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释入“淮”之“蕲水”

2020-04-28 04:58姬兴华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水经注图幅濉溪县

姬兴华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的蕲水有二,其一入“江”(即长江),其二入“淮”(即淮水,今淮河)。[1]本文所指的是入“淮”之蕲水。这条古蕲水(简称“蕲水”)是古睢水(简称“睢水”)的一条重要支流,发源于今河南省商丘市,于今商丘市睢阳区东南(或东偏南)分睢水,东流或东南流,流经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夏邑县、永城市,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宿州市埇桥区、灵璧县、泗县,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淮安市盱眙县,于今盱眙县对面注入淮河。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开始修建通济渠,通济渠东段之商丘至泗州段(简称“商泗段”)所占的水道,即是蕲水的河道。此后,蕲水消失了。蕲水之所以消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蕲水消失了,但不等于与其有关的一些信息全部消亡,至今古今地名等仍然还保存着蕲水的点点滴滴,诸如古地名蕲县(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蕲县镇)[2]、蕲泽镇(今淮北市濉溪县四铺镇东)[3]等,今地名祁南矿(今宿州市埇桥区蕲县镇南)、祁东矿(今宿州市埇桥区蕲县镇东)等(祁南、祁东二矿之“祁”,起初用的是“蕲”字,后因难写、难识,不利于营销推广,而改为“祁”字)。“蕲县”之“蕲”,亦曾经写作“祁”,即“祁县”,后或因会产生歧义(其他省份有此“祁县”),而正名“蕲县”(《淮河水利简史》有关地图也曾将“蕲县”标注为“祁县”)。

最早记载并描述蕲水的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所撰写的《水经注》。《水经注》卷二十四《睢水瓠子河汶水》中记载了蕲水的源头,即蕲水的发源地;卷三十《淮水》中记载并描述了蕲水的流经及其归宿,亦即蕲水的流经历程以及最后注入淮水的有关情势。后人研究考证郦氏《水经注》形成了“郦学”,清末杨守敬、汪士铎等利用地图对《水经注》所涉及的大大小小的河流等进行标注,可说开创了郦学研究的先河。杨守敬、熊会贞编绘出《水经注图》,汪士铎亦编绘出《水经注图》(陈桥驿整理),“二图”均有多幅图幅对蕲水作出标注。今人地理学大师谭其骧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下文简称“《图集》”),自魏晋南北朝时期至明清时期,亦有多幅图幅对蕲水作了标注。现就所掌握的有关历史地图以及有关文献资料等,对古河道——蕲水,进行图释,以期复原蕲水河道,从中亦可看出她在历史上的贡献和辉煌。

一、郦道元《水经注》对蕲水的记载和描述

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睢水”篇曰:“睢水出陈留县西蒗荡渠,东北流,《地理志》曰:睢水首受陈留浚仪狼汤水也。……睢水又东,迳睢阳县故城南,周武王封微子启于宋,以嗣殷后,为宋都也。……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水次绿竹,荫渚菁菁实望,世人言梁王竹园也。睢水又东,迳榖熟县故城北。睢水又东,蕲水出焉。睢水又东,迳粟县故城北。《地理志》曰:侯国也,王莽曰成富。睢水又东,迳太丘县故城北。《地理志》曰:敬丘也。……睢水又东,迳芒县故城北”。[4]542-546

