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剑鸣,贺武华
(浙江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考验了抗疫、复工的应急力,也考验着复学的应急力。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教育部立即启动“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相关预案[1]。其实,“停课不停学”不仅是应急性的教学安排,也是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常在化学习的主要形式,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力就是实现两者合体的现实路径。
中外学者从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学习创新力等方面对学习力问题进行了持续的探索,亦不乏从各种“力”的角度对学习力进行要素分解和模型构建。“学习力是对学习者的学习动力、能力与品质进而实现自我改造、创新与发展等的一个综合性描述。”[2]108然而,无论有多少种“力”,也无论如何去“培养”,关键在于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促进学生积极能动地践行、建构和生成学习力。因此,自主学习力是学习力这一综合系统有效形成的起点和关键。
本文从对大学生学习意愿与实际情况的考察出发,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学习行为发生过程的动力系统和连续状态,是一种主动的、有目标的积极行动过程。自主学习力可进一步细化为学习规划、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毅力、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意志等具体学习行为表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文专门设计了调查问卷,以期了解大学生自主学习力的实际情况。具体而言,涉及学习目标与规划、学校管理与自控、学习情感与态度等方面。问卷样本选择为杭州高教园区12所本科、高职院校的近600名在校大学生,对其中的542份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进行样本的信效度检验。限于篇幅,于此省略问卷统计的图表呈现和检验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曾系统梳理大学生在学习目的、态度、专业志趣等多个方面表现出的学习力不足现象[3]。大体上印证了“大一放松、大二打工、大三租房、大四求生”“大一想要学、大二跟着学、大三考点学、大四能不学就不学”等对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调侃式判断。本文结合调查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力缺失又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
自高校扩招以来,学风式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诚如相关研究指出:“目前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远不如以前,尤其是近年来的扩招以及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开始进入大学以来,许多高校教师感到迷惘,发现教学效果远不如从前,觉得传统的传道授业遇到了挑战。”[4]72毋庸置疑,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普遍接受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学习为主导的受教育方式,而我国大学生与中小学生接受教育最大的区别应该体现在学习方式上,因此,学生进入大学阶段的第一要务就是对学习方式的改善甚至重构。一般而言,大学生总体上认识到或认可大学学习方式与中小学学习方式的不同。调查设计的“我觉得大学教与学的方式与中小学没什么两样”的反向测试题证明了这一点:回答“非常不符合”(28.3%)、“不符合”(42.1%)和“比较不符合”(19.0%)的选项加起来接近90%;而且,“非常不符合”“不符合”的比例加起来超过70%。这说明,大学生认识到大学阶段与中小学生阶段的学习方式应有不同。
我们由此进一步考察大学生对学习方式认知转变的理解,结论则是“喜忧参半”。在大学学习方式转变上,在回答“我对大学的学习很适应”时,30%以上的学生持否定态度,如此表明还是有比较多的学生在学习适应能力方面存在问题;能够给予肯定性的回答约占20%,近一半学生认为“比较符合”。这表明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依赖型”“教材书本主宰型”的学习模式还是深刻地影响着已进入“后基础教育阶段”的大学生。由于多数学生一时跳不出惯性路径,所以,新的学习方式难以有效形成。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调查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行动。在被问及“大学开设的专业课程,除了教师正常要求的课堂教学、作业等外,你会积极主动开拓、钻研相关知识吗”,回答“基本不会,主要消化完成课堂教学知识”和“偶尔会花一点时间去补充学习、阅读”分别占27.4%和56.6%,而“经常会花大量时间去自主拓展课堂所教”只占8.2%。这足以说明大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行动上是很不乐观的,处于学习力最旺盛年华的在校大学生,竟然还是偏向习惯于“教—学”单向度的学习方式。
为了进一步验证大学生自主学习力不足的问题,调查还专门设计了一道反向性问题:“大学课程教学是教什么、考什么,不考的不教、不考的不学。”对于这一观点,也只有15.6%的学生认为“观点不符合现实,事实并非如此”,12%的学生认为是个别老师的情况。超过30%的学生比较明确地认可了这一看法,还有40%的学生认为有一定道理。综上分析可见,大学生普遍意识到应该改变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与受教育方式,然而由于自身主观上努力不够,所以自主学习难以成为落地的行动。
