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及内控防范策略

2020-01-19 15:15:49青岛亿联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0年25期
关键词:税务审计工作财务

青岛亿联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建筑业年总产值持续攀升,这也对建筑企业的管理提出了高要求。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企业要占有市场份额,就必须要有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和模式,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税务管理的概念

税务管理是当今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财务分支,是指税收征收管理机关为了贯彻国家税收法律制度,加强企业管理力度,规范企业运营,协调征税关系而开展的一系列的有目的的活动,税务管理涉及范围较广,主要包括税务登记,账簿和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等方面的活动。有效的税务管理工作一方面可以提升企业对于税务工作的重视程度,员工都能根据企业的业务情况及时汇总税务信息,及时进行税务处理,另一方面,在遵从税法的前提下,可以规范企业的各种涉税事项,减少企业的涉税风险,并且企业的税务人员可以对各种经济业务进行统筹安排,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目前的财务共享模式的大趋势下,税务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原因

(一)缺乏科学的现金流管理能力

当前相当部分建筑企业认为提高自身综合实力,扩大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的主要方式是拓展企业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因此,会通过垫资等方式抢占市场,这就对企业的现金流管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建筑企业普遍缺乏科学的现金流管理能力,企业内部没能形成健全的现金流管理体系,内部管理人员没有重视现金流管理的重要性,或者虽然意识到了现金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由于手段欠缺而导致现金管理水平低下,无法充分发挥企业资金的作用和价值。建筑企业在经济市场中处于独立主体地位,如果缺乏现金流管理能力,将会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陷入资金流通混乱或资金周转不畅的局面,导致企业面临巨大的还款压力,一旦企业没有足够的能力偿还债务,将会导致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甚至会导致企业倒闭或破产。

(二)缺乏完善的财务风险监督体系

受市场经济、政策制度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具有多样性,只有保证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清楚掌握市场环境变化,才能够准确识别企业中存在的财务风险,有利于第一时间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然而,从我国当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可以看出,相当部分企业存在缺乏健全的财务风险防范监督体系这一问题,并且管理人员执行力度欠缺,不能够实时掌握市场变化情况,不能有效分析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隐患,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一旦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发生财务风险,将会导致企业不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解决,轻则会造成建筑企业经济损失,重则会引发企业破产或倒闭。

三、建筑企业化解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对资金进行严格的规划和统筹管理

对建筑企业而言,要想实现资金的高效应用,有效化解财务风险,就必须在日常的运营和管理过程中对自身生产经营和投融资活动过程中的资金需求进行严格的规划和统筹管理,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的债务结构、融资规模以及收支状况等各方面的因素,以此来加强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实现资金的精细化配置,提前做好应急预案,以应对现金流可能出现的大幅度变动,从而为企业现金的良好运转和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建筑企业需要加强资金的年度预算编制,要求各部门积极参与和充分讨论,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性的意见和建议,并提交企业管理层进行审议和决策。此外还需要对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制定与之相对应的监督与考核机制,以实现预算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二)科学选择融资模式,优化融资结构

建筑企业要想实现融资的预期目标,激发资金活力,就需要积极提升授信等级,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的资本结构、偿债能力以及融资水平和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融资模式,并选择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以及高效的融资工具,对融资结构予以不断优化,以此来确保建筑企业融资结构的安全性,从而有效降低融资风险。另外,需要建筑企业加快自身资产的证券化步伐,通过对各类证券工具的积极引进和充分利用,逐步提升股权性融资比例,从而把企业整体的资产负债率控制在自身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以有效避免由于偿债能力的不足而使企业陷入生存危机。最后需要建筑企业积极同银行进行合作,加大对金融资产的研究和分析力度,以此来提升企业的授信额度,有效降低杠杆风险。

(三)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防范体系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不是一个独立的风险体系,而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风险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建筑企业对风险整体的认知、态度以及管理方法和承受能力会对自身的财务风险防范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建筑企业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防范体系,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做法:①积极组建并完善风险评价组织或相关机构;②加强风险管理意识,优化风险管理制度,并将其与企业的内控制度进行有效融合;③构建信用评价指标和体系;④积极推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并提前做好预案。建筑企业在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既定的风险管理流程,严格落实风险管理策略并加大措施的执行力度,实现财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有效衔接,实现二者的高效融合,在此基础上对建筑企业的资金使用进行合理的预算编制,以此来增强对财务风险的预判能力并提前做好预案,在建筑企业的日常运营和管理过程中对财务风险加以时时监控。

(四)重视税务管理,降低税务风险

目前,采用财务共享手段来处理税务业务已经成为建筑企业发展的新趋势,建筑企业也需要积极扭转现有思路,重视税务管理工作。首先,将税务管理的相关指标纳入企业财务管理考核中去,加大企业的管理者以及内部员工对税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重新审视财务共享模块建设。其次,强化税务基础管理,降低税务风险,在财务共享模式下,税务业务处理的速度加快,信息更加集成,但是,随之而来的税务风险也随之加大,因此,需要利用财务共享平台,在项目开工前、施工、竣工不同阶段的业务中嵌入可能的涉税风险点提示,例如,建筑企业的新开工项目账套开立时,需要设置跨区域的涉税提示及税务事项备案,项目开工前阶段对上对下合同的涉税审核提示、外购合同比价、纳税地点的选择等,收到相关项目的业主款项时,设置合同相关税种是否缴纳的提示,核算工程项目的结算科目时,提示应该及时缴纳相关税款等,预交税款时是否充分抵扣分包发票的提示。

(五)完善企业招投标审计工作制度

在建筑施工企业制定审计工作运行方案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招投标阶段的关联性因素进行完整系统的总结,尤其要对招投标过程中的资金配置情况进行完整的考察,更加充分的实现对风险因素的预测,为财务管理审计策略的制定提供经验借鉴。审计工作的创新设计一定要对当前建筑行业的市场环境进行完整的考察分析,尤其要对国家目前偏重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局面进行完整的考察分析,更好的实现对建筑施工企业风险因素的识别,使招投标审计工作能够在市场环境的完整识别之下,实现对风险控制方案的系统性创新。一定要强化对招投标工作决胜性因素的重视,尤其要对参与招投标活动各方在资金和社会资源等各方面的条件进行总结,使审计工作制度的设计可以更加完整的适应招投标风险管控的实际需要,为审计工作在经验累积中实现业务创新提供帮助。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强化对招投标工作影响性因素的关注,尤其要对招投标相关限制条件进行总结分析,使招投标审计制度在进行创新设计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对政策变化情况的分析,以便审计工作可以结合客观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更好的实现对招投标审计工作的有效创新。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简述了财务精细化管理概念,详细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精细化的重要意义及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够为建筑施工企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税务审计工作财务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消费电子(2022年6期)2022-08-25 09:48:22
税务动态
山西财税(2022年4期)2022-05-23 05:03:26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6:54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18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