这段语言记载和描述的是睢水的源头以及其历经宋都睢阳的情况,而后点出蕲水之源——“睢水又东,迳榖熟县故城北。睢水又东,蕲水出焉”。文中的“陈留”即汉陈留郡,“郡治长垣”,[5]104“治河南今县东北”,[5]107即今河南长垣县东北,后汉陈留郡治“陈留”县,[5]104陈留县“治今河南开封县东南”;[5]105“浚仪”,县名,“治今河南开封市”;[5]108“狼汤水”,即“蒗荡渠”,[5]108亦即战国时期魏惠王迁都大梁后所开凿的中原运河鸿沟;“睢水所出,在陈留县之西,浚仪之东,故志系之县也,下入陳留”。[5]108“睢阳”,宋国之都,西周初封,微子启之国,曰宋,都睢阳,“治今河南商丘市南”,[5]471因在睢水之北,故曰睢阳。“梁王竹园”,即汉梁孝王刘武的苑林,亦称“睢园”或“梁园”,正如王勃《滕王阁序》所言“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6]232“睢园绿竹”“梁园虽好”等典故皆出于此,今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得名亦缘于此。“穀熟县故城”,前汉无,后汉县、侯国,属梁国,“光武封更始子歆为穀熟侯”“即今河南虞城县西南谷熟集”。[7]84“粟”,乃“栗”字之讹,或是抄写之误。“栗县故城”,秦之栗邑,汉县、侯国,属沛郡,“治今河南夏邑县”。[5]170“太丘县故城”,《春秋》之犬丘属宋国,汉之敬丘属沛郡,后汉之太丘属沛国,“治今河南永城市西北”;[7]91“芒县故城”,秦之芒县,汉因之,后汉改为临睢,俗呼大睢城,“治今河南永城县北”。[5]169

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淮水”篇曰:“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东北,过桐柏山。……(涣水)又迳亳城北。《帝王世纪》曰:榖熟为南亳,即汤都也。……涣水东迳榖熟城南。……涣水又东迳沛郡之建平县故城南。……又东迳酇县故城南,……又东南迳蕲县故城南,……淮水又东,蕲水注之,水首受睢水于榖熟城东北,东迳建城县故城北,……王莽之多聚也。蕲水又东南迳蕲县,县有大泽乡,陈涉起兵于此,篝火为狐鸣处也。南则洨水出焉。蕲水又东南,北八丈故渎出焉,又东流,长直故沟出焉,又东入夏丘县,东绝潼水,迳夏丘县故城北,又东南迳潼县南,又东流入徐县,东绝历涧,又东迳大徐县故城南,又东注于淮。”[4]673-684

这段文字记载和描述的是淮水之源及其支流涣水、蕲水入“淮”前的流经态势等,尤其是蕲水入“淮”之前的流经态势。文中“南阳”,郡名,秦置,两汉因之,“治今河南南阳市”;[5]125“平氏县”,“治今河南桐柏县西北”;[5]130“胎簪山”,“桐柏(山)支峰”,在今桐柏“县西南三十里桐柏(山)旁小山也”。[5]130“亳城”,即“南亳城,今商邱县西南”,亦即“《括地志》云:‘宋州穀熟县西南三十五里。’”[8]270可知,此亳城在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谷熟集西南。“穀熟城”,即上文的“穀熟县故城”。“建平县故城”,汉侯国(县)、属沛郡,后汉因之,“在今河南永城市西北”。[7]89“酂县故城”,秦置酂县,两汉因之,“治今河南永城县西”[5]170或“酂县故城,即今河南永城市西北酂城镇”。[7]88“蕲县故城”,战国时楚国蕲邑,秦置蕲县,两汉因之,“治今安徽宿州市东南”[5]166或“蕲县故城,即今安徽宿县南蕲县镇”。[7]899据此,并结合实际考察可知,蕲县故城在今安徽宿州市埇桥区南(偏东)蕲县镇,大泽乡在埇桥区东南、蕲县镇东(偏北),今大泽乡镇。“建城(成)县故城”,汉侯国(县)、属沛郡,后汉省,曹参号建成君,后封建成侯,后又封吕氏及黄霸等,“治今河南永城县东南”。[5]169“洨水”“北八丈故渎”“长直故沟”皆是蕲水支流,唯有洨水南入淮水。从图2可以看出,“北八丈故渎”源于蕲水,且沟通了蕲水与睢水;“长直故沟”有南北两条,皆源于蕲水,且沟通了蕲水、睢水、洨水。“夏丘县”“夏丘县故城”,从文中含义“入”和“迳”、结合下文剪辑图2的标注,可知是郦氏的变文,实指一地,只是范围的大小不同而已;“治今安徽泗县”。[5]168“潼”即“僮”,“潼县”即“僮县”,秦县,汉因之、属临淮郡,东汉为侯国、属下邳国,“治今安徽泗县东北”[5]257或“僮国故城,在今安徽泗县东北”。[7]179“徐县”,故国,春秋时被灭,秦置县,两汉因之,“治今江苏泗洪县南”。[5]256“大徐县故城”,“《元和志》卷九徐城本理大徐城,‘大业四年移于今理’。治今江苏盱眙县西北。”[9]112

