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萍,赵丽霞,宋佳佳,岳小尧
(1.遵义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2.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 教育培训处,北京 100048;3.山东财经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4.玉溪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词汇是语言的物质材料,在汉语中,词汇与语音、语法相比,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和民族意义。教学语法指的是用语法讲词语。关于对外汉语语法,其教学使用的是教学语法替代理论语法。[1]由此看来,学生的词汇量非常重要,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尽可能地扩大。“词汇可分为一般词汇和文化词汇,后者可直接或者间接反映民族文化。”[2]而国俗词作为词汇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主要意义和附加意义。我国语言学家王德春先生曾经说过,在进行外语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当教授给学生那些能够反映民族文化的俗词。语义和语言这二者缺一不可,并且语言在交际中的运用也非常关键。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忽略了这一板块。实际上,国俗语义教学起着其他课程无可替代的作用。[3]
对于国俗词语的研究,起源于苏联学者研究的“语言国俗学”,之后,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先生把“语言国俗学”这个概念引入国内,并编写了《汉语国俗词典》。孔庆成为国俗语义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教师提供了详细指导。[4]之后刘晓娟在国俗词教学中分别采用四种方法进行教学。[5]
语言学习中最难的就是国俗词,学习者很难从其母语中找到与之对应的词语,可能会因为其特殊含义听不懂,从而影响交际活动的正常进行。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词汇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密切相关,我们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面对的学生群体是非汉语学习者,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势必会与中国文化中的差异之处产生摩擦和冲突,因此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关键就是国俗词。
国俗词语是一种语言中能够反映民族独特的物质文化的词语, 与其他语言中的词语相比,它也可以被称为非等值词语,因为基本上没有完全对应的词语。可以说,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一无二的文化,国俗词就是由这样的文化特色所产生的并且具有特别含义的词汇。另外,王德春先生指出,国俗词可以被定义为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息息相关且具有鲜明民俗文化特色的词汇。上述两种关于国俗词的解读有着相同的内核,可以从中总结出国俗词的两个特点:其一,它具有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印记,映射了某一个民族的文化中的方方面面。其二,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包括社会制度、风土人情、审美情趣和历史地理,等等。
不同词汇的古今差异也是国俗词的一种体现,筷子、围棋、丝绸、瓷器、汤圆等词汇体现了古代中国的物质产品,仁政、兼爱、中庸之道等词汇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另外还有语气词、寒暄语、特定意象的词语等,都可以归为国俗词的范畴。
对于国俗词的分类,梅立崇和王德春两位老先生的两类标准最具影响力,其中梅立崇先生的分类更直观易懂,他将汉语国俗词语归纳为五大类。[6]
1.物品名词。历史上,在不同时期特有的事物名词,经过漫长的时间打磨和文化沉淀,这类词语已经不单单是文化名词,也是时代的烙印和精神的体现。具体表现在地理、人物、节日、物件、体育、艺术等方面。例如孔子、筷子、京剧、花脸、四合院、重阳节、春联等。
2.制度名词。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制度中曾经使用过的名词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体制,学习制度名词可以在了解古代文化的同时,借鉴并吸收古代制度的经验。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以政治、经济、文化为代表的制度词汇顺势而生。例如,代表古代选拔人才的科举制,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名词一国两制、毛泽东思想、两学一做、半边天及人大、两会、政协等。
3.熟语。也叫惯用语,中华文化的精髓存在于熟语中,在源远流长的汉文化中,熟语具有特定的含义,主要包括四类: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成语如鸟语花香、答非所问、忧心忡忡。谚语如“满招损,谦受益”“树挪死,人挪活”“人心齐,泰山移”。惯用语如“背黑锅”“唱白脸”“炒鱿鱼”“不管三七二十一”等。
4.征喻词语。其含义就是使用一个名词意象表达一种特殊的情感或者态度,常常被古代的诗人写在诗歌当中。如“婵娟”指的是玉盘般的月亮,而“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有团圆、团聚的意象。可以看出,征喻词语是具有修辞意义的。比如在中国,彼岸花代表着吉祥、优美和高贵;在日本彼岸花就代表着别离和死亡。而不同颜色的花也有着不一样的意义,红色的彼岸花像血一样的热烈,白色的彼岸花像雪一样的洁白。
5.社交词语。社交词语主要用于传递一种情感或表达一种态度,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正常沟通和交往,使得人际关系能够和谐发展,比如道歉和致谢、敬语和谦辞、称呼、问候和道别、褒奖和辞让等。例如请教、高见、令尊、令爱、寒舍、慢走、路上小心、哪里哪里等。