对学习目标的规划与落实是自主学习力的一项重要表现。从开门见山的直观问卷调查题目“我的学习目标很明确”来看,“非常符合”(5.6%)和“符合”(17.5%)的比例并不算高。为了进一步调查学生的学习目标与计划情况,我们设计了深度问卷题。学生学习目标的计划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可以通过不同时间段目标计划的持久性进行判断。调查问卷设置了三个不同的时间间隔段,分别是每学期、每周以及每次课前。在回答“每学期初我都会有一个大致的学习计划”问题时,“符合”和“非常符合”占16.6%,“比较符合”占29.4%;而“比较不符合”“不符合”“非常不符合”达到54.1%,一个学期没有学习计划安排的学生超过了一半之多。另外,在回答“我对每个星期要做的事情都有一个大致的安排”问题时,“非常不符合”“不符合”“比较不符合”占到53.4%,尤其是15.1%的学生非常明确自己的否定性态度;“非常符合”的只有4.7%。在回答“课前我会有选择地进行预习”的问题时,“比较不符合”“不符合”“非常不符合”的比例达到70%,“非常符合”“符合”只占到10%。综上分析可见,学习目标的坚守性、持续性与时间间隔期成反比,时间间隔越长,学习计划性与目标性越低。而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在每日的学习计划中,对学生持续引导、激励。
凭借信息时代网络带来的便利,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轻松。学习也是如此,今天的大学生与以往时代的大学生相比,无疑在“刻苦钻研”“勤奋学习”等素养方面都有所淡化。生活在这样的信息社会,大学生难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调查中对“学习失败是我努力不够”问题的回答,超过80%的学生认为“非常符合”“符合”“比较符合”,这反映了学生在学习失败时能从主观上找原因或承认是由于主观方面的原因。但这种主观上的归因“认错”,也反映出学生对自身学习的满意度不高。“学习满意度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态度或感觉,是感知价值和期望价值的差异比较”[5]22,由此,提高感知价值和期望价值,使二者趋于“高位”一致,是提高学生学习目标效价和动力的重要环节。
学习焦虑一方面可以反映大学生对学业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大学生的学习困难问题。针对“我经常为了学习的事情紧张焦虑”问题,40%的学生认为“不存在”或“基本不存在”紧张焦虑;超过20%的学生表示存在这方面的问题。适度焦虑与紧张有利于学习,而这个比例仅为33.5%,这同样能说明学生学习性投入不足。
在校期间的学习性投入是衡量在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否善于学习、能否自主学习,从时间投入分布上可以很好地判断出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在回答“在学校正常教学环节以外的时间里(含双休日),你真正用于与专业学习有关的时间……”这一问题时,只有10%多一点的学生明确回答学习投入时间“很多”,44%的学生则选择“一般”,而“不多”“很少”“几乎没有”的加起来的比例超过40%。关于学习时间的投入与保障,另一个相仿题目支持了这一观点。在回答“每年暑、寒假的时间,你是否会投入学业学习”时,只有7.8%的学生回答“主要用于学业学习”,50%以上的学生回答“不是以学业学习为主”或“基本与学习无关”。事实上,在正常的课程学业任务之余,寒暑假是在读大学生提升、学习、拓展、钻研的最好时机。
专业是大学生四年学习发展的基本内容与未来就业发展的主要依托。专业学习无疑是大学教育的核心任务。常桐善教授最近的一项关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调查表明:“中国研究型大学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要求显著低于美国大学,中国学生对高难度课程学习的自我挑战度、课堂参与、完成作业以及在课外与同学开展小组学习方面的投入度都显著低于美国学生。”[6]10笔者对大学生专业的自主性学习投入作了细化的问卷设计。调查显示,在回答“围绕教材知识点要求或课堂老师所教内容,通常你还会(非教师要求)……”问题时,“基本不做额外功课”的比例达26%;在能主动提高学业成绩的学生中,“做习题”这一传统方式相对占比较高,为28%,“开展相关课题探索实践或实验”只占4.5%。可见,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不理想。
同时,在利用丰富的、先进的网络课程资源改进学习方面,学生做得还不够,信息技术并没有普遍地成为促进大学生改善传统课堂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针对“我会通过网络公开课等在线课程资源来丰富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这一问题,45%给出明确的否定回答,只有15%表示“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而另外的35%表示“比较符合”,这也只能证明事实上大学生对网络课程资源并不是很热衷。
问卷调查还设计了大学生之间及大学生与教师在学习交流方面的对比问题,结果差异明显。在回答“我经常和老师交流学习问题”时,“非常符合”“符合”“比较符合”分别占1.3%、5.2%、20.3%;回答“我经常和同学交流学习问题”时,“非常符合”“符合”“比较符合”分别占6.5%、20.3%、42%,总体上呈现出了“亲同学、疏教师”的特征。
以上关于大学生自主学习目标、学习意愿、学习性投入等方面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总体情况令人担忧,知、情、意、行方面的问题均有表现,尤其是学习主体意识与学习投入性不足,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弱以及学习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表现突出。鉴于此,要着重培养大学生自主向导、自主选择、自主摄取、自主调控的自主学习力,培养学生善于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监控自我的学习过程、自主评价学习效果等学习能力。
