。由于收取的水费难以维持企业正常运转,一般只能由村社自行管护,主要为委托留守老人日常照看,甚至有的农村地区因为收不上水费,导致好不容易建起来的供水工程无专人管理,用水安全状况与群众期待存在差距。

只有规范管理,才能保障工程长效运转。为此,重庆近年以强化工程管护为重点,深入实施《重庆市村镇供水条例》,印发规范村镇供水工程运营管理指导意见,推进2万余处农村供水工程确权登记,形成了企业管理、村社集体管理、协会管理、承包管理、老百姓自行管理等多元化管理模式。

渝北区探索出“以专业供水公司管理为主、镇村管理和用水户管理为辅”的运管模式,将日供水200 m3以上的供水工程交由专业供水公司负责管理、运行和维护,其余的由所在镇街或村社管护。

巫溪县花台乡创新“以奖代补”模式,鼓励87户“吊角”户按照“清池、抹面、安装防护栏、设置沉沙池以及清理水池周边杂草”等统一标准自行修建水池并自行管护,政府验收合格后按照每吨水60元的标准对农户进行补助,既节省了修建水池的费用,也解决了后期管护难题。

在巫山县抱龙镇洛阳村,通过灵活制定管理规则,村民管水积极性得到激发。五组27户村民推选懂水管焊接的村民高南为管水员,村民在安装水表缴纳水费的同时,每年每户交20元维护费,用于支付管水员的工钱和管网维修费。六组的57户村民则通过抽签分成18个小组,每小组轮流“坐庄”管水一个月,由于人人都是“管水员”,又有了运行经费,大家逐渐改掉了不良用水习惯,全组再没缺过水。

……

各地区县针对农村饮水工程“重建轻管”这一顽疾,积极探索出路,收获了不少成功经验。2019年,重庆市又印发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试点实施方案》,通过在12个区县试点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探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中存在的设施不完善、投融资机制不健全、建设和管理不规范、运营不持续等问题。探索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为农村饮水安全提供资金保障,探索“政府主导、行业监管、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管理机制,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管护体系。

“坚持建管并重。既要重视供水设施完善,又要注重工程运行管理,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管护体系。”沿着这一目标,重庆水利人继续探索,在保障安全饮水、筑梦巴渝大地的攻坚路上勇毅笃行。

猜你喜欢
奉节县管护饮水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BIM在重庆市奉节县高铁站站前大道设计中的应用
简易饮水鸟
军事文摘(2021年18期)2021-12-02 01:28:44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36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2:46
博物洽闻,通达古今——记奉节县博物馆群
中国三峡(2016年11期)2017-01-15 14:00:10
生态经济推动重庆市奉节县生态涵养发展实践研究
山西农经(2016年3期)2016-02-28 14:23:59
防丢干伞饮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