二、杨守敬、熊会贞编绘的《水经注图》有关图幅对蕲水的标注

杨守敬(1839—1915年),湖北省宜都市人,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对郦道元《水经注》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考证,著绘出《水经注疏》及《水经注图》等鸿篇巨著,被誉为“开舆地学之新纪元”的历史地理学家。[10]熊会贞(1859—1936年),湖北省枝江市人,历史地理学家和郦学家地理学派创始人之一,师从宜都杨守敬,师生发奋整理《水经注》,对此书进行校勘、考证和疏解,如后人称颂“开舆地学之新纪元”。二人历时三年,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刻成《水经注图》,以《水经注》为依据,参照历代地理总志和各地方志、相关古籍,采用古今地名对照上图的方法,朱墨套印的形式编绘成图,计40卷,共八卷,计8册。[11]

杨守敬及其门生熊会贞编绘的《水经注图》有多幅涉及到蕲水,并对蕲水进行了地图标注。现据杨守敬、熊会贞编绘的《水经注图》有关图幅剪辑如图1、图2、图3,以说明蕲水之源与归宿以及其流经态势和流经过程中周边的人文历史地理等。

图1 蕲水上游图[12]

图2 蕲水中游图[13]

图3 蕲水下游图[14]

据“凡例”知:三幅剪辑图中,黑色是指南北朝时期及其以前的自然与人文历史地理状况,红色是指清代的自然与人文历史地理状况。

图1,可看作是蕲水的上游,其上游全程一样的图绘,说明南北朝时期至清代蕲水上游比较稳定,没有什么变化。上游这一段蕲水,主要是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境内。此外,上文已述及“建城(成)故城”,且其县志明言在永城县东南二十五里浍河北岸,可说是确切的。但就该剪辑图的标注而言,按“凡例”——“每方五十里”,今永城县至建城故城的直线距离已超出二十五里。就此而言,该故城的具体位置已不在永城县境内。实地考察知,该故城的具体位置应在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境内。濉溪县岳集乡古城村东北有古汉墓,且其周边出土不少汉代砖瓦等碎片,即是实证。即便按其县志而言,其东面或东北面与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岳集乡接界,亦可知此故城东或东北这一段蕲水应在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境内。图1,就自然地理而言,其东北方标注的是睢水、西南方则是涣水;就人文历史地理而言,其东北方标注的是“栗”(夏邑R)、“太邱”(故敬邱)、“芒”(临睢)、“永城”R,西南方标注的则是“榖熟”“建平”“酇”“建成”“棘亭”“费亭”。R指红色的标注,其它均为黑色标注(下同)。“棘亭”“费亭”,既是古亭阁,也是古地名,且均在今浍河(涣水或濊水)北岸、古酂县东北。“棘亭”,“棘、……,皆楚东鄙邑。谯国酂县东北有棘亭,……”;[15]“棘,今河南永城县南,……。”[16]1255“费亭”,“《帝王世记》曰:‘曹腾封费亭侯,县有费亭是也。’”[7]87县即酂县,费亭乃魏武先人所封之地,当在今河南永城县南(稍偏东)。