信息时代,瞬息万变,人们用“指数变化”“混合思维”“奇点来临”等来概括这一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变革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全球物联网、云计算(“大智物云”)成为新一代信息化的四大技术基础。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并不是目前普遍工具层面意义上的使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也不是简单地推广使用多少“慕课”“翻转课堂”。学校、院系层面要建立大学生学习跟踪与学业指导体系,将对大学生学习发展的“精准”服务与指导提升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高校还应该从师生互动交往、网络资源平台共建、朋辈教育等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借助信息科技的便利,让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得到有效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教与学、学与思、理论与实践三者的结合。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持续推进,对于就业市场反馈的一定程度上的“专业不对口”现象,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本人会认为,学校不一定要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甚至在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的“幌子”下,淡化专业教育,从而使本科阶段的专业化训练变得更加松弛。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根基一旦不牢,高校“水课”也会越开越多且会直接导致“劣币驱良币”现象的出现。基于对近10年来美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约为50%)、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90%以上)的数据分析,邬大光教授指出“导致大学本科高毕业率的原因很多,其中,大学降低学术门槛或学术监管不严是人们诟病最多的一个方面,而这也是某些大学毕业率很高却遭到质量低劣质疑的关键所在”,并强调“毕业率的理想状态是学生群体通过努力学习,适应并达到教师和学校的学业要求,满足毕业条件,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预定质量”[7]56。可见,我国自高等教育扩张以来,长期存在的虚高就业率也与质量“把关不严”有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应该建立在高效的专业学习基础上。
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专业核心课程得不到应有的强化,主要表现为:一是课时缩水,核心课程课时量受到选修、实践实习、毕业论文等冲击,大四甚至大三就没有专业课成为普遍性的“正常”现象;二是内容缩水,规定的教材内容只教前几章或挑部分内容作为教学任务,不严格按教学大纲要求落实教学内容,不注重知识的完整性;三是教学要求放低,教师讲什么考什么,考试划重点,无课前课后学习要求等。大学生是否能保持强烈的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能以强大的内驱力和自控力勤奋学习、勇攀知识高峰?是否能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懂得规划打理自己的学习生涯并熟悉本学科知识、学术创新的理路?这些问题必须回到各自的学科专业里接受检验和挑战。北京大学林建华校长认为,“北大要培养引领未来的人,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必须要改变。学校将开始新一轮的本科教学改革,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更注重发挥同学们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可见,通识教育不应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
教学,关键在学。当前,要改变“轻松的大学”现象,高校教学工作需要在理念和模式上进行必要的重构,将教学的重心和落脚点落在“学”上。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者,不应简单地将学习寄希望于教师的教,更应立足于具体的专业而开展自主学习。“当教学被当作一种简单的知识传递时,它便不能引发学习,甚至会阻碍学习。”[8]16我们知道,越是一流的大学越是注重学生有质量、有保障的自主学习,如麻省理工学院给学生发布《学习指南》,鼓励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同时支持他们培养高层次的思维技能,如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与公正评价能力等。
随着信息时代变革的加快,大家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大学教学不仅仅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课程修了多少学分、课堂传递了多少知识。“以知识结论的传递为核心的大学课程显然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也必然会对大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感受造成负面影响。”[9]10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99年就提出:学习是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任何方式、用最少投入获得最多的有用的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这就是我们通称的“泛在学习”(Anyone,Anytime,Anywhere,Any device)。信息技术时代,学习形态经历了教育技术辅助学习、虚拟网络学习、移动学习再到今天的泛在学习等阶段。“泛在学习”的“可视化”,无疑就是大学生自主学习力建构的生动实践。
