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乡村精神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2020-01-19 03:51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陋习乡风家风

霍 伟

(信阳农林学院 文学艺术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体形成了质朴醇厚、勤劳节俭、善良无私、顽强坚韧等传统乡村精神,这些精神支撑了农民群体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被经济浪潮裹挟的乡村精神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一些问题。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因而,了解和研究乡村主体出现的精神状况或思想观念的问题,并通过精神意识的转变带动行为方式的转变,维护乡村主体与自然、与社会、与自身的生态平衡,成为现阶段谋求农村发展、农民进步、农业兴旺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当下中国乡村精神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陋习花样繁多,根深蒂固

一是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炫耀。近年来农村婚嫁的“天价”彩礼问题频频见诸各大媒体,农民不堪重负却无可奈何。彩礼本是一种传统民俗,但捞钱心理、攀比之风却使这一风俗走了调、变了味,成了农民的负累。以河南南部的某些县区为例,婚嫁期间为了按风俗办事,男方要给女方6~16万元不等的彩礼,双方父母还要宴请宾客长达一周或更长一段时间,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精力,还让原本喜庆的婚宴成了男女双方愁云密布的“心病”,甚至酿成悲剧。同样是在这些地方,操办一场丧礼需要3万~6万元不等的花费,加上丧礼上名目繁多的仪式程序(如哭丧,取水,做灾等)以及丧礼过后的“三天圆坟”“五七”“百日”等纪念日期的花费,不仅让丧属不胜其苦,有时还因花费问题产生家庭矛盾,但逝者家属通常因为顶着“孝顺”“顺应风俗”等“帽子”又不得不勉强为之。凡此种种,不仅助长了攀比心理、铺张之风的盛行,也影响到了亲朋乡邻之间融洽和睦的关系。

二是低俗文化流行,文明乡风遭遇险情。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文化呈现多元、丰富态势的同时,低俗文化也以新的方式滋长蔓延。如河南南部有些地方,在逝者的葬礼上,晚辈常常为了“好看、有面子”,在葬礼上专门请来“哭丧队”花钱点歌,或者花钱“代哭”以示哀悼。安徽有些地方还活跃着跳脱衣舞的所谓戏班、剧团。据说当地高寿老人(80岁以上)去世,都要请这种“戏班子”,搭台脱衣。庄严肃穆的葬礼与不堪入目的低俗表演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共存。人们不仅不以此滑稽场面为辱没先人,败坏风俗,奢侈浪费,反而觉得“热闹、有面子”。这不仅破坏了淳朴的乡风,而且阻碍了现代乡村文明之风的形成。

三是愚昧、杂糅的宗教思想在农村大行其道。目前,乡村农民尤其是年岁较大的农民,深受落后愚昧、混乱杂糅的宗教思想的束缚。在河南南部的一些农村,农民的宗教信仰呈混乱杂糅、盲目崇拜状态。一些村民盲目信仰基督教,认为“我们的饭是耶稣赐予的”“生病不用打针吃药,有主保佑病就能好”。笔者曾经亲历一位因公致左手残疾的村民,他笃信基督教,认为他左手被机器截断致残是“耶稣的旨意”,并认为天地万物的存在消歇都是“神的旨意”。一些狂热的基督教徒还时刻不忘兜售愚昧教义,发展信徒,几近成疯。此外,这些地区还有一些不可思议的现象。一些奇形怪状的树木(如一些树因为生长发育的问题,在树干上鼓起了大包)被村民认为有“神仙”附体、充满“神力”,他们往往对着这树祷告祈福。更有甚者一些人自发出资在树下建成大小不等的庙宇,将佛、道中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观音菩萨、太上老君以及一些不知名的各路神仙并列供奉,顶礼膜拜。此外,还有一些村民遇到困难挫折不去积极解决反而迷信“四柱算命”,生病宁愿请人做法事也不去医院救治,现代社会还有如此行为,令人咋舌。这些愚昧落后的思想和行为不仅给不法分子牟取经济利益以可乘之机,还严重影响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花样繁多、根深蒂固的乡村陋习,耗费了农民的财物,支配和牵制着农民的思想和行动,更不可小觑的是,这些陋习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有些已经渗透到下一代,对农村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农民性格不健全、不完备

