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孟飞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公共基础部,江苏 淮安 223005)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打破了既定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尤其对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线下体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教育部鼓励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实施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1]方案。高校积极开始尝试线上体育教学,虽然线上教学面临课程资源短缺、教师信息化素养不足、常规教学计划难以在线实施、学生居家锻炼条件受限等诸多问题,[2]但线上体育教学在危机之时担当大任,突破重重困难,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很有必要。
体育教学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学生身体实践与体育教师以及课程内容的相互作用而展开,具有典型的互动性与在场感。[3]9-16因此,进行体育技能学习,线下身体细节指导必不可少。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脑-神经系统控制反复尝试体验动作的每个环节,通过个体的肌肉、神经、骨骼的精细感知,形成运动记忆,从而习得运动技能。[3]9-16另外,由于体育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也使得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必须要以身体操作式的技能传授为课程的核心任务。否定和忽略体育技能的传授,必然导致体育教学工作的缺失,导致“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背离,进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4]研究发现,单纯的体育在线教学效果比较差,即使要求学生多次进行多维度视频的回放,立体化的教学模式还是没有办法呈现。[3]9-16因此,线下身体操作性的教学机制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最根本方式,脱离线下教学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将丧失其教育性及价值性,身体技能教学的任务必须通过线下教学模式完成。
高校学生成长档案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在学习、生活、社团及社会实践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能够反映学生学习态度、思想品德、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协作精神、身心健康状况等诸多成长因素的原始记录。[5]成长档案的建立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能力及综合素质。[6]有鉴于此,线上学习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综合考虑学生的作业、成绩、评价、日常表现等情况,对每位学生的性格以及综合能力进行分析,得到学生属于自己的体育成长档案,实现个性化管理,为因材施教提供参考,使体育教师的教育指导更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同时,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体育成长历程,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为其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体育成长档案的制定,主要是依据线上教学平台的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实现对未来的预测,形成更为完善的决策。[7]因线下教学难于实现对多人多项数据的记录及分析,使其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成长过程的记录。因此,通过大数据分析促进学生终身体育发展的目标必须通过线上教学模式实现。
1.线上预习为制定线下教学方案提供信息依据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线上视频学习为体育课前预习提供了很好的模式。教师可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提前录制教学视频供学生进行线上预习。学生在视频学习后完成课前作业或测试,学习过程中的疑问也可以随时在平台讨论区同教师和同学进行探讨,教师根据线上预习轨迹了解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为制定线下教学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2.线上作业反馈为及时调整线下教学方案提供指导
体育作业的无纸化导致了它需要利用线下授课时间进行检验、反馈,既占用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又无法保留反馈结果供学生对照改正。相较之下,线上学习平台可以轻松实现作业布置、收缴、批改、评价、反馈、未完成名单汇总等功能,能便捷体育教师进行教学数据的分析与整理,及时了解学生当前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是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和分层教学的科学依据。[8]线上作业反馈还有利于教师发现教与学中的问题与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便于进行下一步深入地教学研究。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视频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动作完成细节,他们对照视频及教师反馈,再着重进行特定身体素质的强化,使自身运动技能习得成效更高,体质健康水平增长更快。
3.线上学习延长了线下教学时间,兼顾不同学生的需求
线下教学时长有限,教师在完成固定教学内容外,无法实现对所有学生指导,容易导致学困生的疑问不断积累,最终表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线上学习可以去除传统线下教学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弊病,给随时随地学习模式赋予了新的内容。学生通过网络视频暂停、回放、快进、慢放等功能,进行差异化学习,解决在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线上学习平台为师生间答疑解惑搭建桥梁,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师生间互动、学习和探究,从而实现线下教学的延展。这样,通过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体育教学就可以最大程度兼顾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学生,对整个教学和学习过程实现较好的延续,有助于学生体育知识的获取、运动技能的提升、体质健康的增强。
教育信息化是指通过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融入到教育管理或教学当中,实现教育管理的创新以及教育现代化,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某种思想或观念的转变过程。[9]“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突破了传统只重视线下技能教学的模式,将信息技术引入到体育教学之中,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种表现方式。现实中中老年教师接受新生事物较慢,存在对在线课程形式、教学工具、课堂组织不熟悉和不适应等问题。若进行直播或录频,其动作示范在质量与标准程度上难以达到较好的直观效果,因此对体育在线教学存在畏难和抵触情绪。青年教师因缺乏具体课堂实操经验,对于在线教学的积极性也不高。体育教师的抵触心理是造成教育信息化无法实现的一个重要原因。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不停变化和发展之中,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只有发展才能产生出更适应时代进程的产物。所以,体育教师需要站在新的高度,努力克服自身惰性,积极主动地转变角色、转变思想,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事物的出现,接受并利用新事物。
教师教学能力是开展和实施教学活动的基础。疫情期间体育教师线上教学能力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条件,培养与提升教师线上教学能力与水平是高校公共体育实施线上教学模式的重要保障。公共体育课程由于现场性、互动性较强,体育教师平时对于线上教学的关注较少、知识储备不足,疫情教学期间出现了课程内容设计、设备安装调试、教学平台应用、学生组织、在线答疑等多方面的问题,[10]这些问题集中说明了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师队伍线上教学技能亟待提升。通过新冠疫情的检测以及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师应认识到自身的薄弱点,主动增加信息化知识储备,提高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力。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教育主管部门或者相关学会、协会提供的线上教学技能培训和水平认证等途径,结合自身探索、教研室研讨、学校培训等方式提高线上教学技能,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最终达到灵活运用线上教学工具、合理安排线上教学任务的目标,使线上教学能够顺利且高效开展。
在线教学方案的设计与体育实践课堂的教学方案设计不同,在线教学方案的设计理念是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是以学生学习为导向的教学设计策略,在体育教学目标、内容、资源和评价等方面贯穿以学习为主的教学理念。其本质是由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在体育教学内容呈现、教学过程设置、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都要以学生学习为主,体育教师由原来教学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在线体育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11]因此,为了更好的为学生服务,高校公共体育教师应积极与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学习、探讨教学方法、交流教学经验,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反馈意见,时常进行自我教学总结与反思,以督促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能更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需要,这样更有利于以学生为主体理念的凸显,更符合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
线上教学是高校公共体育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必要手段,让体育教学可以在相对安全的条件下持续进行,在疫情期间的实践中表现出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学生学习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为制定教学策略提供了依据。但是,线上教学也有其弊端,学生无法通过屏幕获得良好的动作技能指导,习得效果无法与线下教学相比。而线下教学可以实现师生面对面的互动,利于动作技能的教学,但是与当前信息化社会联系不紧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使线上和线下教学模式二者优势互补,能实现从课前预习到课后答疑解惑全过程的配合,值得在后疫情时代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推广应用。在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面临新常态的情况下,对高校公共体育进行改革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体育教师应认识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潜力,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技能,逐步调整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从而才能适应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需要,推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