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可以不断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是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社会职能、服务经济发展的基础。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方式主要包括出售、出让、转让、对外捐赠、报废报损、货币性资产损失等。通过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处置原因分析,主要包括毁损报废、闲置、超标配置低效运转、技术淘汰资产、权属变化的资产、盘亏及非正常损失等。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改革正稳步推进,国有资产流失风险显现,为保障资产安全,要加强改制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必须严格有序地开展资产调拨、处置流程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月报告、年报告工作的开展,为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2018年,《国务院关于2018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列示:全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33.5万亿元,其中,事业单位资产总额23.4万亿元。占比达近70%,把好处置关,搞好资产管理,摸清家底是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的有力保障。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影响着资产存量,存量直接影响着配置计划,把好这一关,防止盲目处置国有资产,使其发挥巨大的使用效益有着重大作用,同时能够更好地做好资产配置计划,控制配置标准。
加大外部监督检查力度。各级财政审计部门必须对自己的职责认真进行履行,提升监督检查的力度在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上,在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基础上,进而推进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
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和效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发挥外部监督的威慑力。
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加大对国有资产的监督。为使国有资产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内部监督不可少。事业应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的监督约束机制,做好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工作,包括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等。为内部审计有效发挥作用,内部审计部门应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内部审计部门应由单位一把手直接负责,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直接对一把手负责。同时,单位应遴选能力强、素质高的员工担任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部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包括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进行审计,一方面要审查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设计是否合理,另一方面要设计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对国有资产管理控制缺陷,特别是发现单位员工的舞弊行为,不论是否重大,应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采用防范或纠偏措施,对相关责任人按国家规定进行处理。
工作人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信息化手段,不断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确保资产在入库、领用等多个环节都能做到万无一失。对于资产的相关信息如价值、采购时间、使用年限等应进行逐一记录,一旦后期需要借出或调拨都可以通过条码的形式进行快速定位,对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固定资产也能通过这一系统及时进行上报,使维修部门及时获得维修信息进行修复工作。除此之外,对于一些人为造成的失误与问题,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定位追踪,及时进行整改活动,并体现在反馈报告之中。
事业单位运转及履职中,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属于重要的制度基础,故而事业单位所有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国有资产管理规范性并积极展开学习,深入研究资产管理关键环节规范性。具体来说,规范性认识的提升可由下述三方面内容进行总结。
其一,在建立健全资产管理规范性制度、办法中,提高相关内部管理制度、办法的务实性、完整性、衔接性和可操作性的认识程度。实现国有资产从采购、使用维护、报废处置管理制度全覆盖,且部门间管理实行无缝衔接。事业单位所有人员都应当积极学习、深入了解身边使用的国有资产和所管理的国有资产,提高全员规范性认识程度,从而为日后国有资产管理务实操作奠定坚实的制度保障和人文保障,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综合效益的提高。
其二,加大国有资产采购、使用、处置等环节审批程序及执行监督完善力度。单位需要将不授权即采购、使用、处置的资产管理现象全面杜绝,保障各项国有资产的采购、使用、处置都经过了审批程序,并且单位财务部门及所有人员也应当对审批授权进行监督,为资产采购、使用、处置的执行提供透明性、规范性保障。
其三,国有资产使用管理部门对所管理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定期保养维护,确保资产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资产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报废资产由专业人员确认后转入报废程序,同时研判是否有再利用价值,包括捐赠和收藏等。这样一来,即可确保资产效益最大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
在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会计准则,完善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合理对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将资产成本纳入单位成本核算,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对单位固定资产即用即入账,并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相关资产及时按照规定进行处置。
总之,事业单位依法合法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控制国有资产流失,物尽其用,发挥其巨大性能,也可以大大节约财政资金,减少事业单位运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