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2020-01-18 23:42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医学生话语马克思主义

(滨州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

一、调查情况说明

为进一步了解高校医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状况,参照国内有关调查问卷和文献,就山东大学医学院、青岛大学医学院、滨州医学院、潍坊医学院、泰安医学院五所医学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内容包括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情况、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了解程度及评价、对国家大政方针的理解和认可程度、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认同状况、价值观取向等几个方面。共调查了1 000个样本,回收有效问卷994份,回收率为99.4%。其中,从性别上看,男生占32%,女生占68%;从政治面貌看,共产党员占28%,非党员占72%。本次调查,问题有针对性、数据翔实,以SPSS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保证了调查结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二、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统计表明,当前医学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状况总体来说是稳定、积极向上的态势。绝大部分医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对中国发展前景充满信心[1],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认同度不断增强。但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化的影响,部分医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深层次理论问题认识模糊,对当前的意识形态教育不甚满意,对主流意识形态存在着淡化、弱化的倾向。

1.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情况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95%的医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很骄傲,很自豪”;92%的医学生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政党制度的调查中可以看到,91%的医学生认为应该坚持,72%的医学生认为“西方多党制不符合中国国情”。对“共产主义能否实现”的看法,有61%表示能实现,24%表示有可能实现,而15%表示不能实现。这说明部分医学生虽然认同社会主义制度,但共产主义理想还不够坚定。

2.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情况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调查结果显示,有85%的医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有88%的医学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看法,92%的医学生表示同意和比较同意。这些说明,目前,医学生对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认同的。调查还显示,一部分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不清,政治认知模糊。在调查“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了解程度”时,有61%的医学生表示了解,32%表示比较了解,还有7%表示不了解。在回答“你认为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因素有哪些?(可多选)”的问题时,27%学生选择了“社会主义国家没有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好,失去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心”,34%学生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大,不能很好解决现实问题”,31%的学生选择“对马克思主义没有更深刻的认识”,14%的学生认为“受网络信息影响,怀疑马克思主义”。

3.国家大政方针的理解和认可程度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医学生关注、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可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对国家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92%的医学生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87%的同学认为虽然社会中仍然存在腐败现象,但党中央不断加大反腐力度,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监督机制和法律法规的出台,腐败现象一定会得到遏制清除。85%的同学赞同国家的外交政策,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放眼全球、胸怀世界。在关于“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看法是”,有74%的医学生认为“一定会实现”,11%认为“不一定会实现”,15%选择了“不关心”。

4.价值认同情况

通过调查,从整体看,医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富有乐观与进取的精神状态,社会责任感较强,崇尚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同时也面临着面对社会价值多样化的选择困惑。在回答您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看法时,60%选择“非常认同”,23%选择“比较认同”,11%选择“无所谓”,6%选择“不了解,说不清”,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八成以上医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在“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在您身边同学那里”的调查中,37%认为“存在且较普遍”,45%认为“存在但不普遍”,16%选择“不知道,不关注”,2%选择“不存在”。在回答“您信奉的人生价值中奉献与价值的关系如何”这一问题时,有71%的医学生认为“奉献与索取并重”,有23%选择应“奉献多于索取”,只有6%选择“索取多于奉献”。调查显示,医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价值目标的多元化、价值主体的个性化、价值抉择的矛盾化等特点,在个人与社会、奉献与索取问题上,期望寻找结合点,不愿偏重哪一边。

5.意识形态教育状况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医学生还是比较认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65%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专业素养“非常好,可以用相关理论解答学生的相关问题”,63%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其影响“很大”。“影响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的原因有哪些?”(多项选择)的回答中,37%的学生选择“理论与实际不符”,31%的学生选择“理论内容与初中、高中内容重复”,36%的学生选择“耽误对专业课的学习”,33%的学生选择“教师上课枯燥”。在回答“你是通过何种途径了解或学习马克思主义及相关理论的?”这一问题时,有8%的医学生选择了“书刊、报纸、杂志”,64%选择了“学校教育”,28%选择了“网络”。可以看出,学校教育仍然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使命。

