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翔
(安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安庆246011)
自2017年秋季起,全国高校古代文学课程陆续换用了袁世硕、陈文新主编的“马工程”三卷本《中国古代文学史》。相比此前广泛使用的袁行霈主编的四卷本《中国文学史》和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三卷本《中国文学史》,新版“马工程”教材在文学史编写的指导思想、对文学作品的阐释以及作家、作品的取舍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变化。其中最关键的不同是新版教材特别注重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阐释文学史的发展嬗变。许多教师坦言,通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对如何使用新教材存在着诸多困惑,尤其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文学史的讲授有机结合。可以说,“马工程”教材的使用,对古代文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新教材背景下进行教学提升的必要性,要加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积极改进课堂教学策略,探索古代文学史唯物史观阐释的新路径。
2013年,教育部和中宣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通知》。这次高校文科教材的整体更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更新换代”,而是社会主义新时期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和教学水平、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举措,其意义十分重大。在此背景下,“马工程”三卷本《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核心任务,就是“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南……最为基本的是要把文学史的研究放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基础上和思想文化的大背景中,确认入史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圆满地显现其意义”[1]。古代文学专业有自身的典型性,教师应当在对“马工程”教材深刻了解、深入体会的前提下,认识到进行教学提升的必要性。
首先,就一般综合类和师范类院校而言,文学院(中文系)通常是老牌院系,古代文学又通常是众多中文专业里学分高、开课学期长的主干专业课。对“马工程”系列教材的使用,古代文学课程的讲授效果具有示范性。因此,作为古代文学专业的教师,应当具有紧迫感,自觉地投入到基于新教材的教学提升中去。同时,本专业课程的受业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毕业后也将投身教育事业,他们所接受的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阐释的文学史,将会潜移默化于自身知识体系中,进而产生更大范围的影响。
其次,在具体课堂教学中,与袁版教材相比,“马工程”教材在思想、形式和内容上都做了较大调整,如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统摄文学史的发展;由传统的四卷本改为上、中、下三册;增加了一定少数民族文学的篇幅;对入史的部分作家、作品进行了调整等。面对这种变化,旧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策略显然已不适用。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认识到新形式下提升教学能力的必要性,并脚踏实地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
第三,“马工程”新教材的使用,对教师本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受教育背景的限制,当前多数古代文学专业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还有待加强。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真正从唯物史观的高度来看待文学史的发展,才能将理论和对文学史的阐释融会贯通。因此,本专业教师应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论,更要联系作家、作品吃透。个人学习的同时,教研室之间也可以进行集中讨论,交流学习心得,还可以邀请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教师进行辅导。
新教材背景下的古代文学教学,应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对文学史的阐释有机结合起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教材,即以教材内容为本;二是立足实际,即重新考虑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具体而言,可以把握以下几条主线。
1.文学作品与社会现实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并不总是平衡的,文学作品除了受经济因素影响外,还与其他诸多因素有关[2]。古代文学的讲授向来重视作品的现实性,但具体到某些特定作品,还可以就这一点阐释得更加深入。例如《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3]这首诗一般都被解读为夸赞新娘美丽的出嫁颂歌,但实际上,它反映了农耕社会背景下,先民娶妇时对女子生育能力的重视,“灼灼其华”“有蕡其实”“其叶蓁蓁”的象征意义就在于此。讲解此诗时,还可以与汉乐府中《上山采蘼芜》《孔雀东南飞》等蕴含着“不育-遣归”因素的作品联系起来加深理解。此外,讲解《离骚》时,应当联系楚地“巫文化”背景下的“索祭”活动,整首作品的“上下而求索”,便是现实中“索祭”的反映[4]。
2.文学演进与物质载体的关系问题
大部分院校是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教育,由招生就业部门负责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但这个时期学生的状态表现出去就业单位迫切性、思想上的放松、学习动力的下降、接受知识的抵抗性等等弊端性问题,造成往往使职业素养的教育流于形式,离目标差距比较大。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各种意识形态是在物质事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往的古代文学史讲授比较注意政治、思想文化的影响,但对文学书写所依存的物质载体却缺乏足够的关注。事实上,这一问题典型地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原理。就文学史的发展而言,上古时期作为主要书写载体的简帛,对同时期文学形式、内容的生成有着重要影响;中古时期纸张的广泛应用以及相应而生的“手抄本”文化,与作品的传播关系密切;明代书坊的出现,与以长篇白话小说为代表的通俗文学的发达有着紧密联系。
3.文学经典的经典化问题
马克思主义文论对文学经典的评判提出了“历史标准”,即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以真实性和倾向性两个尺度来衡量作品所反应的历史内容和思想倾向,只有同时符合两个尺度,才能最终在接受中被确立为经典[5]。事实上,古代文学史中的许多经典作家、作品,其经典地位也不是甫一出现就确立的,而是在漫长的接受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代表性的如陶渊明、杜甫的经典地位,都是在其身后逐渐被接受的。而某些作品,如东晋的玄言诗,以及“爰及宋氏,颜谢腾声”[6]的颜延之诗歌,曾一度被奉为典范,但随着时间淘洗却最终褪去了经典的光彩。对“文学经典的经典化”问题,教师应联系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历史标准”深入阐释。