从总体上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新时代的农民积极进取、生气勃勃,但农民性格的不健全、不完备在新时代条件下有新的凸显。

一是自私自利,重自身而轻他人。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为农业振兴、农村发展、农民富裕提出了多项政策和措施。农民从这些政策、措施中获得了很多实惠。但面对这些好政策时,乡村农民性格中的自私自利,重自身而轻他人的一面也暴露了出来。一些农民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贪心不足。如笔者接触到的两名Y姓村民,兄弟二人一贫如洗,哥哥一直单身,弟弟曾娶妻,妻子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现已19岁)后离家出走。为了解决他们生活困难的问题,党和政府一直关怀和帮助他们,不仅为他们分配了“贫困户”名额、给予他们一定的生活补助,资助他们盖新房,为二人介绍工作,还为双胞胎姐妹免去学杂费并发放生活补助。但Y姓兄弟并不满足也并不真正感恩,更不愿自立自强摆脱贫困,反而挖空心思捞好处、讨利益,到处散播自己年岁大,依然贫穷可怜等言论,博取同情,不愿把“贫困户”的名额让与他人。在他们看来,贫困不仅不羞耻,反而还是获取自我利益的手段,好政策却滋长了他们“坐等靠”的懒汉思想。同村的R姓村民在脱贫以后,仍然想去村里扫马路赚补贴,当得知村干部将扫马路的名额转于更贫困的老人时,她不顾同乡之谊,不仅对老人破口大骂,还无理纠缠村干部数日。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不仅消弭了乡里对他们的同情,还在无形中破坏了和谐融洽、相扶相持的邻里关系,凸显了“农民的行为与乡村道德规范出现脱节,无法在农民日常生活实践中给予正确指引”的问题,[2]为中央惠农政策的实施增添了障碍。

二是小农思想严重,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传统农村社会中形成的小农思想,在新时代背景下有了新的表现。如有些农民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看待问题容易钻牛角尖,不懂得变通,面对新技术条件下的农业发展形势,不善于学习、运用新知识、新技术为生产经营活动注入新活力,不能积极主动地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往往只会固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进行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在面对村干部实施农业农村改革活动时,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这反映出一些农民求稳、怕变的心理。有些农民在国家好政策的帮扶下,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却对村里改造塘堰、清理沟渠、维修道路等公益性事业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非但不出力,有时还暗地里放阴风制造阻力。还有一些农民共享意识差,发展意识淡薄,自己获得了新的生产、种植、销售经验,暗地里独自运用,对其他农民的咨询支吾敷衍,拒绝分享;还有部分村民在获得小利,取得小成绩之后盲目自大,停滞不前,缺乏长远的进取精神。

三是传统人文精神的失落。在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乡村人文精神也不免受到影响。目前,中国乡村中大多为老人和小孩,年壮劳力多前往经济发达的城市谋生。乡村社会常常以子女外出打工是否买车买房作为攀比的资本,一旦比不上对方就心有不甘,甚至暗生嫉恨。此外,目前乡村社会的“人情往来”呈畸形化态势,如在孩子过生日、升学等事情上,部分农民为了将“人情债”收上来,往往大张旗鼓地操办宴会。宴会现场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大吃大喝,传统淳朴节俭之风荡然无存,单纯朴实的邻里关系有所减损。另外,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村民思想更加解放,另一方面也加重了人们的利益观念,有时不免为了谋求利益而选择一些不道德、不诚信的行为。如部分接近城镇的村民向市民兜售劣质蔬菜、鸡蛋等农产品。这些现象提醒我们,农村传统人文精神中的谦虚、淳朴、诚信正在悄然蜕化、失落。