在汉语表达的过程中,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文化载体主要是国俗词,国俗词能够同时反映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物质生活。中国学者们尝试从各个年代的文化内容中找到特定的国俗词汇并深入研究。语言家吕必松曾表示,从语言学习和教学的视角来看, 语言的理解和使用都和具体的文化因素有关,所以做研究时必须把语言与文化联系起来。[7]在教学中,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有着迥异的文化背景,很容易产生文化冲突。比如说,东西方对数字的看法就有所差别,在中国,“6”代表顺利、喜事,并有“六六大顺”“六顺世家”的说法。而西方却截然不同,“6”常与邪恶和灾难相联系。在中国,人们更喜欢双数,所以在送红包、送礼物的时候更喜欢送双数的。西方人却恰恰相反,认为奇数代表吉祥。教师应该采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尽可能的用简单易懂的、充分体现“i+1”可理解输入的语言将国俗语义讲解清楚。
教材的一些缺陷是教材涉及的国俗词语量少,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同时课后练习也不能够满足学习者的需要,课与课之间联系不紧凑,没能起到巩固加强的效果。学生反映教学内容太难或者教材过于陈旧是教学的一大弊端,为此教师应该选择更多接地气的教材作为课堂教学内容。教师根据学习者的年龄、国籍、文化程度、学习兴趣和学习目的精心选择教材,并且内容不能太枯燥,必须兼具趣味性、实用性和交际性。比如《汉语会话301句》的教学对象主要是汉语初学者,并以对话交际的形式进行学习,内容浅显易懂。所以,教材的内容要真实,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国俗词语,并且要随着学习的进程不断加大文化内涵的比重。而国俗词语的教学很大程度上要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所以教材应适当扩大文化教学部分,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教师在教汉语时,应该重点讲解国俗词语,采用不同的方法反复练习,促进学生循序渐进地对国俗词语从陌生到熟悉。要想改善汉语国俗词语的教学现状,教师必须勤思考,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设置情境,进行专题讨论。汉语中有些国俗词是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对学习者而言,他们可以较快理解词语的理性意义,而隐含在词的概念背后的文化内涵他们很难捕捉到。例如,由于受到古代中国封建迷信的影响,黄色是权力和制度的象征,这是一种代表贵族阶级的颜色。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展开某个话题或事件的专题讨论和研究,可以采用让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模型、绘画、角色表演等方法,让学生沉浸在一定的情境中,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电脑和网络等高科技设备进行多媒体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将知识通过多种途径输入学生大脑,形成表象。另外,手机APP软件更新非常之快,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模式,选择合适的APP软件,与学生在课后积极讨论学习国俗词。所以,教师不仅要达到国家规定的计算机技能训练的标准,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善于留意计算机的各种程序变化,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利用高效的计算机技能开展课堂教学,让课堂充满乐趣。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是以学习者为主,通过各种措施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从学生现有水平出发,因材施教。在课前,要及时巩固旧知识,预习新知识。课中要努力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跟随教师的步伐,并且要善于记笔记。课后还要及时做好反思,不要积累困惑的问题,如果有不懂的知识点应及时向教师或同学请教,排查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和不理解的词汇。学习者应尽量避免情感过滤效应,即情感可以筛选输入的语言信息,往往会造成语言在人脑中的阻塞。情感过滤也被称为情感过滤假说或者屏蔽效应,如学习措施、动机、人际交往、性格、态度等心理特质会诱发情感过滤。所以想要更好的实现二语习得,不仅要输入可理解的信息,还要让学习者在情感上对输入的信息采取开放、宽容的态度。而要学生轻松愉悦的去学习,就要多和他们交谈,减轻学生心理戒备,全方位了解学生,使得学生不害怕教师,面对教师的提问不过度紧张。有了兴趣的加入,做任何事情都会变得更简单。汉语学习亦然,一方面需要教师以创新的方式唤起学习者对汉文化及汉语国俗词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也应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自己对汉语的兴趣,主动学习汉语。
汉语国俗词蕴含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它作为词汇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成为了探索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习者汉语理解能力。汉语国俗词教材应该选择现实、生动、学习者需要的内容,体现多层次、交叉式的模式。学习者要不断增强自己汉语学习兴趣,在情感上对输入的信息采取开放、接受的态度,从而轻松愉悦的去学习。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运用设置情景、对比教学、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方法。汉语国俗词的学习有助于学习者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减少沟通的障碍,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