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锦 曾文峰
(1.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32;2. 中共仁化县委党校 培训处,广东 仁化 51230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强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途径。”[1]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深刻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的逻辑理路,清醒认识到面临的现实挑战,在实践路径中提出可供参考的有效策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2]国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断强化精神文明和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重构国人精神世界的必然举措。
法治是贯穿于社会各领域的治理体系,在思想层面上,法治思想对于法治建设的推进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中国应走独具特色的法治道路,接受核心价值观引领,将法治落实到具体实践,提高法治权威。第一,提供价值源泉。社会核心价值观代表了中国最广泛的民意和心声,是社会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1]它包含着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是明确社会善恶好坏和荣辱的标准。故此,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必须代表人民的心声,并与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思想理念和社会共识的高度凝练,就必然要成为中国法治的逻辑起点及价值遵循。第二,提供方向定位。中国的法治要有明确的方向、准确的定位,就必须自觉接受核心价值引领。中国坚持走自己的道路,这就区别了其法治价值与其他国家的法治价值,规制了中国法治属性。中国人面临西方外来价值渗透,在意识形态领域遭到侵蚀,国人的精神世界出现迷茫。这就需要用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各阶层进行理论教育,建立意识形态领域防护墙,为法治建设增加思想上的安全屏障。第三,提供价值目标。法治的价值目标就是核心价值提供的价值目标,法治建设就是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普及良好的法治思维,树立覆盖全社会的法治信仰。其实质就是,让“法治”这种国家和社会治理方式转化为被社会广泛接纳的核心价值观,成为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动力的精神信仰。
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转型升级的新时代,社会思想和社会价值呈多样化趋势,社会思想变得多元多变。在此社会背景下,全面推进法治建设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内容。“法治”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中的一种。中国进行法治建设,就是要以法治来推动改革,以法治来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用法律体系来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法治建设包含了对“法治”价值观进行建设,其实质是对核心价值观的切实践行。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不仅仅只是理论宣传,还包括全方位的社会实践,而法治建设就是在整个法治实践过程中将“法治”价值观落到实处。
第二,法治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宣传的必然要求。法治建设是宣传法治思想的过程,也是培养人民群众的法治思维、建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文化的过程。在法治建设过程中,通过法治宣传,提高群众的价值认同,这是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任何理论宣传都需要建立在法律框架下来实施,以确保理论的价值引领的合法性。
第三,法治建设过程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同时实践也能检验理论,并且理论需要实践将之落到实处。法治建设是对法治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是通过立法、司法、行政、执法等活动将法治价值观融入法治实践,通过法律规制,形成有利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环境。任何主流价值观的践行都需要良好的环境,而法治建设恰好是通过法律等手段为其提供强力保障,法治建设可以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为群众提供价值指引,为社会实践提供价值参考。
中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属性决定了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没有天然的对抗和矛盾,这种建立在中国特殊国情基础上的有机统一,包含了互融的必然。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自身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法治”这一核心价值,法治建设其实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法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3]用法律本身和法治建设来推动其发展符合核心价值观内在发展要求,符合两者的发展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第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求。“要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4]134核心价值观是道德的高度凝练,这是个人的德,也是社会的德,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法治社会里发挥德治的软约束作用的必然要求。第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法治建设和价值观建设共同进行,也就是需要法治来保障全社会的规范运作和价值观对民众的引导。社会主义核价值观是法律体系和制度的价值取向,是引导法治建设朝着合乎人民群众意愿和利益方向进行的思想保障。中国法治建设只有与核心价值观相融,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保障价值主体的利益诉求,才能规范法治的执行主体行为。