农民性格的不健全、不完备,不仅是中央实施农村政策的绊脚石,也是农村发展中的一大阻力。

二、当代中国乡村精神问题的应对策略

面对中国乡村精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要寻求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建设和谐健康的乡村精神生态,让乡村生成内在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机制,进而为农业农村的发展、农民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良好的文化条件。

(一)遏止陋习,多措并举

一是做好宣传工作,为革除陋习营造舆论氛围。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破旧立新宣传工作,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引导群众转变落后观念,自觉改进和抵制陈风陋习。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社会氛围。

二是做好方式引导,提升革除陋习内生动力。结合新时代创新合理、有效的引导方式,让陈规陋习日渐消弭,新风新俗深入人心。以婚嫁为例,可通过鼓励创新婚礼方式,如采取旅游结婚、集体婚礼等多种庄重高雅的结婚形式,以实际行动营造文明节俭的婚庆氛围。通过开展活动,推进简化治丧仪式,缩短治丧时间,减少丧礼宴席,杜绝大操大办、封建迷信、喧闹演出等不文明现象,促使人们更加注重文明行孝,争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三是建章立制,为革除陋习奠定制度基础。村党支部联合村民针对本村存在的陈风陋习,从环境卫生、村风民俗、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社会治安、消防安全等各个方面积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并落实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加强文明村镇考核,坚持把破除陈风陋习、推进乡村文明作为文明村镇评选、管理、考核的重要标准和测评指标,引导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破陋俗、树新风、展新颜。

(二)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培育农民健全人格

一是利用乡贤文化培育农民健全人格。“乡贤”指民间基层本土、本乡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且深为当地民众所尊重的贤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乡贤,古代社会中在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的乡绅,当代社会中涌现的优秀基层干部、优秀创业者、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都可以定义为“乡贤”。乡贤们良好的道德品行、较高的文化修养、较突出的功业成就形成了他们较强的精神凝聚力和号召力,又加上他们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能够得到多数村民的认可和尊重。在培育农民健全人格时,可通过发挥这些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乡情乡谊为纽带,用他们的善言善行来培育新时代农民豁达包容,变通开放,诚信创新的人格精神。

二是以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培育农民健全人格。家风作为一种无形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众的行为,进而影响到乡风、世风。家风正则乡风淳。通过开展讲好家风故事、优良家风评选等活动引导人们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鼓励他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培育传承良好家教家风家训,以德治家、以学兴家、文明立家、忠厚传家,让千千万万个好家风支撑起一股股好民风、好乡风。还可以组织群众观看家风、乡风影片,通过鲜活的事例来传承家风、乡风文化,汲取精髓,从而为群众启迪思想,塑造心灵,培养心智,培育道德正能量。当然,重塑文明乡风不仅要正面引导,也需要用村规村纪加以制约。

三是通过“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培育农民健全人格。首先是要“送”文化。针对基层受众的接受心理和接受特点,精准选择他们喜爱的书籍、戏剧、电影等文化产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健康积极新鲜的人生观、价值观传播、弘扬到农村;通过鼓励本土文艺创作者充分挖掘农村生活素材,创作出一批真实反映农村生活风貌,农民真情实感的作品,以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培育新时代农民的人格精神。其次是要“种”文化。通过发掘、培养农村文化人才,培植农村文化中心户的方式,把优秀文化“种”在基层,带动农村文化的自我繁衍、生长,从根本上提升民众的文化水平、精神气质。对乡土文化人才,要在智力、资金、硬件条件上予以扶持,可以采取购买服务、捐资扶持、建立工作室等途径,方便他们在农村开展文化活动,进而发展壮大,培育形成乡土文化特色的文化队伍,逐步提升基层群众的人格精神。

实现农业农村的发展,农民自身是关键。我们必须要深入了解当前乡村精神问题的现状,再通过提升农民的精神素养,营造良好的乡村精神生态环境,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和精神风貌,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安定团结、和谐有序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引领。

猜你喜欢
陋习乡风家风
于都县潭头村:推动乡风文明 打造幸福新农村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乡风
文明乡风聚人心
家风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炒楼陋习
育儿陋习
官场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