图2可看作是蕲水的中游,其中游三分之二以上标注的是南北朝时期及其以前自然与人文历史地理状况图绘、不到三分之一标注的是南北朝时期及其以前和清代的自然与文化历史地理状况重叠的图绘,亦说明南北朝时期至清代蕲水中游比较稳定,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中游这一段蕲水,主要是在今皖北境内,流经今淮北市濉溪县及宿州市埇桥区、灵璧县、泗县。图2,就自然地理而言,其东北方标注的是睢水、(北)八丈故沟、乌慈渚、乌慈水、(北)长直故沟,西南方标注的则是洨水、涣水(浍河)、(南)八丈故沟、(南)长直故沟;就人文历史地理而言,其东北方标注的是(西汉)“竹”(东汉改“竹邑”)、“符离”,西南方标注的则是“铚”“蕲”(甀乡)“大泽乡”(陈涉起兵处)“宿”R“榖阳”“榖阳戍”“白石戍”“洨”“垓下聚”(汉高祖破项羽处)“灵璧”R(周围有山的标绘图号)。“竹”,疑即楚东国的“竹邑”(见包山楚简150),秦因之,汉为竹县、属沛郡,东汉为竹邑侯国、属沛国,“治今安徽宿州市北”[5]164;“竹邑国故城,在今安徽宿州市北。”[7]89-90“符离”,楚东国“符离之塞”,秦为县,两汉因之,“治今安徽宿州市东北”[5]167;“故城今宿州治。符离县故城,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7]90“铚”,春秋宋国铚邑,战国楚因之,秦置铚县,两汉因之,“治今安徽濉溪县南”;[5]165“铚县故城,在今安徽濉溪县南、浍河北岸”。[7]89“宿”,州名,“元和四年正月敕,以徐州之符离置宿州,仍割徐州之蕲、泗州之虹。九年又割亳州之临涣等三县属宿州。”“本治今安徽宿州市符离集东北,贞观元年移治今符离集,元和时移治今宿州市”。[9]117“穀阳”,汉侯国、属沛郡,后汉因、属沛国,“治今安徽固镇县稍西北”;[5]164“穀阳县故城,在今安徽固镇县西北”。[7]88“洨”,汉侯国、汉属沛郡,东汉县、属沛国,“治今安徽固镇县东”;[5]168“洨县故城,在今安徽固镇县东”。[7]89“灵璧”,县名,“元祐元年,以虹之零壁镇为县,七月,复为镇。七年二月,零壁复为县,政和七年,改零壁为灵壁。治今灵璧县”。[17]139

图3,可看作是蕲水的下游,其下游有一半是南北朝及其以前和清代的自然和人文历史地理状况重叠的图绘,余下一半则是南北朝及其以前的自然和人文历史地理状况的图绘,亦说明蕲水下游比较稳定,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如果说有变化的话,就是由于隋朝通济渠的开通,由(北)长直故沟和(南)长直故沟中东南流的蕲水东流一段后在东南流一段而后汇入蕲水。下游这一段蕲水,主要是东流,而后南流,入“淮”;主要是在皖北和苏北境内,具体流经今安徽省泗县以及江苏省泗洪县、盱眙县。图3,就自然地理而言,其(东)北方标注的是睢河R、潼水故渎、徐陂、汴河R,(西)南方则标注的是涣水、潼水、浮山、淮堰(梁所立)、巉石山、历涧水、淮水、客山、沱河R、沱湖R、天井港湖R、潼河R、女山湖R;就人文历史地理而言,其(东)北方标注的是“潼”“大徐城”,(西)南方标注的则是“夏邱”“泗”R“虹”“五河”R“临潼戍”“历涧戍”“临淮郡”“徐”(故徐国)“徐君墓”“盱眙”“盱眙”R。“虹”,秦置县,两汉因之,“治今安徽五河县西”;[5]166“虹县故城,在今安徽五河县西北。”[7]90“盱眙”,春秋吴国善道邑,秦置县,两汉因之,汉属临淮郡,东汉属下邳国,“治今江苏今县东北”;[5]256“盱台(眙)故城,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7]180“泗”,“泗州”或“泗县”,古泗州城因洪泽湖水位的上升和水域的扩展被淹没,后迁至今泗县,因而“泗”兼州县。“五河”,“本泗州五河口。端平二年,金亡,遗民来归,置隘使屯田”,五河县“咸淳七年置,有浍、潼、沱、漴、淮五河,故名”“治今县南旧县湾”。[17]146“临淮郡”,“(汉)武帝元狩六年分置”,“(汉时)郡治徐(县)”“后汉(为下邳国)治下邳”“治今江苏泗洪县南”;[5]255“下邳县故城,在今江苏睢宁县西北”,[7]178上文各“戍”,均为军卒戍守之所。鉴于上述有关注解、结合实地考察和比对图3可知:蕲水入淮之处位于盱眙县故城(客山)西南,即今盱眙县东北。