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初步效果已经显现,但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战略目标。当前,核心价值融入法治建设还面临诸多挑战。
权力化生存是几千年来传统社会中国人的主要生存方式。当前,虽然封建社会已不复存在,且这种制度早已消亡,但权力化生存方式的消极影响依然存在。
第一,权力本位的价值取向尚存。几千年的传统社会,作为统治阶层的皇族、贵族等官僚集团构建了权力核心,建立起自上而下的权力体系,通过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和礼教体系固化其权力体系和既得利益,为权力本位提供理论基础。中国虽然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各种社会改革,但是这种传承于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不是轻易能够抹去的。对于部分普通民众来说,这种思想毒瘤若侵蚀其精神世界,将削弱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第二,社会利益分配受权力化影响。由于传统社会权力化生存思想的毒瘤仍在,依据权力化生存衍生出来的社会利益分配,受权力化影响依然很大,与核心价值观的法治精神背道而驰。一方面,政府职能越位。在某些领域,某些地方政府依然通过行政手段包揽了许多由市场机制决定的事情,没有完善服务型政府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另一方面,存在部门利益化问题。政府职能存在错位现象,就是部门利益分配之间的问题,也就是权力化生存思想影响下的政府部门职能划分不明确导致的利益分配问题。
近些年来,中国吸收了外来先进文化和价值观念,但同时也受到了外来价值引起的多元价值冲突,给中国的法治建设带来严峻挑战。
第一,价值多元对法治建设的价值取向形成冲击。经济全球化下的文化交流增多,西方国家通过掌握的文化话语权,对中国进行文化输出,对中国整体的道德、法律体系造成一定冲击。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规范,是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资本主义法治是为资本服务,其根本价值取向是资本至上,并不以人民利益为核心。西方价值往往披着“自由”“民主”的价值外衣,迷惑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符合中国国情的法治价值取向若受到外来价值干扰,会扰乱社会法治建设的价值构建。
第二,价值多元弱化了法治观念的普及。法治建设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而普通大众的法治知识来自于法治宣传。在现代化建设中,价值多元所产生的部分价值观念(如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与法治精神相悖,却能使一些人沉醉于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当错误价值观念四处散布时,就会阻碍法治观念在人民群众中的推广,无法为人民群众树立法治价值的正确导向。法治建设和法治思想观念的普及,需要人民群众朝着符合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方向前进,而外来价值带来的价值多元,可能削弱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弱化法治观念的普及。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法治的呼声高涨,既体现出人民对法治社会和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折射出“法治”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还面临不少现实问题。第一,法治观念有待加强。在新时代,国家治理和社会运转已经步入法制轨道,法律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各种法律基本健全;法治思想的宣传和法治精神的培育贯穿社会各领域,涵盖学校和社会教育全过程,全面普法行动持续深入。人民群众法治观念有很大提升,但人们的法治观念强弱还不均衡。第二,法治思维有待夯实。践行“法治”价值观,需要形成法治思维,并与个体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所遗留下来的封建思想和人治思想依然存在。从社会现实来看,法治思维基本形成,但法治思维基础不牢,并不是所有社会成员都依法办事,也不是所有成员都按照法治思维参与社会实践。第三,法治信仰有待坚定。树立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仰是对“法治”价值观践行的最好方式。但是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统治,人治思想根深蒂固,中国的法治建设时间较短,法治宣传效果有限,对法治的认识和认同并没有在人们心中形成坚不可摧残的神圣信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既要为法治建设的核心价值引导做好宣传,又要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整个法治体系等各个领域,更要建设好法治政府这一重要基石。
法治实践需要坚实的思想理念为指导,需要正确的价值引领。因此,需要在全社会进行核心价值倡导,为法治建设夯实思想基础。
第一,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建设之间的关系。通过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理论宣传铺平道路,提高群众的价值认同。正确引导社会多元思想,指引法律体系构建。倡导立法、司法、执法、行政合乎社会公平正义,合乎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义。在法治建设各方面进行核心价值观宣传,明确与核心价值观之间的逻辑关系,发挥相互促进作用。要大力宣传核心价值观和法治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坚持弘扬核心价值观,将核心价值观尤其是法治价值观落实到法治建设的实处。
第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法治意识。社会思想的进步,归根结底来自于人们觉悟的提高。群众法治意识的提高,能加快法治建设的速度。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需要人民自觉知法、遵法、护法,也要人民具有法治意识,认同法治建设。核心价值观包含了“法治”价值,我们要大力倡导核心价值观,培养人民的法治意识,以法治意识来促进法治化进程。只有将“法治”这一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社会活动、融入实际,让群众在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能够感悟它、理解它、接受它,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耳濡目染,并潜移默化地接受它,才能不断提高群众法治意识。
