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国栋 孙仁权 蒙雪芳 蓝超越 黄大海 莫东波 苏艳飞
抑郁症疾病对人们身心健康存在着严重负面影响,近些年以来,相关研究从动机角度出发,以行为激活和抑制系统为基础有效明确和掌握抑郁症患者的易感性和影响因素,相关研究人员认为行为激活系统与正性情绪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对奖赏等方面的刺激反应比较敏感,从而产生必要的趋近行为,而行为抑制系统与负性情绪之间也存在着密切联系,对惩罚等刺激反应较为敏感,容易导致回避行为的发生,需要深入研究和总结[1]。
行为激活是医生和患者沟通交流之后,患者能够充分得到愉悦感的方式,使得患者对自身掌控度提升,在对这些活动实践的基础上对患者的行为产生刺激作用,能够帮助患者积极行动,提升患者生活的积极性,在这一情况下,推动患者的欲望激发出来,防止患者在行动过程中产生回避退缩的心理,使患者可以具备正常生活的积极态度,行为激活疗法在实践的时候,其本身所具有的目标是对患者实施行为激活处理,从人口健康学的角度出发,促使个人肢体活动可以成为具备比较高价值的心理健康保健措施,从而促使人们患抑郁症疾病风险发生率得以降低[2]。
行为激活在实施的时候,其实践研究的对象为抑郁症易感群体,由于日常生活过程中的压力,这些群体自身对生活抗拒的现象也使得其无法得到生活的幸福感,进而也容易使得个人的认知和行为出现不良改变,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患者抑郁症疾病的发生,而采取积极有效的行为激活疗法不仅能够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升,促使患者治疗之后复发率降低,对社会功能加以提升[3]。其也是鼓励抑郁症患者个体掌握应对负面情绪的方式和个人目标的重建,对个体自我意识有效加强[4]。
行为激活疗法主要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Lewinsohn 等学者提出的,这一方式在实际应用的时候,主要是针对抑郁症治疗实施的,在抑郁症患者治疗的时候多数情况下是将行为激活作为重要基础,更加突出行为对情绪和症状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行为激活疗法在具体应用的时候主要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5]。
在对患者实施行为激活疗法治疗之前,需要医护人员首先和患者构建较为良好的关系,对患者实施激活疗法治疗多数情况下是对抑郁症疾病治疗的知识内容和原理进行讲解,帮助患者对这一疾病和治疗方式的认识更加深刻[6]。
抑郁症患者治疗需要对患者的症状和情绪状态等加以关注,不同评估阶段的总结和分析能够促使抑郁症治疗师可以具备针对性特点对活动的方案加以具体实施和有效调整,从而满足患者的治疗要求[7]。
活动安排要由治疗师和患者共同商议确定,在布置家庭作业过程中要对患者的完成情况有效分析和鼓励,鼓励患者按时完成,在顺利完成的基础上得到奖励,否则需要有效调整活动安排[8]。
行为激活疗法的优势主要是由于这一治疗方式的过程比较清晰,培训师在这一过程中更加容易实施,实践也较为简单,抑郁症患者在治疗的时候,行为激活疗法本身具有治疗框架十分灵活和推广性较强等特点[9]。行为激活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应用主要是在再教育理论的实践及激活其积极行为中加以实现的,并不需要对抑郁症造成的生物学改变问题关注和重视[10]。但是这和行为疗法的结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激活疗法要关注患者自身的需要,在这一基础上明确患者的内在作用机制,但是多数情况下对这一内容关注不足,这就需要对患者的长期治疗效果仍然要进一步观察[11]。
行为激活疗法更加适合长期抑郁症患者和重度抑郁症患者治疗加以实践,对于一些存在认知障碍和理解能力不高等抑郁患者治疗具有比较高的实用性,研究者认为行为激活疗法不仅可以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加以改善,也可以更好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容易加强患者的健康行为[12]。国内有学者研究认为抑郁主要是慢性疾病的并发症,而行为激活疗法在对老年患者抑郁症疾病治疗过程中具体实施,其控制的效果也更加显著,而治疗效果和行为激活疗法之间具有密切联系,这一方式本身与行为激活系统的作用程度具有密切联系[13]。
行为激活疗法相对于认知行为疗法而言,研究相对比较少,但是在近些年的研究过程中,仍然具备一些基础[14-15]。专家学者在实施行为激活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相关的试验的基础上明确行为激活疗效和认知行为疗法的效果相当,并且其中包含着多数患者报告抑郁症症状程度出现明显减少,这也就说明行为激活疗法的应用效果明显要比认知行为治疗的方式好,因此,初级心理健康工作者采取行为激活疗法能够为抑郁症患者提供费用更低和同样有效的治疗方式[16]。
行为疗法不仅对成年群体比较适用,也能够应用于儿童青少年群体,对于儿童青少年抑郁情绪干预方面研究的时候,其结果得出,药物联合行为激活疗法对儿童及青少年群体抑郁症治疗,其治疗效果相对更加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17]。对于青少年行为激活的案例研究基础上能够得出对于相关生活事件研究的时候,容易造成患者陷入恶性循环这一情况中,对行为激活疗法治疗方式的应用能够较快切入且能够对患者的恶性循环状态有效打破,这也是行为激活疗法实践应用的重要特点。此外,行为激活的方式在失眠症状的环节同样适用[18]。
行为激活疗法也能够在当前应用广泛的医疗治疗中加以应用,在两者结合在一起的基础上使得人们在接触这一方式的时候潜移默化的基础上获取一定治疗和开解,这一方式也符合行为激活方式的实践应用要求,帮助人们走出家门体验健康行为,从而获取更加良好的感觉,构建追求更健康行为的良性循环模式[19-20]。
在人们心理健康保障的基础上,我国人口基数相对比较大,这也就逐渐成为心理保健推动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行为激活法治疗属于操作简单和收益比较高的治疗方式,在对其进一步改良的基础上能够有效为特色心理治疗做出更大的贡献,值得大力开发推广[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