三、汪士铎编绘,陈桥驿整理《水经注图》有关图幅对蕲水的标注

汪士铎(1803—1889年),字振庵,别字梅村,江宁(今南京市)人,道光举人。生平于郦学用功至深,著述甚丰,著录《水经注提纲》四十卷,《水经注释文》《水经注图》二卷。但前二种不传,《水经注图》则以胡林翼之助,由晏圭斋于咸丰十年刊行,共二册,图后附有《订正水经注文》十二篇。[18]22-23

图4 蕲水上中游图[19]80

图5 蕲水中下游图[19]79

“五水”:渠又称渠水,也称渠沙水,是卷二十二中的一个大篇。阴沟水和获水,均在卷二十三,睢水在卷二十四。惟汴水不列入《水经注》卷篇,为汪氏所加。汴水之名始于《汉书·地理志》荥阳注:“卞水、冯池皆在西南。”实际上是古代鸿沟水系中的一条小河,是蒗荡渠的支流。后来由于黄河迁徙,鸿沟水系受到干扰,变化无常,汴水就少为人所提,到隋炀帝开通济渠,曾利用从荥阳到开封的这条故道,人们往往把通济渠的东段统称为汴水,汴水一名由是复起。汪氏在图上加上此名,恐亦与此有关。[18]76

“六水”:此图组共图五幅。六水之中,淮水在《水经注》卷三十单独成卷,其余五水均在卷三十二。五水之中,除施水是长江水系河流外,其余均是淮水支流。[18]104

图4,(原图)有误,导致多处错讹。如“白汀陂”是“苞水”的发源地,这没有错,但将“白汀陂”及“苞水”标注在“蕲水”与“涣水”之间,则是很明显的错讹,这一错讹还导致了“嵇山”“鄲”等山名、地名标注的差错。此外,有关地名方位的标注也不准确,如“建成”侯国、“酇”(县)、“棘”(亭)、“费亭”等的标注与郦氏《水经注》不符,更不要说实际情况了。即便如此,汪氏编绘的《水经注图》关于蕲水的标注,对于诠释蕲水之源、之历、之归等仍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现据三幅剪辑图就有关问题做进一步注解。

据图4可知:蕲水从穀熟东北分睢水,东流或东南流,其北是“栗”“太邱”“芒(临睢)”“符离”,其南是“建平”“建成”“酂”“棘”“大泽乡”。据上文注解可知:蕲水上中游流经今河南虞城县、夏邑县、永城市,安徽淮北市濉溪县、宿州市埇桥区。

据图5可知:蕲水中下游东流、东南流、南流入淮,其北(或东)是“穀阳”“符离”“取虑”“睢陵”“潼”“徐”“大徐城”,其南(或西)是“洨”“虹”“夏邱”。此外还可知,涣水、洨水、潼水、历涧水、蕲水、泗水等处于平行态势,南入淮河,历涧水和泗水之间即是蕲水的入淮之处。“取虑”,秦县,两汉因之,“治今安徽灵璧县北”[5]256;“取虑县故城,在今安徽灵璧县東北”。[7]180“睢陵”,汉侯国、属临淮郡,东汉因之,“治所已沦入今江苏泗洪县东南洪泽湖中”[5]257;“睢陵县故城,在今江苏洪泽县西洪泽湖中。”[7]179结合上文注解可知:蕲水中下游流经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灵璧县、泗县,江苏省泗洪县、盱眙县,于今盱眙县东北入淮。

据图6可知:蕲水于淮水北岸入淮之处,与南岸的“池水”入淮之处的“池口”呈斜对态势,一在东北,一在西南。“池河,治西南,……又东北入淮,谓之池河口。”[20]35即池河位于盱眙县故城西南,东北流入淮。“池河,自庐州巢县界流入定远境,东北流入淮。县东南六十里。”[21]二县志的记载,可证汪氏的标注在这个问题上是确切的。