以慕课为例,其从理念到实践都创造了跨越时空的学习方式,使知识获取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尽管有些实践停留于形式化而遭到诟病,但所引发的学习革命和教育变革是不可低估的,一定意义上冲击了几千年来的教育模式。只要真正重视信息时代的教育危机与挑战,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互联网+”“AI+”等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会倒逼教育的持续变革。信息技术将深入推进由物理意义上的“课堂搬家”向超越时空的“课程搬家”转变。诚如清华大学教授的感慨:“作为电路原理课程的老师,如果我不能在某些方面讲得比麻省理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老师出彩,我怎么能留得住学生的心?”[10]再以“清华大学在线学堂”为例,从“人人交互”到“人机交互”的信息化深化发展阶段,在线平台的模式是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化、优质教育资源的规模化、教学内容传播的扁平化等的最好方式。此外,诸如“跟谁学”“果壳网”等学习资源平台,早已冲击着教师以往作为“知识权威主导者”身份的地位。“跟谁学”不再是一个通俗意义上的在线教育App,而是一个O2O找老师的生活服务平台,只要用户想学东西的时候就会想到“跟谁学”。我们且不论该平台实际效果如何,单从理念上讲,其先进性是符合信息时代的学习潮流和学习趋势的。
伴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芯片埋植(Chip Implantation)、全息投影(Holographic Projection)、语音识别(Voice Recognition)、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以及数据发掘(Data Mining)等新技术的迭代出新,面对诸如深蓝、阿尔法狗等超强的“机器自主”学习力,人类自身学习发展面临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未来的教育一定会持续受到信息浪潮的冲击,人的受教育方式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甚至会在某些方面彻底颠覆现有的教育模式。然而,一个日渐凸显的趋势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正沦为各式信息科技的“零件”,或者成为信息技术的“奴隶”,成为庞大而复杂的网络信息系统中的一粒尘埃,而没能成为挖掘信息化教育资源“金矿”的主人。与电脑越来越聪明、网络越来越强大、机器越来越自动化以及工作越来越为机器所取代相比,人的身体包括曾经引以为自豪的头脑,却显得越来越原始、简单、笨拙、力不从心[11]113。人类学习的挑战还来自自身能否驾驭海量信息与无处不在的网络。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已离不开虚拟网络以及信息大爆炸的世界。离开了手机、电脑与网络,人们似乎变得前所未有地“弱智”和焦虑,人们难以正常学习、工作,甚至日常的生活、休闲、娱乐也变得难以适从。不知不觉间,各种电子产品及其连接的网络不仅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还成为我们身体、生命的一部分。
2019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7.6小时,较2017年底提高0.6小时[12]。大学生群体的周上网时长还要大于这个数据。在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因为大量使用移动终端设备这一高科技双刃剑而导致的时间浪费问题不容乐观。调查问卷在回答对“手机、平板电脑等已经使得我的时间大量碎片化、无效化,指尖上浪费了很多时间”这一问题时,有超过70%的同学表示“非常赞同”和“赞同”。学生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络无效生活、无意义信息中,尽管年龄上已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自我感觉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但却成为不了网络的主人。缺乏学习“责任意识”的人,难以在信息冲浪中淘到“金子”,也必将被庞杂无谓的信息乱流吞噬。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信息冲浪”不一样,整日淹没在网络信息里并不等于在有效学习。学生要对知识、人类文明所创造的学科知识产生强烈的敬畏、好奇与向往之心,进而才能不断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自身更加积极主动地求知创造,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在信息化时代,高校教与学的关系必须切实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的模式,学生必须肩负起学习的责任,且理性使用网络,认真对待学习。
