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平 浙江大东南股份有限公司
在目前上市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控股股东及管理层处于自身资金需求及其他产业发展要求,利用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对其自身进行利益输送。上市公司中占用资金和违规担保问题逐渐增多并逐步呈现复杂化和隐蔽化的特征。导致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受到了严重影响。
民营企业在中国资本市场中具有其独具的特色,由于其大多是依靠家族式经营模式发展壮大而来,导致其股权高度集中。控股股东除了能获取相较于其股权比例的等额收益外,往往因为其同时具有较高管理权限及管理话语权能获得一份“额外收益”。由于我国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法律不尽完善,当控股股东因其自身利益存在资金需求时,更倾向于通过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来实现其私人利益,利用其在上市公司的绝对控制地位,通过各种方式侵占上市公司资金或利用上市公司对其提供违规担保。
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股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由于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在控股股东手中,其他股东不能对控股股东的形成有效制约,在此情况下,控股股东可以通过支配董事会及监事会达到其侵占上市公司权利的目的。而在大部分的公司治理结构中,监事会无法对董事会的决议形成有效制约,独立性较低,整体监督流于形式,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二,违规成本较低。在新《证券法》颁布之前,对其上市公司及其实控人的顶格处罚金额为60 万元,相较于动辄数十亿的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资金而言带来的收益及减少的资金成本而言,处罚成本极低,给控股股东足够的套利空间及套利借口。第三,缺乏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制度能够促进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使信息披露制度充分发挥作用,中小股东的利益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但是因为相关政策法规并不完善,一些上市公司甚至违规披露担保信息。另外,对于违规的上市公司惩罚有所欠缺,监管机构知识进行名义上的谴责,对上市公司造不出实质的惩罚,导致了一些上市公司更加肆无忌惮[1]。
1.对上市公司关联方资金占用信息进行披露
在进行关联方占用资金的期初期末时点数披露时,对这时期的还款和占用数进行报告,关联方占用资金需要进行详细的披露,比如年平均余额、资金占用费、资金的账面原值等。通过信息披露,提高投资者的知情权,帮助投资者对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对上市公司以及大股东加强监督。同时,要不断健全上市公司披露规则和要求,扩大披露内容,比如增加多名流通股股东持股状况、控股股东占用资金的具体情况等。另外,还可以使用表格来表现披露信息,使相关信息更加清晰明了,使投资者深入了解上市公司的运营情况。
2.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对《公司法》进行完善,对中小股东的利益进行法律上的保护。将“深石原则”引入到上市公司中,通过“深石原则”对控股股东的不合法行为进行限制,例如当控股股东滥用职权,违反诚信,进而导致子公司破产时,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权要归于子公司的其他债权人,而后获得清偿。有效防范在子公司破产前,母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需求,有意利用借贷等方式掏空子公司的资产,使子公司在破产时,其他债权人能够获得一定的权利保障。在《公司法》等法律中,需要增加关于关联方占款及其关联交易的确定与惩罚条例,尤其是要明确对于上市公司及占款方主要负责人的刑事责任,规定中小股东能够通过法律起诉的方式,获得赔偿的权利。
1.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
监事会是上市公司内部的监督机构,实行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专项监督。长期以来,上市公司的监事会并未发挥有效地监督作用,对于自身的监督工作并未做好,其监督流于形式。当前,上市公司监事会的改革,主要是对监事会成员进行调整,对现任监事加强培训。在上市公司监事会人员选择方面,要挑选具有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较强专业能力监事会的人才担任,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监事人员进行调配或辞退,从而加强上市公司中监事会的监督作用,促进其规范运营。
2.提高对违规披露信息行为的处罚力度
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证监会的规定对于上市公司缺乏有效的限制,执行者执行不到位,相关法规对于上市公司形同虚设。监管部门需要完善披露制度。同时,需要加强执法力度,有关部门需要严格安装法律法规进行执法,完善监督制度,提升信息披露的效果。还需要加强对上市公司违规披露信息行为的惩罚力度,对上市公司没有起到有效的威慑。相关部门要加强惩罚,不仅需要从荣誉上进行惩罚,还要对上市公司进行大额的经济罚款,这样才能够对震慑上市公司。同时,对于违规披露担保信息的上市公司要列入诚信档案中,向社会公开。对于违规披露担保信息上市公司的高管也要进行惩罚,根据行为的程度,对其追究其刑事责任[2]。
上市公司关联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问题对于投资者造成了合法权益上的侵犯,还搅乱了市场环境,对于市场的正常运转和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一些遵纪守法的上市公司因此受到了危害。对此,需要加强对上市公司关联方资金占用信息的披露,完善对外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更好地促进上市公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