四、《图集》有关图组之图幅对蕲水的标注

1.“南北朝时期图组”有关图幅对蕲水的标注

这三幅剪辑图,对蕲水的标注都十分清晰,但对自然及人文历史地理的状况等,有的有标注,有的没有标注,三者都剪辑出来放在一起,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同时亦便于对蕲水的诠释。三幅剪辑图反映出一个共同的态势,即中上游睢水、蕲水、涣水三水相距很近,有些地方不足十公里,只是到了中下游三水的距离才拉开,相距最远可达三四十公里。此外,蕲水中上游与今水沱河比较靠近。三幅剪辑图,均说明“梁郡”“睢阳”东南是蕲水的发源之地,东南流是蕲水的总体态势,历经“相县”南,“南济阴郡”(竹邑城)南、“铚城”北、“阳平郡”(谷阳城)北、“临潼郡”(临潼)北、“僮县”南,(今地名)淮北市濉溪县南、宿州市(埇桥区)南、灵璧县南、泗县南,于“盱眙郡”(盱眙)对面入“淮”。

三幅剪辑图西北标注的“梁郡(睢阳)”,即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梁郡,睢阳为郡治。魏文帝黄初二年(220年)改梁国为梁郡,太和六年(232年)梁郡又改为梁国,两晋因之,或曰梁国,或曰梁郡,刘宋、北魏等亦曰梁郡,直至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于梁郡置宋州。[2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梁郡或梁国治睢阳,即今河南省商丘市南。前文已诠释,此略。

三幅剪辑图东南或中部标注的是“南济阴郡(竹邑城)”,即是南北朝时期北魏所侨置的南济阴郡,郡治在竹邑城,梁、东魏等或因之或改之,仍治今安徽省宿州市北老符离集。[24]就剪辑图9来看,竹邑城位于今安徽省宿州市北、淮北市东南。

剪辑图7和图8中南部,以及图8东南部标注的“阳平郡(谷阳城)”,即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置镇升郡,郡治为谷阳城,东魏、北齐等或因之或改之或复之,仍治今安徽省固镇县谷阳乡。[24]就剪辑图7和图9而言,谷阳城位于今安徽省固镇县西偏北。剪辑图7和图9东南偏南标注的“临潼郡(临潼)”,即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置临潼郡,郡治为临潼,东魏等或因之或改之,仍治今安徽省灵璧县高楼乡潼郡村。[24]剪辑图7和图9东南最南部标注的“盱眙郡(盱眙)”,东晋置盱眙郡,郡治为盱眙,南朝、北朝或因之或改之或侨之或废之或复之,仍治今江苏省盱眙县城东北。[24]此外,这两幅图盱眙郡西及东出现济阴郡、阳平郡,此二郡皆南北朝时期侨置,与上文无涉。剪辑图8和图9自西北至东南用黑体字本作出“相县”“定陶”“铚城”“虹城”四个县名或地名,相县即今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相山下相故城;定陶即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赵集乡山西村定陶(诸阳)山下;铚城即铚县即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虹城,即虹县故城即今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双庙乡董嘴村西南。[24]

图8 南北朝时期蕲水图二[22]2

2.“隋时期图组”有关图幅对通济渠的标注

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1)——隋时期图组“河南诸郡”图幅和“隋时期全图”图幅,分别对通济渠进行了标注。但剪辑图10打印出来比较模糊,特以剪辑图11,补充说明。

图11 隋朝通济渠图二[22]5

图10,自“梁郡”(宋城、榖熟)至“谯郡”(酇县、永城、临涣)再至“彭城郡”(符离、蕲县)最后到“下邳郡”(夏丘、徐城、盱眙),全程标注的是运河符号,通济渠三个字虽然模糊,但亦可辨识出。图11,反映则很直观而明确,从“梁郡”直接到淮水,通济渠三个字一目了然。这两幅剪辑图幅再也查找不到“蕲水”的标注,代之而起的则是“通济渠”这三个字的标注,两个时代相处很近,且无其他大的变故,若说有大的变故,只能说是通济渠的修建及通航。这就直接证明了,通济渠东段之“商泗段”所占河道即是蕲水水道。

3.“唐时期图组”有关图幅对汴水的标注: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2)——唐时期组图,有多幅图幅对汴水进行了标注,较为清晰而全面的是“都畿道:河南道”图幅和“淮南道”图幅。

