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 珍
(牡丹江大学,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我国学者曹胜利和雷佳骕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作出了详尽的阐述。他们认为,从广义上讲,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归纳为是关于创造新的伟大事业的教育实践活动。从狭义上讲,可以理解为是关于创造新的职业的教学实践活动,目标是解决当代大学生更好就业,甚至创业的实践活动[1]。通过在实际教学中对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研。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相对比较淡薄,职业目标不明确,有的同学没有想过自己所选的专业今后能够从事哪方面的工作;有的学生有明确的职业目标,想要考取教师资格证,想要成为一名幼儿或是小学英语教师,然而就业岗位相对比较局限。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在教学过程中将开启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为出发点,通过政府、社会、家庭、创业者为视角,循序渐进地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从创业狭义的定义角度讲,创业可以理解为创办企业。有学者进行调查研究,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在99%[2],说明创业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讲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需要学生具备综合的、多方面的创业能力。对于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可以从创业广义的概念——开创自己的事业来引导学生,将英语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启发学生的创业意识,从而提高其创业能力。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创业的路上应该具备多种能力,首先应具备职业规划能力,开启创业意识。能够定位自己的人生,确定职业目标,将目标进行分段和细化,并能制定出实施的计划。规划、经营、管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对社会贡献的最大化。然后应该具备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非专业知识[3]。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职业规划,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进行某方面英语专业知识特别是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如高级酒店服务人员、幼儿英语教育等,有效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在此领域更为专业,进而开创自己的职业生涯。非专业知识可以凭借日常的学习、学校组织各种活动或创业比赛、社会实践等活动进行积累。其中包括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项目设计能力、市场洞察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运营管理能力、销售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适应能力、抗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4]。当然,能力和素质是分不开的,应该教会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
政府在提升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体可划分为政策制定、资源配置、战略规划和环境支持四个方面[5]。政府对创新创业政策的制定,能够根据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制定并实施各项政策方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并激励专业英语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国家出台的关于 “一带一路” 的相关政策,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增进了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等交流,在促进交流的过程中能提升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资源配置是影响创新创业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财政补助、预算计划等方式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进行资金投入,同时政府可以激励和调动社会资金来支持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政府各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划方针,将职业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化,从而建设并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课程教育体系、实践训练体系、转化孵化体系等。创新创业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这需要政府发挥其宣传能力和文化影响力,营造充满创新创业意识的社会氛围,学校负责校内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安排、师资培养、创业实践等工作,往往都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才能提升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教育受到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在提升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其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影响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沿革,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今天,生产力为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基础,义务教育得到延长,英语教育得到普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教学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加速了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升。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影响着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影响着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 “青年人应该扣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由于专业的原因,英语专业学生接触西方思想相对较多,应该吸取精华弃其糟粕,重视意识形态问题,扣好创新创业路上的第一个扣子。
家永远是温暖的港湾,给予人们动力的源泉。家庭能够给予学生精神与物质的支持。创业的路上是艰辛的,需要创业者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有成功人士曾经说过“我今天取得的成功要感谢曾经的经历一次次失败”。对于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所学的专业专业性比较强,在校三年的时间里不能较深入地掌握专业技能,需要通过等级考试、进修、实践或专升本等方式来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因此一部分学生为打下坚实的创业基础,在完成专科学习后,如果想进一步提升还需要家庭经济上的支持。创业需要资金,对于在校生,其创业计划书除了会给团队成员和指导教师看,还会给家人看,家人可能是这份创业计划书的第一个投资者。
创业者对提升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起到榜样效应和获得间接经验的作用。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在以往的就业中,就业渠道相对比较窄,将英语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会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创自己的事业,拓宽就业视角,甚至是创业。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可以通过实践或间接经验,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大多学习的是人们通过实践总结的间接经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用大量创业者成功或失败的例子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职业规划与发展方向。在创业过程中,鼓励学生尽量和所学专业相结合,而不是通过摆地摊、做服务生来体验生活。身边的创业者例子可以是马云、俞敏洪这样学习英语专业的已经成功的老板;可以是“互联网+” 时代下,创办了 “互联网+教育” 公司的师哥师姐;可以是全国各高校参加创新创业比赛的大学生;当然也可以是学校旁摊煎饼的阿姨。在他们的故事中,能让学生建立榜样意识,了解到创新创业中应掌握的各种创业能力,同时体会到创业的艰辛。
引导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建立职业规划与创业规划意识,燃起学生的创业梦想,在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道路上有计划、有行动,有政府、社会、家庭、创业者的支持,具备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得非专业知识,具有创业所需要得各种能力,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梦想将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