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亚萍 南华大学
深圳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出口外销为代表的工业化道路。20实际80年代深圳起初依靠优惠政策获利,减轻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比带来的成本差价。汇集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机械等行业,作一个低价代加工生产线来吸引外商投资,初步形成外向型的工业发展格局。
第二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初 -21 世纪10年代),规模山寨为代表的工业化道路。1992年特区政策普惠化,产业链条逐渐转为批量山寨,2.4万美元的人均GDP、2.8亿元的每平方公里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也非常乐观等均领先其他同类城市。直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才重新洗牌,结束“山寨”的时代巅峰。
第三阶段(近三十年),创新转型为代表的工业化道路。08年和13年的经济衰退淘汰一批企业,新一代基因测序分析与装备制造等领域展现了创新活动能力。知识产权规模、质量水平快速提升是深圳走向创新增长的显著标志。据统计,2019年,在国内申请的专利量为26.15万件,占全国比为 6.23%;全市PCT专利申请量17459件,占全国30.7%,智能制造业的专利数也上升比较快,其中涉及权质押的专利有0.11件,平均每件专利质押金额305万元,质押金额1亿元以上有7件。深圳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全国范围来看是最集中的,产业规模庞大,2019年接近2万亿元,拉动了深圳近一半的经济增长量。
总结小渔村发展的40年历程,从小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从经济特别开发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区,深圳四十不惑,鹏程万里,形成了一幅特有代表性的经济制度发展图鉴。值得借鉴的经验具体有以下几点:
第一,制度创新吸引力很多有志之士,也造就了一批草根企业家,他们在深圳从事各种产业经济活动,特别是在创新科技领域,淋漓尽致的体现人才是产业发展第一生产力。
第二,丰富的业态横线、众向拓展了产业链。四十年前的小渔村仅仅只是个农业生产地,与国际化大都市毫无干系有时候发展就是 一个滚雪球游戏,从加工贸易到电子信息等,不断地进行产业升级创新就让这个“雪球”滚得越来越顺利。
第三,联动发展实现借力和承接。深圳毗邻中国香港,最开始很大程度上都是承接的中国香港产业外溢,等待中国香港一部分产业转移到深圳,这才积累了原始资本。后来深圳又将部分制造业分散到粤港澳大湾区,很好的承接了深圳外溢。
转为经济先行示范区之后,市政府和企业将发展重心放在下几方面来开展工作:
第一,持续对外开放。深圳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让企业更好“走出去”,开拓更大的国际市场。“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等严重威胁经济全球化,加上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金融服务业更应该作为实验口,去探索市场开放、金融创新,让金融机构在开放中学习,了解资本市场游戏规则。
第二,继续深化改革。深化市场改革,需重点发展好民营企业,充分发挥其创新创业的作用。另外在资本运作上,国有资本应帮助企业而不是吞并民营企业。最初因为各种开放政策的优惠吸引到外资,但要维持经济的增速还得靠创新改革。
第三,继续城镇基建。深圳是一个特别年轻的城市,不光是因为人均年纪只有不到35岁,还因为积聚了大量的创新企业、创新机制和创新文化。深圳面临教育、交通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让城市群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深圳只有2000多平方公里,比起北京上海乃至杭州小得多,可以借助互联互通的快速轨道交通等形成1小时、半小时通勤圈,释放更多的城市活力,解决社会治理难题。
第四,继续优化创新。首先优化知识产权价值认可的制度激励,巩固原有创新机制,创造新的创新环境和新的创新激励政策。其次包容创新失利,创新创业需要社会包容。再者要继续为创新创业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形成良好的市场机制,在硬件制造业较强的基础上,去加快文化等软性产业的步伐,尤其是对于独角兽企业,如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相关联的企业需要更大力度的创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