图12所反映的是,从“宋州”(宋城)东南开始,汴水经历了“宋州”的“榖熟”、“下邑”,“亳州”的“酇县”“永城”(马浦城)、鹿塘、临涣、柳子,“徐州”的“符离”“埇桥”(宿州)、蕲县,“泗州”的“虹县”(夏丘故城)、“徐城”“临淮”,于泗州盱眙对面注入淮水。整个“源”“历”和“入”,与前文诠释很吻合。不能不说到了唐代,汴水取代了通济渠。两剪辑图幅对汴水的标注均十分清晰,这可看作是隋代通济渠所占蕲水河道的间接证据。

图12 唐朝汴水图一[22]6

图13 唐朝汴水图二[22]7

4.“辽、北宋时期图组”对汴河的标注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1)——辽、北宋时期图组“淮南东路、淮南西路”图幅,对汴水进行了全程标注;另有一图幅标注了汴水的部分,但标出的有关地名等,在全图中没有全部出现。现分别剪辑如下:

图14 辽、宋时期汴河图一[22]8

图15 辽、宋时期汴河图二[22]9

从两个剪辑图幅可以看出,北宋时期汴河取代唐时期的汴水,整个流程以及周边的自然及人文历史地理标注得十分清晰明确。……这亦可以看作是隋代通济渠所占水道即是蕲水河道的另一个间接证据。

5.“金、南宋时期图组”对蕲水的标注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2)——金、南宋时期图组,有多幅图对蕲水又作了标注,现剪辑两幅,以诠释蕲水。

图16 金、南宋时期汴水、蕲水图一[23]10

图17 金、南宋时期汴水、蕲水图二[22]11

金与南宋对峙期间,由于战争频仍,导致汴河荒废,最终是划淮而治。南宋的偏安,导致金统治下民众对故国的思念,此时剪辑图幅中标注出蕲水亦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也代表着金统治者对民众思想意识的认同。《金史·地理志》对此也作了记载:“宿州,……县四,镇八:……符离(县)……临涣(县)……灵璧(县)……蕲(县)有涣水、涡水、蕲水。镇一静安。”[25]这是正史地理志中所保存的有关蕲水的最后一点信息。此后,元代标注的是汴水,明代标注的亦是汴水,清代则面目全非,连汴水的标注都没有,更不要再说蕲水了。

两图幅对蕲水的标注,可说是又一直接证据。这“又一直接证据”,再一次证实了上文的判断——“通济渠东段之‘商泗段’所占水道即是蕲水的河道”。

五、结语

1.蕲水这条古河道,源于古睢水,入于淮河,她既是古睢水的一条重要支流,同时也是“四渎”之一——淮水(今淮河)的一条支流。

2.隋炀帝修建的通济渠,分为东西两段,其东段的“商泗段”所占居的水道绝大部分是蕲水的河道。不然,通济渠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就可以通航,为隋炀帝广游江南提供这么大的便利。从中也可看到,通济渠的设计者以及实施者,对战国时期魏惠王修建的鸿沟运河水系是很熟悉的,可以说通济渠的全程都与鸿沟运河水系有关。设计者及实施者既然能考虑到这些,他就不会使通济渠绕道彭城(今徐州)会泗(水)入淮(水)。基于此,会泗水而后入淮之说,可说是存在缺陷的。当然,也不可否定绕道彭城,也有古水道可借。

3.蕲水的辉煌,是借了隋炀帝的光,没有隋炀帝通济渠的开通,蕲水也不可能在隋、唐及北宋时期走进辉煌的时代。

4.通济渠东段之“商泗段”沿岸城镇的兴起,是蕲水走进辉煌时代的标志。淮北市濉溪县古镇柳子、蕲泽,就是其最为显著的标志之一。

5.大运河申遗的成功,唤醒了“商泗段”两岸地方政府及人民对大运河的保护意识,纷纷构建和展示古运河遗产的价值及作用,隋代之通济渠又逐渐步入今人和后人的视阈。

猜你喜欢
水经注图幅濉溪县
基于ArcEngine自动生成1∶5万地形图标准分幅图框
安全是根 质量为本 环保是帆 创新为锚
——记安徽濉溪县大扬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建国
〈水经注〉与魏晋南北朝地理文学文献研究》简介
地形图空间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Keep the Air Clean
基于Arcpy的地形图接图表快速生成方法
Play
A Lovely Cat
《水经注》都城人文景观研究——以洛阳为例
基于点的相关信息查询图幅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