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良 吕灵华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产业扶贫作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来源,承担着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彻底拔掉穷根,需要发展基于地区实际的特色产业。产业扶贫的重点是要发掘本地的资源优势,形成产业发展基础,关键要准确对接市场,让产业各要素在贫困地区聚集,培育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形成一整套联结龙头企业、贫困地区农民以及新型经营主体的产业体系,以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由于湖南省各地资源禀赋各异,因此有必要对贫困县的资源禀赋、特色产业现状、市场空间、环境容量、经营主体驱动能力以及产业覆盖面进行分析,在此分析基础上,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主导产业,然后再进一步调整各地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准确选择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主导产业,避免引进水土不服的产业,特别要防止引进“政绩型”和“好大喜功”型产业。
推进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必须把特色产业扶贫纳入湖南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扶贫攻坚规划当中,在清楚了解湖南省各地经济发展现状、贫困人口结构以及贫困主要根源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从当地实际资源环境出发,深挖区域优势资源,明确定位该区域的发展方向,拓宽产业发展空间,培育地区主导特色产业。要认真落实区域、乡镇、村产业发展规划,坚定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
由于特色产业扶贫的目标是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因此,必须建立切实有效的机制,让贫困家庭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同时,必须完善产业发展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在特色产业发展链条中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扶持产业发展的前提应该是贫困户是否精准受益,财政投资的前置条件必须是脱贫产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对扶贫的社会贡献程度。
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要坚持贫困户优先的原则,始终把维护和保障贫困户利益放在首位,瞄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产业扶贫资金确定分配到农业产业园、农业示范园和龙头企业时,要让贫困农户参与进去,获得应有的收益,享受到产业扶贫带来的“阳光雨露”。特别要按湖南省委省政府探索出的“四跟四走”的产业扶贫新路子去加以落实。同时,对带领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组织,要在资金安排、贷款贴息、产业服务、税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一要做大主导产业。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类实施、有序推进”的思路,打造“一片区一产业、一产业一中心”的产业格局。遵循先试点、再示范、后推广的方法,改变单一以租金支付的流转模式,围绕规划布局,探索建立以土地入股、农民合作社的模式,推进产业基地建设。二要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坚持把农业龙头企业作为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的重点,大力培育扶持本土企业,创建行业龙头;招引行业知名企业和集团入驻,提升产业名气;利用大公司、大企业的管理、营销、品牌优势引领发展。三要升级驱动精深加工。要努力延伸具有农业特色的产业链,要大力支持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引进和培育具有一定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产业,大力提升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
一要注重产品品质。打造产业品牌首先要把好产品质量关,特色产业扶贫生产的产品同样要保证质量,才能坚固市场地位并产生持久的竞争力。二要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品牌。以现有的实体经济为基础,唱好“山字经”,持续推进药、茶、果、蔬、米和猪、牛、羊等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种养殖业,打造优质、生态、环保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自主品牌,创新特色农产品销售机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起农产品网上销售和流通追溯体系,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提高特色农产品竞争力。三要打造地方旅游产业品牌。要依托地区生态资源、环境条件、传统民俗文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要注意旅游与传统农业的结合,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休闲体验式农业,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力;要加强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整合,拓展旅游线路,提倡多种形式不同体验的观光游、疗养游、文化游、度假游等特色旅游品牌;要协调各地区旅游发展方向,注重全区域旅游整体规划,把特色旅游与全域旅游相结合,突出特色,突出重点,全面提升旅游体验。四要加强产品与市场终端的对接。要大力提高特色产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扶贫对象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规模化经营优势;要做大本地市场,完善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和平台,减少交易成本;要拓展外地市场,积极组团参加各种展销会、博览会、招商会等活动,主动对接各大城市、各大商场、各大超市,大力推销宣传特色产品;要做活新型市场,加快产品流通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产品推介网络平台,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扩大影响力,打通产、供、销阻碍,促进产品有效对接市场。
一要开展脱贫技能培训。“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扶贫部门要紧密结合产业扶贫的需要,采取订单式、案例式、点对点等多种方式创新贫困户的技能培训,让贫困户能够融入产业生产发展中去;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产业技术人才培训,每年从基层单位选调人员到高校进修、培训,或组织相关专业骨干教师到基层现场教学;还要加大产业技能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加大对扶贫对象产业技术指导。二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要有效破解贫困农户不愿贷,金融部门不想贷、怕担责的瓶颈,创新扶贫小额信贷服务方式,鼓励有条件、愿意扩大生产经营的贫困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种养大户等进行合作,申请无抵押、无担保贷款。三要推动土地流转集中,为产业提供规模化发展条件。要实行土地流转“整村推进模式”,建立土地流转交易平台,由乡村干部帮助协调租期、收益等现实问题,推进土地有序流转,解决规模化生产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