信息时代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也需要不断探索并创新有效的学习模式。有研究者较早就曾指出:“在当前的高等教育模式下,教育资源的不足与浪费并存,其中,学习伙伴这一丰富的教育资源从来未得到应有的重视。”[13]6朋辈教育(Peer Education)是指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之间传播知识、分享经验、传授技能的过程。朋辈教育旨在构建以自主学习观为指导,经由学习过程中的相互作用,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自组织学习集体。朋辈教育对自主学习力的培养也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笔者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疑问时,“询问身边同学好友”占43%,“自己找网络资源等学习资料解决”占45%,均远远超过找老师寻求帮助的比例。与此同时,大学生对“学神”“学霸”总体上持有赞赏、向往的态度,有20.3%的同学“渴望身边有学霸好友”,56%的学生“很佩服,也很向往能成为学霸级人物”,只有15.3%的同学认为“不感兴趣、无所谓”。在回答“我希望身边有学神、学霸帮助我成长”时,分别有30.9%、26.5%和22.5%的同学表示“比较符合”“符合”“非常符合”,共计占到近80%。可见,发挥朋辈教育的作用,一是在相互学习知识、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互相启迪智慧,激发思维碰撞的火花;二是自下而上、自发地形成积极向上、互促互进、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三是学生自主探索钻研,形成团队协作,以“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的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推动“有机”学习,促进成员全面成长。开展朋辈教育和合作学习,当前还要大力扭转一些不良的学习状况,例如学生习惯了单打独斗的学习方式,合作意识不强、合作兴趣不浓,甚至为了奖学金、转专业、出国留学等“绩点排名”相互竞争,同学间缺少必要的协作课程和共同作业等。
落实“以生为本”必须将“以学为本”置于首位。教师“还教于学”,就是要有效激励、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从“重教”到“重学”、从“重授”到“重导”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和发展力。这是大学生入学后人才培养起始环节的一项重要且基础性的工作。信息时代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教书育人职责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和教师不应对学生学习提空泛的“要求”,诸如要好好学习、完成作业、不准逃课等,这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相反,高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评价和督促。“学习过程评价是贯穿在整个学生学习过程之中,持续动态地进行的,是对学习进程问题与学习质量的判断,并利用诊断信息为后阶段的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提供参考。”[14]48
学校和教师育人理念要真正将“以生为本”落到实处,将有效的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课程教学教材改进、产学研用乃至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日常工作真正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影响大学生学习观形成和发展的主渠道,其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教师自身内隐的学习观,其次是教师的教学过程、方法和语言。”[15]76当前,不少高校为了给新生重构学习范式,探索了新生研讨课、开学第一课等接地气的改革方式,其中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例如,2011年,华中科技大学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实施“三大战略转变”,其中之一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转变”。复旦大学发布的《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强调进一步推进先修(AP)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复旦优质的课程资源;着力使学生可在内涵丰富、选择自由的弹性学制范围内,自由修读各类课程,获取各类学习资源。复旦大学在实施当下最大的“双一流”建设工程中,还首推“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从2017级学生开始实施。再如地方高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从“十二五”开始,为大一新生系统开设“信息类学科导论课”等5门学科导论课,这一由学科导论课程引发的“小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人才培养理念的大提升,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力的发展,且收到显著效果,如自2017年开始的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暨学科竞赛排行榜》,该校已跃居全国本科高校第13名,位列大多数985高校之前。
学生自主学习力的养成离不开教师自身教学力的提升以及对学生学习力培养的指导实践,特别体现在要掌握分析学生学情、组织指导学生学习以及创新学习方法策略等方面。“为了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教师必须养成和提高其学习素养。”[16]30更为重要的是,广大教师应切实转变“教”的理念和方式,真正落实“授之以渔”和“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为大学生在校乃至终身的自主学习发展保驾护航。教师要勇于走出“我教你学”“以教养学”甚至“以教代学”的窠臼,自觉转向“为学而教”“以学促教”“以学养教”,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发现者、引领者、合作者和促进者。