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传承“非遗”的耦合探析
——以黎明职业大学传承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为例*

2020-01-19 09:01林尚平
菏泽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闽南非遗民居

林尚平

(黎明职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

地方高校从综合型大学转为应用型大学已是发展的大势所趋。在转型中,其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如何契入地方,即如何找准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的点是当下地方高校需要深入挖掘的地方。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传统建筑市场萎缩,一些名师名匠及其传人或改行或失传,闽南民居建筑工艺面临消亡的危险[1]。闽南民居营造技艺面临的困境,对于地方高校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为此,本文以黎明职业大学传承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为例,探讨地方高校如何灵活地利用政行企校资源传承“非遗”,同时借此建立高校自身的培养特色和有效机制。

一、“非遗”价值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契合点

(一)“非遗”的文化价值契合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讲到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这种伟大精神是一代一代中华儿女创造和积淀出来的,也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2]为培养具有高度的民族文化价值认同感的高素质人才,近些年我国高校都加大了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尤其是以区域传统文化教育为基础的人文素养教育。“非遗”文化是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元价值和独特价值,它对于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培养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闽南传统民居是闽南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不同的建筑形态展现了多维丰富的闽南文化。根据相关学者研究,闽南传统民居蕴藏着儒家文化、宗教文化、海洋文化、民间信仰文化、血(亲)缘文化、地缘文化等,呈现出以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宗祠家族、国际文明等不同路径的文化发展史。它不仅包含精湛的技术技能,还对匠人的传统文化素养有极高的要求。因此,将“非遗”的文化融入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完全可行。

(二)“非遗”的技能价值契合高校的应用型教育

“非遗”的技能价值是独一无二的。长期以来,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多以口传心授、家族相传、师徒相传形式传承为主,保证了技术技能的独特性。其技能“规制严谨风格独特。如披瓦覆壁筒屋面、飞燕戬尾屋脊,‘出砖入石’墙体,堆砌的水车堵,色彩斑斓的镜面墙,白色花岗石衬托的红色烟灸砖等,为其他地区民居罕见”[3],其技能价值非常契合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非遗”的市场价值契合高校的就业需求

尽管传统建筑产业市场因城市化而有所萎缩,但是近年来的古城改造计划,古城旅游资源活态开发,城市规划中的古建筑景观应用、新农村建设中的传统民居修缮等项目,仍然急需一批技艺营造人才。此外,古建筑行业的海外市场正在逐步扩大,根据泉州从事古建筑业务公司的数据显示,海外华人华侨是古建筑公司的重要客户之一,尤其是东南亚一带国家地区,古建筑在当地有一定市场。这都需要一批具备 “非遗”技能的人才。

二、高校传承“非遗”的有利条件

(一)优良的活态载体和传播途径

“非遗”项目因传承方式问题,通常是在家族内部相传,因此掌握“非遗”技能的人仅存在于某个家族,即便是相同的“非遗”项目工艺,在不同家族间也分派法和技艺,各有自己的独门绝活。但是随着一批老匠人去世,年轻传人的改行,其技法就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这种背景下,高校的人才、科研、设备等资源可以作为活态载体,盘活这些传统技艺。黎明职业大学土木建筑类教师这些年带领科研团队已经采集了大量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相关资料,并将收集来的文字、图片、影像、音频等进行数字化转换建成了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数据库,其创新意识和传媒资源都推动着传统技艺的现代化传播。

(二)规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闽南民居传统技艺传人受教育程度较低,学习形式和内容上历来“全凭‘掌高尺’的师傅凭借丰富经验指挥工匠施工,其技术的传承依靠口传心授,没有固定的教材读本和图纸,”[4]学习时间没有固定,多以农闲时间为主或是父子、师徒之间协商时间,以现场施工“师带徒”形式为最佳,并未形成科学的培养系统。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成熟且规范,经过本校教授、校外专家和企业代表进行深入研讨以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慎重决定才最终确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规范“非遗”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另外高校通过集合科研团队力量,将口传心授的技艺转化为规范化的数字信息和数据库,为“非遗”技能解决了教材问题,且不同派别的技艺能够永久保留且取长补短、交流共享。

(三)社会资源的连接点

随着普通地方高校逐步转型为应用型大学,吸引政行企校各方资源在高校中集中,散落在民间的“非遗”可以通过高校的系统科研、项目化运作以及企业合作扩大其社会影响力,争取到更多的国家政策支持和项目基金。更重要的是,“非遗”项目可以通过高校建立优质的人才资源储备库。高校学生基础人文知识扎实,具有现代化的视野和创新创业意识,思维活跃,可以为传统技艺注入一股新的力量。