第三,践行核心价值观,抵制传统思想毒瘤和外来价值冲击,培养法治信仰。要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必须培植核心价值扎根人民群众的思想土壤,为法治建设完善思想基础。要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民生活各方面,成为人民心中的价值标杆,用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来抵制其他思想、价值的负面影响,以此来规范和引导社会活动,规制个体行为。要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信仰,用核心价值观来滋养法治信仰的壮大,通过法治信仰来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法治建设。
法治建设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作后盾,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体系,贯穿于立法、司法、执法全过程,能为法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价值支撑,从而更好地完善法治体系建设。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立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中,“把核心价值的引领性和法律的规范性有机结合起来,”[1]为法治建设提供价值支撑,为法治建设确定价值取向,确立价值目标。“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使立法有了核心的价值灵魂,”[5也就是说中国的科学立法,必须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符合现行宪法精神,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长远需求,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要在立法中遵循人民的意愿,切实反映群众的价值诉求,集合社会价值潮流,体现国家价值战略。核心价值观与立法价值理念一致,也就是说它与法治价值的构成要素基本一致。法治建设要遵循社会价值理想,法律制度要体现个体公平、主体公平。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1]核心价值观必须融入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司法中,发挥价值引领作用。要使社会主流价值成为人们判断对错、好坏的标准,才能发挥司法的最大作用。要推动核心价值观在司法机关和司法活动中落地生根,努力让民众在司法活动中切实感受公平正义。司法人员要学习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充分领会其中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司法机关要落实符合核心价值观的司法政策,遵循司法规律、法律精神、法律原则。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执法。依法治国需要良好的顶层设计,同时也需要价值引导,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执法全过程。社会执法要在法律框架下倾听社会正常价值诉求,畅通人们合法利益诉求的表达通道,疏解群众情绪,找准社会价值定位,深入剖析社会心理,引导社会积极心态,妥善化解社会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首要倡导者、主要推动者和权威示范者。”[6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政府对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至关重要。
第一,要在落实领导责任制中开展价值观建设。从社会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可知,要抓好法治建设,践行核心价值观,并推动其融入法治政府,必须落实工作领导责任制。开展价值观建设,要明确“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4]128让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党政干部的工作职责。要明确价值观建设责任,各级政府和公职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政府的重要性,把融入法治政府作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政府工作目标,明确领导对价值观建设的主体责任。
第二,坚持依法行政来增强群众的价值体验。坚持依法行政是法治建设的根本要求,是构建法治政府的组织前提,是增强群众价值体验的必然举措,是核心价值融入政府的价值桥梁。依法行政必须坚持以“法”的规范为工作重心,行政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它来展开。首先,要依法办事。政府要组织各种学法活动,加强法律教育,对行政主体行为进行法律规制,规范公职人员的个体行为,重视法治的价值主体。其次,要通过法律明确政府职能职责。依法行政在于法律的职权法定,通过制度层面来规约社会公权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做到公开、公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公开政府权力清单,着力解决好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问题。最后,加强监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内部监督,自觉接受外部监督,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充分利用外部监督机构的监督作用,强化其监督效能。
第三,以反腐倡廉来彰显官员的价值引领。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的“关键少数”,必须带头遵纪守法,为人民群众提供正能量,才能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民群众的引领作用。当前,政府廉政建设要取得胜利,关键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构建反腐倡廉的体制机制。在全面依法治国、从严治党不断推进的布局下,既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又抓好反腐倡廉。要深入推进反腐,运用法律武器来为政府反腐败斗争提供坚强后盾,震慑心存侥幸的官员,严惩敢于伸手、敢于擅权贪污的官员。要依规治党,继续完善各种制度,通过制度建立防腐机制,推进反腐机制,从而形成不敢腐机制。
法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法治建设的价值引领与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将推动中国的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