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实现信息化可以达到全自动管理,促使所有参与单位在项目进行的各个阶段中实现良好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提升对项目信息的利用率,最终提升整个项目的作业效率。在此基础上,建筑企业则应推动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信息管理管理体系,在提升建设和管理效率的基础上强化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促进持续发展。所以,找寻其信息化管理要点,推动管理措施落实,就成为亟须解决的重点。
建筑工程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工作量大、工期长。原先施工现场管理主要是将专门的管理机构作为载体,通过纸质资料监管和人力监察的方式展开。这种模式不仅会耗费大量精力和资金,还会因为现场资料数量大、管理难度大,而引起材料丢失或者记录出错等问题,直接给正常管理质量带来不良影响[1]。但应用信息技术则能够实现以计算机系统作为组织结构的智能化管理,与传统管理相比较,更加真实、可靠和客观。不但可以提升管理质量及水平,还能够减少管理漏洞,提升信息收集和资料管理的安全性。
同时使用该技术建立专门的信息库还能够对现场照资料进行同步收集与管理,管理者只要通过电脑端进行监管即可完成任务。有效节约了人力资源,提升了管理实效性,保证了信息存储的安全性。另外,该技术的应用还使现场管理变得更加实效和便捷,是强化管理质量的关键,也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建筑规模和成本投入逐步扩大之下,产生了大量数据,包含了材料、人工、机械等等。这些数据繁复庞杂,给施工现场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而现代信息技术则能够使用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及时采集和整理现场作业产生的各项数据,同时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和质量[2]。
施工现场有大量动态文档,这都是工程建设的重要资料和数据,包含设计方案、质量信息、管理报告等。原先在管理时主要使用纸质方式,极易出现破损和丢失的问题。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后则能够实现动态文档数字化管理,由此促进文档调取、查阅、整理,并在网络信息技术下实现文档共享。该模式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以进行数据库集中管理。在该数据库当中可以容纳大量文档信息,并在技术支持下进行合理规划,使文档查找和审阅变得更为便捷。
建筑施工现场具有一定变化性,所以为保证服务质量还需对其进行动态监控。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专门建立起一个信息监控系统,实现对现场的全方位实时监控[3]。比如给现场安装大量摄像头,通过网络远程技术把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再重点对现场的工艺、设备和实际管理情况进行全面考量,以此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方案,为保证质量和进度夯实基础。
信息技术可以在网络共享平台的基础上,对现场进行科学、规范管理,使现场数据信息变得更加形象和立体。这些信息会通过图像、图片等形式直接传输到相应的质量监管平台之上,使质量监督管理可以顺利实施。如此一来,相关单位就可以依照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出针对性措施,减少成本浪费问题。
一是建立起科学化的信息技术管理平台和系统。施工现场管理具有很大变化性和特殊性,所以在建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时必须保证基本的合理性。有关领导还需重视起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通过对新技术的认同和认知,合理地把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在现场管理中。
二是进一步完善相应的信息化管理设备,比如网络服务器、计算机、扫描仪等等。
三是和现场各单位加强协调沟通,实现全面监督和管理,实现管理平台工作细致化,确保现场各个角度都能够得到全面管理和监督,进而提升现场工作效率和品质。
对于可视化监控系统来说则应使用手机端/网络摄像联合网络硬盘录像机的模式,不会受到地域的限制,且布线成本较低、整体迅速简单、传输自由、图像质量高[4]。该系统当中主要包含了数据传输系统、前/后台视频监控系统、后台存储系统等。在这之中可以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异机同屏,分组自动巡逻、前端监控点远程控制以及全范围内信息搜集、播放、备份等功能。
一是在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之下提升管理者的信息水平和素养。其中内部培养可以通过举办主题信息化管理活动,或者论坛讲座,以此提升现场管理者的信息化意识,明确信息技术在现场管理中的优势和作用。外部引进则应积极引入相应的管理人才,在招聘过程中特别注意对这类人才的吸引度,使其能够积极现身于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当中,后续工程的安全稳定推进夯实基础。
建立良好的信息化管理制度能够促使信息化管理更加有效。一是现场管理者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并将其优势和现场管理充分结合起来,重点发挥其优势和特长。二是以完善的基础保障为核心建立和优化信息化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和执行其中的各项规定。实际落实时还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从而给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总的来说,信息化管理是提升施工现场现场管理的重要渠道,不论是对提升建筑质量还是增加经济效益都具有一定优势。由于全面化的信息化管理无法一蹴而就,在实际落实开展中还应加强各方面的配合和协调,积极给管理工作注入更多先进的理念和思想,不断提升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