三、高校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的耦合路径

(一)打造品牌“双师”队伍,奠定人才培养基础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5]。高校传承“非遗”首要建立一支精锐的“非遗”项目师资队伍。团队成员根据规章制度和团队统筹,形成老中青阶梯式的“传帮带”模式,着力推动教师学习传承“非遗”技术技能,推动“非遗”革新传统工艺,从而保障“非遗”项目的守正创新,适应现代化和市场需求。这支队伍可以包括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企业工匠、专业教师、通识类教师、行政类教师,围绕科研主题,开展学术交流、教学交流、人才培养、培训规划、社会实践安排等活动,专注从事“非遗”项目研究、教学和推广合作。二是完善“非遗”项目进校园的运行机制。建立权责明确、稳定运行的项目负责制度,以及项目实施管理办法、项目质量监控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提升争取政策支持、资金扶持水平,保障“非遗”项目在高校中的持续性运行。

(二)全方位多元课堂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打通专业课与通识课“两张皮”。高校的专业课与通识课分属两个系统,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以技术技能为主,通识课程所占课时较少。加之专精型人才培养模式,出于功利的学习理念,学生对于人文素养教育类课程兴趣欠缺。“非遗”项目的文化价值与技能价值恰好能够解决应用型人才的“偏科”问题。黎明职业大学的专业课《建筑史》和校级通识课《海上丝绸之路与泉州古城》《闽南传统文化创意》《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宝库》《海上丝绸之路与和合文化》《世界建筑欣赏》,由闽南传统建筑数字化科研团队教师共同开设,通过学分制度、毕业设计引导学生完成必修和选修课程。

二是打通理论与实践“两张皮”。“非遗”的文化价值和技能价值能够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效统一。“非遗”项目来自民间,其载体也在民间。高校设置“非遗”项目课程,不仅需要课堂的理论学习,还需花费大量时间在现场考察、田野调查中,同时还要与社会企事业机构、民间大师工作室进行项目合作,这就完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如黎明职业大学聘请王世猛、蒋钦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设古建筑类课程,指导学生开展对闽南传统民居的调研、研究考察、测绘、文化宣传、保护与创新设计等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充分学习了理论知识,还利用社会实践掌握了技术技能和市场对人才技能的动态需求。

三是打通线上与线下“两张皮”。即在做好实体教学的同时,充分重视线上资源的把握和运用。一是在校内开发的学习APP中嵌入传统文化资源,教师在线上答疑解惑,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二是利用微信、微博、QQ、抖音等大学生常用的社交媒体工具,制作迎合大学生审美品味的传统文化产品。黎明职业大学制作了国家级资源库的子课程《海上丝绸之路与合和文化》,以及课程资源《闽南传统建筑之红砖拼堵》《泉州开元寺飞天和敦煌飞天的对比》《泉州开元寺东塔佛传图汉化特征》等,逐步形成闽南传统建筑教学资源库,供学生课后学习使用。

(三)高校搭台企业唱戏,提升人才培养效率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技艺目前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6]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蒋钦全认为“发扬和传承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十几种技艺,单靠个人的力量很难,要利用高校的平台,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让学校和企业产生互动,将学校学生的高科技创新应用到企业的实际中去。”[7]古建筑企业急需人才和科技手段,学校人才培养需要参与企业实践积累经验投入市场,从而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高校基于就业压力也需要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应用性和实用性。为此,闽南传统民居技艺与高校的合作搭建起“现实”与“诗和远方”的桥梁。

(四)精准对接政府政策,提升人才培养口碑

2015年泉州市成立古城保护发展工作协调组,在邀请高端学者专家参与的基础上,“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小规模、渐进式更新’原则,坚持古城保护3.0(古城保护升级版),实施古城保护发展‘126计划’”[8]。在此背景下,高校利用科研和人才优势,积极对接政府的古建筑保护行为,第一时间向政府和企事业机构输送古建筑人才。黎明职业大学承接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社会服务项目《晋江传统民居建筑群调研》,300名大学生历时一年,对晋江全市域的传统民居进行普查调研,为晋江古村落、古建筑保护和规划工作做好了基础数据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目前黎明职业大学的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中心经福建省教育厅认定为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该校培养的建筑类学生在企业满意度均达98%以上,受到建筑类国企和大型私企的青睐。

“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9]高校人才培养与“非遗”的耦合,能有效统一育人与育才结合的要求,同时也是推动“非遗”规范化、现代化和产业化的重要推手。

猜你喜欢
闽南非遗民居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闽南文化传承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闽南,闽南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