从调查结果来看,总体而言,绝大部分医学生心系祖国前途命运,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普遍认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也要看到,随着我国利益主体多元化带来的困惑和迷茫、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袭、外来价值观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部分医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国家治国方略理解认识不够深刻,对一些重大事件或焦点问题的分析常存在偏差[2];在价值取向上存在功利性、实用性和虚假性倾向。

三、医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对策

1.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其主要途径是理论课教学和大学生日常思想道德教育。一直以来,传统的理论教学对培养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但调查也显示,相当一部分医学生反映,课堂教学学习体系完整,对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少有触及,很难满足学生信息量的需求;理论讲授模式呆板、内容僵化,理论性强、实效性差。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实现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向教学体系的转化。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本质体现和高度凝练。高等医学教育不仅要培养技术精湛的医务人员,更要培养有高尚的医德医风、能够守卫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医疗工作者。因此,根据医学生未来的职业特点,必须将专业教育、职业能力、人文关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引领医学生形成鲜明的政治态度、坚定的理想信仰、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3]。其次,把意识形态教育等同于抽象的理论分析,等同于知识教育。实践证明,意识形态教育仅仅通过单纯的理论讲授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甚至会背道而驰,最有效的方法是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与现实生活实际相结合,有效回应和解答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不断更新和创新话语内容,增强话语的说服力和解释力,引导医学生“看什么”“怎么看”“怎么办”[4]。紧紧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关注医学生密切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比如医疗体制改革、健康中国战略等,对社会生活进行关照和回应,真正增强意识形态的亲和力。再次,把握意识形态教育过程的本质和规律,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的、单一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和观念的说教方式,釆取渗透式和双向互动的方式,尊重医学生的心理诉求和个体差异,采用学术研讨、情景模拟、范例教学、现象分析等模式,实现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通过社会热点事件、先进典型鲜活事例和耐人寻味的故事打造生动的课堂,让学生在“有趣”“有用”的氛围中完成“有效”的教育过程,最终达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实践认同。比如,结合今年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涌现的大量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的感人事迹,无论是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还是各地医护工作者“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请战“逆行”武汉,都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2.创新实践教育,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感染力

在医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如果仅仅是停留在理论的讲授上,不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那么教育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理论教育能够提供知识,而实践教育则是进一步对知识的深化和体验,从而完成对理论教育内容的认同和内化,这个过程对于意识形态教育必不可少。因此,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坚持社会实践与理论教育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作为教育内容的源泉[5]。未来的医学生肩负着守卫人民生命安全、建设健康中国的重任,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很容易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所侵袭,发生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错位。医学院校要根据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医学生的成长需求、把握时代脉搏,积极主动地探索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开展寓教于乐的主题教育活动、社团活动;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讲座、人文论坛;以教育基地为依托,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主流意识形态实践教育,促进大学生在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上达到与主流意识形态认知和实践上的“知行统一,知行转化”。

3.创新教育载体,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吸引力

网络的普及为意识形态的教育和传播拓展了新空间,提供了新工具,其即时性、交互性和直观性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弊端,使意识形态教育更具有时效性、亲和力和吸引力,因此,网络越来越成为意识形态传播抢占的新阵地。医学院校必须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手段,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导向的主动权,不断增强网络宣传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首先,要创新话语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话语和政治话语在深度消化的基础上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大众话语的形式作“艺术再现”,简单的复制粘贴,势必会生硬刻板,让人难以接受和认同。在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时,要关注医学生的心理诉求和认知规律,将文本理论话语转化为日常生活话语,实现网络话语与学术话语、政治话语的融通转化;善于使用网络语言阐述时代课题、解答学生困惑,缩小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将意识形态的强烈政治感和历史感“细雨润无声”地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深处[6]。其次,要加强平台建设,增强教育的引导力。调查显示,网络已经成为医学生信息消费的首选平台,建设好校园网、官方微信、手机报、微博等新兴数字媒体,保持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等权威信息的即时发布,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发挥高校主流媒体的全面、专业、理性、客观的优势,做到权威引领、强势主导,占据话语传播的“制高点”。

猜你喜欢
医学生话语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减肥与断食晚餐认识的比较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