4.知人论世、文如其人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不是人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领域。”[2]82古代文论中历来就有“知人论世、文如其人”的说法,其要义在于一流的文学作品必然是一流的内在美(思想和人格)和一流的外在美(形式和技巧)的统一。例如在讲授《史记》时,首先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司马迁伟大的人格及其历史观,可以让学生扩展阅读李长之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讲授苏轼时,要使学生深入了解苏轼的心态及思想,可以让学生扩展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等。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推荐学生亲临作家故居、遗迹,或观看相关影像资料,加深切身体验。教师在讲授时,还可以通过“人”“文”相悖的反例来深化理解。如晚明戏曲家阮大铖,其作品风靡一时,并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归根到底只能算是二流,而无法臻于一流之境,根本原因即在于缺乏内在美,也就是作家的人格存在问题。重视“知人论世、文如其人”的问题,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还有助于其良好人格的养成。
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从唯物史观来考察小人物与历史进程的关系,如《项羽本纪》中的项伯;作家所处阶层对其心态的固化影响,如王褒《僮约》、韩愈《圬者王承福传》等。只要脚踏实地,深入探索,古代文学的唯物史观阐释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对文学史的唯物史观阐释,要建立在解读作品的基础上,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阅读是相辅相成的两方面。哪怕教师准备得再充分,学生不读作品也是不行的。因此,应当重视学生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能力的提升,不但要让学生喜欢读,还要学会读。
1.“互文”阅读法
不同作品对同一事件、人物的叙述往往存在差异,如著名的“崔杼弑君”事件,《左传》《晏子春秋》《史记》皆有记载,但繁简不同,《晏子春秋》最繁,《史记》最简,《左传》繁简适中。对三部作品进行“互文”阅读,可以直观了解其文学风格以及不同的创作观念。再如关于陶渊明的生平,陶渊明本人有自传《五柳先生传》,同时期的颜延之写有《陶征士诔》,稍晚的萧统又有《陶渊明集序》,三篇文章写法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对其采用“互文”阅读,不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陶渊明,还能认识到对作家的评论受时代、思潮以及心态等因素的制约。
2.寻章摘句法
古代作品的文字往往“微言大义”,其内涵、妙处常在细微间,需要通过寻章摘句的细读来体会。例如《郑伯克段于鄢》中,郑伯与其母姜氏在“大隧”(即隧道)中相见:“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7]这里,郑伯是“入而赋”,姜氏则是“出而赋”,一“入”一“出”,实则蕴含着二人不同的心境,是心理描写的神来之笔。像这样的文字细微处,若不加注意,很容易“入宝山而空手归”,文章的妙处也就无从体会了。
3.文言练笔法
学生对文言文有阅读障碍,主要原因是读得太少,缺乏积累的语感。在督促学生“读”的同时,可以让他们通过“写”来培养语感。例如学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时,可让学生模仿此文,为自己用浅显的文言文写一篇《某某小传》,教师再加以讲解、点评。这样一写、一评、一改,学生亲自下手去做,有助于克服文言文阅读中“眼高手低”的毛病,所得的收获也就自然不同。
4.批注评点法
批注、评点是古人读书的常用方法,像《庄子》《西厢记》、“四大名著”等文本,其经典的评注甚至成为今人阅读作品的重要参照。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教师也可让学生尝试进行评点,文白皆可。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有学生对《西游记》《水浒传》的评点非常优秀,可见学生是有充分潜力可挖的,关键是教师要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通过批注、评点,学生的阅读兴趣显著提高,对作品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此外,“马工程”新版教材不仅对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出了要求,学生也应当自觉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除了目前已经开设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等课程外,教师、学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讲座、研讨、兴趣小组、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历来讲授文学史,配套作品选都十分重要,可以说文学史、作品选互为表里、缺一不可。但由于种种原因,“马工程”古代文学的配套作品选还迟迟未面世,目前教学中所使用的还是旧版的朱东润主编的六卷本《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这套作品选堪称经典,但与新版的“马工程”教材的内容有很多不匹配的地方,这给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阅读带来了困惑。此外,这套作品选数十年来一直采用繁体字,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尚可接受;但对其他专业,如秘书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等专业的学生而言,存在着一定的阅读困难。多有学生反映,希望能有一套简体字版的作品选,这样能够提高阅读效率和接受效果。
在旧版已不匹配、新版尚未面世的情况下,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教师可以尝试先行调整部分阅读篇目,使之与教材内容相匹配。新的篇目的选定,一是要以新教材的讲授内容为依据;二是要根据不同专业设置繁体版本和简体版本;三是专业内教师应充分沟通,可以开会讨论、各抒己见,最终达成共识,并在考试中对新篇目有所反映。总之,在新版作品选下发之前,教师不能以“等”的心态得过且过,新的形势下,要有“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新版“马工程”教材给教学带来了新挑战,但新挑战同时也意味着新机遇。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这一机会,加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重读”“重学”文学史,探索文学史唯物史观阐释的新路径。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以此为机遇,打破惰性思维,研究新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夯实教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